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敏不育棉花的发现及利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育棉花的发现及利目前在我国利用棉花杂种优势提高单产发展较快。但杂交棉湖北省潜江市后湖管理区农业局3人工去雄制种,费工、成本高的问题,至今尚未得到解决。针对这一向题,作者对发现的光敏核不育棉花进行了一些研究,以求选育出应用棉花“两系”杂交制种的光敏核不育棉花材料,为免去人工去雄制种工序,降低制种成本找出一条新途径。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1994年11月作者在中棉所12的棉花种植大田中,发现一变异单株只结有2个晚秋桃。对其留种后,于1995年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分单桃单行进行栽种观察比较,其结果:一个单桃的单行共有13株,育性…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实践中,大多采用人工去雄制种与核不育系利用.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抗虫核不育系及其杂交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杂交育种的主要方法有人工去雄法、核不育两系法、术关键有:制种方法有待重大突破,杂种优势有待进一步提高。杂种优势广泛利用。核不育三系法、胞质不育三系法等。棉花杂交制种要解决的技随着生物尖端技术在棉花杂交育种上的广泛利用,将促进棉花  相似文献   

4.
中棉所 38在山东临清的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棉所3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采用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为母本,转基因抗虫棉品系为父本育成的新型杂交抗虫棉新品种.该品种最大的特点是母本为不育系,制种时不需人工去雄,从而提高制种效率,较人工去雄制种可减少投工50%~60%,降低制种成本50%以上.  相似文献   

5.
目前,棉花杂交制种生产有两种方式,即利用不育系(两系法、三系法)人工授粉杂交制种和人工去雄授粉杂交制种。在当前棉花杂交制种生产中,人工去雄授粉杂交制种面积占制种总面积的85%以上。在整个棉花杂交制种期间,普遍存在早晨去雄和低温天气去雄现象,给种子纯度带来一定的隐患。各制种单位对控制早晨和低温天气人工去雄截止时间颇有争议。为增加制种产量,确保棉花杂交制种纯度,2008年在豫东南太康制种基地做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大面积生产应用的抗虫杂交棉主要是人工去雄杂交种和核不育杂交种。人工去雄制种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种子价格高,实际生产中部分种子企业使用人工去雄F2种子当作F1种子,产量优势大幅度降低.抗虫性和纤维品质整齐度变差.伤害了棉农和棉纺加工企业的利益。利用核不育系制种.制种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去雄.其制种效率比人工去雄法高3倍以上.种子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7.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主要有三种途径:即人工去雄法、核雄性不育两系法和胞质不育三系法。胞质不育三系由于细胞质的减产效应和恢复系单一,未能实现商业应用;我国大部分单位采用人工去雄法生产杂交棉种子,但F1代种子生产的高劳动投入已成为人工去雄法大规模利用的“瓶颈”;以四川农科院经作所为代表而采用的核雄性不育两系法目前得到扩大应用,其中以转基因抗虫核不育系及其杂交组合在全国主产棉省的示范应用最受棉农欢迎。1棉花核不育杂交组合的共同特点1.1种子生产技术要求高。棉花核不育杂交组合的母本均为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制种时需在蕾期识…  相似文献   

8.
丁庆永  孙勤辛 《中国棉花》2007,34(10):34-35
棉花"人工去雄法"杂交制种,是利用人工将即将开放的花苞中的雄蕊剥掉,再利用人工将其它棉花植株的花粉授到该朵花的柱头上,从而产生杂种优势的制种方法.棉花"人工去雄法"杂交制种,防杂保纯工作非常关键,如果所制的F1代杂交种子的纯度差,其杂种优势将很难发挥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9.
四川将转基因技术与棉花核不育杂种优势利用、抗病育种等优势技术进行结合,将转基因抗虫与优质、抗病、高产等优良性状进行聚合,创制转基因骨干核不育系,利用核不育"一系两用法"、"核不育二级法"生产优质抗病虫高产核不育杂交棉种子,制种程序简化,省工省时,种子的生产成本低,与人工去雄杂交棉相比,具有较强的产业优势,应用前景广阔。加强更加简化的核不育杂交棉制种生产方法和规模化生产,是转基因核不育杂交棉产业化应用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0.
四川转基因核不育杂交棉的研究与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棉花转基因技术与核不育杂种优势利用及抗病育种等优势技术进行结合,将转基因抗虫与优质、抗病、高产等优良性状进行聚合,创制转基因骨干核不育系,利用核不育“一系两用法”、“核不育二级法”生产优质抗病虫高产核不育杂交棉种子,制种程序简化,省工省时,种子的生产成本低,与人工去雄杂交棉相比,具有较强的产业发展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利用棉花杂交优势是夺取棉花高产的有效途径。棉花花器大,便于人工去雄授粉;开花时间长达40~50天,便于人工从容制种;棉花人工去雄杂交,不受“三系”组合的限制,杂交后代不会出现不育株,有利于选配优良组合,也为利用杂交二代种子创造了条件。棉花杂交优势利用,我县从1977年开始试验应用,1978年全县示范182亩,制种709亩;1979年杂交棉示范11680亩,制种845亩;1980年杂交棉达到13888亩,占总棉田的5.14  相似文献   

12.
利用核不育系杂交制种的特点与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工去雄授粉法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杂交棉种子生产方法。但这种方法制种程序复杂 ,劳动强度大 ,费时费工 ,种子生产成本高 ;此外 ,由于棉花开花期长 ,结铃部位广 ,繁殖系数低 ,导致杂交制种效率低 ,制约了杂交棉的大面积推广。近年来 ,对棉花单、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的利用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实现了一系两用的“二系法”,并已选育出一批强优势杂交组合应用于生产 ,为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 ,较人工去雄授粉制种减少用工 5 0 % ,降低了制种成本 ,提高了制种效率。另外 ,由于不育系一系两用 ,制…  相似文献   

13.
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敏核不育水稻是一种新的水稻种质资源,其种子生产与三系水稻种子生产存在较大差异。(1)光敏核不育水稻可一系两用。在自然条件下,可在其不育期间制种,在可育期间繁殖。(2)利用人工长短光照可以诱导育性转换,进行少量的繁殖制种。(3)光长、温度影响育性稳定,是光敏核不育水稻制种最重要的限制因子。(4)杂交种保纯难度大。除了机械混杂、生物学混杂外,光敏核不育水稻还存在自身混杂,即在同一株生产出杂交种和不育系种子。 近年来,在光敏核不育水稻(简称二系,下同)杂种优势鉴定的同时,开展了对其亲本特性的观察及繁殖制种研究。1990年,湖北省…  相似文献   

14.
川杂棉29为转基因抗虫核不育杂交种,2010年4月通过四川省审定.该品种的选育得到了国家转基因专项、四川省育种攻关等项目的支持.川杂棉29与常规棉品种及人工去雄品种相比,具有抗虫高产、制种技术简化、生产成本低等优势,在棉花产业化生产中有较强竞争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棉花不去雄授粉制种中赤霉素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银虎 《中国棉花》2009,36(8):30-30
棉花人工去雄制种费工费时、成本高,不育系制种亲本选配受到一定限制,而利用指示性状(标志基因)不去雄直接授粉制种,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制种程序繁杂、高产亲本组合难的问题。植物激素可以调节植株形态和器官发育,特别是赤霉素(GA3)能够显著刺激作物生长和器官伸长,常被用来解决水稻制种的包颈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浅析国内棉花不育系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前开展棉花不育系研究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开展棉花不育系研究的三点建议:一是加强雄性不育系的研究与利用;二是加强胞质不育系的研究与利用;三是进一步完善不育系制种技术及杂交种子产业化的研究。这有利于解决棉花人工去雄配制杂交组合带来的问题,加强棉花不育系育种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转入抗草甘膦基因棉花的化学杀雄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棉花杂交种子生产仍以人工去雄授粉为主,但近年来劳动力严重匮乏,使得制种用工难、工价高的问题日益突出;加之国内棉花价格低迷、植棉效益降低,棉花杂交制种陷入困境,举步维艰。杂交棉生产已成为了棉种企业的一个很大屏障,如何大幅降低杂交制种成本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人们开展过两系不育系杂交制种和“三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不育系杂交制种,但仍不尽人意。高优势组合母本转入抗草甘膦基因进行化学杀雄制种模式的出现,有效缓解了当前困境。  相似文献   

18.
棉花杂交制种成铃规律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棉花杂交制种仍以人工去雄授粉方法为主.由于人工去雄授粉与自然授粉在人为因素、授粉期限等方面存在差异,杂交制种田成铃规律与大田生产必然有所不同.研究杂交制种田成铃规律,目的在于科学指导杂交种生产,进而提高棉花杂交制种的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19.
浅谈棉花去雄杂交F2优势利用①冯象秦山东惠民县农业局251700李泽田朱合民冯峻之山东惠民县良种棉繁育加工厂2517001目前几种棉花杂交优势利用的方法棉花杂交优势利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人工去雄杂交,主要利用二代,;二是利用雄性核不育进行人工杂交...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证明,利用棉花杂种优势,一般可以提高产量20%左右,是增产的有效途径。但棉花是雌雄同花的常异花授粉作物,应用人工的方法获得棉花杂种种子,必须经过一整套烦琐的人工去雄授粉等制种过程,花费的人力较多,提高了杂种种子生产成本,给推广杂种优势增加了困难。应用棉花雄性不育系制种,因棉花已雄性不育,用不育系作母本,不仅可以省去人工去雄,若摸清了它的传粉媒介——昆虫,应用昆虫给棉花传粉,还可省去人工授粉工作,是利用杂种优势最理想的方法。棉花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在我国已有了较大的进展,有的单位已获得较稳定的50%不育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