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果树病毒病与无毒化栽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病毒类病害概述病毒类病害 ,对我国果树生产的危害 ,日益引人注目。病毒类病害与真菌或细菌病害相比 ,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潜隐性。一些果树病毒侵染果树后 ,在一般情况下不表现明显的症状 ,呈潜伏侵染状态 ,如苹果褪绿叶斑病毒。二是复合侵染率高。对果树病毒病的调查表明 ,一株果树往往被一种以上的病毒同时感染 ,这主要是因为果树是多年生植物 ,以无性繁殖为主 ,无论是砧木和接穗的那一方带有病毒 ,生产出来的苗木就都是带毒的。因此 ,经过长期的无性繁殖过程 ,多种病毒在砧木与接穗之间不断的传播、扩散 ,必然造成同一株果树上病毒种…  相似文献   

2.
一、苹果病毒病害的特点及其危害性近20年来,世界各地果树病害的发生情况有了引入注目的变化,病情变化的主要特点是病毒病害日益严重,几乎各种果树都有数种或数10种病毒联合为害。病毒病害与其他病害相比,其危害性有独特之处:(1)果树是多年  相似文献   

3.
果树根癌病的症状、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树根癌病,又名冠瘿病、根头癌肿病等,是多种果树及苗木上的一种重要根部病害。寄主范围十分广泛,据统计除侵染主要果树外,还能危害138个科1193种植物。 1.危害状况 我国北方13个省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些葡萄园受害十分严重,感病品种的发病率为30%~100%,减产30%,甚至毁园、绝收。樱桃根癌病在山东、河北  相似文献   

4.
于绍夫 《落叶果树》1994,26(2):41-45
核果类果树的主要病毒病害(续一)于绍夫(烟台经济植物研究所)(续上期46页)2李矮缩病李矮缩病(Prunedawrf)是核果类果树的另一种重要病毒病害。李矮缩病毒(Prunedwarfvirus)与PVNRSV混合侵染核果类果树时,对核果类果树造成严...  相似文献   

5.
核果类果树的主要病毒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绍夫 《落叶果树》1994,26(1):44-46
核果类果树的主要病毒病害于绍夫(烟台经济植物研究所264001)按核果类病毒病害,对核果类果树生产的危害是普遍而严重的。截止1986年,文献记载的核果类果树病毒约有161种,其中,桃41种,杏20种,李32种,樱桃68种。鉴于我国对于核果类果树病毒病...  相似文献   

6.
苹果脱病毒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病害严重的威胁着苹果生产。据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调查,我国栽培苹果潜隐型病毒病的感染株率达60%~100%。栽培苹果采用无病毒苗木,能够增加树体的生长量(16%~36%),增加产量约为16.9%~73.7%,提高果品质量(增加果实硬度、风味、着色,金冠减少锈果率),提高果品的耐贮藏、运输能力。还有报道说无病毒苹果树能够增加树体对氮肥的利用  相似文献   

7.
1果树病毒病的危害及无病毒栽培的意义 病毒病害是果树生产中一种十分常见的病害,其严重危害性已广为人知。概括而言,病毒病会造成生长势衰弱,产量降低,果实品质下降,严重时生长衰退、枯死。苹果、葡萄、草莓等果树在生产栽培中易感染病毒病。其中,苹果病毒(类  相似文献   

8.
桃树的病毒病及脱毒苗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果树病毒及相关病害愈来愈显得突出,正在威胁着果树生产。因而,果树病毒病便成了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国内已开展了苹果、葡萄、柑桔、草莓等果树树种的病毒研究,核果类果树的病毒研究在国内尚未见研究报道。桃属核果,在水果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当前栽培品种桃染病毒率很高,导致产量、品质严重下降。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桃树老品种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带病毒所致。在欧美及日  相似文献   

9.
梨树的主要病毒病害于绍夫(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植物研究所·264001)目前,世界上已经报道和确认的梨树病毒病害已达20余种。据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调查、鉴定,我国的主要梨栽培品种中,潜带有4种病毒,总带毒株率为60.9%~86.3%,因此,重视和加强梨...  相似文献   

10.
苹果腐烂病,俗称烂皮病,属枝干病害,是苹果树上最重要的病害.该病由真菌引起,主要发生在成龄结果树上,染病果园树体衰弱、遍体鳞伤、枝干残缺不全,果树往往整株枯死,乃至毁园,近年来,该病有向苹果幼树和苗圃转移侵染趋势.据笔者调查:目前苹果腐烂病发生普遍,苹果幼园发病株率31.2%,成龄园发病株率高达65.7%,危害十分严重,且有蔓延之势.腐烂病已成为苹果生产的重大威胁.  相似文献   

11.
果树病毒病是无药可治的系统性病害,严重威胁果树的生长发育和果业生产.综述了果树病毒的种类,并将脱毒方法总结为五大类进行阐释:物理脱毒法,化学脱毒法,生物组织脱毒法,变温、抗病毒剂、超低温与茎尖组培结合脱毒法和抗病毒基因工程脱毒法.并对果树脱毒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果树的根部病害发病初期往往不易察觉,待症状在地上部分表现时,病情多已相当严重,尤其是幼苗或幼树很快死亡。每年4—5月、7—8月是发病高峰期。1果树根部病害的分类和症状园斑根腐病主要危害仁果类、核果类和核桃等果树。病状表现为叶簇萎蔫,叶片向上卷缩,叶小而色淡,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果树病毒及其相关病害问题愈来愈显得突出,除苹果锈果病、苹果花叶病和枣疯病外,新的病毒病类型陆续发现,如苹果小果病、苹果绿缩病、苹果扁枝病、苹果环斑病等.果树病毒正影响着果树生产和科研工作,但国内研究甚少,远远落后于实际需要,因而,果树病毒研究便成为重要的课题.近年来植物病毒研究进展很快,研究技术和方法不断改进和创新,有关资料需不断补充,方能适应科研和生产的要求.这里  相似文献   

14.
苹果银叶病是一种毁灭性的果树病害,黑龙江、河南、山东、江苏等地均有发生。近几年在我省徐州、淮安、宿迁、盐城地区蔓延很快。丰县一般园片平均病株率为5%~10%.涟水县石船果园发病率达52%.最高园片达87%.并引起大量死树.使果农在经济上受到严重损失。该病目前常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很难彻底治愈。  相似文献   

15.
果树病毒病害的防治是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内容之一。采用无病毒材料从事苹果栽培是防除病毒病害的根本途径。在欧洲多数果树生产发达国,生产无病毒苗木,一般先采用热处理的方法获得无病毒材料,经检测确认无毒后,正式列入繁殖计划。热处理脱毒作为常规手段用于实践,却很少见有关热处理过程中植株反应及操作技术环节的报导。为了掌握苹果品种热处理脱除病毒的技术细节,1992年1月至5月,在联邦德国果树植保研究所(位于多森海姆)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6.
果树病毒能够抑制树体生长,降低产量(据欧州几个果树生产国研究,苹果的几种潜隐病毒能造成减产16.9~73.7%)和果品质量(荷兰报道,有病毒金冠果实光洁度降低30.6%),降低贮藏和运输力,缩短盛果期年限,增加树体的需肥量等。为害严重时能造成  相似文献   

17.
危害各种果树的 病毒病越来越多,为 害日趋严重。据克里 斯顿森(1986)报道, 1965年在欧州落叶果 树上仅有48种病毒 病,1973年为120种, 到1985年已达180种。 在这些病害中,有, 仅知可借嫁接传播, 尚未发现病原物,都 暂时称为病毒病。不 难设想,随着研究工 作的发展,病原物的 进一步明确,有的可 能是由类菌体、立克次体或类病毒引起的病害。 病毒病对果树的影响取决于病毒种类、寄生状况以及感染时期。有些病毒,如甜樱桃白化病毒、桃茎痘病毒和樱桃坏死锈斑驳病毒等,浸染1~2年内即导致病树死亡.有的发病后有典型症状如樱桃碎叶病毒、桃黄芽花…  相似文献   

18.
核果类果树的主要病毒病害(续二)于绍夫(烟台经济植物研究所264001)(续上期45页)3桃花叶病桃花叶病(Peachmosaic)是桃树的一种重要病毒病害,首先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发现(Hutchins1932)。1931年在科罗拉多州仅发现7株病树,...  相似文献   

19.
于绍夫 《落叶果树》1994,26(4):40-42
核果类果树的主要病毒病害(续三)于绍夫(烟台经济植物研究所264001)4.2症状(续上期40页)4.樱桃小果病樱桃小果病(Littlecherry)是甜樱桃和酸樱桃的重要病毒病害。1933年首先在加拿大B·C·省发现,1947年确定为病毒病害(Fo...  相似文献   

20.
柑桔类果树长期嫁接繁殖,往往感染一种或几种病毒病和类似病毒病害(以下统称病毒病)。在我国,已经实验证明有黄龙病、裂皮病、碎叶病、衰退病和温州蜜柑萎缩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