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维持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18例.透析后静脉注射左旋卡尼汀1g;B组18例.采用rhEPO 3000IU皮下注射.2~3次/N;C组18例,透析后静脉应用左旋卡尼汀1g.同时应用rhEPO 3000IU皮下注射2~3次/N。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的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体积的情况。结果:随着治疗的进行,A组血浆白蛋白显著升高,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上升最明显,与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rhEPO用量明显低于B组。结论:左旋卡尼汀可改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状态.提高rhEPO的疗效.减少rhEPO的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大剂量益比奥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维持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 36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1 8例 ,采用进口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h EPO)利血宝 30 0 0 IU皮下注射 2次 /周治疗 ;试验组 1 8例 ,采用大剂量国产 rh EPO益比奥 (EPLAO) 1× 1 0 4 IU皮下注射 1次 /周治疗。治疗期间观察血常规、血清电解质、肾功能、血压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显效 1 1例 ,有效 6例 ,无效 1例 ;对照组显效 1 3例 ,有效 4例 ,无效 1例。结论 :大剂量 EPLAO每周 1次与常规剂量利血宝每周 2次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差异无显著性 ,但减少了注射次数 ,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价格 /药效明显低于利血宝。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营养不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造成的影响,通过对患者营养进行系统管理,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3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管理组患者实施营养管理,对照组则给予一般饮食护理。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营养状况、透析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管理组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8.0%vs69.3%,P<0.01),水负荷过高、内瘘闭塞、高血钾及血压异常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营养管理后管理组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营养管理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铁状况.方法:选取50例稳定的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前测定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总铁结合力(TIBC),在透析后取血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结果Hb(85.5±13.6)g/L,HCT(28.15±4.29)%,SF(297.56±213.81) ng/mL,TSAT(21.5±8.3)%,TIBC(58.46±18.49)μmol/L.绝对性缺铁占68%,功能性缺铁占20%.每天口服补充元素铁达到300 mg的患者铁缺乏占52.6%,达不到300 mg的患者铁缺乏占70.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铁缺乏较为普遍,口服补铁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血红蛋白(Hb)水平波动对血液透析(Hd)患者住院率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根据Hb水平,将163例Hd患者分为持续目标值内组、持续目标值外无波动组、目标值以下/以上小波动组、目标值以下/以上大波动组.比较各组生化指标、肾性贫血、住院和死亡情况,并用回归分析筛选住院或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6组患者Hb水平、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使用剂量及调整次数、住院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回归分析显示Hb水平、EPO使用剂量和调整次数与住院相关(P<0.05).结论 Hd患者住院与EPO剂量和调整次数、Hb水平波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对农村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60例农村MH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包括饮食,用药干预,心理干预,认知干预等(干预时间3个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家属参与干预组患者合理膳食,体重控制,遵医用药,血压监控,心理调节等遵医行为依从性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家属参与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农村MHD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肾1号方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炎症因子活性的影响。方法 腹膜透析2个月以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腹膜液腹膜透析,治疗组加服糖肾1号方。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用药前及用药8周后患者血清BUN、Cr及CRP水平;ELASA方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1、IL-6、TNF-α水平及血清和透析液VEGF活性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血清BUN、Cr及CRP水平较对照组和用药前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清IL-1、IL-6及TNF-α水平较对照组和用药前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用药后血清和透析液VEGF活性较对照组及用药前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糖肾1号方能降低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血清及透析液中VEGF活性及炎症因子浓度,可改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方α-酮酸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营养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复方α-酮酸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SGA评分与主要症状积分、体格检查指标、血液检查指标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8.57%)高于对照组(88.57%)。治疗前2组SGA评分与主要症状积分、体格检查指标、血液检查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实验组SGA评分、主要症状积分、TSFT、AMC、CRP低于对照组,BMI、W、Alb、Hb、pre-A、Chol、C3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α-酮酸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联合结肠透析治疗尿毒症的疗效,并分析其起效机制。方法 将2017年2月-2017年8月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尿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联合结肠透析,持续8周。观察治疗前后的相关蛋白水平、钙磷乘积、透析相关并发症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躯体部分评分。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6.7%、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Hcy、IS、PCS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Hcy、IS、PC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躯体部分评分高于治疗前,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结肠透析可以减轻尿毒症患者躯体症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降低相关蛋白水平,这可能与其提高透析的质量,有效地清除毒素,降低尿毒症引起的组织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6月在我院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死亡患者59例(死亡组),同时选取同期维持性血液透析存活患者59例作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超敏C-反应蛋白、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等指标,分析患者的死亡原因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59例死亡患者中死于心血管疾病32例(54.24%),脑血管疾病12例(20.34%),全身衰竭10例(16.95%),感染3例(5.08%),消化道出血2例(3.39%).死亡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血浆白蛋白、贫血及高磷血症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常见死亡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及全身衰竭等,其中心血管疾病是透析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高磷血症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运动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作常规透析护理,实验组接受运动疗法.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价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  相似文献   

12.
陶钧 《长江大学学报》2018,(8):18-19,22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在尿毒症病人血液透析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尿毒症患者15例,按照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7例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8例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组患者血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胱抑素C(cystatinC,CysC)变化情况以及MIS营养评估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临床治疗,观察组HCY、β2-MG、Cys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M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病人的血液透析治疗具有明显效果,可明显消除血清炎症因子,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限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最大超滤率对透析低血压并发症及患者生活习惯的影响。方法:选取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8例,观察限制超滤率(最大超滤率不超过13mL/(kg·h))治疗前8周和限制超滤率后8周,限制超滤率后若患者需要达到干体重则延长单次透析时间或者增加血液透析次数。观察限制最大超滤率前后患者体重、血压、透析期间低血压等发生率的变化。结果:在限制最大超滤率之前,45例(45.9%)患者有超过3次血液透析最大超滤率大于13mL/(kg·h),超滤率最高达18.3mL/(kg·h)。制定该规定后,患者平均透析时间延长12min,26例患者增加透析次数47次(47/1824,2.58%)。限制最大超滤率后,患者透析前平均收缩压下降15mmHg(P0.05),舒张压下降10mmHg(P0.05),透析后平均收缩压下降与舒张压均下降10mmHg(P0.05)。患者不限制最大超滤率,尿量丢失较快,而限制最大超滤率后,尿量丢失速度减慢(76.7±19.8mL/24hvs 126.5±38.6mL/24h,P0.05)。通过制定该规定,患者生活习惯也改善,自觉限制水的摄入,体重增长明显减少(P0.05)。透析期间低血压发生率也明显降低(2.74%vs 0.51%,P0.05)。结论:透析中心制定限制最大透析超滤率可明显减少透析期间低血压发生率,患者血压得到较好控制。同时患者饮食习惯生改变,自觉限制水的摄入,但其长期效应需扩大样本量及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低T3综合征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68例MHD患者为透析组,同期肾内科门诊随诊的53例非糖尿病慢性肾脏病(CKD2~3期)患者为对照组,利用电化学发光法、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甲状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等并进行相关性分析,观察MHD患者低T3综合征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结果 MHD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发生率较高,其中以低T3综合征(low T3synbrome)最为常见;透析组FT3平均水平为(3.31±1.45)pmol·L-1,对照组FT3平均水平(4.19±1.42)pmol·L-1;相关性分析表明FT3水平与血肌酐、血白蛋白、年龄、Hb显著相关,与血压、血脂异常、血糖、性别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MHD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多见,其中以低T3综合征最为常见;FT3水平与血白蛋白、血肌酐、年龄、Hb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N端前脑钠肽(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心功能的影响,并使用超声检查评价疗效。方法 8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依据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降血脂、利尿剂、抗血小板凝集、地高辛、洋地黄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应用左卡尼汀、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连续治疗2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hs-cTnT、NT-proBNP、hs-CRP,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LVEDV、LVESV、LVEF、LVESD、LVEDD。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hs-cTnT、NT-proBNP、hs-CRP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LVEDV、LVESV、LVEDD、LVESD低于同期对照组,LVEF高于期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能够有效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抑制炎症反应,增加心肌血氧供应,有效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剂量比索洛尔+伊伐布雷定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临床效果及对相关生化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150例HFpE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高剂量比索洛尔治疗,研究组给予高剂量比索洛尔+伊伐布雷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sST2、GDF-15、NT-proBNP水平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GDF-15、sST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6MWD高于对照组(P<0.05),HR及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伐布雷定与高剂量比索洛尔联合治疗HFpEF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清sST2、GDF-15、NT-proBNP水平,有效调节心率,提高总有效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钩芍降压方对慢性肾脏病并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24名老年慢性肾脏病并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治疗组加用钩芍降压方;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治疗前后血压数值及变异性的变化,同时比较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有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24小时血压变异率均有所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FR均有提高,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钩芍降压方对慢性肾脏病并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血压变异性均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谷  陈晓 《湛江医学院学报》2010,28(4):413-414,474
目的观察多巴胺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方法88例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深陛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左卡尼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多巴胺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治疗14d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心电图情况。结果治疗后14d后,观察组患者心泵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心电图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清毒汤对保护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 RRF)、改善营养状况及中医证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北以岭医院收治并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MHD和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清毒汤,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RRF、日均尿量、营养状况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RF及日均尿量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RRF及日均尿量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AC、MAMC、TSF、BMI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营养良好者明显较对照组多,重度营养不良者明显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 在MHD和基础治疗之上加用参芪清毒汤,可以保护患者的RRF,改善营养状况和中医证候,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糖脂代谢、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左卡尼汀针剂治疗,疗程21 d,观察治疗前、后2组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1)两组治疗后的血糖、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或0.05),且血糖、甘油三酯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治疗后的全血比高切粘度、全血比低切粘度及治疗组的血浆比粘度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全血比高切粘度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左卡尼汀能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