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日常防制措施1.1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疫苗的接种常选用以下几种疫苗。仔猪黄痢油剂苗,母猪临产前20-40天,肌肉注射,对仔猪黄痢的预防效果较好。大肠杆菌遗传工程活菌苗,母猪临产前20-25天口服,对仔猪黄白痢均有效。仔猪腹泻基因工程K88、K99双价灭活苗,母猪产前21天左右耳根皮下注射,主要预防仔猪黄痢。仔猪大肠埃希氏菌病三价灭活疫苗K88、K99、K987P,母猪产前15天、40天各肌肉注射一次,预防仔猪黄白痢。  相似文献   

2.
仔猪黄白痢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流行病学1.1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出生后数小时到7d内的仔猪,以1~3d仔猪最为常见,一周龄以上猪很少发病,尤其以头胎青年母猪所产仔猪的发病率为最高,发病急,死亡率也高。  相似文献   

3.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仔猪白痢则为迟发性大肠杆菌病,两者常常伴随发生。该病的发生主要与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有关,如饲料搭配不全面、消化不良、乳汁质量较差、仔猪抵抗力下降、圈舍不清洁等均可导致本病发生。仔猪黄痢多发于出生后1~3d的仔猪,而仔猪白痢主要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无明显季节性,以下痢、排出乳白色或淡黄色粘稠或粥样并带有特异腥臭味粪便为特征。  相似文献   

4.
黄痢病是特种野猪仔猪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肠道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初生1~7 d左右的仔猪拉黄灰色粪便,出生20 d后基本不见拉黄痢。该病发病急,死亡率达30%,如不抓紧治疗,则大大降低仔猪成活率。 引起仔猪拉黄痢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场内环境卫生、母猪乳汁过浓过稀,饲料单一,气候变化、温湿度以及在母体中就已被感染等。但是,当母猪舔食仔猪黄灰色粪便后,母猪却不被感染。  相似文献   

5.
<正>仔猪黄白痢危害养猪产业明显,带来的经济损失较为显著。仔猪黄痢为早发性大肠杆菌,仔猪白痢为迟发性大肠杆菌。仔猪黄白痢常相伴发生,黄痢常见仔猪出生后1~3d,白痢常见仔猪出生后10~30日龄。此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以排出乳白色或淡黄色带腥臭味粪便为典型症状。1病因母源带毒。发病原因为母猪产后感染(如患子宫内膜炎、阴道炎、乳腺炎等)和母猪隐性带毒,使致病因子通过乳汁和接触传染给乳猪。乳猪感染。乳猪自身感染了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6.
1.1 仔猪黄痢(初生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临床常见1~7日龄的仔猪感染发病.一般在生后3天左右发病.最迟不超过7天。初产母猪所产仔猪发病最为严重,发病急,死亡率也高,多数突然发病,一窝仔猪出生12小时后.先有1~2头急性衰弱,昏迷死亡,后陆续发病,主要症状是腹泻,粪便稀薄,色黄或黄白,最后导致仔猪因脱水、瘦弱而死亡。  相似文献   

7.
春季是各种致病细菌大量繁殖的时间,要做好消毒、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和严格的进行疫苗防疫等措施,预防各类猪病发生。总之,只有做好细节工作,才能养好猪。1春季常见猪病预防1.1仔猪大肠杆菌病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仔猪黄痢)以1~3日龄多见。迟发性大肠杆菌病(仔猪白痢)以2~3周龄多发。仔猪水肿病(红眼病)多发于断奶前后的肥壮仔猪。以上3种病均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应加强妊娠母猪和哺  相似文献   

8.
仔猪黄痢、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多发病,发病率为20%~60%,死亡率达60%以上.目前仔猪黄痢、白痢主要是采取综合性防治办法,如强化兽医卫生管理,加强哺乳母猪和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对哺乳仔猪用微生态制剂或敏感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对妊娠母猪进行预防免疫等.为提高免疫的针对性,本人从1998年起用患黄痢、白痢仔猪的粪便免疫该场(户)妊娠母猪来预防仔猪黄、白痢,效果亦较好.  相似文献   

9.
<正>仔猪黄痢多发于生后1周以内,仔猪白痢多发于生后10~30d。仔猪黄白痢的特征是腹泻,排黄色或黄白液体粪便,白痢则排出灰白色或白色带腥臭的糊状稀粪,一般有急性行、慢性行两种,二者主要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仔猪的传染病,其次跟母猪在妊娠期和泌乳期的饲养管理不善、饲料配合不当、猪舍的环境卫生条件差等有密切的关系。1流行病学1.1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出生后数小时至7日龄  相似文献   

10.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一般地,仔猪出生后3~10d为黄痢,而出生10d以上的称为白痢,也可以通过观察粪便颜色来判定,二者都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仔猪死亡,给猪场和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如皋是生猪生产大县,更是仔猪养殖密集地区。本文结合笔者平时工作的经验对于该病的防治作了如下探讨:1流行病学1.1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出生后数小时至7日龄内的仔猪,以1~3日龄内的最常见,一周龄以上很少发病。本病尤以头胎青年母猪所产仔猪的发病率为最高,发病急,死亡率也高。据调查发病率高达50%以上,死亡率高达30%。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仔猪黄痢、白痢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急性传染病。黄痢常发于1—3日龄的仔猪,白痢常发于7—20日龄的仔猪,据我县母猪饲养户资料统计,黄痢发病率为30—50%,死亡率为20—30%,白痢发病率为50—70%,死亡率为10—20%。新生仔猪的大肠杆菌病不仅造成养猪户的经济损失,而且更严重的是影响仔猪生长发育,形成僵猪,对养猪业的发展影响很大。目前对仔猪大肠杆菌病主要采取发病后用抗菌素或中草药治疗,治愈率80%,但易复发。为了探索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我们从1990年10月起至1991年3月用大肠杆菌K88ac菌苗从母体预防,取得良好效果,现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仔猪黄、白痢病一般没有很理想的预防方法。笔者在新建县某猪场使用仔猪大肠埃希氏菌三价灭活苗预防该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发病情况1996年某猪场存栏初产母猪96头,经产母猪150头,1996年l~2月产仔56窝,其中初产22窝,产活仔196头,窝均产活仔8.9头;经产34窝,产活仔380头,窝均产活仔11.2头。发病情况如下:1.122头初产母猪的仔猪大部分出生后3d左右拉黄色水样粪便,有的数小时或l~Zd后死亡,用抗菌素、磺胺类等药物治疗均无明显效果。经江西农大化验.病源为大肠杆菌,确诊为仔猪黄痢。22窝初产母猪的仔猪有16窝发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仔猪白痢则为迟发性大肠杆菌病,两者常常相继发生。仔猪黄白痢多发于出生后1~3d的仔猪,不论品种,无季节性。以下痢,排出乳白色或淡黄色粘稠或粥样并带有特异腥臭味粪便为特征。  相似文献   

14.
仔猪大肠杆菌四价提纯苗对仔猪黄痢的预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黄痢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虽有单价、三价疫苗及三价基因工程苗投入使用,在仔猪黄痢的预防上取得很大效果,但在大肠杆菌病的防治上或多或少地存在抗原型及地域上的局限性.为了使疫苗效果更有效地打破使用的地域性,本试验用仔猪大肠杆菌四价提纯苗(试用品)对各种类型的怀孕母猪作了免疫试验.  相似文献   

15.
霍之剑 《动物保健》2014,(8X):118-118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仔猪白痢则为迟发性大肠杆菌病,两者常常相继发生。仔猪黄白痢多发于出生后1~3d的仔猪,不论品种,无季节性。以下痢,排出乳白色或淡黄色粘稠或粥样并带有特异腥臭味粪便为特征。  相似文献   

16.
<正>仔猪黄白痢是指仔猪黄痢、白痢。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出生后数小时至7日龄内的仔猪,以1~3日龄内的最常见,1周龄以上很少发病,本病尤以头胎青年母猪所产仔猪的发病率为最高,发病急,死亡  相似文献   

17.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哺乳期常见的肠道传染性疾病.其病因主要有母猪管理不善,仔猪胃肠功能发育不健全,环境与应激因素的影响等.仔猪黄痢多发生在仔猪出生后3~10 d,其特征为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稀粪并迅速脱水;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其特征为排乳白色或灰白色腥臭稀粪,仔猪生长速度明显减慢.仔猪黄白痢的预防措施主要有:加强母猪饲养管理和初生仔猪的护理,加强消毒工作,使用疫苗进行预防;仔猪黄白痢的治疗应采取抗菌、止泻、助消化和补液等综合措施,可使用抗生素治疗,也可使用中草药制剂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8.
仔猪黄痢、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养猪场和广大农户养猪的多发病,常给养猪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据调查仔猪黄痢、白痢的发病率为20%~60%,死亡率达60%以上.目前对仔猪黄痢、白痢的防治方法主要是采取综合性防治办法,如:强化兽医卫生管理;加强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对哺乳仔猪用微生态制剂或敏感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对妊娠母猪进行预防接种等.目前对妊娠母猪预防接种的疫苗有987 P基因工程苗、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K88-LTB双价基因工程苗、K88-K99-987 P三价基因工程苗等,由于大肠肝菌的血清型极多,如已分离的大肠杆菌O抗原有171种、H抗原有64种、K抗原有103种,其相互组合可形成很多血清型.若发病场(户)菌株血清型与接种的疫苗清型一致,则效果较好;若血清型不一致则效果较差.笔者从1998年起用各场(户)患黄痢、白痢仔猪的粪便接种该场(户)妊娠母猪,有针对性地预防仔猪黄、白痢,方法简单,一般场(户)容易于实施,效果亦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是当前养猪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仔猪成活率高低与仔猪黄痢病、水肿病死亡率有着密切关系。据近几年对我县各千头猪场调查统计,仔猪分窝前死亡率占仔猪产活数20%~30%,而引起仔猪致死原因的70%~80%是由于仔猪患黄痢病、水肿病造成的。本试验通过应用兽医综合性防制措施,即疫苗、药物、饲养卫生管理等方法,来预防(或减少)仔猪黄痢病、水肿病等发生与死亡,达到提高仔猪成活率目的。1材料与方法1.1疫苗仔猪腹泻基因工程双价K88、K99灭活疫苗:由上海松江生物药品厂提供,农生药试字(9)08128。1.2药物1%…  相似文献   

20.
1流行病学仔猪大肠杆菌病包括仔猪黄痢和白痢。仔猪黄痢潜伏期短,生后12小时内即可发病。本病常发生于生后1星期内,一般1~3日龄发病较多,而且死亡率高,7日龄以上很少发生。本病的发生与产房卫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