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依据酒泉市甘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甘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甘草产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甘草黄酮类化合物是甘草中所含有的一类生物活性较强的有效成分。该文综述了甘草黄酮化合物的主要成分、药理作用,并介绍了目前甘草黄酮在食品中的应用,旨在为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在未来市场得到更广泛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甘草不仅是用途十分广泛的中草药,而且是荒漠地区防风固沙的优良草本植物.甘草多为天然分布,主要适生地为甘肃的河西走廊、内蒙古、宁夏和新疆,一般3年生以上的主根即可采挖.甘草的用途十分广泛,不仅用于医药制造,甘草酸还是很好的食品添加剂.因此,甘草的用量已越来越大,甘草价格不断攀升,目前各地的野生甘草基本采挖殆尽,不仅破坏了植被,也使甘草资源处于枯竭的境地.为了保护天然植被,恢复野生甘草的种群,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停止采挖野生甘草的决定,这势必引起甘草供给的短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大力提倡人工开发种植势在必行,这是保护生态植被,增加甘草资源的最有效的途径.现就其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不同产地栽培甘草中甘草酸含量的测定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测定了14个不同栽培产地的甘草产品中的甘草酸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产地的甘草产品中的甘草酸含量有较大的差异,黑龙江省肇东地区栽培甘草的甘草酸含量最高,内蒙古的鄂托克前旗、赤峰和杭锦旗地区的栽培甘草的甘草酸含量依次降低,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建立甘草栽培基地应遵循的原则。图2表1参11。  相似文献   

5.
正据中国科技网:日本大阪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中药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植物甘草制造药学成分的遗传基因,并成功生产了甘草的药学成分。甘草的药学成分具有增强肝脏机能以及抗炎症等作用,也是各种中药的"药引子"。在日本,除了医药品之外,在210种中药处方中约70%具有甘草成分配方。中国等国家主要依靠野生甘草。  相似文献   

6.
河西沙区甘草资源的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河西沙区甘草资源现状和甘草在荒漠地区作用的评价,论述了河西地区保护甘草资源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保护措施及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甘草资源的途径、河西地区发展人工栽培甘草的优势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甘草素称"百药之王",也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甘草属于豆科甘草属,适应性强,极耐干旱、耐贫瘠、耐盐碱、喜光、耐寒,是一种优良的固沙、改土草本植物。近年来,随着生态条件的不断恶化,人为的滥采乱挖,天然甘草资源日渐枯竭,已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2000年我们在生态经济圈内进行了甘草人工  相似文献   

8.
甘草 科甘草属植物的根为常用中药,中医常用处方的30 ̄70%含有甘草,而内蒙为甘草之乡。为甘草地道药材的盛产地,所以对内蒙甘草的质量进行分析,意义更为重大。  相似文献   

9.
甘草为豆科植物.中国药典收载药用甘草有三种,即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inflata Batalin.和光果甘草G.glabra L.此外,不同地区亦有非药用甘草,用作商品甘草,如黄甘草G.euryc-arpa P.C.Li、刺果甘草G.pailidiflora Maxim、粗毛甘草G.aspera pall、云南甘草G.yunnansis Cheng f.et L.K.Tai等.  相似文献   

10.
种间竞争对甘草柠条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混栽比例条件下甘草和柠条的生物量积累、分配模式及种间竞争动态.结果表明:混栽后甘草和柠条播种苗的平均单株生物量较纯栽都有所降低,柠条受种间影响的程度较甘草大.混栽甘草的根部和单株生物量较纯栽分别减少了18.12%和14.52%,地下部分受到的影响较地上部分大;混栽柠条的根部和单株生物量较纯栽分别减少了36.51%和44.74%,地上部分受到的影响较地下部分大.甘草根、茎、叶和单株生物量混栽与纯栽之间的差异都不显著;柠条根、茎、叶和单株生物量混栽与纯栽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总的来说,混栽条件下甘草和柠条的相对总生物量(RYT)随着生长时间延长和密度的增大呈减小趋势.低密度混栽时,甘草和柠条表现出一定的互惠关系;高密度混栽时,二者共用资源受限,表现出相互拮抗的关系,且随着生长时间延长而加强.混栽比例不同,甘草和柠条的种间竞争率(CR)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柠条占有较大比例的处理(甘草20%;柠条80%)中,甘草的竞争力较小;在甘草占有较大比例(甘草80%;柠条20%)和两者比例相等的处理(甘草50%;柠条50%)中,甘草的竞争力均大于柠条.苗期甘草在混栽群体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甘草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野生植物。它不仅用于医药,而且还可用于发展食品加工、化工、纺织业。甘草叶还可喂牲畜。随着甘草及其制品在市场上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价格也随之上升。近年来国际市场上每吨甘草的价格由过去的四、五百美元上涨到一千多美元。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人工栽培甘草已势在必行。目前,美国采用了“四分之一”轮挖法种植甘草。即将可种甘  相似文献   

12.
《技术与市场》2006,(10):17-18
人类应用甘草有近四千年的历史,甘草也称其为美草、蜜甘、国老,并誉之为“众药之王”。甘草是豆科甘草属植物甘草的根及根状茎。甘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及华北等地,其中以乌拉尔甘草分布最广,产量最高。甘草的植物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其药用成分有甘草甜素(甘草酸)和黄酮类化合物以及水溶性浸出物、还原糖、淀粉、氨基酸、有机酸、生物碱和多种金属元素等,以甘草甜素和黄酮类化合物为主。在我国,甘草用于治疗疾病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中医学理论认为,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  相似文献   

13.
为寻求能够提高甘草品质的最佳磷、钾配比,研究磷、钾肥不同配比对甘草有效成分的影响,以采自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乌拉尔甘草为试验材料,采用全正交设计进行田间试验,施加不同配比的肥料后,采用HPLC测定2a生甘草中药典规定有效成分甘草苷、甘草酸、芹糖基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施用P2O5600kg/hm2、K_2O 100kg/hm2(处理14),或每公顷单施P2O5400kg(处理9)处理甘草中5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均显著提高,其中药典规定成分甘草苷含量在2个处理中分别比不施肥组提高了80.29%、74.45%,甘草酸含量增加了38.61%、34.60%;提高甘草品质较好的磷、钾肥配施组合为施用P2O5600kg/hm2、K_2O 100kg/hm2,或单施P2O5400kg/hm2。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世界三大主流甘草药材商品的重要生产国家,也是目前唯一的甘草出口国。内蒙古杭锦旗甘草的开发与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东汉(公元25~220年)以来公认的优质甘草产地。本文就梁外甘草半野生化栽培、合理采挖技术作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疆地区额尔齐斯河流域生长着大量的野生甘草,由于野生甘草的经济价值较高,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不断有人乱采滥挖。经调查每挖1公斤野生甘草,就要破坏二三平方米的表土层。滥挖者把野生甘草从土中挖出后,形成了一个个土坑,造成额尔齐斯河流域的水土大量流失,严重破坏了植  相似文献   

16.
栽培甘草生长发育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赤峰地区栽培甘草的生长动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甘草的主根长度、主根粗度、株高和生物量均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生物量以二、三年生增长量最大,是甘草的快速生长期.  相似文献   

17.
积极开发利用甘草资源郭玉洪地处东北、华北、西北三角地带的敖汉旗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了低山丘陵、黄土丘陵、沿河不川、浅沙坨汇集的自然景观。适合甘草生长的栗钙土占据全旗土壤大部,大自然赐予敖汉大地丰富的甘草资源。全旗甘草分布面积270万亩,甘草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民勤绿洲边缘甘草人工栽培的关键技术及民勤绿洲边缘甘草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潜力的分析,提出了民勤绿洲边缘甘草产业化发展的技术措施和对策。民勤绿洲边缘要实现甘草产业化的快速发展需从栽培技术、产品深加工、产品质量监测、营销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甘草是重要的中药材之一,其药用部分为根和根状茎。近年来由于过量的采挖,天然甘草资源日趋减少,几近枯竭,而市场需求大增,仅靠挖掘有限的天然甘草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这就促使人们进行家化栽培研究。至目前,用种子直播种植,无论小试或中试都有进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一是直播甘草苗主根尖削度大,侧根、毛根多,主根上部又容易烂心,这虽不影响药效,但形状不美,被视为次品;二是甘草幼苗生长极慢,需水量大、又有固氮作用,这就为杂草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抑制了甘草幼苗的生长,使其自然淘汰;三是甘草适生的气候条件是荒漠或半荒漠气候,土壤为沙质土壤,直播于沙荒地  相似文献   

20.
野生甘草在保护荒漠生态环境和防治土地沙漠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因各种人为和自然因素造成野生甘草资源日益减少,导致荒漠生态环境恶化。2012年对和田地区和田县荒漠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野生甘草断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甘草具有发达的根系,断根可促使根蘖苗大量繁殖,开挖距母株30 cm、深40 cm左右的断根沟对甘草断根后,母株平均长出2株新植株,平均高度达28 cm;回填土出苗株数平均为0.6株,平均高度16 cm,不回填土平均株数为6株,平均高度22 cm。经试验,采挖后不回填土或少量回填对甘草出新苗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