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研究农用微生物菌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为肥料登记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对喷施2个农用微生物菌剂的淮麦33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喷施2种微生物菌剂均能增加小麦每穗粒数,提高千粒质量,增加小麦产量,较常规对照(CK_0)分别增产28.89、22.23 kg/667 m~2,增产率分别为8.12%、6.25%,且分别达极显著水平(P0.01)和显著水平(P0.05);小麦喷施农用微生物菌剂1较清水对照(CK_1)增产22.22 kg/667 m~2,增6.13%,达显著水平(P0.05);小麦喷施农用微生物菌剂2较清水对照(CK_2)增产20.0 kg/667 m~2,增5.59%,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2.
“巨微”牌硅酸盐菌剂在花生上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岩  徐敏 《杂粮作物》2000,20(6):52-53
应用“巨微”牌硅酸盐菌剂浸种或喷施,均可显著提高花生产量,以1000倍液于初花期和花期各喷一次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芽孢杆菌菌剂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年的田间试验表明,油菜应用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菌剂能提高秧苗素质,促进植株生长,增加有效分枝和有效角果数。每亩施用150毫升菌剂可增菜籽14.3公斤—18.0公斤,增产13.6%—14.5%;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效为20%—50%。在本试验条件下,菌剂亩用量以150ml—200ml为宜。菌剂的多菌株组合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4.
花生不同连作年限应用微生物菌剂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花生连作5年和轮作土壤上分别进行了3种微生物菌剂的应用试验,通过对花生主要生育期生长发育、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观测,明确微生物菌剂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由黄孢平革菌、细黄链霉菌、多粘芽孢杆菌等组成的微生物菌剂3在连作土壤中效果最明显;轮作土壤中微生物菌剂1和2作用比较明显,其中以根瘤菌为主的菌剂1对产量的促进效果更显著。微生物菌剂对株高、茎叶鲜重、叶绿素含量以及产量等有促进作用,并且多个指标之间有较好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功能微生物菌剂对烤烟生长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采用穴施的方法开展了大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2种微生物菌剂均可以促进烟株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烤烟产量分别高3.58%和1.82%,产值分别高8.11%和6.10%,并改善了烟叶的外观质量和物理指标,烟叶化学成分更为协调。综合来看,以湖南农业大学提供的微生物菌剂在田间试验中表现更优。  相似文献   

6.
采用室内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T122F菌剂对香蕉生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菌剂能明显促进香蕉生长,主要表现为香蕉株高、假茎周长、叶片数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增加。菌剂的施用还能显著提高香蕉内生细菌数量、叶片耐菌能力和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在300倍液处理下,从香蕉苗根部分离到的菌量为299.75×103 cfu/g FW,是对照的7.16倍,而从香蕉根际土壤中分离到的菌量则是对照的2.20倍。此外,经菌剂处理的香蕉根际土壤水浸液对香蕉枯萎病菌孢子萌发也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硅酸盐菌剂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盛年 《玉米科学》2006,14(2):075-077
以华甜1号超甜玉米为试验材料,设置4种施肥处理,对施用硅酸盐菌剂的肥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KCl(112.5kg/hm2) 硅酸盐菌剂(30kg/hm2)处理的玉米产量明显提高,玉米株高、叶面积、干重等生长指标均为最高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给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潮土条件下钾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钾可提高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NRA),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强筋小麦旗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增加籽粒产量,改善籽粒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获得经济最佳的施钾量为128.78kg/ha,最高产量的施钾量为161.67kg/ha.品质因子分析显示,K2O用量在60~180kg/ha之间,可获得较优的小麦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为给砂质潮土小麦生产中合理施钾提供理论依据,在河南省新郑砂质潮土上设置0kg·hm-2(K0)、60kg·hm-2(K1)、120kg·hm-2(K2)、180kg·hm-2(K3)和300kg·hm-2(K4)5个施钾(K2O)水平,以小麦品种矮抗58和豫农035为材料,研究了钾肥对不同小麦品种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氮钾养分累积、钾肥利用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冬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矮抗58和豫农035籽粒产量分别在K2、K3时达到最高;钾肥农学效率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降低,在施钾量低于K3时,矮抗58的钾肥农学效率显著高于豫农035;施钾可促进两个品种对氮和钾的吸收,其中矮抗58、豫农035氮素积累量分别于K2、K3下达到最大,钾素积累量均在K3下最大,同一施钾处理下矮抗58的吸氮量、吸钾量明显高于豫农035;两个品种的钾肥利用率均以K1处理最高,在施钾量低于K3时,矮抗58的钾肥利用率显著高于豫农035。在本试验条件下,矮抗58对钾肥反应优于豫农035,适宜在砂质潮土条件下推广应用,推荐施钾量为120kg·hm-2。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拌种药剂减量下增施不同类型肥料对麦田蚜虫和白粉病防控及光合和产量的影响,以小麦蚜虫低感品种川麦104和高感品种内麦836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对种衣剂减量20%下,配合施用光合菌剂、微生物菌剂、硅肥或磷酸二氢钾后麦田土壤酶活性、小麦植株光合特性、病虫防治情况和产量性状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拌种药剂减量20%条件下增施微生物菌剂较种衣剂常规用量处理能显著提高孕穗期川麦104的根际土壤的脲酶活性,以及内麦836的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在孕穗期和抽穗期,低感品种川麦104的麦蚜数量均显著低于内麦836;增施微生物菌剂和硅肥均能显著降低麦蚜和白粉病发生,对蚜虫防效和白粉病防效较常规药剂拌种用量处理分别提高8.0和10.2个百分点。拌种药剂减量20%配合施用光合菌剂、微生物菌剂、硅肥和磷酸二氢钾均能有效提高小麦旗叶氮素含量和SPAD值,改善叶片光合效率。增施硅肥下川麦104和内麦836的产量最高,较常规种衣剂用量处理分别增加16.0%和18.2%,差异均显著。以上结果说明,小麦种子种衣剂减量配合施用硅肥或微生物菌剂可有效提高麦田土壤酶活性,减少蚜虫和白粉病发生,改善小麦叶片光合特性,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2.
化肥减量对麦田土壤微生物量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化肥减量和有机培肥配施对冬小麦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单施常量化肥(表示为NPK,分别施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钾251.8、255.7和375.2kg.km-2)为对照,设置不同化肥(不减量、减量30%、减量50%和减量70%)和有机肥(18 000、25 500和34 500kg.km-2,分别用LM、MM和HM表示)配施处理,采用系列稀释平板法和氯仿熏蒸培养法分别测定了不同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以及微生物区系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增加了麦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以及细菌、固氮菌、放线菌等微生物数量,但不影响土壤真菌数量。施肥效果在化肥不减量时随有机肥施用量增加呈上升趋势,在化肥减量时以50%NPK+MM处理最佳。说明化肥适度减量和配施有机肥能够改善土壤微生物量,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3.
在小麦生产中,倒伏对其产量影响较大。为达到控高及稳产的目的,选用3种常用的抗倒剂(25%矮壮丰、3%调环酸钙水乳剂、5%抗倒酯水乳剂)来探究其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对照R2(矮壮丰80 m L/667 m2)相比,在灌浆期(5月12日)前,其他抗倒剂处理下小麦的叶绿素含量大都低于对照,而灌浆期后下降缓慢,光合作用时间延长;抗倒剂处理下小麦的株高都低于对照且在R6(抗倒酯水乳剂60 m L/667 m2)处理下降至最低,且小麦的不同节间长度在抗倒酯水乳剂处理下都得到控制,在最高浓度(60 m L/667 m2)处理下都降至最低;调环酸钙水乳剂仅对小麦的第3、第5节间有控长作用,而抗倒酯水乳剂对小麦的大部分节间都起到控长作用。从产量方面来看,有效穗数在R6(抗倒酯水乳剂60 m L/667 m2)处理下达到最高,实粒数在不同处理下相差不大,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在抗倒酯水乳剂处理下都处于较高水平,但产量在常规对照R2(矮壮丰80m L/667 m2)处理下最高;其次是R6(抗倒酯水乳剂60 m L/667 m2)处理。因此,综合考虑控高效果、有效穗数和千粒质量提高及稳产等多种因素,推荐在小麦的分蘖末期喷施60 m L/667 m2的5%抗倒酯水乳剂,能达到控高且不会明显降低其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不同微生物菌剂及牛粪对麦糠发酵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园艺植物有机栽培基质麦糠的生产选择适宜的发酵剂,在麦糠中添加不同微生物菌剂及牛粪进行发酵试验,测定发酵过程中温度、pH值、C/N比、全P、全K含量。结果表明,在麦糠中添加了金宝贝牌菌剂(菌剂1)的处理1和处理2,在发酵过程中最高温度都稍高于50℃,而添加了有机物料腐熟剂(菌剂2)的处理3和处理4略低于50℃,未添加微生物菌剂的CK1 和CK2则接近46℃;各处理的pH值一直保持在 7.0~7. 9,均在适宜微生物生长的范围内;添加了牛粪的处理2、处理4和CK2的C/N比一直明显低于未添加牛粪的处理1、处理3和CK1;处理1和处理2的C/N比下降趋势明显大于处理3和处理4,处理2的C/N比下降速度最快,且最终C/N比值最低;各处理的全磷、全钾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加过发酵剂的处理明显比对照的含量高。总体来看,菌剂1的发酵效果较好,处理2是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15.
不同生长调节剂拌种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小麦播前用 399调节剂拌种后具有明显的促根 (0 .4~ 3.5条 /株 )、促蘖 (0 .9~ 1.1个 /株 )、增穗 (2 8.0万 /hm2 )、增粒 (0 .3粒 /穗 )作用 ,增产 70 2 .9kg/hm2 ,增产效果显著。小麦拌种剂和麦业丰拌种能有效降低株高 ,增强小麦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给江苏淮北麦区不同肥力土壤上小麦高产施氮提供理论依据,以该麦区主推中筋小麦淮麦19和强筋小麦烟农19为材料,研究了高、中、低肥力稻茬田上施氮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和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与施氮量在高、中土壤肥力条件下呈二次曲线关系,在低肥力条件下呈线性关系;高、中肥力条件下获得最高产量所需施氮量淮麦19分别为246.7和286.1 kg·hm-2,烟农19分别为247.9和292.6 kg·hm-2;不同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产处理在各个生育时期均有相应较高的群体质量性状。各土壤肥力条件下的不同施氮量处理,由于小麦物质生产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均出现了各自相对的最高产量,而最高产量随土壤肥力提高而显著上升,相反取得最高产量所需的施氮量却依次相应降低。因此,小麦生产中要因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低来制定不同的目标产量以及相对应的精确施氮量。  相似文献   

17.
水分和氮肥是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中最重要的两个因子,二者存在相互制约或相互促进等互作关系。近年来,由于灌溉大量用水和氮肥的过量施用,造成了农业水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加重等一系列问题,合理灌溉和施氮以提高水氮利用效率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为全面概括灌溉和施氮处理的作用,本文从小麦植株和土壤两个方面入手,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灌溉和施氮对小麦产量形成和土壤肥力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评估长期灌溉和施氮处理对小麦生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制定灌溉和施氮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性紫色土施氮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给西南地区小麦高产优质栽培中合理施氮提供依据,以西农麦1号为材料,在西南地区有代表性的中性紫色土上,研究了施氮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在0~225kg/ha范围内,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小麦对氮的吸收量、籽粒粗蛋白质含量、籽粒产量和茎叶干重都显著增加,但氮的收获指数和氮肥的农艺效率却呈下降趋势。小麦各处理氮肥利用率平均为39.6%,以施纯氮75kg/ha水平最高。施氮对改善小麦的品质作用明显,其中籽粒淀粉含量以施纯氮量150kg/ha时最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田间微区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生物炭添加量[0(CK)、22.5 t/hm2(C1)、67.5 t/hm2(C2)和112.5 t/hm2(C3)]对玉米不同生长期土壤有机碳(S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添加提高了土壤MBC和SOC含量,处理组C1、C2和C3的SOC含量较对照组CK增加20.9%、57.25%和93.23%,并且MBC占SOC比例的变化表明生物炭的添加促进了土壤MBC对土壤有机质(SOM)的贡献。另外,在生物炭添加处理下,土壤含水量和土壤MBC呈显著的正相关。生物炭的添加增加了开花期玉米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以及成熟期玉米的百粒重和产量。相比于对照组CK,处理组C2和C3株高增加15.99%、21.55%,茎粗增加13.77%、9.64%,产量增加23.23%、23.12%;处理组C1、C2和C3叶面积指数高于CK 13.89%、44.52%和47.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