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我市通南高沙土地区常年种植玉米7万亩左右,由于管理粗放,亩产一直徘徊在450kg左右.近年来,我们针对玉米低产低效的主要原因,对传统栽培技术实施八改,取得明显成效,2001年我市玉米单产首次突破500kg大关.  相似文献   

2.
3.
随畜牧业迅速发展,我市饲料需求量越来越大,但饲料之王的玉米生产却严重滞后,生产量仅为需求量的1/5,故大力发展饲料玉米生产势在必行.我市高沙土地区原有的玉米种植模式温光资源利用率低,产量、效益低.探索新的复种形式、实现高产高效是发展玉米生产的关键.为此,我市在有关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多年反复试验,初步探索出"玉米-玉米"年产量超1300kg的量化指标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通扬高沙土地区,土壤速效钾含量一般为50~60mg/kg,远远低于玉米正常生长所需80mg/kg的最低指标,且三熟制玉米生育期间有两次强降水过程,常规采用的基肥配施一定量含钾复混肥进行补钾的方法会造成钾肥大量流失,致使玉米生长中、后期严重缺钾,影响玉米生长和产量.针对这一问题,本试验从三熟制玉米钾肥适宜用量、施用时期及比例等几个方面探索了钾肥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5.
通南高沙土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是我省玉米的主产区之一.随市场农业发展,玉米生产呈多样化,鲜食饲用兼有,中熟晚熟并存.为适应生产发展需要,1999年我们对8个玉米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以筛选出适应不同茬口的最佳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着重探讨两熟玉米超高产的数量指地膜移栽,秋玉米采用套播,增加全年总积温,进而选用产量潜力较高的中熟或中晚熟玉米品种,在主攻"三苗"的基础上构建高光效群体,按照超高产玉米的需肥特性合理施肥,加强病虫草害防治,减轻灾害损失,从而实现两熟玉米超高产.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着重探讨两熟玉米超高产的数量指标及关键技术。研究表明,春玉米采用乳苗地膜移栽,秋玉米采用套播,增加全年总积温,进而选用产量潜力较高的中熟或中晚熟玉米品种,在主攻“三苗”的基础上构建高光效群体,按照超高产玉米的需肥特性合理施肥,加强病虫草害防治,减轻灾害损失,从而实现两熟玉米超高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筛选适宜沿江高沙土地区种植的高产高抗玉米新品种。[方法]以焦点玉1303、浚单20、苏玉23等8份玉米品种及苏玉29(对照)为供试材料,研究其在沿江高沙土地区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结构、抗逆性等生育特性。[结果]各品种全生育期均短于对照,其中浚单20的全生育期最短,为118 d;苏玉41产量最高,为9 363.9 kg/hm2,焦点玉1303次之,为9 308 kg/hm2,较对照分别增产12.22%、11.55%;春风886、苏玉20、苏玉41果穗千粒重分别为375、353、313 g,均显著高于对照,但苏玉23的千粒重最低,仅为236 g。[结论]综合各品种产量、生育期、抗逆性等品种特性,苏玉41可在沿江高沙土地区进一步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玉米种植业的发展,在沿江高沙土地区进行了春玉米和秋玉米施肥技术与培肥途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沙土地区种植春、秋玉米,磷肥的增产幅度与后茬效应大于钾肥和氮肥,氮、磷、钾肥配比以1.0∶0.8∶0.5为好,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使用,有利于增产与培肥土地,饼肥、厩肥、玉米秆全量覆盖与半量覆盖处理间比较,以厩肥3 000 kg/hm~2或春玉米秸秆全量覆盖,并配施尿素450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氯化钾225 kg/hm~2处理增产效果与培肥土地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11.
根据沿江高沙土地区土壤沙、漏、板、瘦保水保肥能力差的特点,打破春玉米钾肥早期一次施下的理论,通过定期跟踪监测土壤速效钾变化,在保持原有钾肥用量水平前提下,将传统春玉米钾肥施用方法改变为基肥、拔节肥、穗肥三次施用,比较为5:3:2,玉米粒重显著提高,产量增加10.25%。  相似文献   

12.
<正>泰兴高沙土地区鲜食玉米生产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刚开始时仅为零星种植,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到2010年底全市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已达10000亩。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变化,在粮食生产蔬菜化思路的引导下,有着保健功能的鲜食糯、甜玉米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时尚食品,并得到了较大发展。双季鲜食玉米种植制度是在江苏省苏中高沙土地区人多地  相似文献   

13.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下,河北省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对华北地区甚至是全国的粮食供应都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张家口市和保定市种植玉米农户进行走访调查,发现种植玉米的农户对种植玉米的意愿普遍较高,但是也存在着品种抵抗风险能力差、农业保险参保率低、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根据河北北部、中部和南部不同地区的市场与自然特征,对政府、企业和农户个人提出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全国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玉米产量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玉米产值却在不断降低,严重影响农民收益。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是玉米种植大旗,受国家政策、市场供求等因素影响,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已成为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任务。通过研究该地区玉米种植现状和玉米种植结构调整情况,对全国类似地区优化调整玉米种植结构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根据沿江高沙土地区土壤沙、漏、板、瘦保水保肥能力差的特点 ,打破春玉米钾肥早期一次施下的理论[1 ] ,通过定期跟踪监测土壤速效钾变化 ,在保持原有钾肥用量水平前提下 ,将传统春玉米钾肥施用方法改变为基肥、拔节肥、穗肥三次施用 ,比例为 5∶3∶2 ,玉米粒重显著提高 ,产量增加 1 0 2 5 %。  相似文献   

16.
海安县高沙土地区土壤缺磷缺钾现象普遍(2001年测定表明,该地区土壤中速效磷含量为3.96mg/kg,速效钾含量为56mg/kg),而当地农户又普遍存在重氮轻磷钾的施肥误区,以致该地区春玉米产量多年来~直都徘徊不前,为明确增施磷钾肥对该地区春玉米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特设本试验。  相似文献   

17.
沿江高沙土地区"玉米、稻"种植模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水稻是沿江高沙土地区经济产量较高的粮食作物。早春玉米接茬后季稻种植模式自上世纪70年代就在本地广泛应用,因气候环境因素,早春玉米低温难齐苗、后季稻低温翘穗等问题成为“玉米、稻”广泛推广的瓶颈。近年来,我们通过,采用玉米塑盘育苗技术、地膜覆盖增温栽培、水稻稀播矮化育壮秧、高产平衡配套施肥等新技术,合理安排玉米、水稻生育期,实现了玉米、水稻单产双千斤,年单产比麦稻二熟增产粮食168.0kg,每亩年收入增加291.20元,  相似文献   

18.
种植结构调整后黑河地区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黑河地区玉米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种植结构调整后黑河地区玉米种植结构发生的变化,介绍了玉米种植面积变化的原因,当地品种推广情况,以及在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国粮食生产以稻谷、小麦、玉米三大品种为主。其中稻谷是第一大品种,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0%以上。然而,稻谷产量中90%左右是早稻,其中早籼稻又占绝大部分,优质稻只占总产量的10%左右,从而优、劣品种市场竞争突出。目前,早籼稻等品种品质不好,适口性差,加工碎米率高,既不适宜工业、也不适宜饲料(要求高蛋白的大米)生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