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的害虫,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影响非常大,它可使小麦常年减产1~2成,大发生年减产4~5成,严重者达8~9成.  相似文献   

2.
由于生产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小麦纹枯病已成为小麦的主要病害,造成小麦后期倒伏、枯白穗,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一般使小麦减产1~3成,严重地块减产5成以上,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3.
2016年,小麦赤霉病在上蔡县大发生,病害发生程度达到5级标准的面积占全县小麦种植面积的41.7%,减产幅度4成的地块遍布各乡镇,个别减产幅度大的达8成.发生之重,减产幅度之大均为历史之最.  相似文献   

4.
小麦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昆虫,是小麦上一种毁灭性害虫,专门吸食麦粒内浆液,造成麦粒空瘪。中等发生可使小麦减产2~3成,重发生可减产5~6成,甚至绝收。1.防治指标小麦拔节期淘土查虫达到2头/样方;小麦抽穗期扒麦查成虫,一眼可见成虫1~2头。2.防治适期蛹期撒毒土防治适期:4月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以来,穗蚜成为我县小麦生长后期的主要害虫,大发生几率不断增加,特别是1992年我县小麦穗蚜达到大至特大发生年,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经测定,受害小麦一般减产一成,严重年份减产二成以上,超过赤霉病对小麦的危害.为此,我们对小麦穗蚜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进行了探索.一、穗蚜发生与危害规律穗蚜发生在小麦整个灌浆期,以成蚜和若蚜刺吸小麦汁液造成瘪粒而影响产量.穗蚜发生期大致可划分为始见期、始盛期、暴发危害期及自然消亡期四个过程.  相似文献   

6.
小麦蚜虫又名腻虫,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以成虫、若虫吸取小麦汁液危害小麦,再加上蚜虫排出的蜜露,落在麦叶片上,严重地影响光合作用,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小麦蚜在为害的同时,传播小麦病毒病,其中以传播小麦黄矮病为害最大.  相似文献   

7.
小麦全蚀病是一个毁灭性较大的病害,主要危害小麦、玉米、大麦等禾本科作物。小麦感病后,分蘖减少,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轻者减产1-2成,重者减产5成以上,甚至绝收。此病扩展蔓延较快。由零星到大发生只需几年时间,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  相似文献   

8.
小麦梭条花叶病毒病是由土壤中的禾谷多粘菌为介体传播的一种土传小麦病毒病.该病80年代前在我市零星发生,1984~1986年曾在我市邗江、仪征、高邮等地发生较重,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均为零星发生,近年来,该病发生有所回升,发病面积逐年扩大,老病区发病程度有所加重.1999年,全市发生小麦梭条花叶病5.5万亩,重病田达1.5万亩,受害田块一般减产1~2成,重病田块减产达5成以上,严重影响着我市小麦的高产与稳产.  相似文献   

9.
一、危害情况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的害虫,以幼虫危害花器和吸食麦粒的浆液,造成瘪粒而减产,轻则减产1—2成,重则8—9成。在大名县近几年发生危害呈加重趋势,严重者亩收小麦仅15公斤。  相似文献   

10.
小麦赤霉病又名红头瘴,烂麦头,在全国各麦区都有发生,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该病不但影响小麦产量还引起小麦籽粒腐败变质,病菌分泌的毒素还能使人畜中毒,一般年份可造成减产1~2成,大流行年份减产5~6成,甚至绝收,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1.
小麦赤霉病又名红头瘴,烂麦头,在全国各麦区都有发生,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该病不但影响小麦产量还引起小麦籽粒腐败变质,病菌分泌的毒素还能使人畜中毒,一般年份可造成减产1~2成,大流行年份减产5~6成,甚至绝收,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而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近年来已成为淮安市小麦生产中发病面积较  相似文献   

12.
<正> 二、温度逆境1、干热风:干热风是影响我省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干热风使小麦植株的光合作用降低,水分代谢(吸收、运转、蒸腾)失去平衡,有机物的合成、运转和积累受到阻碍,因而影响到收成.一般情况下,可使小麦减产一、二成,严重的年份可达三、四成以上.  相似文献   

13.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上的一种毁灭性检疫病害,一旦发生,蔓延较快,从零星发病到成片死亡,通常仅需3年时间,轻者减产1~2成,重者减产一半以上,甚至绝产颗粒无收,是农业生产上的一大障碍.1996年以来,小麦全蚀病开始在我市扩散蔓延,严重地影响了我市小麦产量,通过我们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总结出一整套小麦全蚀病综合防治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住该病在我市的蔓延危害.  相似文献   

14.
小麦赤霉病俗称烂麦穗头,是麦区的常发病害。一般年份可减产1~2成,大流行年份减产5-6成,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5.
一、白粉病白粉病是江苏省小麦常发病害。小麦受害后,植株生长不良,光合作用下降,叶片早枯,分蘖成穗数减少,空瘪粒增加,千粒重下降,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的减产20%~30%。  相似文献   

16.
小麦赤霉病又名红头瘴,烂麦头,在全国各麦区都有发生。该病主要危害小麦,不但影响小麦产量还引起小麦籽粒腐坏变质,该病病菌分泌的毒素还能使人畜中毒,一般年份可减产1~2成,大流行年份减产5~6成,甚至绝收,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1症状小麦各生育阶段均能受害,引起苗枯、茎基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芮城县2007年小麦生产遇到了近50年来少有的旱情,大面积小麦大幅度减产,单产与正常年份相比,减产4成左右,旱地小麦减产更为严重。但是该县大王镇古仁村的千余亩旱地小麦却获得了平均亩产210千克的好收成。结合特殊气候年型总结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小麦管理技术意见:  相似文献   

18.
小麦丛矮病是一种靠灰飞虱为媒介传播的一种病毒病。轻病田一般减产1~2成,重病田减产5成以上,甚至绝收。郑州市郊区1983年发病面积达3000亩,集中发生在北部棉区棉行套种小麦历史较久(10年)的小  相似文献   

19.
小麦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昆虫,是小麦上一种毁灭性害虫,专门吸食麦粒内浆液,造成麦粒空瘪。中等发生可使小麦减产2-3成,重发生可减产5-6成,甚至绝收。由于该虫虫体小、危害隐蔽,前期不容易发现,往往等到发现时已错过防治时期。因此,要抓住关键时机,进行科学防治,以及时效控制危害。  相似文献   

20.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俗称“黑脚病”。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感病后,分蘖减少,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造成绝收。1为害症状小麦全蚀病病菌只为害小麦植株的根部第一、二节处,小麦苗期、成株期均可受害。幼苗期受害,初生根(种子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