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调查了宁夏回族804人、汉族726人的拇指类型,直型拇指出现率回族为87.72%,汉族为77.96%,回、汉间无显著差异(u=1.83,P>0.05);过伸型拇指出现率回族为18.28%,汉族为22.04%,均明显低于直型拇指出现率;分析了回族聚居区同心县760人(回650人,汉110人)的拇指类型,直型拇指出现率回族为82.31%,汉族为78.18%,回、汉间无显著性差异(u=1.04,P>0.05),男、女间亦无显著性差异(u=0.44,P>0.05);还计算了显性基因A的频率(回族为0.5725,汉族为0.5305)和隐性基因a的频率(回族为0.4725,汉族为0.4695)。  相似文献   

2.
贵州小香乌鸡血浆同工酶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揭示贵州小香乌鸡血浆同工酶遗传特点,采用连续的聚丙烯酰胺凝胶水平式电泳(PAGE)技术分析了80份贵州小香乌鸡血浆中的淀粉酶(Amy-1、Amy-2)、碱性磷酸酶(Akp-1、Akp-2)、酯酶-1(Es-1)同工酶的遗传多态性,发现除Akp-2座位呈单态外,其余4个座位均有多态性,多态座位百分比和平均杂合度分别为P=0.8000、H=0.2778。对有关座位基因频率进行计算发现小香乌鸡akp-1、Akp-2°、Amy-2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讨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基因遗传变异与贵州白山羊生长性状的关联性,以期得到能够影响贵州白山羊各群体生长性状显著效应的分子遗传标记。试验采用DNA池、PCR-SSCP法结合PCR产物直接测序对贵州白山羊L-FABP基因4个外显子进行SNPs筛选,并利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H-FABP基因遗传变异与生长性状间的相关性。多态位点检测表明,贵州白山羊L-FABP基因内含子两处存在C4557T和A4575G两个多态基因座;遗传效应分析表明,L-FABP基因C4557T和A4575G位点多态座位有利于提高贵州白山羊体重、体高、体斜长和管围,其中基因型CCGG有利于提高贵州白山羊成年母羊的体高和体斜长;TTGG有利于提高贵州白山羊周岁母羊的体重和管围。研究结果初步推测L-FABP基因可能影响贵州白山羊部分生长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连锁,其多态座位可能作为山羊生长性状选择的有效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4.
绵羊繁殖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羊繁殖性状的研究近年来非常活跃,作者分别从数量遗传学、细胞遗传学、生物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诸方面对绵羊繁殖性状的遗传研究加以综述,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6.
从血型因子频率和蛋白(酶)多态遗传监测了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培育工业化蛋鸡品系的效果.结果表明,培育育种过程中,各品系遗传结构没有发生显著变化,ONBS可以缓冲育种中突出的遗传抽样所导致的抽样偏差问题,因此引进鸡优秀的遗传背景仍被培育后的群体所维系.C系的基因频率与A,B,D系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说明该鸡祖代四系中C系有其遗传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普通丝瓜果实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普通丝瓜品种50-5(黑籽短圆筒)×20-4(桂林水瓜)杂交组合6个世代群体的5个果实性状(果柄长、果长、果径、果形指数和单果质量)进行了联合分析,结果表明:50-5 ×20-4组合果柄长的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其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多基因)分别为68.49%、70.53%和82.07%,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31.50%、29.47%和17.92%;果长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其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多基因)分别为68.85%、84.55%和81.68%,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31.15%、15.44%和18.32%;果径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陛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其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多基因)分别为65.23%,73.06%和73.82%.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34.62%、26.94%和26.13%;果形指数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其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多基因)分别为65.23%,62.80%和78.89%,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筹的比例分别足34.76%,37.19%和21.11%;单果质量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凶遗传模型,其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多基因)分别为70.71%、85.35%和89.64%,环境方差占与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29.29%、14.64%和10.36%.果柄长性状的主基因遗传率较小,宜采用个体选择法(基因型选择法),宜在分离晚世代进行选择;果长、果径、果形指数和单果质量性状的主基因遗传率较大,宜采取混合选择法(表型选择法),可在分离早世代进行选择;且宜对5个果实性状进行综合选择.5个果实性状的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均较高,故在育种过程中要尽量采取措施以减少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宁春4号为母本,分别与宁春27号和Drystal为父本构建的2个RIL群体为材料,苗期旱胁迫处理,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分析法对胚芽鞘长、株高、根长、根数、叶绿素含量、枯叶率等6个数量性状进行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根数、叶绿素的最佳遗传模型为4MG-AI,4对主基因+加性多基因控制,表现为主基因-加性-上位性效应;根长的最佳模型为3MG-AI,受3对主基因+加性多基因控制,表现为主基因-加性-上位性;枯叶率的最佳遗传模型为2MG-Inhibiting,受2对抑制性主基因-加性多基因控制的;胚芽鞘长的最佳遗传模型为2MG-Duplicate,受2对重叠性主基因-加性多基因控制。6个性状主基因遗传率在5.710 7%~58.985 5%之间,其中枯叶率、胚芽鞘长、根数遗传率比较低,说明环境对这2个性状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论述了群体遗传学的核心问题,生物群体在进化过程中,目标基因在中性状态(没有选择压力),或选择压力随机波动情况下,基因频率随机变化动态特征,及描述这些特征的随机过程数学模型的原理,基本公式的来源,目前常用模型的主要类型、用途,解决实际问题是所需的约束条件,参数的设置及其遗传学意义,主要方程的解析公式等。主要模型包括离散状态的Markov链和连续状态Markov过程,扩散方程,Kolmogolov前向方程和后向方程,Wright-Fisher模型等。总结归纳了前人在这方面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不结球白菜主要农艺性状的分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NJ089×NJ074构建不结球白菜双单倍体群体,应用主基因+多基因联合分离分析方法,研究了不结球白菜株高、开展度、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叶色、抽薹指数和冷害指数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7个性状均符合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其中,抽薹指数为3对主基因,其余均为两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叶色、开展度、叶宽、叶长、冷害指数和株高.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ABCA1基因I883M多态性在广西汉族和壮族人群中的分布,采用PCR-RFLP技术对121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和100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壮族人的ABCA1基因I883M位点A→G(Ile883Met)进行检测分析,发现ABCA1基因I883M基因型频率在汉族分别为:II=0.074,IM=0.380,MM=0.545;壮族分别为:II=0.130,IM=0.350,MM=0.520;两组人群的基因多态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德国人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A1基因I883M位点多态性在汉族与壮族中的分布可能没有差异,而有别于西方人种,暗示该基因多态性可能存在种族和个体差异,该数据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群体遗传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根据GenBank中报道的猪载脂蛋白A5 (apoA5)基因序列设计3对引物,通过PCR方法分别对可乐猪和贵州白香猪的apoA5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将两个猪种apoA5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并找出基因变异位点。结果表明:可乐猪apoA5基因DNA长为2474bp,白香猪apoA5基因DNA长为2473bp,分别包含三个外显子,两个内含子。两猪种apoA5基因编码区长皆为1092bp,编码363个氨基酸。白香猪apoA5基因序列与可乐猪相比,存在12个突变位点,其中6个位点为颠换,5个为转换,1个为缺失,两者核苷酸同源性为99.6%。这为进一步研究猪apoA5基因的多态性、生物学活性以及与猪生产性状相关性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农区鼠害监测结果与灾变规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通过分析1984—2005年贵州省23个县(市、区)鼠情监测结果表明,贵州省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主要种类有16种,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为家栖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96.35%;黑线姬鼠为稻田、旱地耕作区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64.88%;褐家鼠、黄胸鼠为常见鼠种,分别占总鼠数的11.68%、13.42%,在部分地区也为农田害鼠优势种;高山姬鼠为黔西北部分地区优势种。贵州省农区灭鼠的重点是黑线姬鼠、高山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5种害鼠。应将其列为贵州省主要的监测对象。同时分析了5种害鼠的种群繁殖特征和种群数量灾变规律。  相似文献   

14.
黔东南苗族的传统习惯法中有存在一些具有独特作用的人和事物,如鬼师、理老、活路头、寨老和草标。笔者详细介绍了这些特定的人和事物在黔东南苗族中的存在,并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中这些民族习惯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演变的过程中,有些甚至失去了原用的作用或被新的组织形式代替。通过对黔东南苗族习惯法变异与流失的研究,希望能够找到国家法与民族法之间的结合点,完善少数民族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测小尾寒羊在广东湛江地区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为推动小尾寒羊在亚热带地区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对比方法分析小尾寒羊原产区(山东济宁市)与引入地(广东湛江市)生态、饲养条件及小尾寒羊生长发育、繁育性能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广东湛江地区气候炎热、潮湿,但饲料资源明显优于小尾寒羊原产区。引入湛江地区的小尾寒羊生长速度与原产区基本相同,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只要能满足其营养需要,就能发挥出良好的生产性能。小尾寒羊在广东湛江地区继续保持了原产区常年发情、性成熟早、多胎、繁殖力高的优良特性,可达到一年两胎或两年三胎。【结论】在亚热带地区推广小尾寒羊养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须发展民族特色的经济.针对黔东南丹寨县两个少数民族村寨的家庭手工业考察结果,总结了民族地区家庭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剖析了家庭手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小尾寒羊催乳素基因5'侧翼调控区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CR技术扩增出小尾寒羊催乳素基因5'侧翼调控区的161 bp大小的片段,经SSCP检测到2种基因型(AA、AB),将这2种基因型片段分别克隆到pGEM-T Easy质粒中,重组质粒用PCR扩增进行阳性克隆鉴定,然后测定核苷酸序列.催乳素基因扩增片段第63处发生了单碱基的改变(C→A).小尾寒羊催乳素基因2种基因型核苷酸序列与母牛的同源性为9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