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据报道,初生仔猪死亡率高达20~25%,且大多死于前6周。仔猪成活率低,除疾病因素外,还与母猪怀孕期饲养不好,仔猪初生重低,产中死亡数大,出生后环境不适,室温太低,受冻或被母猪挤压死亡等原因有关。现将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仔猪成活率是衡量一个猪场管理水平的标志之一,也是影响猪场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是摆在养殖户面前的主要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是关键。1提高仔猪初生重的措施试验证明:初生重大于1千克者,断奶死亡率为4%,而初生重小于0.50千克者,断奶死亡率为97%。一是提高仔猪出生体重和体内能量储备;二是促进母猪乳腺发育,提高其产后泌乳量及乳脂肪含量,有利于仔猪成活。  相似文献   

3.
仔猪出生7d内生死攸关,死亡率占一生中的30%以上,如何做好饲养管理,渡过初生关关系到成活率问题,还会影响仔猪一生的健康状态。本文着重探讨初生仔猪的病因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以仔猪分娩、温度应激、营养学以及疾病等多方面进行仔猪死亡原因的综合分析,分析出初生仔猪死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是多方面因素所造成的。在阐明了初生仔猪的死亡原因后,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通过对分娩时不离人,抓好补铁、开食及补料工作;注意温度环境,搞好母猪、仔猪保健工作的方法;可大大降低仔猪的死亡率,有效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正> 在农村的养猪生产中,大都采取传统的饲养方式,管理粗放,缺乏科学饲养技术。特别是仔猪生产,饲养管理水平低,生长缓慢,死亡率较高,影响了养猪业的经济效益。要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应取如下措施: 一、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哺乳母猪的饲养水平直接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初生仔猪以哺乳为主,哺乳母猪营养高,泌乳力就强,能够正常供给仔猪乳汁,仔猪能发育好,死亡率低。若哺乳母猪营养贫乏,泌乳力差,不能  相似文献   

6.
影响仔猪成活率的因素,主要有疾病和环境两个方面,初生仔猪的死亡率高达15%—25%,哺乳仔猪生后前3天死亡数占60%,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其直接原因是怀孕母猪的营养和生产管理措施等失当,而哺乳仔猪受母猪攻击死亡也占一定的数量。  相似文献   

7.
李洪栋 《新农业》2012,(17):21-22
一、提高仔猪初生重仔猪初生重与成活率密切相关。在正常护理情况下,初生重小于1公斤的仔猪在哺乳期的死亡率达到40%,体重在1.3~1.5公斤死亡率仅为5%~8%。加强母猪饲养管理,使其产出健康仔猪,是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重要手段。1.引入优良繁育体系,科学配种选用优良品种和体格大的种母猪,繁殖时可提高仔猪初生重。在选配过程中要进行合理异质交配,充分利用杂交优势。防止体形较小的公、母猪相互交配,产出较多弱仔,因抵抗力、免疫力低下增大死亡率。2.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初生重①妊娠前期。  相似文献   

8.
<正>哺乳仔猪饲养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得最高的成活率和断奶窝重,但是这个阶段是最难饲养的阶段,仔猪从母体寄生到独立生活,需要一段过渡时期逐渐适应外界的环境,同时仔猪自身发育也不成熟,对外界的抵抗力较低,因而这阶段的死亡率较高,尤其是出生后第1周死亡率最高,约占仔猪死亡总数的60%,大多是因为冻、压、下痢而死。1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特点仔猪出生以后生长发育特别快,出生后10 d就为初生体重的2倍多,仔猪的物质代谢相当旺盛。初生  相似文献   

9.
据调查,目前仔猪断奶前的死亡率一般为10%~25%。断奶前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死胎、弱胎、初生重小、受寒、挤压、哺乳不足或母乳质量不高、寄养不及时、产房环境不良以及疾病等。要提高仔猪断奶后的成活率必须抓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以仔猪分娩、温度应激、营养学以及疾病等多方面进行仔猪死亡原因的综合分析,分析出初生仔猪死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是由缺氧、冻死、压死、踩死、病死、咬死、营养、饿死等因素所造成的。在阐明了初生仔猪的死亡原因后,提出了相应的防制措施。通过对分娩时人工接产,抓好补铁、开食及补料工作;注意温度环境,搞好母猪、仔猪保健工作的方法;可大大降低仔猪的死亡率,有效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仔猪是发展养猪生产的基础。在猪的一生中,仔猪阶段是生长最快、发育最强烈、饲料利用率最高、生产成本最低、开发潜力最大,是奠定养猪经济效益高低的关键时代。同时又是可塑性最大、发病最多、死亡率最高和最难养的时期。仔猪从初生到断奶这一个多月内连遭分娩和断奶两大应激,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如不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就不可能达到头头状、个个大:仔猪的成活率就低,本文简单的分析了仔猪生理特点和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措施,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萌 《新农业》2015,(3):43-44
<正>仔猪腹泻是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与死亡率普遍较高,严重影响仔猪成活率和生长发育,是制约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仔猪腹泻病因1.1仔猪自身因素初生仔猪自身不能产生抗体,抗体只能从母体初乳中获得,仔猪缺乏先天免疫能力,仔猪缺食初乳会导致腹泻。此外,初生仔猪胃体积小,而且胃内主要成分是胃蛋白酶、胃酸等,这些关键性物质的缺乏使仔猪对食物和乳汁的消化能力降低,最终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腹。仔猪出生  相似文献   

13.
宋志刚 《饲料博览》2002,(11):27-30
1母猪日粮影响仔猪生长母猪生长期营养也会对初生仔猪的成活率和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给后备母猪饲喂营养均衡日粮,以保证其繁殖系统发育良好和产仔性能优异。已有的研究表明,在影响仔猪成活率和断奶体重的诸因素中,初生体重的作用最为显著。仔猪初生体重越大,则其断奶体重也越大,后期生产性能表现也较好。母猪早期的营养状况影响胎盘大小,胎盘越大,则仔猪的发育越好。在母猪怀孕91~110天时,饲喂高能日粮有助于增加仔猪体内的糖原水平,提高初生仔猪成活率。因为初生仔猪缺乏褐色脂肪,主要依靠肝脏…  相似文献   

14.
由于仔猪初生重小,抗病力及各种适应性都较差而造成成活率低,是影响养猪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加强仔猪护理,提高成活率,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首要环节.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认为,仔猪生产要把好以下"六关":  相似文献   

15.
仔猪死亡率过高是集约化猪场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直接影响着猪的经济效益。要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促进生猪生长,必须查清仔猪成活率低的原因,采取综合性科学管理与防病措施,才能有效保证仔猪的成活率不断提高,使其生产效益有所保证.在养猪生产中,仔猪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有:死胎、弱仔猪、冻死、压死和仔猪黄白痢病。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仔猪成活率,应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仔猪黄痢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黄痢病是一种常见的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其主要表现为初生1—7天左右的仔猪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水样粪便,当一窝中有一头乳仔猪发病时,就会迅速地传染给全窝,死亡率达30%,如不抓紧治疗,则大大降低仔猪成活率,对养猪业的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7.
仔猪黄痢病是一种常见的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其主要表现为初生1~7天左右的仔猪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水样粪便,当一窝中有一头乳仔猪发病时,就会迅速地传染给全窝,死亡率达30%,如不抓紧治疗,则大大降低仔猪成活率,对养猪业的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8.
试验对2 319头仔猪的初生重与21日龄个体重和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约克仔猪哺乳期死亡率最低,21日龄体重最高;随着初生重的增加,仔猪死亡率降低,21日龄个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19.
哺乳仔猪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率高。因此,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及时进行科学补料,是提高仔猪断奶重和成活率,加快其生长发育的重要环节。1.初生防下痢初生仔猪未  相似文献   

20.
仔猪保暖与供暖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生仔猪毛稀皮薄,皮下脂肪少,消化器官和造血器官发育不够成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对冷和湿特别敏感。当猪舍内温度低于仔猪所需要的温度,仔猪便会紧靠母猪腹部或者互相挤卧,因而容易发生母猪压死仔猪的现象。所以初生仔猪死亡率一般高达20—25%,绝大多数死亡发生在出生后受冻、受压。仔猪适宜温度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