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西部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和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加速,西部资源型产业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文章在对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现状阐述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资源型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优化发展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位于乌蒙山区腹地,土地资源丰富,前期由于交通信息及社会综合经济的因素,古蔺地区经济林方面的发展不理想,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一路深入跟进,林果产业开发有一定的成效,政府也在作引导式的发展.基于此,初步就古蔺县核桃产业发展在品种选育、发展模式、政策扶持和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李泉 《甘肃农业》2005,(3):37-38
基于马铃薯的特性及其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本文立足西部地区发展马铃薯产业的现状,结合该产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背景,就西部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特殊问题及制约因素作了重点分析,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为西部地区进一步抓住机遇,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西部民族地区扶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扶贫产业的地域品牌特色形成则是扶贫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西部民族地区因其受到特有的自然条件、人文特色、民族特点等因素影响,而与中东部地区的产业发展环境条件具有很大的不同。总体上看西部地区产业发展较东部地区竞争上处于被动地位,但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扶贫产业发展的模式为例,探索西部民族地区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与形成地域品牌特色之间相互促进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5.
蚕桑产业由部经济发达地区向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成为必然趋势,地处我国西部且有传统蚕桑产业优势的千阳县,如何顺应当前国内蚕桑产业发展的大形势,理顺蚕桑产业中的各种关系,做大做强蚕桑产业,为此,笔者通过分析千阳县蚕桑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核心和关键,就是通过产业发展,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吸纳进城农民,使转户农民真正市民化。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缺少产业支撑,新城镇、新城市出现空城现象,城市化过程中农民转户难以转业,市民化道路非常艰巨。通过灰色关联度等分析方法对西部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进行研究,提出西部新型城镇化产业支撑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加快西部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陕西省延安市的资源型产业得到了快速、蓬勃发展,已成为中国新型的资源型城市。依托国家特殊的能源政策支持以及丰富的能源资源,延安的经济总量、人均GDP、城镇化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但同时也引发了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权矛盾尖锐等一系列资源型城市容易面对的发展困境。通过对延安资源型产业发展历史、现状、问题的回顾和研究,探索符合延安自身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循环、低碳、可持续道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西部现有小城镇发展普遍没有产业支持的现状下,重点研究了产业支持下西部小城镇的发展道路。结合西部地区的特点,本文认为西部地区小城镇的发展应该以制度创新为先导,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特色小城镇为主体,以特色小城镇体系为目标。因地制宜,只有在产业支持下才能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收集整理地方产业用地标准,探讨了地方产业用地标准制定状况、主要内容和更新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各地标准制订与地区资源禀赋、建设用地需求量、经济发展水平等紧密相关,东中部地区制订标准的省(市)明显多于西部地区;根据各地首次制订的用地标准内容差异可分为上海型、江西型和北京型3种类型:上海型以国家标准为主、江西型在国家标准基础上扩展较多、北京型与城市规划结合更紧密;建设用地标准更新变化的主要内容有改变控制阀值、增删控制指标、增加产业门类和细分行业分类等。  相似文献   

10.
通过收集整理地方产业用地标准,探讨了地方产业用地标准制定状况、主要内容和更新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各地标准制订与地区资源禀赋、建设用地需求量、经济发展水平等紧密相关,东中部地区制订标准的省(市)明显多于西部地区;根据各地首次制订的用地标准内容差异可分为上海型、江西型和北京型3种类型:上海型以国家标准为主、江西型在国家标准基础上扩展较多、北京型与城市规划结合更紧密;建设用地标准更新变化的主要内容有改变控制阀值、增删控制指标、增加产业门类和细分行业分类等。  相似文献   

11.
徐宁 《甘肃农业》2007,(12):54-56
东西部差距扩大的原因在于东西部产业作用力的不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内在动力不足。而东西部产业之间存在显著的互补性,目前东部正处于产业结构变动和调整幅度较大的时期,这对西部地区来说面临着新的机遇。西部地区要抓住新的产业转移机遇,必须通过注重构建产业集群、鼓励企业间的战略联盟、构建西部特色产业、发挥教育与科技资源优势、加强东西部产业合作等措施,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小城镇要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必须以产业集聚、进而人口集聚为前提。西部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小城镇在产业集聚方面有其特殊性。改善西部地区小城镇产业集聚的条件,对于促进西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加快西部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天水市10个发展程度不同的小城镇的调查,分析西部小城镇产业集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棉花产业是一个国际竞争相当激烈的行业,尤其是在我国对外开放度已经很大的情况下,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以山东省西北部的产棉大县--夏津县为例,通过对该县棉花产业发展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从构建完整产业链角度对该地区的棉花产业发展现状进行重新的认识,发现该县虽然具有充分的棉花资源,但并没有形成具备很强竞争力的产业链.对此,针对性地提出了诸多建设.作为东部省份西部的一个县域,它对于全国的棉花产业发展状况来说,具有典型意义,选此区域作为研究范围所提炼出的研究结论,对于全国其他地区当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童红梅 《甘肃农业》2004,(10):52-52
花卉是一项高效林业产业 ,当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部广大地区对花卉苗木有很大的需求 ,这为我国花卉业特别是我国西部花卉产业提供了较大的产业发展空间。本文就我省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的对策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产业融合论西部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经济现象表明,产业融合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产业经济发展的主流。毋庸置疑,西部产业集群要想真正发挥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引领,就必须顺应产业融合的发展规律。笔者认为,关键是在构建集群的发展模式。有了良好适宜的模式,产业融合就有了发挥作用的平台,就能丰富产业发展的形式和内容,从而给西部产业集群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最终促成集群整体能力的升级。  相似文献   

16.
王琼  唐然  董光美  周平  郭华春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5):244-246,249
产业扶贫是我国脱贫攻坚战中的主要脱贫模式之一,是保证如期实现精准脱贫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文章梳理了我国产业扶贫的发展进程和主要模式,分析了双江模式的特点、成功经验及减贫脱贫成效,并提出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产业扶贫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地处雷州半岛的广东省湛江市光热资源丰富,是我国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该地区冬种蔬菜产业及设施农业的发展对整个北方冬季蔬菜的市场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分析湛江冬种蔬菜产业及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湛江蔬菜产业及设施农业发展的建议,为雷州半岛地区甚至粤西地区冬种蔬菜产业和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越来越多的经济现象表明,产业融合已经逐渐成为当今社会产业经济发展的主流。我国西部想要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加快产业融合的进程,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而这些工作的重点是构建适合西部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本文提出了三种产业集群模式。  相似文献   

19.
西部食用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是食用豆的主产区和优势产区,西部发展食用豆产业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生产优势、品质优势、市场优势和价格优势。通过分析我国西部地区食用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认识不足、科研经费匮乏、基础性研究薄弱、种植分散、产业化体系不健全、信息不畅等,指出需要制定优惠政策、建立优质食用豆生产基地、提高品牌效应、注重产后开发、发展新型农业栽培理念,以保障我国食用豆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西部地区的旅游是我国当前主要的开发点。西部地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是中国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同时该地区的旅游资源已经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目前,旅游已经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支柱。但是,西部旅游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较多的挑战和压力。当前国内各地区大力开发旅游资源,旅游营销的手段层出不穷,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力量薄弱,无法为该地区实现旅游营销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立足西部地区旅游营销的发展,试图对西部地区旅游营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可行性的市场营销策略,促进该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