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旨在掌握河南省鲁山县尧山白山羊常见疫病流行情况,为进一步防控疫病提供基础数据。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ELISA试验和正向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对鲁山县不同羊场共563份血清样品进行了布鲁氏菌病、副结核病流行学和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结果表明:鲁山县尧山白山羊O型口蹄疫抗体效价合格率94.49%;副结核病阳性率7.28%;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诊断布鲁氏菌病,阳性率分别为3.55%和3.02%,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差异较小。说明布鲁氏菌病和副结核病在被调查羊群中广泛流行,应引起养殖户和相关防疫部门的重视;山羊O型口蹄疫免疫与防制工作较为有效,但仍需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2.
为了查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尧山白山羊弓形虫病流行情况,应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方法,对平顶山市鲁山县6个乡镇24个羊养殖场共814份血清样品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被调查的6个乡镇羊弓形虫阳性率为3.61%~8.49%,平均阳性率为6.02%;羊弓形虫阳性率随羊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其中以3岁以上羊群阳性率最高(9.22%),高于2-3岁羊群阳性率(7.04%)和1-2岁羊群阳性率(5.08%),0-1岁羊群最低,为4.02%;规模化羊场阳性率明显低于散养羊场,分别为3.34%和15.05%。表明该地区羊弓形虫病流行情况较为低,但增加了人类感染弓形虫病的风险,相关防控部门和羊场管理人员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河南省未免疫羊群布鲁氏菌感染情况,2018年以河南省未免疫布鲁氏菌病疫苗的羊群为研究对象,开展羊群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普查,共对1 830个场群的59 462份血清样品进行布鲁氏菌抗体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空间、群间分布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羊群布鲁氏菌感染抗体平均场群阳性率为3.93%,个体阳性率为1.24%;豫西地区场群流行率和个体流行率均最高,分别为12.31%和6.43%,豫东地区最低,分别为0.55%和0.04%;散养户的场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均最高,分别为7.53%和2.17%,而羊屠宰场和交易市场中未检出阳性。结果表明:豫西地区以及散养户羊群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较为严重,应采取全面免疫的防控措施,降低该地的布鲁氏菌病流行率;豫东、豫南地区和种羊场等流行率较低的地区和场点,可采取检测、扑杀等措施,逐步实现净化目标;羊屠宰场和交易市场虽然无阳性检出,但应继续加强监测,防止病菌交叉传播。通过本次河南省未免疫羊群普查,基本掌握了全省未免疫羊群的布鲁氏菌病流行状况,从而为全省羊群布鲁氏菌病防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旨在对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羊布氏杆菌病流行情况进行血清学调查,为该病的防控和净化提供参考。在2016年3月—2018年12月对肃州区不同地区羊场采集羊血清样品共3203份,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对血清样品进行布氏杆菌病的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3203份血清样品中,7份检测为布氏杆菌病阳性,阳性率0.22%,其中2016—2018年羊布氏杆菌病阳性率分别为0.48%、0.29%和0.0%;不同季节的检出率差异不明显,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羊布氏杆菌病检出率分别为0.32%、0.19%、0.10%和0.35%,提示布氏杆菌病在肃州区羊群存在流行情况,应该加强对该病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米东地区的牛羊布氏杆菌病的流行情况,对该地区的牛羊采用随机抽取方式共采集牛血清样品2 347份、羊血清样品244份,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检出羊阳性血清1份,阳性率0.4%;牛阳性血清78份,阳性率3.3%,说明该地区的牛羊群中存在布氏杆菌病的感染情况,需采取进一步的监测净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羊布氏杆菌病的流行情况,防控羊布氏杆菌病。连续3年共采集羊血清20 258份,采用虎红平板凝集和试管凝集试验方法,进行血清学调查,筛选出布氏杆菌病阳性羊群,再从阳性群中筛选出阳性个体,对阳性个体进行无害化处理,最终达到消除羊布氏杆菌病的目的。试验结果显示,试验区域存在羊布氏杆菌病,2020年、2021年、2022年的个体感染率分别为3.47%、1.03%、0.81%,通过逐年排查及血清学调查,筛选出阳性个体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可以逐步净化消除。该试验可为羊布氏杆菌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是一个以养羊为主的纯牧业县,畜间布氏杆菌病过去流行严重。1956年检疫情况表明,该县羊群普遍存在布病,感染率为8.4%,个别羊群达38.8%,羊只流产几乎占整个母畜群的20~50%,人间亦有类似布病症状的病人出现。70年代以来,该县采取了以免疫为主的综合性畜间布病防制措施,经过十多年的防制,羊群布病的流行得到了控制。该县骆驼布氏杆菌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8.
弓形虫病是一类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可导致宿主出现神经症状和繁殖障碍等疾病,同时对养殖户和消费者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为了掌握河南省鹤壁市肉羊弓形虫病流行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鹤壁市不同地区33个羊场随机采集的728份肉羊血清样品进行了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13个羊场含有弓形虫病阳性羊只,场阳性率39.39%,共83份血清样品检测为阳性,总阳性率11.40%;舍饲羊群弓形虫病阳性率较放牧羊群低,分别为9.88%和15.09%;不同发育阶段羊群弓形虫病阳性率有较大差异,其中以成年母羊偏高,为16.21%,仔(幼)羊群最低,为4.61%。说明鹤壁市肉羊弓形虫病流行情况较为严峻,相关防控措施需要实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摸清种羊场羊群布氏杆菌病感染情况,采集种羊场半细毛羊血清198份,应用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布氏杆菌病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血清0份,阳性率为0%,这说明种羊场的半细毛羊中不存在布氏杆菌病的感染。  相似文献   

10.
鹿布氏杆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定我国鹿群的布氏杆菌病的流行情况 ,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采自国内某地区鹿场的 30 0份血清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 ,鹿群的布氏杆菌血清抗体阳性率为 14 0 % ,证明鹿群中仍然存在着布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河南省规模化鸡场鸡白痢流行情况,对河南省106个规模化鸡场进行了鸡白痢血清学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空间和群间分布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规模化鸡场鸡白痢场群阳性率为16.98%,个体阳性率为3.60%;豫西地区场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均最高,分别为53.85%和7.47%;种鸡场场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分别为35.71%和4.90%,商品代鸡场场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分别为10.26%和2.98%,种鸡场场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均高于商品代鸡场。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规模化鸡场鸡白痢流行情况较为严重,不同区域、不同类别场点流行情况并不一致,需加强监测,制定相应的防控净化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10~2013年吉林部分地区羊布氏杆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2010~2013年吉林省西部地区羊布氏杆菌病流行状况,本实验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方法对吉林省三个羊主要养殖区域(包括白城,双辽和长岭),两个主要养殖群体,绵羊及山羊进行了布氏杆菌抗体监测。结果显示2010~2013年期间吉林省羊布氏杆菌血清阳性率从10%以上降低至5%左右,以白城,双辽为代表的西部草原地区感染率高于中部农牧区,但差异并不显著。不同品种间感染率比较发现绵羊感染率显著高于山羊。尽管本检测结果提示吉林主要养殖地区布氏杆菌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血清阳性率仍远高于国家控制区标准范围,提示吉林省部分地区羊布氏杆菌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3.
为预防临泽县牛羊布氏杆菌病的发生,采用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的方法对临泽县7个乡镇的奶牛和肉羊养殖情况以及布氏杆菌病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本县养殖方式主要是圈养或圈养及放养,养殖户对布病危害和相关法规政策认识不足,防护消毒措施不重视。在采集的1280份奶牛血样和23115份羊血样中,牛阳性率达0.23%,羊阳性率达0.52%。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布病防控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烟台开发区春季牛羊布氏杆菌病的主动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羊场饲养的121只羊,有9只羊感染布氏杆菌病,阳性率达到7.4%,呈点状散发,采取了扑杀、焚烧、消毒、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净化措施,并对周边5公里内的羊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采取有效的科学防控措施,使布氏杆菌病疫情没有进一步蔓延扩散。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贵州地区部分羊场的主要疫病流行情况、疫苗免疫状态、疫病控制效果等,以期为羊群疫病的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于2007—2010年对贵州省9个地(州市)部分种羊场、规模化羊场和散养户进行了羊主要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9个地州市羊口蹄疫O型、口蹄疫亚州Ⅰ型、口蹄疫隐性感染、布氏杆菌病和山羊痘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8.85%、47.83%、10.39%、7.67%和90.00%;同时在发病羊中可检出山羊痘病毒、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多种寄生虫混合感染等。以上数据表明在部分养殖场中虽加强免疫防控,但抗体阳性率仍较低,且细菌混合感染普遍存在,成为羊病防疫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6.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慢性传染病.鹿布氏杆菌病主要是由牛型布氏杆菌引起的,在我国的养鹿场流行严重.据200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闫喜军对我国部分省区鹿布氏杆菌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鹿场饲养的梅花鹿群中普遍存在鹿布氏杆菌病,梅花鹿公鹿和母鹿的阳性率分别为10.06%、4.77%.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2009~2015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九团羊布氏杆菌病流行状况,通过常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九团的羊主要养殖区域进行了布氏杆菌抗体监测。结果显示2009~2015年期间第五师八十九团羊布氏杆菌血清阳性率除2013年外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感染率均在3%以下,血清阳性率高于国家控制区标准范围,提醒了第五师八十九团得羊布氏杆菌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河南省奶牛结核病感染情况,2018年以全省规模奶牛场为研究对象,采用估计流行率的抽样策略,开展奶牛结核病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空间和群间分布分析。全年共对152个监测场点的12417头活牛进行牛型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结果显示:全省规模奶牛场结核病场群阳性率为8.55%,个体阳性率为1.36%;豫西地区奶牛结核病个体阳性率最高,达8.91%,豫南地区无阳性活牛检出,其他地区个体阳性率介于0.05%~0.21%之间;存栏量≤100头的规模奶牛场个体阳性率最高,存栏量>2000头的规模奶牛场无阳性检出。结果表明,河南省规模奶牛场存在一定程度的牛结核病感染,豫西地区奶牛场和小规模奶牛场流行情况尤为严重,因此需针对不同区域和不同规模场群,制定相应的防控、净化措施。本研究掌握了河南省奶牛结核病的流行情况和分布特点,对于河南省奶牛结核病净化以及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地区牛羊布氏杆菌病的感染情况,本研究采用虎红平板凝集法和试管凝集实验对2014~2015年采的1746份牛、羊血清进行布氏杆菌血清抗体的检测,受检的232份牛血清,检出1份阳性,阳性率为0.43%,3份可疑血清。受检的1514份羊血清,检出4份阳性,阳性率为0.26%,9份可疑血清。但经试管凝集实验进行验证试验未检出阳性血清,说明我国对布氏杆菌病采取的监测净化防控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调查旨在初步探析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山羊肝片吸虫病流行情况,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于2018年3—12月应用尼龙筛水洗法对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部分地区15个羊场共422份粪便样品进行肝片吸虫病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422份样品中有43份显示为肝片吸虫阳性,阳性率10.19%,其中临近河流羊群阳性率较远离河流羊群高,分别为15.85%和5.86%;散养户较大型养殖户阳性率高,分别为16.67%和6.15%;此外,低龄羊群阳性率较高龄羊群高,分别为12.55%和6.86%。调查结果提示山羊肝片吸虫病在肃州区流行情况较为严重,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