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2004年一代草地螟将暴发成灾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罗礼智 《植物保护》2004,30(3):86-88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是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三北)地区的重要农牧业害虫.自1996年进入第3猖獗危害周期以来,草地螟累计发生危害面积达2125万hm2,其中2003年第2代幼虫末期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北和黑龙江的部分地区暴发,成灾面积130万hm2以上,为建国以来末代幼虫成灾最严重的一次.2004年第1代草地螟发生危害趋势如何,是否还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笔者根据草地螟的发生危害规律,2003年第2代成灾的情况,以及影响草地螟成灾的关键因子等分析,对2004年第1代草地螟灾害进行了预测,并就如何减轻草地螟灾害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富裕县地处黑龙江省西部 ,属风沙干旱地区 ,土壤盐渍化程度较高 ,pH 7 5以上 ,境内河流纵横 ,沼泽湿地宽广 ,草原辽阔 ,自然环境适宜蝗虫的生存和发生。 2 0 0 1年 6月下旬大面积草原及部分农田陆续发生蝗虫 ,并严重危害作物。1 蝗虫发生种类蝗虫种类主要有早生型的宽翅曲背  相似文献   

3.
中华稻蝗在东北富裕县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裕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嫩江、乌裕尔河流过境内。草原面积大,且大都处于江河两岸。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Thunb.)]在富裕县每年都有发生,但近年发生危害十分严重,对农业和牧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中华稻蝗在富裕县每年发生1代,主要危害玉米、水稻等禾谷类作物及禾本  相似文献   

4.
2011年我国草地螟具有发生面积小、见虫区域少、虫口密度低、为害程度轻等特点。造成轻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境内虫源基数小、境外虫源未大规模迁入以及夏季天气生态条件对其发生不利。尽管2011年草地螟发生是自1996年以来的第3个暴发周期内发生最轻的年份,但坚持系统监测、积累虫情资料,对研究草地螟年度发生规律、提高预警能力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阿勒泰地区农田草地螟重发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草地螟在阿勒泰地区暴发成灾以来,此后7年均偏重发生。笔者结合阿勒泰地区气象资料,对2005年以来草地螟发生情况进行分析,认为气候、种植业结构调整、草原生态恶化及人为因素是造成阿勒泰地区草地螟偏重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草地螟在张家口市暴发成灾草地螟是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一种暴发性害虫,主要为害亚麻、豆类、甜菜、菜籽、胡萝卜、蔬菜、马铃薯、小麦、莜麦等农作物,还有藜科、蓼科、菊科杂草和牧草。建国以来曾2次在我国三北地区(华北、西北、东北)暴发成灾,今年正值草地螟第三个...  相似文献   

7.
枣庄地区草地螟暴发成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进入8月份以来,草地螟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暴发成灾。成虫量、幼虫密度之大,为害作物种类之多,为近年来所少见。草地螟成虫一般田间百步惊蛾3000~5000头,最高达2万头以上。蛾量之大,时间之长,面积之广,雌虫抱卵量之高,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罕见。一代幼虫地块发生率为100%,虫口密度100~200头/m2,高的达500头以上,部分喜食作物田高达3000~5000头/m2,单株葵花有虫100头的极为普遍,有的已基本绝产。受害主要作物是胡麻、甜菜、豆类、向日葵、胡萝卜、小茴香等经济作物,大部分秋季作物也遭到不同程度的为害。分析发生原因,一是因湿度大,…  相似文献   

8.
我县继1996、1997年大面积发生草地螟为害后,1998年在大豆、向日葵、甜菜、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上再次暴发为害。全县10个乡镇均有发生,发生面积8万hm2,占全县种植面积的80%,其中严重发生面积6万hm2,占发生面积的75%。6月5日草地螟成虫...  相似文献   

9.
1997年草地螟暴发原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7年,草地螟(Loxostegesticticatis)在我国华北及东北地区大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采用黑光灯诱测和普查幼虫的方法,调查了1997年草地螟在河北省的发生情况。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1、草地螟的为害有以下特点,即周期性、蛾量突增突减现象,一代幼虫为害严重而二代为害较轻以及对寄主的选择性等;2、草地螟之所以能够暴发为害,主要是其杂食性、迁飞性和幼虫的二次迁移习性以及适宜的气候条件造成的;另外,受害区群众认识不够,准备不足也是造成重大损失的原因之一。针对以上事实,文章认为加强科技意识教育、严密监测草地螟发生动态、推广黑光灯诱杀成虫技术并辅以药剂防治是有效控制草地螟暴发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我国草地螟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2009年草地螟发生特点:越冬代成虫始见期早、盛发期长、发生数量大、范围广;1代幼虫始见期早,高峰期接近常年,发生面积较大,黑龙江大部和华北局部为害重;1代成虫和2代幼虫发生范围小,为害轻。分析了2009年草地螟发生原因:春季气温偏高,导致越冬代成虫始见期明显提早,越冬区域经、纬度和海拔跨度大,导致越冬代成虫峰次多和历期长;春、夏季干旱,导致1代幼虫未大面积严重为害,且2代草地螟发生轻,符合草地螟常年发生规律。提出了温、湿度条件是影响草地螟年度间变化的重要因素,草地螟越冬虫量与翌年1代发生有相关性、我国草地螟跨年代跨代次的长期预报水平有待提高等观点。  相似文献   

11.
草地螟发生程度的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把草地螟的监测预报工作做好,与有关省、自治区合作,对草地螟的发生程度进行了划分。明确选择分级要素时要遵循普遍性和通俗性原则;确定分级量化指标时要依据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以及统一与协调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统一的原则和方法,协调解决各方面的矛盾,使部分省、自治区完成了草地螟发生程度的划分工作。对尚未完成划分的地区具有一定示范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玉米田药剂防治草地螟的实验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草地螟幼虫都具有较好防效,其中,45郾%高效氯氰菊酯EC、25%三唑磷EC、5%氟啶脲EC(抑太保)的防效最好,即使最低浓度7d后防效依然保持在99%以上。1000、2000倍液5%氟虫脲DC(卡死克)的防效7d后达到了95%以上,不同浓度16000IU/mg苏云金杆菌WP的防效也在60%~90%之间。  相似文献   

13.
2007年秀山县褐飞虱大发生.发生特点表现为迁入早、迁入峰次多、虫量偏大、发育进度不整齐、世代重叠明显、发生面广、盛发时间长、田间虫量大、为害严重.其原因是地形特殊、虫源充足、食料条件适宜、气候条件有利、防治不力和稻飞虱抗药性增强等.防治上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推广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强化监测,适时开展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草地螟越冬代虫源量与一代发生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康保县植保站1979~2002年24a草地螟系统监测资料的研究分析,明确草地螟冬前当地的越冬基数与越冬代成虫量、一代卵量和一代幼虫发生面积的相关性不显著,虽然在全国范围这种相关是显著的。而越冬代成虫发生量与一代卵量和一代幼虫发生面积的相关性则达到极显著水平。为掌握草地螟发生规律,提高预报准确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野外种群迁飞对草地螟生殖行为的影响及其在种群大暴发中的作用,对草地螟野外迁飞和未迁飞种群的生殖特征,包括首次产卵历期(period of first oviposition,PFO)及其他生殖参数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经历迁飞的种群与未经历迁飞的种群相比,成虫产卵前期、产卵历期、PFO和寿命均显著缩短;交配次数及交配率均显著增加;但平均每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无显著变化。这说明,尽管经历迁飞的草地螟种群产卵量未显著增加,但成虫到达迁入地后将很快多次交配、产卵,且产卵前期显著提前、产卵同步性显著增加,从而加剧后代种群暴发。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草地螟的危害特点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森  郭军  刘茂荣 《植物保护》2004,30(1):63-64
2001-2002年,草地螟在鄂尔多斯发生严重,其越冬茧平均为44个/m2,最高达174个/m2;一代幼虫大面积发生,其田间虫口密度为10-30头/m2,单株最高达45头/m2;草场虫口密度为20-35头/m2,最高达80-301头/m2。草地螟发生特点为越冬虫源基数高,幼虫密度大,发生范围广,尤以二代幼虫发生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7.
曾娟  姜玉英 《植物保护》2014,40(1):142-148
为探明草地螟轻发年份的发生特点和主导因素,对2012年全国8省70余个监测点的草地螟虫情调查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2012年我国草地螟的总体发生面积小、程度轻,但区域差异明显,其中新疆北疆一代幼虫大范围严重发生,山西北部局部二代幼虫集中为害。导致轻发生的内在因素是境内外有效虫源基数小;外在因素是春夏季气候条件不利,具体表现为春末夏初气温偏低不利于越冬代成虫羽化,气温偏低地区湿度过大不利于成虫产卵,夏季中后期降水分布与一代成虫和二代幼虫发生期不匹配。  相似文献   

18.
2013年我国草地螟发生范围小、发生程度轻、发生区域集中,继续维持2010年以来的轻发态势.总结了2013年我国草地螟各世代各虫态的时空分布特点:越冬代成虫始见期西部早东部晚、灯下蛾峰时空集中、田间蛾峰持续短,虫量低;1代幼虫发生期偏晚、发生密度低、重发区域少;2代成虫蛾峰小、滞留少,2代幼虫零星发生.分析了2013年草地螟轻发生原因为国内虫源基数小、发蛾关键时期气象条件总体不利、天敌控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9.
草地螟中短期预报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柏年 《植物保护》2005,31(2):69-71
1979~2004年,扎赉特旗两度暴发草地螟,在第二次发生期间,根据草地螟蛾量观测结果发布中期预报,根据卵量调查结果发布短期预报,并参考气象预报和植被状况进行校正。此种方法适合县级病虫测报站使用。  相似文献   

20.
张蕾  江幸福 《植物保护》2022,48(4):68-72
防控新发突发植物疫情是保障农业领域国家生物安全的重要内容。草地螟是我国“三北”地区农牧业重大迁飞性害虫,具有暴发性、多食性和周期性发生特点,严重威胁国家粮食、油料和牧草等作物生产安全,已列入2020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当前我国草地螟已进入建国后第4个发生周期。根据全球气候变化、农作物结构调整,结合草地螟生物学习性以及当前发生现状,研判本轮周期草地螟发生区域可能更广,为害作物可能更多,持续时间可能更长,发生程度可能更重。为控制草地螟发生为害,提出加强草地螟境内跨区域及跨境迁飞、滞育越冬和周期性发生等成灾规律研究;建立自动化、智能化早期监测预警体系,完善异地测报技术;集成区域化防治技术模式并推广应用卵、幼虫和成虫一体化绿色可持续治理技术,从而为遏制草地螟新发生周期暴发势头,保障国家粮油生产安全和生物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