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东北红豆杉在引种地新疆石河子的抗寒性。[方法]通过5个低温处理试验,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质膜透性、可溶性糖(SS)指标。[结果]随着温度降低,东北红豆杉叶片内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依次降低,而质膜透性、Pro、MDA和SS含量递增。[结论]东北红豆杉对-30℃低温具有较好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2.
3.
东北红豆杉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东北红豆杉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甲醛致小鼠足肿胀的方法,以阿司匹林为阳性药对照,将东北红豆杉水煎液分为低、中、高剂量组(0.5、1.0、2.0g/ml),观察东北红豆杉水煎液对小鼠的抗炎作用及其与剂量的关系。[结果]东北红豆杉水煎液低剂量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及甲醛致小鼠足肿胀没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中、高剂量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及甲醛致小鼠足肿胀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结论]东北红豆杉水煎液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东北红豆杉生物学特性,运用常规及非常规无性繁殖手段进行育苗试验,较全面地研究了影响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形成、生根的因子及育苗的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5.
东北红豆杉是有着极大药用价值的濒危保护树种,此文介绍了东北红豆杉的特性特征、开发利用价值,对东北红豆杉的播种繁殖方法的各项技术要点进行了说明,并对东北红豆杉的扦插繁殖方法在扦插时间、插穗选择、苗床准备和后期管理方面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完整的东北红豆杉的繁育及养护方法.  相似文献   

6.
东北红豆杉开花结实的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东北红豆杉雌雄异株,雌、雄花芽多着生于树冠外部1年生枝条叶腋处,在一定范围内较高的温,湿度有利于花芽的分化,在花粉形成过程中,尤其是减数分裂期遇到低温或持续低温,会导致大量花粉败育;而低温可以延长成熟后的风干花粉寿命,东北红豆杉结实量少,但不同年份间结实量的重复力却较高,单株间结实量重复力较小,说明年份间结实较稳定,而个体间结实量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东北红豆杉的发展前景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北红豆杉(Taxus siebodii Hort.)又名紫杉、赤柏松。原产在东北亚,分布于中国的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主产于长白山和小兴安岭;朝鲜、日本、俄罗斯也有分布。东北红豆杉原为野生,是第三纪遗留下来的濒危树种,极为稀少和珍贵,1993年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植物,近年开展人工繁殖;沈阳、北京、青岛等地先后引种栽培,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8.
根据东北红豆杉生物学特性,运用常规及非常规无性繁殖手段进行育苗试验,较全面地研究了影响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形成、生根的因子及育苗的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9.
根据东北红豆杉生物学特性,运用常规及非常规无性繁殖手段进行育苗试验,较全面地研完了影响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形成、生根的因子及育苗的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东北红豆杉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东北红豆杉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条件.[方法]以东北红豆杉叶片为材料,用改进CTAB法提取DNA,分别从模板DNA浓度(10、20、30、40、50 ng)、引物浓度(5、10、15、20、25 pmol/μl)、dNTP浓度(0.1、0.15、0.2、0.25、0.3 mmol/L),Taq DNA聚合酶量(0.5、1.0、1.5、2.0、2.5 U)及镁离子浓度(0.5、1.0、1.5、2.0、2.5 mmol/L)5个方面对东北红豆杉RAPD扩增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红豆杉基因组DNA,所得DNA质量较好,无杂质存在,条带整齐一致,而且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RAPD扩增效果.通过各因子的比较分析,建立了东北红豆杉RAPD优化体系:20 μl PCR反应总体积中含模板DNA 10 ng,Mg2+ 2.0 mmol/L,引物15 pmol/μl,dNTP 0.2 mmol/L,Taq DNA聚合酶1.0 U,10×buffer缓冲液2 μl,以双蒸水补充至20 μl.[结论]为进一步探索与东北红豆杉性别鉴定相关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以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Sieb.et Zucc.)果实成熟后的种子为供试材料,通过多因子交叉重复试验对影响东北红豆杉种胚发育的主要因素及其水平进行了探讨,旨在筛选并确定调控东北红豆杉种胚形态发育的主要因素及其适宜水平。结果表明,东北红豆杉种胚发育的调控方法和主要因素及其水平为以饱和碳酸钠溶液浸泡种子20~30 min除油脂后用粗沙去除部分种皮,再用1.80 mg/L 6-苄氨基腺嘌呤(6-BA)、2.20 mg/L赤霉素(GA3)和0.30 mg/L 2,4-二氯苯氧乙酸(2,4-D)混合溶液浸泡36 h,将种子与河沙(1∶3)混合,进行155 d的变温处理,变温幅度和时间:白天温度为(23±2)℃,处理10 h,夜间温度为(15±2)℃,处理14 h,子叶胚完全分化率98.0%,种子发芽率95.0%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东北红豆杉种子休眠机理与解除技术探讨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了东北红豆杉种子内源激素 (赤霉素、脱落酸、玉米素、吲哚乙酸 )含量 ,并结合形态解剖、变温层积、种子吸水性和种皮透气性等试验 ,探讨了东北红豆杉种子的休眠机理及解除休眠的技术 .秋季采收的东北红豆杉种子 ,虽然种胚结构完整 ,但体积小 ,不具备萌发能力 ,需要后熟 .风干种子形成大量脱落酸(ABA) ,种皮角质化、坚硬 ,阻碍了水气交换 ,幼小种胚被迫进入深度休眠状态 .解除休眠的技术是 ,机械磨损种皮 ,可通气、透水和减少萌发障碍 .流水冲洗 1周 ,将种子内的ABA含量降低到可以萌发的程度 .用赤霉素或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混合处理种子 ,可提前萌发 ,提高发芽率 .变温 (15~ 2 0℃ 3~ 5℃ )层积 ,可缩短种子休眠时间 ,层积前期暖温可加速胚的发育 ,低温是萌发成苗的必要条件 .经过 4~ 6个月暖温和 3~ 4个月低温层积 ,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3.
东北矮紫杉组织、细胞培养及其紫杉醇生成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东北矮紫杉系灌木型东北红豆杉人工栽培品种 ,其株形矮、分枝多、生长快 ,可采收大量红豆杉枝条 ,也是园林常绿观赏树种 ,但其繁殖困难。本研究通过茎段腋芽培养建立了试管苗再生体系 ,为快速繁育红豆杉苗木创造条件。从茎、叶诱导出愈伤组织 ,建立了细胞悬浮培养系 ,为生物反应器生产紫杉醇打下基础。实验中对矮紫杉茎、叶、愈伤组织及细胞悬浮培养物中的有效成分进行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发现它们中均有紫杉醇存在 ,而且细胞培养物中的含量高于茎、叶。该研究结果表明 ,东北矮紫杉是理想的解决紫杉醇来源的红豆杉人工栽培品种 ;研究还观察到 PVP是组培中解除培养物褐化的较好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4.
两株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的生理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接种法,对两株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散囊菌(Eurotium sp.,1001)和曲霉(Aspergillus sp.,1003)在不同温度、pH、碳源、氮源、培养基及糖质量浓度下进行了生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两种菌株的生长和孢子的产生具有明显的影响;pH6-7时菌株生长良好,且可以保持较高的菌液质量浓度;两种菌株均以蔗糖为主要碳源,菌丝干质量与培养基质量浓度呈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在不同温度下保存一段时间的东北红豆杉种子进行了活力测定。结果表明,低温环境比常温环境更利于东北红豆杉种子的长期保存,其中,-25℃环境中保存的种子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16.
紫杉种子形态解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借助于立体解剖镜、显微镜对紫杉种子的形态及构造进行了观察和描述,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了种子外形、种子纵切面和种皮层次的电镜照片,初步摸清了紫杉种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目的为紫杉资源的开发、利用及遗传育种方面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基对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e Sied.et Zucc.)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方法]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水平对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最好的基本培养基是WPM培养基,其次是B5培养基;生长素2,4-D的诱导效果在MS培养基上优于NAA,而在B5培养基上不如NAA;在MS培养基上,细胞分裂素KT对愈伤组织诱导起促进作用,2,4-D+0.1mg/L KT、NAA+1.0mg/L KT的诱导效果最好,6-BA不利于东北红豆杉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东北红豆杉的组织和细胞培养以及快速繁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东北红豆杉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试验,通过不同浓度GA3处理、不同温度层积处理,研究东北红豆杉种子胚形态变化,以探讨打破东北红豆杉种子休眠的有效途径,保护东北红豆杉资源。试验结果表明:结合GA3处理进行不同温度层积处理,东北红豆杉的种胚长度和宽度与处理前相比都有明显增加,GA3200mg/L处理结合变温层积效果最好,说明赤霉素处理结合变温层积能有效的促进东北红豆杉种胚形态后熟。  相似文献   

19.
对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叶柄维管束分化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野生大豆从茎中分出的3个叶迹,在叶柄基部先愈合成维管柱,然后再分开进入叶柄;叶柄维管束在分出3小叶之前,再发生不同程度愈合,形成圆形维管柱进入2个侧小叶柄;剩余的维管束再分离进入中间小叶柄.同样,中间小叶柄维管束在进入叶片之前也要愈合成维管柱后,才逐渐进入叶片,形成叶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