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华李原产广东韶光翁三华乡,1974年引人元江红光农场,1990年在元江东峨乡进行6个试点的栽培试验。结果在各试点表现良好,栽种第3年挂果,第4年每hm ̄2产量可达22500kg,以后正常年景,每mm ̄2产量25500kg。本文对三华李的育苗嫁接技术、栽植时间、规格、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作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2.
1985年1月 ̄1988年春,从山东引种山楂嫁接苗13万株,在开化县麻坞村设0.076hm^2丰产试验园和1.067hm^2示范园,经过几年栽培实践,5年生产试验园每公顷产量达32100kg,示范园每公顷达19875kg,并取得了一定的栽培试验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红肉李风味甜,果肉色泽好,果实耐贮藏,商品价值高,市场竞争力强。我们于1994年在冉固镇南周庄村建园20hm2,开始试验。栽后2年开花,3年产量达22500kg/hm2,4年达27000kg/hm2。根据红肉李早期丰产方面的试验,我们将主要栽培要点总...  相似文献   

4.
布朗李的引种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淳安县引种美国布朗李的成功经验,其中黑宝石、黑琥珀两个品种,表现为适应性强,早产丰产的特性,引种后第4年产量分别达到13050kg/hm62和9520kg/hm^2,经济效益达15.66万元/hm^2及11.42万元/hm^2,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杉木初级种子园进行适时合理疏伐,可使种子园的种子产量大幅度增产,按照无性系生长的差异每hm^2保留240~300株,300~360株对种子增产效果显著,疏伐后种子产量是疏代前11年的12.7倍,年平均每hm^2种子产量以达114.2kg。  相似文献   

6.
在冀北承德、张家口两市6个县进行了仁用杏技术开发试点。通过采取一系列山杏、杏扁林的综合技术开发措施和管理措施,使山杏仁平均单产由11.94kg/hm^2提高到31.8kg/hm^2,杏扁单产由26.88kg/hm^2提高到80.5kg/hm^2,5年增产山杏仁15880.88吨,增产扁杏仁1237.32吨,新增产值18753.29万元。  相似文献   

7.
1986-1995年在五莲县五世疃乡北田庄村,对6.67hm^2板栗密植园进行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试验,以解决旱薄山地板栗结果晚,产量低,质量差的问题。通过选用良种壮苗,科学整地,施肥,浇水,人工授粉,促成雌花及整形修剪等措施,使板栗试验园最同产量达568.4kg/hm^2。  相似文献   

8.
肉桂经济产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从75个样地产量分析,肉桂有3种经营类型:一种以收获枝叶、提炼桂油要经营目的,第一次收获期为5年生,其后的萌芽林2-3年收获一次,达到同产的收获密度为1.05-1.20万株/km^2,一类立地类型组枝叶产量9474kg/hm^2以上;一种以收获桂皮药材主要经营目的,种植10年后方可达到高产,收获密度0.60-0.75万株/hm^2,一类立地类型组桂皮产量1961kg/hm^2以上;另一种是枝叶、桂  相似文献   

9.
1994~1995年间,以靖远县东升乡6hm^2果园为试点,全面推广实用技术和新技术低改措施,示范果园由多年未结果,到1997年每公顷产4100kg水果,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北方产区栗树氮肥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证明栗树施N150kg/hm^2效果极显著,每化顷产量增加918-1650kg,增产效果达到49.2%-52.3%,每化顷增加产值7335-16500元。为此,150kg/hm^2纯N施用量可作为北方产区栗树施N指标,不同施N量与叶片中N,P含量的关系;在N0-N150处理之间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在N0-N300处理间,枝长,枝粗的增加与施N量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山东林业科技》1994,(6):32-34
化学除草与火烧法相结合开辟林内防火线,优于火烧法及石棉铝铂隔离燃烧法。前者的关键是利用草甘膦在植物生长期内即将草、灌木致以干枯并根除,点燃时,不易引发周围草、灌及林木燃烧,安全可靠。草甘膦的经济用药量为:1年生杂草4.5kg/hm^2,多年生杂草7.5kg/hm^2,多年生木11.25kg/hm^2,配制药液每公顷加水525kg;最佳施药期为8月上旬-8月中旬,避开降雨天气,防止降雨减效。  相似文献   

12.
于1994-1996年对珍稀枣品种---大雪枣的高效栽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选用基径1.5cm以上的壮苗、采用筒状整形,配合环割、摘心、喷GA3、喷硼等措施,合理施肥,浇好萌芽水、花期水、幼果水,及时病虫害等,可使产量达到24300kg/hm^2,效益30余万元/hm^2  相似文献   

13.
经试验,在科尔沁沙地开展飞播造林,播区应选在平缓沙地上,播期以6月最好。可供飞播的植物种有山竹子、锦鸡儿、草木樨、沙打旺。最佳播种量单播时山竹子为22.5kg/hm^2,锦鸡儿为7.5 ̄15kg/hm^2,草木樨为4.5kg/hm^2,沙打旺为7.5kg/hm^2;混播时锦鸡儿+草木樨+沙打旺,播种量为(7.5+4.5+3)kg/hm^2,播时种子应进行“大粒化”处理,播后对播区进行封禁保护。  相似文献   

14.
在浙江省富阳市新登低山丘陵坡地进行银杏“矮、密、早、丰”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小面积(0.4hm^2)4年结果,5年形成产量,6年平均每公顷产白果274.8kg的效果。其中本地富18号良种,单株结果522个,每公顷产白果达2331kg。  相似文献   

15.
马占相思中龄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养分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5年生和6年生马占相思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是65.0和77.3t/hm^2。5 ̄6年生马占相思地上部分净生产力为19.9t/hm^2。5年生和6年生时,树木地上部分,林下植物和地表凋落物的N总积累量分别为525.45kg/hm^2和590.24kg/hm^2。P和K的积累量在5年生时为24.50和263.10kg/hm^2;在6年生时为23.87和309.66kg/hm^2。在2年3个月的观测期内,  相似文献   

16.
鳗竹是刚竹属水竹组的一新种或变种,适应性强,耐水湿,耐干旱瘠薄。出笋季节迟,笋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笋产量平均19964Kg/hm^2,最高为29688Kg/hm^2,留养新竹8856株/hm^2,平均笋产值为43322元/hm^2,竹材产值7084.4元/hm^2,合计产值为52406.8元/hm^2,最高可达72500元/hm^2。它繁殖容易,当年造林,当年出笋,翌年成林,第三年可产笋1221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介绍在洋墩乡连墩村进行毛竹山实施地膜覆盖技术后,促进了大量的“春笋冬出”,使冬笋产量高达896kg/hm^2,产值达10467元/hm^2的好效益。  相似文献   

18.
对光箨篌竹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量显提高光箨篌竹的笋产量,出笋量及年增长量,N,P,K3种肥料对笋产量,出笋量及年增长量的影响顺序为:尿素〉硫酸钾〉过磷酸钙,最佳施肥处理组合为每0.07hm^2,施尿素13.33kg,硫酸钾6.67kg,过磷酸钙6.67kg,3要素比例为N:P:K:=1:0.14:0.6,其最佳处理组合每0.07hm^2能增加收入123.23%。  相似文献   

19.
湿地松幼林施肥五年生长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江西省永丰县恩江林场贫瘠的第四纪低丘红土立地进行湿地松林施肥试验,用以检验要对N、P、肥效的反应,和不同施肥期对幼林生长的影响,施肥后五年的生长统计分析表明:N、P配合施用效果最佳;施用量为N100kg/hm^2、P2O5100kg/hm^2时,立木蓄积达到42.01m^3/hm^2,比不施肥增加90%;单施肥湿地松幼林的生长反应也达到极显著水平。造林施P2O550-200kg/hm^2时,立木  相似文献   

20.
杉木人工林水土流失及养分损耗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4~1996年在江西分宜县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的3个林场,分别对杉木人工林幼龄林、中龄林及近熟林进行了8组水土保持及养分循环方面多点的试验观测,对杉木人工林水土流失及养分损耗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水土流失以幼林阶段为最大,其次中龄林阶段,最小是近熟林阶段。幼龄林地表迳流量为546.0m^3.hm^-2,土壤侵蚀总量为1050.0kg.hm^-2,土壤侵蚀量尤为明显;中龄林地表迳流量为506.98m^3.hm^-2;而近熟林地表迳流量为477.25m^3.hm^-2,土壤侵蚀量可略而不计。幼龄林流失有机质50.049kg.hm^-2,养分为31.508kg.hm^-2;中龄林流失有机质为6.080kg.hm^-2,养分流失量为2.096kg.hm^-2,而近熟林养分流失量为10.784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