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保护区面积与野生动物空间需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保护区面积的大小可能对野生动物种群生存产生影响, 也给自然保护区管理带来困难。由于我国自然保护区面积规划还没有一个十分可行的依据, 迫切需要对如何科学确定自然保护区面积的问题进行研究, 如今这也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研究中一个重要问题。文中简要回顾了自然保护区面积确定的研究进展, 分析了自然保护区面积与野生动物空间需求的关系; 归纳总结了野生动物的空间需求及其类型, 并分析了影响不同类型需求空间的因子和确定方法; 最后, 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面积的现状, 提出了依据保护目标种实际需要的空间大小来确定野生动物类自然保护区面积的方法, 以期为自然保护区面积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湘西州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快速发展,走进森林、开展生态旅游已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截至目前,全州已建立自然保护区4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总面积27.42万公顷。建立各级森林公园20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2个,面积2.5万公顷;建立国家湿地公园1个,面积7200公顷。建立国有林场7个,面积3.25万公顷;  相似文献   

3.
正吉林松花江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2年,为吉林市松花湖自然保护区,面积35.4万公顷。1990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在原吉林市松花湖自然保护区基础上批准建立了吉林省松花江三湖保护区,面积114.5万公顷,成为东北地区面积最大保护区。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在保留原省级自然保护区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湖南林业》2011,(8):2-3
邵阳市现有36个国有林场、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省级森林公园和11个省市级自然保护区,林业用地面积129.4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03.1万公顷,  相似文献   

5.
以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为例,依据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福建省土地利用数据,利用ArcGIS软件分析各类型土地利用的面积及其变化特点,并参照谢高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分析了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内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类型之间转换比较频繁,且林地面积逐渐在减少,园地和建设用地面积逐渐在增加,其他土地类型面积先增加后减少;(2)2000—2010年,林地主要转变为园地和耕地,园地主要由林地和草地转换而来,林地为自然保护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3)2000—2010年,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渐减少,且土地利用变化与各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相对一致。  相似文献   

6.
一、巴彦淖尔市保护区建设现状 巴彦淖尔市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起步于国家启动实施的林业六大工程,到目前,全市林业部门已建成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7处,总面积58.17万公顷,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8.8%。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自治区级保护区3处,市旗县级自然保护区2处。按保护区类型划分,为荒漠生态类型保护区3处,湿地生态类型保护区2处,野生生物类型保护区2处。  相似文献   

7.
科学合理地划定保护分区是平衡当前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的关键,也是我国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体系的重要环节。以安徽省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运用优化的Marxan模型、ArcGIS空间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识别保护价值高、保护成本低的规划单元,构建以低成本协调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矛盾的优先保护格局,并明确生态旅游适宜性分区方法与管理策略。结果表明: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的优先保护单元共403个,面积共100.75 km2。区域内生态旅游适宜性Ⅱ、Ⅲ级所占区块面积较大,分别为47.11%、25.48%;Ⅰ级、Ⅳ级与Ⅴ级地区面积均较小。综合划定了以3大功能区和7类功能亚区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功能分区。研究结果有助于服务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未来生态旅游功能区划决策实施。  相似文献   

8.
采用Jaccard系数,对三明市11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内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分布格局相似性分析,并建立物种—面积关系模型,可以为三明市珍稀濒危植物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11个自然保护区共有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6科41属52种。(2)龙栖山与闽江源的相似性系数最高,为0.5862;闽江源与格氏栲的相似性系数最低,仅为0.1875。(3)11个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面积岛屿效应模型为S=1.023A0.127,岛屿或隔离生境状态明显。  相似文献   

9.
《林业与社会》2003,(4):12-12
西藏自治区多年来十分重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目前已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群,总面积达到了32.58万km^2,占自治区总面积的27.2%。西藏自治区的自然保护区面积以及在该行政区域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均为全国之最。  相似文献   

10.
目前云南全省已建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156个,总面积281.18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7.1%。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个,面积148.34万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38个,面积69.22万公顷;州(市)级自然保护区57个,面积44.13万公顷;县(区)级自然保护区42个,面积19.49万公顷。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迅猛,一方面数量与面积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人地矛盾、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突出。合理科学地进行面积与功能分区规划设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贵州省绥阳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运用我国及IUCN在自然保护区建设中的面积形状、功能分区等理论观点,结合宽阔水保护区的规划实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宽阔水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规划与功能分区尚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12.
《热带林业》2010,(4):I0003-I0003
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于2004年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位于海南岛中南部,面积50464hm^2,为海南省森林类型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最高峰鹦哥岭海拔181 2m,为海南岛第二高峰。  相似文献   

13.
在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对景观格局即破碎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中马尾松、竹林、黄山松是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景观类型,三者面积与周长之和分别占全区的60.48%和46.79%;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周长、斑快数的分布极不平衡,尤其在3类主要斑块类型中,在斑块面积、周长方面差异显著;农田、居住地、经济林等人工和半人工经营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高,而黄山松各天然林景观的破碎化程度低,表明人类经营活动的干扰是导致自然保护区破碎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中,最大的是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面积为450万公顷;最小的是天津中、上元古界地质剖面自然保护区,面积为800公顷;建立最早的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于1956年建立;最美的是九寨沟自然景观保护区;植物种类最丰富的是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仅高等植物就达4000余种;动物种类最丰富的是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约有哺乳动物100余种,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鸟类约有400余种,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调查、随机抽样调查等方法,摸清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林农的经济来源、生活现状及民生开支等情况,并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得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地生态补偿应针对不同经营功能区、面积和人口等方面的因素进行财政补偿。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年补偿标准为核心区246.66元/hm2和391.04元/人、缓冲区157.91元/hm2和250.35元/人,即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年均补贴核心区为3 206.53元/户,缓冲区为2 052.87元/户。  相似文献   

16.
以贵州省2005~2017年生态资源为基础数据,分析了贵州省生态资源的现状,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对其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自然保护区面积、森林公园面积4个资源指标进行了预测分析,其精度检验为优。结果显示:贵州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森林公园面积在未来2018~2030年将会持续增加,自然保护区面积将可能继续下降,在未来时间需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文献查询及数据库统计,对河北省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分布格局和类型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共有各类自然保护区43处,面积仅占该省国土面积的3.78%。从分布格局来看承德市分布的自然保护区数量最多,而邯郸市和衡水市最少。该省自然保护区的结构类型,以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为主,共有三大类别7种类型。河北省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均偏少,且分布不均匀,类型不完整。建议有关部门合理规划自然保护区布局,加大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就江西省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存在面积小、管理差、经费缺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1)遵照生物地理学的规律,搞好全省自然保护区地域区划,建设完整的自然保护区体系;2)保护现存的常绿阔叶林;3)加速发展水源涵养林保护区;4)设立自然保护区专项基金;5)加强保护区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自然保护区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20多年来在国家林业局、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至今全省已建自然保护区37处,面积达48.0万hm^2,占国土面积的3.45%,其中,林业系统建设和管理34处,面积42.3万hm^2;环保系统管理3处,面积5.7万hm^2。至此,全省已初步建立起分布于江淮两岸、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分布较为合理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有效地保护了全省70%一80%的野生生物物种,以及许多重要的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森林生态和湿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0.
3S技术在保护区及周边地区林地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监测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林地资源变化情况,利用"3S"技术对菜阳河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林地资源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为:林业用地面积减少,非林业用地面积增加;有林地面积增加;林分面积减少;经济林面积增加;宜林地面积减少;森林覆盖率增加,生物多样性附着能力减弱,生态效益降低。调查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