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X线、CT、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不同影像检查手段等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31例怀疑颈椎病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影像学分析.结果不同影像学检查手段对颈椎病的检出结果各有不同.结论X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检查有一定优势,脊髓型颈椎病应首选CT或MRI检查,而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CTA、MRA更有诊断价值,食道压迫型颈椎病则以X线平片结合食道造影为主.结论用比较影像学指导各型颈椎病影像检查,有利于临床找出各型颈椎病的最佳影像诊断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X线、CT、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不同影像检查手段等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31例怀疑颈椎病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影像学分析.结果不同影像学检查手段对颈椎病的检出结果各有不同.结论X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检查有一定优势,脊髓型颈椎病应首选CT或MRI检查,而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CTA、MRA更有诊断价值,食道压迫型颈椎病则以X线平片结合食道造影为主.结论用比较影像学指导各型颈椎病影像检查,有利于临床找出各型颈椎病的最佳影像诊断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平面重建对隐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15例急性外伤患者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3例行螺旋CT平扫.12例同时行平面重建CT检查。结果:本组病例X线平片均未见骨折征象,受伤部位分别为近端胫骨6例.肘部2例.肩2例.髌骨1例.腕舟骨1例.耻骨支1例.腰椎椎体1例.颈椎1例。结论:螺旋CT扫描及平面重建CT检查能早期确诊隐性骨折,若急性外伤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严重.X线平片又未发现有明确骨折征象者,于X线检查后行螺旋CT扫描及平面重建CT检查应为最佳的检查手段。结合轴位及多平面像.可提供诊断信息.有助于临床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颈椎前路减压Zero-P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钛板椎间cage融合内固定治双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56例行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的双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28例.A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Zero-P椎间融合器治疗,B组采用传统钛板传统钛板cage融合器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JOA评分、颈椎生理曲度(Cobb角)、病变椎间隙高度和吞咽困难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6个月随访时:两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好转(P<0.01),但两组术后同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obb角及病变椎间隙高度变化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两组术后6个月,两组的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Zero-P椎间融合系统治疗双、多节段颈椎病不但拥有传统前路钛板固定相似的临床疗效,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状况好及维持颈椎生理曲度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分析 62只眼外伤的 X线平片及 CT表现 ,比较其对眼外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进一步提高诊断确率 ,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62只证实的眼外伤 ,84%的患者在 1 d内行 X线平片及 CT检查 ,X线平片常规摄眼眶正位及侧位片 ,而 CT常规轴位扫描 ,层厚及层距 3mm,矩阵 51 2× 51 2 ,用骨窗及软组织窗条件分析眼眶骨质和眼球结构。结果 :X线平片、CT对 39枚异物 (眼球内 2 3枚 ,眼球壁 1 1枚、球后 4枚、眼脸 1枚 )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 46%和 92 % ;X线平片诊断眼眶骨折 5例 ,CT诊断眶骨折 1 2例 ;CT诊断眼球破裂伤 (合并球内出血 ) 51例 ,而 X线平片未能显示。根据 CT表现结合临床将眼球破裂分为三型 :重度外伤无法修复 ,无复明希望 ,应行眼球摘除术 ,而轻、中度破裂均可行清创修复。结论 :CT检查对诊断眼部异物、眼眶骨折及眼球破裂伤均明显优于 X线平片 ,并可估价眼球外伤的程度 ,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皮髓芯减压结合介入外置管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经X线平片、CT、MRI检查及临床证实的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0例病人,首先行股骨头经皮髓芯减压术,同时行经皮介入外置管治疗,保留外引流管1周。结果:①骨髓静脉造影复查显示50例回流通畅,回流时间加快。②治疗后1年X线平片复查显示:35例复查显示骨质完全修复,余15例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③治疗后1年.MRI复查显示:48例显示骨髓水肿消退,仅2例显示残留散在小斑点状骨髓水肿信号病灶。④治疗后1年临床症状随访结果:43例治疗后疼痛完全消除,大部分缓解5例,部分缓解2例,未改善0例,其临床症状改善率达100%。结论:经皮髓芯减压结合介入外置管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明显改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促进股骨头坏死区的修复和重建。  相似文献   

7.
曦月 《新农村》2011,(12):36
1.颈椎病的主要症状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由于人体颈椎间盘逐渐发生退行性病变、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正常生理曲线改变后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颈部交感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综合症状。颈椎病在临床上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颈型头、颈、肩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特征是颈部僵硬、疼痛,以及活  相似文献   

8.
尿毒症胸部X线表现1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尿毒症患者胸部X线表现的特征。方法:分析120例尿毒症患者胸部X线平片的表现。结果:(1)肺纹理改变80例;(2)肺间质水肿70例;(3)肺泡性肺水肿46例;(4)胸膜增厚3l例;(5)胸腔积液42例;(6)主动脉根部宽度增宽50例,(7)心影增大48例;(8)肾性件病15例。结论:正确分析尿毒症患者胸部X线平片表现,将之与其它原因引起的胸部X线表现鉴别有助于对此病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平片、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42例,对其X线平片、CT以及MRI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而总结对应影像学的表现和病变的分级,对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CT和MRI对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且CT和MRI的分级与X线平片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CT和MRI的检出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CT和MRI对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检出率明显优于X线平片,临床诊断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固定平面导板结合MBT直丝弓治疗前牙重度深覆(牙合)的效果.方法 将24名安氏Ⅱ类Ⅱ度以上深覆(牙合)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2例.试验组早期第二磨牙粘戴环(或颊面管),摇椅弓伸至第二磨牙、上领牙戴固定小平面导板结合MBT直丝弓矫治器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传统直丝弓矫治器.两组矫治前后拍均摄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固定平面导板结合MBT直丝弓治疗前牙重度深覆(牙合)的效果.方法 将24名安氏Ⅱ类Ⅱ度以上深覆(牙合)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2例.试验组早期第二磨牙粘戴环(或颊面管),摇椅弓伸至第二磨牙、上领牙戴固定小平面导板结合MBT直丝弓矫治器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传统直丝弓矫治器.两组矫治前后拍均摄头颅侧位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头影测量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ANB、SN-MP、U6-PP、L6-MP、L1-MP(mm)、AFH(Me-ANS)(mm)、PFH(Ar-Go)(mm)、OB(mm)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打开咬合时间和矫治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固定平面导板结合MBT直丝弓是一种快速有效打开咬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鸡骨型白血病(下称OP)的X线阳性病变与其超微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采用人工诱发与天然自发的病例作研究对象,经X线胫骨摄片确定OP诊断后,选择有代表性的30例,按诊断结果分成5组:OP轻度阳性(+)14例,中度阳性(++)4例,重度阳性(+++)6例,OP可疑(±)3例,阴性(-)对照3例。取胫骨中段骨组织作超薄切片行透射电镜检查对比,以观察两者的相关性。结果3例X线OP阴性鸡电镜所见为正常,骨细胞和哈佛氏管等超微结构无异常改变。X线OP可疑组和各阳性(+、++、+++)组,每组均检出病毒粒子,其大小形态与超微结构都与C型肿瘤病毒相似,为放射学诊断提供了病原证据。X线诊断为OP可疑和各组阳性的病例电镜观察全部有超微结构上的改变,包括骨细胞破坏、骨陷窝间隙增宽、骨质毛细血管病变等等数十种超微变化,表明两者具有一致相关性,为OP的放射诊断提供了超微病理学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选择性短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DLS)合并椎管狭窄的效果及邻近节段退变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收治的76例DLS合并椎管狭窄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减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选择性短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优良率、腰椎生理前凸角及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椎间隙融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84.21%)明显高于对照组(52.63%),观察组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44.74%)明显高于对照组(13.16%),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Cobb角(10.49±1.59)°及腰椎生理前凸角(35.69±3.19)°与术前的Cobb角(27.61±2.29)°及腰椎生理前凸角(11.71±2.21)°相比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观察组VAS评分(1.23±0.49)分及JOA评分(26.79±3.77)分与对照组VAS评分(2.14±0.56)分及JOA评分(20.13±2.54)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LS合并椎管狭窄经选择性短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后临床效果较好,有利于患者冠状Cobb角及腰椎生理前凸角的恢复,椎间隙融合情况良好,腰腿疼痛症状也得以有效缓解,但由于内固定降低了脊柱的灵活度及顺应性,邻近节段的退变较重。  相似文献   

14.
颈椎病多因颈椎间盘退变、老化及继发性改变,从而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血液供应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男性较多。我科2006年06月至2007年06月共收治颈椎病患者8例均行颈椎前路减压肽网植骨内固定术。肽网植骨的优点在于能够灵活适应椎体切除后所需的植骨长度,减少供骨区的并发症,比髂骨或腓骨植骨的强度更好,且肽网提高了整个植骨体的抗扭转性。肽网植骨比大块植骨可获得更多的松质骨与周边骨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植骨融合。8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零切迹椎间融合器(简称零切迹)与钛板系统(钛板联合椎间融合器/cage)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C3-C7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接受零切迹治疗的患者10例,钛板系统13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JOA、VAS及NDI评分变化及吞咽困难发生率、病椎融合率、沉降比例,颈椎Cobb角术后改变及邻椎异位骨化情况。结果零切迹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2组患者术后JOA评分均升高,VAS及NDI评分均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零切迹组术后无吞咽困难发生,钛板组有4例(30.77%)(P0.05)。末次随访中2组病椎融合率及沉降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零切迹组颈椎Cobb角明显改善(P0.05),且邻椎异位骨化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零切迹治疗单节段颈椎病效果与钛板系统相似,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颈椎曲度改善明显、吞咽困难及邻椎异位骨化发生率低等优势,可考虑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I弥散张量成像(DTI)和弥散张量纤维束(DTT)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30例健康人和129例临床综合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常规序列MRI和颈髓弥散张量成像检查,重建分析弥散张量纤维束,比较正常组和颈椎病组同一水平ADC值、FA值测量结果。结果患者DTI图显示为正常蓝色的颈髓内出现小片状浅绿色异常信号(86.6%),或绿色异常信号(13.4%),测量结果显示颈椎病组的ADC值明显高于正常组,FA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TT可清晰、直观地观察到白质纤维束的异常表现,表现为受压32例(58.2%)、移位13例(23.6%),伴或不伴纤维束的中断5例(9%)。结论 DTI和DTT对评估颈椎病脊髓损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方式及效果。方法在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随时、个体、集中授课、提供视听教材和发放书面材料等教育方式对84例颈椎病患者进行自我保健和健康教育。结果教育前,患者对自我保健知识熟悉者只有24例(28.6%),教育后则增加至80例(95.2%),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健康教育后,重视保健运动、主动参与保健运动、主动改变不良工作姿势、主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重视颈椎保护的病例明显增多,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每天运动时间由教育前的(5.3±1.5)min延长至教育后的(37.2±3.5)min(P<0.01);经健康教育后,3、6、12个月复发的病例数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颈椎病患者自我保健能力,改善颈椎运动能力,延长颈椎病复发周期。  相似文献   

18.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国内甚少报道,现将我科收治的2例作一报道。例1,唐某,男,35岁。因右下颌骨逐渐膨隆,伴反复疼痛、口内流脓15年,于1984年5月24日住院.局部检查:面部不对称,右下颌骨体外侧明显膨隆,(?)缺失(发病后拔除),该区牙槽突不规则突起,以颊侧明显,扪诊大部分膨隆区质硬,少部分有囊性感,相当于(?)处有一瘘管溢脓。X线片示:右下颌骨(?)区域)见大小约6cm×4.5cm不规则骨质透亮区,内有大量大小  相似文献   

19.
103例功能性出口梗阻便秘患者排粪造影的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功能性出口梗阻便秘的病因。方法:对103例功能性出口梗阻便秘患者行排粪造影检查观察,分别测量肛直角、乙耻距、小耻距和骶直距。结果:排粪造影诊断排位前3位为直肠前突(68.0%)、会阴下降(63.1%)和直肠内套叠(25.2%),而功能性出口梗阻往往是多种功能性异常疾病并存。结论:排粪造影是对便秘患者排便时进行动静态结合的X线的影像观察,更好地显示肛管直肠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变,对便秘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肺隔离症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肺隔离症的患者影像学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X线胸片中,表现为大片状高密度阴影7例,团块状阴影13例,其中病灶内有透光区9例;20例行CT检查,均表现为肺内片影及团块影,其内含有气囊腔或液气平面囊肿,共发现异常动脉供血6例。结论对肺隔离症的诊断,CT明显优于X线平片,可作为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