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摸清黄海北部近岸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现状,并揭示其时空变化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于2021年4—11月在该海域开展了6航次底拖网及环境调查。运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等方法分析了海域渔业资源种类组成及优势度、群落多样性及年内演替;运用典范对应分析 (CCA) 探讨了群落结构时空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调查采集到的种类共有89种,包括鱼类50种和无脊椎动物39种。鳀已成为海域主要中上层优势鱼种,大泷六线鱼、细纹狮子鱼和脊腹褐虾等冷温性种类成为季节性主要渔业生物,小黄鱼、蓝点马鲛和鲐等传统资源仍在衰退过程中。调查发现部分真鲷幼体及集群蓝圆鲹幼体,海域或有其育幼场存在。调查期间内群落大部分时间处于不稳定状态,其中4月群落显示中等干扰,5—11月群落均显示严重干扰。在所选环境因子中,海表温(SST)、海底温(SBT)、海底盐(SBS)和叶绿素(Chl.a)是导致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其中SST和SBT的影响尤为显著。本研究系统阐明了黄海北部近岸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和季节性演替,为进一步了解该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现状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资源环境管理处主要负责海洋环境保护制度建设、生态保护与修复、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海洋与渔业环境监督管理、海洋环境监测评价等方面的工作。"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资源环境管理处副处长唐松云表示,近几年,该处集中精力做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以服务广东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广大群众提供蓝天碧海、洁净沙滩。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作为海洋渔业资源大省的江苏如何实现海洋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渔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针对当前江苏省海洋渔业资源现状与环境、技术之间的矛盾以及渔业经济发展现状,重点分析加快近海、滩涂渔业资源增殖;减少捕捞能力、促进渔区人力资源整合;改善海洋渔业环境;加快技术转化,立足于循环经济标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完善海域管理,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推进海洋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4月28日上午,广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模表彰大会在广州珠岛宾馆胜利召开。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预报中心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广东海域辽阔,近岸海域面积6.47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4114公里,居全国首位。这片辽阔而美丽的南疆海域活跃着一支海洋环保专业技术队伍——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预报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20多年来,这个拥有20多名职工的团队,肩负着全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生态资源监测评估、海域使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海洋渔业转型与深蓝渔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渔业发展为保障粮食安全、增加优质动物蛋白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近海渔业资源衰退、水域环境恶化、生产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影响因素,海洋渔业发展空间受到了限制,拓展渔业发展空间,向深远海域发展的需求与日俱增。该文从中国渔业转型的发展要求、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出发,重点分析了深远海养殖的发展潜力,提出了深蓝渔业"养捕加一体化"的概念。阐明了深蓝渔业由深远海工业化养殖、海洋生物战略性种群资源利用、水产品高值化加工与冷链物流系统、种质资源开发和渔业船联网等要素构成,具体阐述了其发展方式,旨在为推进中国深蓝渔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阿根廷专属经济区海域鱿鱼资源丰富。20多年来,阿根廷政府出台一系列鱿钓政策,推动发展本国鱿钓渔业。本文根据阿根廷当局有关文件和资料,介绍了阿根廷发展鱿钓渔业的背景,分析不同时期阿根廷鱿钓渔业政策的主要内容。概要回顾我国大陆鱿钓渔船在阿根廷专属经济区及邻近海域入渔历史,探讨中阿鱿钓渔业合作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日本1989年的鲍产量为3571吨,远少于1985年的4580吨(见图1)。虽然近年来全国的栽培渔业中心、渔业协同组合等都在进行放流增殖和资源保护,但由于放流海域环境恶化引起岩礁贫瘠化、海流的变化和动物食害等原因,鲍的产量无疑会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8.
近海及海湾是发展海水增养殖的重要区域。由于各海域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的不同,其环境条件、生物结构和生态系统各有自己的特点,海域生产力也就不尽相同。了解各海域环境条件特点以及生物生产潜力,对合理开展增养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根据近年来渔业区划调查,对长海县近海生态特点和渔业发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湛江市三面临海,海岸线为1556公里,占全省的46%,全国的近十分之一,海域总面积110.52公顷.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沿岸的开发,近岸海域水质质量受到污染的威胁日益严重,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监督显得日益重要.通过对近岸海域趋势性监测,全面掌握湛江市管辖近岸海域水质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科学、客观地评价海洋与渔业环境质量,为海洋与渔业环境管理、社会公众提供公正有效的信息服务,为编制我省海洋与渔业环境质量公报提供基础数据,为海洋与渔业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碳汇渔业实践已成为一个新的重大课题。2010年11月,中国工程院召开“碳汇渔业与渔业低碳技术”工程科技论坛。同年12月,全国渔业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开展碳汇渔业与渔业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实践,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渔业提供技术支撑”。2011年1月,我国首个碳汇渔业实验室在黄海水产研究所成立。碳汇渔业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正逐渐成为加快推进渔业转型升级的重大动力。作为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在辽阔海域上先行先试探索发展碳汇渔业具有非常独特的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寻山集团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的荣成市,怀抱桑沟湾和爱伦湾两大天然港湾,海域辽阔,水质清新,民风淳朴,环境优美,发展海水增养殖业和港务航运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该集团在上个世纪70年代先后是一个渔业大队和渔业合作社,后来成立了寻山渔业公司。当时由于捕捞缺资源、养殖缺技术,公司处于解体的边  相似文献   

12.
西北印度洋海域是世界著名的季风区, 在季风的控制下形成了季节性季风洋流, 洋流的运动改变了水体中各环境因子的分布, 进而对海域中栖息的各种海洋生物造成影响。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是一种短生命周期的经济头足类, 在西北印度洋海域资源量巨大, 是中国鱿钓渔业目前重要的开发对象。本文从生长与繁殖特性、种群划分及对环境适应性等方面介绍了西北印度洋鸢乌贼的渔业生物学特性, 分析了西北印度洋季风洋流与渔场的形成机理, 描述了西北印度洋的季风气候特点, 指出了印度洋偶极子对水体中环境因子的影响, 综合归纳了季风变化及异常气候对西北印度洋鸢乌贼生长、繁殖、洄游及资源分布的影响。此外, 还分析了当前研究的不足, 提出了利用耳石、角质颚等硬组织蕴藏的微化学和微结构信息, 深入开展季风变化及异常气候对鸢乌贼渔业生物学及渔场学影响的机制研究的展望, 为后续深入研究季风变化与鸢乌贼生长特性、洄游路线和资源分布的关系探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海南省海洋渔业资源进行评诂,认为区位条件独特,海面辽阔,热带海洋气候特征明显,水质清新,生物种类多惮和海域初级生产力较低。从而,提出了发展中深海渔业、热带渔业、外向型渔业和建设海洋牧场的渔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阿拉斯加大陆架是一个渔业资源非常丰富的海域。鱼和蟹类资源为大家所熟知而且被许多国家长期开发。对潜在资源,如东白令海海螺资源实际上还不了解。几种个体较大的海螺在阿拉斯加海域有相对较高的资源量和不可忽视的渔业潜力。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江苏沿海经济大开发的推进,迫切需要科学合理开发浅海域,大力发展现代高效渔业。连云港市将海洋渔业发展提上了新的高度,全省提出建设江苏沿海地区千亿元级现代渔业,连云港市将海州湾浅海域作为"十二五"期间渔业拓展的主要空间和渔业发展的主战场。近海海域渔业资源综合开发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是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重大项目,其中黑鲷网箱养殖是这个大项目的一个子项目。  相似文献   

16.
信息集粹     
《齐鲁渔业》2011,(9):59-62
●烟台新增2个国家级和省级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 目前,蓬莱市牙鲆、黄盖鲽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长岛县光棘球海胆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项目通过了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烟台市财政局组织的项目验收。验收组通过听取项目承建单位情况汇报,审阅项目档案和财务报告,经审议后认为,2个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设符合《山东省省级海域使用金支出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完成了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的计划任务。  相似文献   

17.
《水产养殖》2012,(8):7-7
2012年7月,海南省正在编制西南中沙群岛深水网箱发展规划,大力推进西南中沙海域深水网箱养殖。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赵中社说":海南在开发南海资源中,渔业开发是第一位。其中发展深水网箱养殖是三沙市发展‘养殖、捕捞、种苗、加工’渔业的四大举措之一。"赵中社说,南海是我国的传统渔场,海南已在西南中沙海洋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前不久,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对西沙晋卿岛和南沙美济礁海域网箱养殖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目前西沙、南沙海域的深水网箱养殖开局良好。  相似文献   

18.
<正>大亚湾位于广东省东部大鹏湾与红海湾之间,无大河汇入,温度适宜,盐度稳定,资源丰富,于1983年获广东省政府批准建立大亚湾水产资源自然保护区。中央列岛海域位于大亚湾水产资源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是渔业增殖放流的重要区域,渔业资源较为丰富,具有重要的渔业经济地位和生态保护价值。为进一步了解该海域渔业资源及渔业生物多样性现状,我们对大亚湾中央列岛海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南海位于3°11’N~23°35’N、98°00’E~120°15’E之间,南北跨越20多个纬度,长约2900公里,东西宽约1600公里,平均水深1212米,最大水深5559米,面积350万平方公里,它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中国渔民在南沙海域从事渔业开发活动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但从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南沙海域蕴藏的丰富油气资源被发现后,南海周边的某些国家为了自身利益,不顾历史事实,开始对南沙群岛主权提出无理要求,并采取军事行动侵占岛礁、控制海域。中国的南沙群岛及附近海域逐步形成了"岛礁被占领、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渔业被袭扰"的不利局面,维护中国南沙群岛主权权益开始面临复杂严峻的态势。对此,中国政府公开提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审时度势制定了"突出存在","开发南沙,渔业先行"的南沙维权斗争方略。作者简要总结了南海海洋渔业资源以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南海渔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几点南海渔业发展战略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南海诸岛海域渔业捕捞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南海诸岛海域渔业发展在南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中国南海海洋权益维护中的重要性,初步阐述了南海诸岛海域渔业开发现状,分析了制约该渔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开发南海诸岛海域渔业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