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引入区位商模型以及比较优势理论,测定福建省主要农产品中的优势农产品。结合更为翔实的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福建省名特优农产品在时间发展上呈现加速增长阶段、高位稳产阶段和平稳发展阶段三个阶段,空间布局上的地域集中表现为沿海蓝色农业产业带、闽东南高优农业产业带、闽西北绿色农业产业带的总体布局。最后,结合福建省名特优农产品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产品开发初级,农业附加值有限,加工技术不健全,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建议在开发名特优农产品的过程中运用创新元素,增加农业附加值;打造完整产业链,实现农业产业化,形成区域集聚效益;引进新型生产模式,实现多元化农业格局;发挥山海资源优势,拓展多功能农业。  相似文献   

2.
农业生态区域化产业带在广西的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态区域化产业带就是依托不同区域的地理地貌、气候条件与土壤资源等带状差异,在不同区域形成能较好地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挖掘其生产潜力,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的特色农业生态产业带。本文从广西的地貌特征多样性与成带性、气候资源差异成带性以及土壤类型成带性等方面分析了广西发展农业生态区域化产业带的资源优势,对广西发展农业生态区域化产业带的前景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升优势农产品业带建设的质量和发展水平,农业部决定从2006年起实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行动。一、指导思想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实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苹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业部 2 0 0 3年公布的苹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 2 0 0 3~ 2 0 0 7年 )中确定了我国苹果生产的两大优势产业带 ,即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和渤海湾苹果优势带。其中 ,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带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 ,已成为我国苹果发展最具潜力的区域。该区域气候温凉、海拔高 ( 60 0~  相似文献   

5.
开发北方玉米产业带的生产潜力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玉米是我国北方旱作农区的重要高产作物,开发北方玉米产业带,可增加100亿~160亿kg的玉米产量,占我国至2020年需新增500亿kg粮食的20%~32%,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有重要作用。北方玉米产业带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带上,草地畜牧业与农区玉米带耦合,构建我国畜牧优势产业带,对解决我国未来动物食品短缺矛盾有深远意义。提出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实施专业化生产、发展玉米循环经济、提高玉米经济效益、建立保护性耕作体系、推广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玉米可持续发展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云南农业》2007,(2):6-7
四、“十一五”云南农业发展重点产业区域布局及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抓住重点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明显区域优势的农产品,逐步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带和产业群体。围绕市场需求和龙头企业发展需要,着力建设100个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7.
一.“一村一品”农业发展的现状 (一)主要特点 1.优势产业初步形成。全市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产品.初步形成了一些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域。如将乐、沙县、尤溪、大田、永安、清流等地的肉猪优势产业带:明溪、清流、宁化等地的肉牛优势产业带:尤溪、沙县、大田等地的肉羊优势产业带;三元、尤溪、永安、明溪、沙县等地的笋竹优势产业带。  相似文献   

8.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相关分析对中国中部地区三大区域的农村经济结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结构、粮食产量结构、肉类产量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确定了贡献较大的因子,并用时序模型对所研究的系列进行了模拟和预测。中部地区农业结构的现状是:非农产业的贡献越来越大,农、牧业为主的产值结构,中国玉米、小麦、稻谷、大豆优势产业带,中国肉牛、肉羊生产优势区。该区三大区域应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其优势粮食作物、优势牛羊业和优势非农产业,进一步促进其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农业优势产业带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农业优势产业带成因和福建闽东南高优农业、沿海蓝色农业、闽西北绿色农业三大特色产业带的现状.依据福建农业三个优势产业带布局、功能定位和特点提出三个产业带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体育产业带的发展及其经济功能被我国政府部门广泛关注,在社会转型期,体育产业带的构建与发展迫在眉睫,是我国体育产业发挥最大优势的重中之重。本文从社会转型期的内涵及当前体育产业带现状入手,探讨社会转型期下体育产业带的经济特点,并探寻其发展方向及对策,以此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带循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河南省优势粮食作物生产空间布局,确定粮食作物生产优劣分区,为优化河南省粮食生产的空间布局、调整粮食结构发展方向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基于2011—2020年粮食生产数据,利用重心模型、标准差椭圆研究河南省优势粮食作物生产格局变化,再借助比较优势指数法对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进行比较优势分析,通过比较优势指数对河南省18个市在粮食生产力和生产规模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优劣粮食产区。【结果】(1)水稻和玉米生产重心往东南方向迁移,小麦生产重心往西南方向迁移,大豆生产重心往西北方向迁移,优势粮食作物自北向南呈现出“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的分布格局。水稻生产空间变化呈现向南集聚的趋势,小麦呈现向东南集聚的趋势,大豆呈现向西北集聚的趋势。(2)河南省优势粮食作物生产存在明显的比较优势差异。小麦生产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水稻和大豆具有明显的比较劣势。(3)河南省水稻优势产区2个,小麦优势产区10个,玉米优势产区14个,大豆优势产区11个。【结论】在保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不变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加大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来提高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从而实现农业资源利用最大化;因地制宜,合理调整河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湖南柑橘生产区划与发展对策。[方法]以2002~2011年《湖南农村统计年鉴》为数据来源,以种植面积和产量为主要指标,在明确湖南2001~2010年柑橘生产集聚优势区、次优势区和非优势区的基础上,结合湖南柑橘避冻区划、生态区划和品牌战略实施,划定柑橘带,进行优势区域布局,并提出了着力打造"三带"的柑橘生产发展对策。[结果]湘西柑橘带应重点建设宽皮柑橘鲜食与加工基地,冰糖橙、安江香柚等特色基地,产品以鲜食为主,以橘瓣罐头和橙汁为辅;湘中柑橘带重点建设鲜食加工兼用温州蜜柑产业带;湘南柑橘带力争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鲜食脐橙和加工甜橙产业带,提高单产,改善品质。[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优化柑橘生产区域结构和推进柑橘产业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是指主要生产优质专用农产品,且自然资源优良、生产规模较大、产业基础较好、空间上相对集中连片的优势区域。推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是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战略任务,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各地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做  相似文献   

14.
以福建省现代农业格局下的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带为背景,根据各产业带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等要素特征,分析其地域优势和发展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适宜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带背景下福建省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福建省现代农业格局下的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带为背景,根据各产业带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等要素特征,分析其地域优势和发展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适宜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建设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是应对挑战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国际上,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农产品主要出口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都已形成了具有高度竞争力的产业带,如美国玉米产业带和小麦产业带、法国葡萄产业带等。我国从2003年启动实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以来,已形成了如柑橘、苹果、肉牛、高油大豆、水产品等一批产业集聚、产品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基于县域的三大粮食作物生产优势的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明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优势的空间特征,可以为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以我国2006年县(市)作物播种面积和单产为基本单元,系统分析了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的效率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的空间特征。结果显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生产优势的空间特征明显,效率优势和规模优势在空间布局上存在明显差异。但综合分析发现,水稻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较高的地区为华南、华东和华中地区,其指数分别达到了1.45、1.30和1.14;小麦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较高的地区为西北和华北地区,优势指数分别为1.33和1.02;玉米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较高地区为华北和东北地区,优势指数分别为1.43和1.37。我国粮食生产布局应该走优势互补的道路,依据作物综合比较优势,稳定区域优势粮食作物生产规模,深入挖掘后备区域的生产潜力,适当调整劣势粮食作物生产规模,实现生产效率最大化,以确保中长期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伊通县林业产业工作在省厅、市局的直接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以振兴林业经济、致富群众为着眼点,以建立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以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依托资源优势,通过合理整合产业、壮大生产基地、培育龙头企业、打造林业品牌等有效途径,积极实施林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初步形成了"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林业产业化经营格局,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使资源优势转变成了经济优势,为林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林业建设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9.
正有机旱作是山西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它不是有机农业与旱作农业在概念上的简单叠加,而是遵循绿色发展理念,以科技、装备与先进的管理方法为支撑,有效提高旱作地区农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土地产出效率、干旱抵御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构建生产、生态、生活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实现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山西省阳泉市谷子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0万亩左右,是仅次于玉米的第二大粮食作物。近年来阳泉市推广具有抗旱、抗瘠、高产特点的谷子新品种,集成机械化精量播种、地膜覆盖、宽行种植、机械收获等配套技术,有效解决了谷子的间苗难、产量低的问题,并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谷子优势产业带。  相似文献   

20.
周利霞 《河南农业》2008,(23):60-60
一、当前生产概况随着“十一五”期间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逐步深入,濮阳市结合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共发展尖椒、食用菌、花卉、无公害瓜果蔬菜等特色优势经济作物7.73万hm^2.已初步建成了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带11个。其中,清丰县2万hm^2尖椒生产基地生产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