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增收、推进脱贫攻坚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在农民合作社快速发展进程中存在带动农户效果不佳、发展不规范以及发展水平不高等诸多制约因素,其中,农户作为农民合作社的主体,其加入意愿直接影响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带动能力。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在实证调研农户加入农民合作社意愿的基础上,分析认为农户对合作社的认知程度、农户的年龄和文化水平、农户的生产规模和交通便利情况、合作社的服务水平、已入社农户对合作社的满意度等都会影响农户加入合作社的意愿。最后,提出了提高农户加入合作社积极性、规范农户参与行为、促进合作社规范提升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民合作社带动农户有利于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吸引人才返乡创业,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在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农户素质低下、品牌意识不强、不配合合作社工作等问题,在经济发展快速的大环境下,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同样伴随着挑战。  相似文献   

3.
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心自2008年成立以来,以“宣传合作社、服务合作社”为宗旨,密切关注农民合作社发展形势,大力开展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能力提升系列培训,年均培训3000人次以上。2018年,中心进一步提升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顺应实践需求,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拓展培训功能,为农民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4.
2019年-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2019年中央1号文件全面部署了今明两年农业农村工作,提出要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健全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落实扶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政策,完善“农户+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农民合作社开展农技推广、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为一家一户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中央聚焦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大国小农基本国情和现代农业发展,对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农民合作社寄予深厚期望,对农民合作社在衔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及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重要主体地位与关键作用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为农民合作社助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是农村最大的政策,必须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始终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扎实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夯实基础。始终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从“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扶持小农户的关系,落实扶持小农户发展的政策,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适应“三农”形势发展变化,在承包地“三权分置”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方式,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完善“农户+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工厂或公司”“公司+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培育农业服务公司等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业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6.
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中共农业农村部党校)是农业农村部直属正局级事业单位。2008年,学院成立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心,以“宣传合作社服务合作社”为宗旨,开展宣传、培训、研究、咨询等业务,承担中国农民合作社网、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管理系统运维工作。十多年来,中心逐步形成了品牌化培训、全媒体宣传、专业化研究咨询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业务格局,被广大理事长亲切地称为“合作社之家”。  相似文献   

7.
从农民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入手,通过对贵州省现有基本路径进行梳理,发现贵州省农民合作社已有“大户+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村委会+合作社+农户”3条发展路径,但上述发展路径中存在“空壳化”、运营风险高、农户参与度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相关理论和贵州省发展实际,提出了技术引导+知识共享路径(大数据平台+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社+大户+农户)、党建引领+价值传导路径(电商平台+企业+合作社+村支两委+党小组+农户)、行业指导+协同合作路径(智慧物流平台+行业协会+物流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创新路径,并为上述创新路径提出健全合作社运营管理机制、完善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优化对合作社发展的政策环境等相关保障举措,确保贵州省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8.
<正>截至2022年底,我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222.9万家,辐射带动全国近一半农户,组建联合社1.47万家。总体上看,我国农民合作社已经开始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都是阻碍其做大做强的“拦路虎”。美国农业合作社发展已有百年历史,拥有较丰富的合作社发展与融资信贷经验,对增强我国农民合作社的融资信贷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农民合作社在我国现阶段解决一家一户经营中的困难,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农民组织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需要认识到,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农户参与率较低。截至2013年12月底,我国已有农民合作社98.24万家,入社农户达到7 412万户,仅占全国总农户的28.5%。这一比例与发达国家90%以上的比例,还有很大差距。二是良莠不齐。据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大部分农民合作社规模过小,约有三分之一发挥作用不大。还有些合作社"名不符实",出现了不少只挂牌不搞合作的"空壳合作社"。三是发展障碍颇多。比如法律不健全、融资难问题、资金短缺等。  相似文献   

10.
发展农民合作经营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曹妃甸区以“空壳社”清理规范提升和“非法集资”金融风险防范为抓手,规范合作社经营。通过引导合作社搭建电商平台,实施品牌提升不断状大本土合作社实力。政府部门要在农民合作社外联沟通协作上做引领;在规范农民合作社融资上有突破;在农民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上做提升,将曹妃甸区合作社打造成有引领力的示范合作社。  相似文献   

11.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展开这五年来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时代画卷,总能看见农民合作社镌刻的印记熠熠生辉。五年光阴,一组组跳动的数字见证农民合作社的成长。数量从2015年10月的147.9万家增加到2020年11月的224.1万家,联合社数量从7200多家发展到1.3万余家,辐射带动全国近一半农户;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其中,1.3万家合作社发展休闲农业,3.9万家合作社开展电子商务,104.2万家合作社实行产加销一体化服务;参与乡村振兴,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效衔接,为每个成员平均销售农产品1万元、购买生产投入品0.4万元、二次盈余返还1257元。  相似文献   

12.
农民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其存在的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管理人才短缺和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日益突出。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农民合作社发展水平,政府应引导合作社高层次联合,增强其社员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健全合作社管理运行机制,使其制度化、专业化;注重合作社人才凝聚和培养以提升发展能力,从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13.
农民合作社是助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关键主体,也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力量.调研发现,河南省农民合作社存在基础服务型与多元服务型两种模式,其在引导带动、农产品增值、村社协同共建等方面均有相应的做法及成功经验,但也存在一些困境,如政策落实不到位,内部管理不够规范,农户缺乏合作意识,合作社与农户利益联结不够紧密,专业人才匮乏等.因此,农民合作社提升服务能力需要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重视合作社组织内部构建,培养农户合作意识,重塑利益联结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厘清农民合作社在提升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方面的实际效果。【方法】基于四川秦巴山区13个贫困县712户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了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度量体系,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对农民合作社提升农户自我发展能力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在消除潜在选择性偏差后,农民合作社整体上能够有效提升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且对中、高收入农户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对低收入农户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效果较小且不显著。【结论】在贫困地区发展农民合作社、提高所有社员农户的实际参与度是提升当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发挥合作社带动功能、实现地区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发展,传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的供应链流通模式已经无法有效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农民合作社作为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组织载体,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型生产经营实体,其宗旨是提高农户收入,增进农民福利。科学考察农民合作社融入农产品供应链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供应链一体化思想,选取黑龙江省240个农户作为样本,构建农民合作社影响农户收入的实证分析框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农户个体特征、种植情况、合作社参加情况、物流服务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合作社融入农产品供应链对农民收入影响显著,能够确保农户参与产业链的利益分配并分享专业化生产带来的利益增值,有助于改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实现更高水平的增收。因此,农民合作社必须积极、主动地融入农产品供应链,构建基于农民合作社为主导的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将是助农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1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1.1支持多元融合发展。支持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鼓励普通农户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土地、林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等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依法组建专业合作社、综合经营性合作社和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支持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开展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户发展规模经营。培育多元化农业  相似文献   

17.
张中莲 《河南农业》2020,(7):5-6,19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农民合作社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驻马店市要坚持农民合作社合作经济组织属性不动摇,引导农民按照产业发展需要成立合作社,支持延伸产业链条,拓展服务领域,服务带动更多农户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加强对小农户的扶持,增强其适应和接纳现代农业的能力;要鼓励龙头企业、农业科技服务公司为农户提供各类专业化服务。同时,全市要加大对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增强发展活力和服务带动能力,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王兵霞 《现代农业》2023,(6):97-101+112
农民合作社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户增收的关键。研究农户参与农民合作社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多元主体引导农户参与,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基于D村的实地调研,借助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构建框架,分析影响农户参与的相关因素,得出农户参与农民合作社受农户个人利益和价值偏好、农户与合作社的资源适配度以及农户与合作社的信任关系等因素影响。因此,应该规范制度建设,保障资源与利益分配公平;加强宣传,提升农民参与度;加强教育培训,提升主体素质。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引导农户主动参与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乡村产业的发展,打造乡村经济发展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19.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供销、邮政、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等开展农技推广、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服务;完善“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培育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一家一户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  相似文献   

20.
正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连接家庭经营的小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升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增加农民收人的重要手段。甘肃省临洮县将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作为促进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户收入、加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项有效措施,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实施为目标,积极探索农民合作社运行机制和经营模式,强化指导监督,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提升合作社质量,增强合作社服务带动作用,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