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用配合饲料养鱼的方式中,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60%以上。如何降低饲料成本,已成为池塘养殖提高效益的关键。一、放养优质鱼种,突出主养鱼具有优良性状的鱼种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较高,而且鱼的生长速度快,其饲料系数则低。因此放养鱼种一定要选择遗传性状优良、鳞鳍完整、体色鲜明、体质健壮的鱼种。在鱼种放养时,还要注意放养量准确,以免因放养数量不足,使投饵量偏大,饲料系数升高,造成饲料浪费。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斑点叉尾鱼回饲料成本,使用植物蛋白代替鱼粉进行了158d 的养殖试验。投喂颗粒饲料分别含蛋白质26% 、28% 和32% ,其中鱼粉等动物蛋白含量分别为0% 、2 % 、4% 、6 % 。全植物饲料中棉籽饼占40 % 、豆饼占20 % ,并添加适量赖氨酸,连续养殖二年半。结果表明:投喂不同饲料的斑点叉尾鱼回的增重、产量、饲料转换率和成活率等均无显著差异。投喂全植物饲料的商品鱼脂肪含量低、耐贮存,且饲料成本降低了15 % 。  相似文献   

3.
饲料成本占总养殖成本70~80%左右,说明饲料在我们养殖过程中是最重要的一项.是养殖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不少鱼户为降低养殖成本,采取自配料,往往设备简单、原料繁杂、成品质量差。有的没有使用饲料添加剂(或不正确使用),从而导致产量低、成活率低、饵料系数高、鱼品质欠佳、养殖周期延长、经济效益低。如何在配料时合理使用鱼用饲料添加剂,以确保顺利生产、高盈利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自配鱼饲料必须使用鱼用饲料添加剂。必须根  相似文献   

5.
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70%以上,是养殖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饲料品质的选择直接关系着养殖成本的高低,对饲料有所了解,无疑能增加我们对饲料品质的判断,最大程度的降低养殖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了提高广大养殖户饲料方面的知识,减少养殖环节中不必要的开支,我们将把多年来从事饲料生产的经验和知识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对您有所裨益,也同时希望您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  相似文献   

6.
在水产养殖中,饲料费用占养殖成本的60%以上,降低饲料成本是增加养鱼效益的关键。应用光合细菌,把农作物秸秆(如麦秆、稻草、玉米秆、花生壳等)生产成为鱼生物饲料,不但养殖效果显著提高,而且饲料成本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7.
用配合饲料养鱼,其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60%以上。如何降低饲料成本,已成为池塘养殖提高效益的关键。1放养优质鱼种具有优良性状的鱼种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较高,而且鱼的生长速度快,其饲料系数则低。因此放养鱼种一定要选择遗传性状优良、鳞鳍完整、体色鲜明、体质健壮的鱼种。在鱼种放养时,还要注意放养量准确,以免因放养数量不足,使投饵量偏大,饲料系数升高,造成饲料浪费。在放养模式上,不宜沿袭传统的放养模式,即多种吃食性鱼同池混养,而应以一种吃食性鱼为主养鱼,适当搭配其他鱼类。但对于不是以鲤鱼为主养鱼的池塘,要严格控制其混养数量…  相似文献   

8.
2 结果 2.1 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 经102 d的养殖试验,各脂肪源饲料组对鱼体成活率、体质量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的影响,结果见表4.经统计分析,8个试验组鱼体成活率无显著差异.养殖过程中死亡的7尾鱼中,均确定为跳出养殖缸意外死亡,与饲料无关.  相似文献   

9.
采用通威牌3#特种鱼用全价配合饲料和渔场自配加工饲料进行虹鳟、金鳟、七彩鲑养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通威牌3#特种鱼用配合饲料较渔场自配加工饲料具有饲料利用率高、饲料系数低、成活率高、鱼种增重明显、生产每公斤鱼饲料成本低等特点,应用全价饲料较自配饲料生产每公斤鱼可降低成本5元、每吨多增产鲑鳟鱼236 kg,每吨多增收6 608元,为今后在本地区推广全价颗粒饲料奠定了技术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饲料是畜禽养殖的物质基础.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70%.饲料配方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养殖或饲料企业经济效益.设计饲料配方对畜牧业生产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将设计饲料配方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蛋鸡养殖成本越来越高导致蛋鸡养殖经济效益降低,造成养殖者养殖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蛋鸡养殖业的发展.蛋鸡的养殖成本中,饲料成本的占比大,约占80%左右,因此,降低蛋鸡的养殖成本,首先要从降低饲料成本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饲料利用率,合理的使用饲料,避免在饲料的使用过程中出现浪费现象,从而达到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经...  相似文献   

12.
蛋氨酸在鲫鱼饲料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在鲫鱼配合饲料中添加0.25%蛋氨酸的对照试验,表明可以提高鳕鱼的生长速度达4.96%,降低饲料系数为0.37,每千克鱼的饲料成本可降低为13.75%。  相似文献   

13.
不同中草药添加剂饲喂黄颡鱼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自制的4种草药添加剂添加予基础日粮中,对体重为8g左右的黄颓鱼进行为期40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增快黄颡鱼的生长,降低饲料系数,提高日粮蛋白质效率,其效果以Ⅳ号配方为最佳,与对照组相比,增重率提高了44.62%,饲料系数降低了0.37,蛋白质效率提高了0.4%,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试验探讨了池塘小网箱(模式1)、池塘精养(模式2)和池塘混养(模式3)3种养殖模式对草鱼生长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机械投喂(I)和人工投喂(Ⅱ)两种不同投喂方式对草鱼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不同养殖模式下,以模式1和模式2的生长效果最佳,其瞬间生长率达到1.60% ̄1.72%,饲料系数达到2.54和2.46,与模式3相比,差异显著(P<0.05);②不同投喂方式下,以机械投喂组饲料系数低,人工投饲组效果较差;③从养殖效益来看,不同养殖模式单斤鱼的饲料成本是不一样的,以模式1、2的饲料成本最低。机械投喂比人工投喂可以提高利润14.2%。  相似文献   

15.
蛋氨酸在鲫鱼饲料中应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成兵 《饲料工业》2001,22(6):11-12
通过在鲫鱼配合饲料中添加 0.25%蛋氨酸的对照试验,表明可以提高鲫鱼的生长速度达 4.96%,降低饲料系数为 0.37,每千克鱼的饲料成本可降低 13.75%。  相似文献   

16.
在规模化集约型养殖条件下,人工配合饲料己成为饲养鱼类生长所需营养素的重要来源,饲料成本占养殖生产总成本的60%以上。因此,饲料的质量和使用方法对提高饲料效率和养殖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8周生长试验评价以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全面替代(称为全螯合矿)饲料中的硫酸盐无机矿后对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生长、饲料转化及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试验设计2组浮性膨化饲料—硫盐酸无机矿组(对照组)、全螯合矿组(试验组;以甘氨酸铜、甘氨酸铁、甘氨酸锌、甘氨酸锰、甘氨酸钴及蛋氨酸硒按元素含量1/5~1替代无机矿相应组分),按每天2次限食投喂初始体重254.9g当年青鱼种,试验系统为小网箱(1.1×1.1×1.1m3)体系,养殖密度每网箱12尾鱼,每组4个重复。饲喂试验结束后,试验动物整体称重并取血清测定溶茵酶活性、补体C3、C4水平。结果表明:两组之间在末重、增重率、饲料系数及存活率等指标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尽管如此,全螯合矿组仍表现出积极的生物学效应,与对照组比较增重率提高5.26%、饲料系数降低7.14%、斤鱼成本降低6.88%。此外,全螯合矿组血清溶茵酶活性、补体C3、C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血清溶茵酶活性提高41.65%、补体C,提高19.18%、补体C4提高40.79%。本研究说明,全螯合矿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网箱养殖青鱼生长、降低饲料系数与斤鱼成本,显著性提高网箱养殖青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力,生产实践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用菜饼、混养鱼破碎料、草食性鱼种专用料饲养团头鲂鱼种,经过150d的饲养试验,饵料系数为5.09、1.44、1.36;鱼种成活率为39%、65%、765;鱼种增重饲料成本为4.83元/kg、3.02元/妇、2.91元/kg。草食性鱼种专用营养水平高于混养鱼料,其生长速度、成活率、产量、经济效益明显优于混养鱼料。鱼体化学组成、肥满度、内脏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孙克年 《广东饲料》2000,9(5):35-37
在水产养殖中,提高鱼配合饲料利用率,降低鱼饵料系数,提高鱼生产性能,是提高养鱼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为了提高鱼配合饲料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可采取下列主要技术措施。   1 突出主养鱼 用配合饲料养鱼不宜袭传统的放养模式,多种食性鱼同池混养,应以一种鱼为主养鱼,适当配养另外 1~ 2种。这是为了充分利用天然饲料,发挥水体生产潜力,节省部分配合饲料。如鱼塘中的主鱼再配养鲤鱼,一般每 667平方米水面混养 50尾以下鲤鱼,以免影响主体鱼的生长,提高饲料系数。如果鱼鳖混养,此模式可充分利用水面与饲料,减少残饵沉积,改…  相似文献   

20.
畜禽养殖成本的60%~70%来自于饲料费用。饲料原材料价格的飙升,饲料价格的上涨,也就意味着养殖成本及经营风险的提高。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饲料利用率,做好成本控制,是广大养殖朋友当务之急。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