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沙土区中等肥力条件下,有机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能使强筋优质小麦的产量显著增加,蛋白质含量提高,加工品质得到改善。随着化肥氮磷比例的增加,产量和品质呈逐渐提高趋势。有机与无机肥料的最佳配比为1:2,可作为强筋优质小麦施肥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优质强筋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濮阳县是一个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小麦常年种植面积7.33多万hm2,其中优质强筋小麦5.33多万hm2,在优质强筋小麦的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始终是制约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其发生和蔓延,提高优质强筋小麦的商品性,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增加农民收入,现将优质强筋小麦各生育期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冯斌  王振武  张虎  姚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6):1083-1083
小麦品质除受品种本身遗传基因决定外 ,还受各种栽培措施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在灌浆盛期 (花后 15~ 2 0天 )对强筋优质小麦叶面喷施N、P、K肥 ,有利于增加粒重、提高小麦产量和改善小麦籽粒品质 ,从而提高强筋优质小麦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
长期定位施肥对强筋小麦郑麦9023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国家潮土肥力监测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监测基地”15年不同施肥制度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强筋小麦郑麦9023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P和NPK处理的小麦产量、穗粒数、穗数、蛋白质组分含量和蛋白质产量、湿面筋产量较其他处理有明显的提高,且形成时间明显缩短,稳定时间较长,弱化度减小;N和NK处理的小麦千粒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较其他处理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小麦产量、蛋白质和湿面筋产量最低;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产量均与NPK处理差异不显著,千粒重、穗数、蛋白质含量均较NPK处理高,以增施有机肥料(1.5MNPK)处理表现最为明显;秸秆还田(SNPK)能够增加蛋白质组分含量。在生产实践中,无机肥料和有机肥料合理配施,不仅能够改良土壤,还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和改善品质,是保证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5.
优质小麦是指品质优良具有专门加工用途的小麦.按照国标,优质小麦分为两类,即优质强筋小麦和优质弱筋小麦.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优质小麦的90%以上,是优质小麦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灌水对强筋小麦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强筋优质小麦GS豫麦 34为供试品种 ,研究灌水对强筋小麦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强筋小麦在足墒播种的情况下 ,不浇越冬水和返青水 ,控制麦黄水 ,仍可达到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均优的效果 ,产量虽有所下降 (1 .0~3 .0个百分点 ) ,但降低幅度小 ,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 ,浇拔节、灌浆 2水这一灌水模式兼顾品质、产量和效益 ,是强筋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基本灌水模式  相似文献   

7.
黄淮区冬小麦,从播种到收获要经历漫长的8个月,各种不利于小麦生长的外界因素,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和效益增长非常迅速。然而各种小麦病虫害的发生逐年加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优质麦产业的发展。传统的病虫防治方法不仅影响了优质强筋小麦品质的提高,而且存在农药残留,破坏了生态环境。为此,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提出相应的优质强筋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8.
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主要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优质小麦是指品质优良、具有专门加工用途的小麦。国标上优质小麦分为2类,即优质强筋小麦和优质弱筋小麦。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优质小麦的90%以上,是优质小麦发展的重点。 优质强筋小麦是指面筋含量较高、筋力较强的小麦,主要用于加工制作面包、拉面和饺子等要求面粉筋力很强的食品。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与普通小麦标准相比,主要增加了以下指标:小麦粗蛋白、湿面筋、面团稳定时间、降落数  相似文献   

9.
春小麦新品种新春17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近年来,小麦病虫害种类增加,高产与优质、高产与抗倒伏等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小麦持续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针对新疆现有春小麦品种存在的不足,新疆农科院核生所研究育成了产量和品质兼优的专用型中强筋春小麦新品种--新春17号.该品种将株型、高产、优质和抗病育种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高产与优质、高产与抗病之间的矛盾,达到品质与产量、产量与抗性、产量与株型的协调统一.该品种2005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现已成为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主推春小麦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0.
氮、磷、钾肥对强筋小麦临优145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强筋小麦临优145为研究对象,分析氮、磷、钾肥配施对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磷、钾肥,都可提高产量,其影响大小为:氮肥>磷肥>钾肥,增产的主因是:穗粒数明显增加。以氮肥210kg/hm2,磷肥135kg/hm2,钾肥165kg/hm2的处理的产量最高,蛋白质含量、沉降值等品质指标最好,达到了产量与品质的最佳结合。因此,在保证氮素供应的基础上,合理配施磷钾肥,达到平衡施肥,可提高强筋小麦产量,改善小麦品质,有利于强筋小麦的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1.
以优质强筋小麦皖麦38为材料,研究土壤基础肥力和氮肥施用量、基追比例和追氮时期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了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 ̄300kg/hm2范围内,施用量、拔节期追氮比例与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适当增加施氮量和拔节期追氮比例及适期追肥可显著地提高产量,并可使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与产量同步增加。在该试验条件下,较低土壤肥力的最高产量的临界施氮量为238.6kg/hm2,拔节期追氮比例35.1%,氮肥施用以基肥 拔节肥为宜;较高土壤肥力施氮量临界值为274.2kg/hm2,拔节期追氮比例47.2%,氮肥施用以基肥 拔节肥或结合挑旗肥为宜。氮肥对较低肥力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高于较高肥力,但较低肥力土壤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协调性差,主要品质指标难以达到优质强筋小麦标准;优质强筋小麦生产的技术关键是以优质品种为前提,在较高地力基础上合理运用氮肥。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氮、钾配施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配施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有明显的影响.适宜的氮、钾用量配比可提高小麦的穗数、株高、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产量、湿面筋含量及沉降值均表现出随氮、钾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氮、钾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有着明显的正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掌握河北省优质小麦品种的品质情况,按照2016年农业部发布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国家级)》中的主要参数,对1998~2017年河北省冀中南区域审定的45个优质小麦品种进行了品质性状分析与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按照新的审定标准衡量,河北省审定的优质小麦62.2%为强筋或中强筋品种,37.8%为中筋品种。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和吸水量是影响河北省优质小麦品种等级的重要因素;优质小麦的产量增加幅度与普通小麦的产量增加幅度基本相同。并探讨了今后河北省优质小麦的发展趋势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为探寻优质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协同提升的栽培途径,以优质强筋小麦济麦44为材料,研究灌浆期喷施不同类型叶面肥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同时通过测定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籽粒灌浆特性、物质积累及转运等指标以探究产量和品质协同提升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灌浆期喷施1%尿素、1%尿素硝酸铵和1%尿素+0.3%磷酸二氢钾均可显著提高济麦4...  相似文献   

15.
一、选用优质高产的强筋小麦品种1.小麦的品质特性和产量特性是其遗传基因所决定的,要生产高质量的强筋小麦,首先要选用优质高产的强筋小麦品种。根据本县的生态特点,宜选用适宜本县栽培的、市场前景较好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如豫麦34、高优503、郑麦98、豫麦47、郑麦9023等。  相似文献   

16.
无公害优质强筋小麦生产技术是一套使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效益好的栽培技术,该技术可提高氮肥利用率15%以上,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小麦籽粒品质,保证小麦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17.
施氮量对不同强筋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用7个强筋小麦品种,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品种之间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施氮量0~300 kg/hm2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增加,但施氮三水平间差异不显著;随施氮量的增加,蛋白质含量和产量逐渐增加,但相邻水平间增加幅度逐渐减少;强筋小麦的主要加工品质性状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改善,三个施氮水平下降落数值、沉降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面包体积等主要加工品质指标与对照相比,均有明显提高,吸水率受施氮量的影响最小。不同品种间主要加工品质性状有较大的差异。强筋小麦各主要加工品质性状受品种遗传因素的影响大于施氮处理,生产上首先应选择适于本地种植的强筋专用品种,然后采用相配套的栽培措施,才能达到优质高产的目标。济麦20是目前适于当地种植的强筋小麦首选品种,在中高土壤肥力条件下,协调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各项主要加工品质性状的适宜施氮量不宜超过225 kg/hm2。  相似文献   

18.
发展优质强筋小麦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保优与高产是小麦生产的重要目标。但由于特定的生态条件,加之相关技术不配套,造成优质强筋小麦性状和品质退化,形成了优质不高产或高产不优质的现象,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已成为发展优质强筋小麦的瓶颈。上蔡县农技站针对这一存在问题,于2003年在省科技厅立项开展了强筋小麦保优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在广泛开展试验、示范,研究的基础上,与省内外先进的科技成果进行组装配套,总结出了适合豫南麦区强筋小麦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我省地处华北平原,是生产中、强筋优质小麦的主产区。发展我省中、强筋优质小麦,除要因地制宜选好优质专用型品种外,还要在栽培管理方面多下功失,肥料的配比与合理运筹,是影响小麦品质的重要方面。生产上,只有根据不同品质小麦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其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吸肥规律进行科学施肥,才能达到预期的栽培效果。优质中、强筋小麦的保优调控的主要目标是:在保证较高产量的前提下,实现品质的保优和提高,使品质达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调控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0.
优质与高产能否同步优化,是晋中市近年来强筋小麦生产中出现的新课题,直接关系着强筋小麦的发展前途。如何实施正确的栽培技术,使强筋小麦品质与产量矛盾得到优化,实现优质高产,晋中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在总结学习河南省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粗浅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