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冬季光照时间短,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减弱,产氧量减少,会造成养殖水体溶氧量不足,因此,加强鱼池越冬期间缺氧测定与增氧管理,是提高鱼类养殖效益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有条件测定鱼池冬季缺氧的地方,应每隔10d进行一次溶氧量测定,测定分析鱼池水中的溶氧情况,当池水中溶氧量降为每升水3mg时,要及时预防结冰积雪。在冬季下大雪时,如果鱼池冰面上积雪过厚,就会影响水中浮游生物的代谢和光合作  相似文献   

2.
当水中氧气含量低于3毫克/升时,鱼类就容易缺氧而死亡,故越冬鱼池要有充足的氧气,这是保证鱼种安全越冬的关键。采取补氧增氧的方法有: 1.循环增氧。在外来水源困难的情况下,用水泵抽取原池水进行就地循环,使池水与空气充分接触,增加溶氧,释放有害气体。当含氧达到6毫克/升时,就可停止循环,防止水温骤降。  相似文献   

3.
北方地区冬季冰封期长(达 150d以上),水温低(约为1℃~3℃),越冬池塘的溶氧量成为鱼类安全越冬的重要因素。越冬池塘中的溶氧状况主要取决于耗氧和产氧两个方面。耗氧是指水中生物的呼吸和有机物的氧化等。产氧是指水生维管束植物(某些沉水植物)及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增氧就是根据具体情况,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促进冰下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并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氧气。生物增氧可改善水质、满足鱼类呼吸的需要,有利于鱼类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4.
1“四定”投饵原则 定时。投饵必须定时进行,以养成鱼类按时吃食的习惯,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同时选择水温较适宜,溶氧量较高的时间投饵,有利于鱼类生长。正常天气,一般在上午8-9时和下午2~3时投饵各1次。在初春和秋末冬初水温较低时,一般在中午投饵1次。  相似文献   

5.
为比较分析不同类型机械增氧效果,选择扬水水车式、微管鼓风式、涡轮叶片式和扬水喷水式4种增氧机械,采用滴定法测定开机前后养鱼池塘溶氧量,用养殖种类、增氧时间校正,同一时间内,单位功率的产氧量分别是3953.42、735.66、616.58、177.55/(g/kw.h),扬水水车式显著高于其他增氧方式产氧量。  相似文献   

6.
盛夏酷暑季节,防止鱼泛塘是日常鱼池管理的重要内容。一、引起鱼泛塘的原因1.水肥鱼密,耗氧大。各种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好气性细菌等都要进行呼吸作用,鱼类排泄物及其它有机物的分解也要消耗大量氧气,引起水中缺氧,造成鱼浮头泛塘。2.阴雨天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造氧量减少,水中耗氧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引起泛塘。3.天气闷热,温度高,傍晚下雷阵雨时,使池塘上下水层,因水温变化而产生对流,上层溶氧较多的水和下层溶氧较少的水混合后,整个池塘溶氧量降低。致使鱼类在半夜前后或黎明前浮头,如不及时解救,就会造成泛塘…  相似文献   

7.
公告     
北方地区冰封期时间比较长,特别是东北、西北等地区,冰封期最长的可达150天以上,冰下水温低,对鱼类的安全越冬影响很大.影响鱼类安全越冬的最主要外因就是越冬池塘的溶氧量.越冬池塘封冰后,水中溶氧在自然状况下,同时存在耗氧和产氧两个方面的因素.耗氧主要是由于水中的生物呼吸和有机物的氧化等原因造成的.而产氧主要是由于水生植物及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的结果.生物增氧,简单地说,就是根据具体情况,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促进冰下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并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氧气,作为越冬池塘溶解氧的主要来源,用于改善水质、满足鱼类呼吸的需要,达到鱼类安全越冬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北方地区冰封期时间比较长,特别是东北、西北等地区,冰封期最长的可达150天以上,冰下水温低,对鱼类的安全越冬影响很大.影响鱼类安全越冬的最主要外因就是越冬池塘的溶氧量.越冬池塘封冰后,水中溶氧在自然状况下,同时存在耗氧和产氧两个方面的因素.耗氧主要是由于水中的生物呼吸和有机物的氧化等原因造成的.而产氧主要是由于水生植物及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的结果.生物增氧,简单地说,就是根据具体情况,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促进冰下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并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氧气,作为越冬池塘溶解氧的主要来源,用于改善水质、满足鱼类呼吸的需要,达到鱼类安全越冬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1.生活习性 长吻(鱼危)属温水性鱼类,其生存适温是1℃~38℃,生长适温是15℃~30℃,最适生长水温是25℃~28℃。10℃以下和31℃以上则基本停食。它能在野外鱼塘里自然越冬,即使在北方地区,只要池水保持一定的深度,就是表层水结了冰也不会被冻死,而在南方的两广、海南等省区,冬季还能继续生长。 长吻(鱼危)的耗氧率明显地高于草、鲢、鳙、鲤等鱼。当水温为24℃~26℃时,水中溶氧若在5毫克/升以上时,它的食欲旺盛、生长率与饲料报酬都很高;随着溶氧降低,其摄食量减少,长势变缓,饲料系数升高;当降至  相似文献   

10.
鱼池水质管理,直接影响养鱼效益。衡量养鱼池水质好坏的主要指标如下:(一)温度测试不同鱼类要求不同的水温,草鱼、鲢、鳙、鲤、团头鲂等适宜水温为20~30℃,罗非鱼适宜水温为25~34℃。现市场上的水质分析仪和溶氧测定仪,均有测试水温的功能,可以测定不同水层的水温,以便采取调节水温措施。(二)溶氧值的测试一般鱼类适宜的溶氧值为3毫克/升以上。当水中溶氧值小于3毫克/升时,鱼不摄食,停止生长;小于2毫克/升时,鱼就会浮头;在0.6~0.8毫克/升时,鱼就开始死亡。近几年来,已有不少测量溶氧的电子仪器投入市场,如上海淀山湖无线电厂生产的CS-1…  相似文献   

11.
(一)增氧机的作用用增氧机可以控制水质,增加水中的溶氧量,使鱼生长在适宜的水中,淡水鱼最适宜和生长的水温为20~28℃。温度升高,大气压力降低,溶氧量均下降;同时,在这个温度区间,鱼的活动量较大,新陈代谢旺盛,耗氧率也较高;此外,在这个温度区间,池水中的粪便、淤泥等有机质分  相似文献   

12.
黄颡鱼是一种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底栖性小型鱼类,多栖息于江河水流缓慢、多乱石的环境或水生植物丛中,白天栖于水底,夜间游到水面觅食。黄颡鱼产粘性卵,雄鱼具有筑巢及保护鱼卵鱼苗的习性,有较强适应能力,耐低温低氧。生存水温1—38℃,摄食水温5—36℃,生长水温18~34℃,最佳生长水温为22—28℃,pH值适应范围5.2~8.4,最佳pH值7~7.6,耐酸力较强,对碱性敏感,溶氧为3mg/L时活动正常。  相似文献   

13.
鱼池若想达到立体增氧效果,需要合理搭配与使用涌浪机、水车式增氧机、纳米曝气盘等先进增氧设备,注意各种增氧机的使用方法,做到适时合理开机,实现互补作用,有效提高水体溶氧量,减少疾病发生,达到健康养殖、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氧是鱼类赖以生存和生长发育的必备条件之一,水中含氧量主要与自然温度、湿度以及鱼体的密度有关。在炎热的夏天,溶氧量的减少会使鱼上浮水面吸氧,鱼体能消耗大,长期后还可能导致鱼的生病及死亡。因此,鱼类的人工养殖必须进行增氧。超声波增氧系统对鱼类养殖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改白天注水为夜晚注水。在天气正常的情况下,夜晚给鱼池注水,尤其是凌晨3~4时或1~2时注水,可提高池水的溶氧量,改良水质,避免鱼缺氧浮头,对防止泛池和病害发生有明显效果。2.改吸深层水为吸浅层水。用抽水机给鱼池加注新水时,通常是将抽水管插入水下1米或更深处,所吸注的是深层水。这种水有机质含量高,溶氧含量低,水温也偏低,注入鱼池后,不利鱼的生长发育。因此,要改吸溶氧丰富的浅层水,即将吸水管插入水下30厘米即可。3.改水流直冲为斜冲。不少养鱼户在为鱼池加注新水时,把抽水机水管架在池埂中间,直接向池中冲水,使新注入的水和原来鱼…  相似文献   

16.
1试验材料和方法 1.1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面积为8340m^2,长方形,条石池埂,东西走向,平均水深2.30m,水中泥沙含量较少,透明度35cm左右,周围没有工矿企业污染,溶氧充足,一般在5.5mg/l左右。4~10月份的水温在16~32℃之间,平均水温20℃。  相似文献   

17.
<正>在渔业生产中,常因水中溶氧低导致鱼类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夏季水温升高,溶氧量降低,鱼类出现"浮头"现象;在鱼类运输过程中由于缺氧也常出现大批死亡的现象,对渔业生产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氨基酸可以提高水产动物的抗应激能力,各种应激源如高密度饲养、水质污染、捕捞、病原微生物、环境的变化及水温、气候、饲料、水体的改变等均可以导致水产动物的应激反应,添加氨基酸可以抵抗这些应激反应,减少养殖中的损失和风险。甘氨酸(Gly-  相似文献   

18.
1水质控制 高温季节,投饵比较多,水质变化快,搞好鱼池的水质调节,是获得高产稳产的措施。水质调节主要是提高水中溶氧量,减少耗氧量和氨氮含量,提高池水透明度。受冷空气的影响,池塘水温逐渐下降,养殖鱼类进入休眠状态,摄食量明显减少,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减弱。由于自入秋以来,降雨量少,养殖鱼池内注入新水的量小,同时由于池塘内大量投入未经发酵的有机肥和鱼饲料,连同鱼类粪便进入水体。  相似文献   

19.
1保持鱼塘适度水深 早春鱼塘要保持适宜的养殖水位,不可过浅或过深。池水过浅,水体热能散失较快,而且初春天气变化频繁,若突然变冷,易冻伤池鱼;池水过深,由于春季气温偏低,光照不强,水温难以提高,不利于池塘物质能量转化和鱼类生长。实践表明,早春池水深一般以1.2米左右为宜,这样水体热能不易散失,能保持水温和水质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0.
大黄鱼鱼苗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学舒  王英 《经济动物学报》2007,11(3):148-152,158
为了给大黄鱼的生理学及大黄鱼养殖的放养密度、水质管理、饵料利用以及活鱼运输等提供技术参考依据,对大黄鱼基础代谢水平进行测定。在3种水温(14,20,25℃)条件下测定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鱼苗(体长7.8~9.1 cm,体重6.61~8.85 g)的耗氧状况,据此计算出大黄鱼鱼苗的耗氧率,及瞬时耗氧率与溶氧量及水温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大黄鱼鱼苗耐低氧能力差,其耗氧率和窒息点溶解氧水平都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大,14℃时两者为2.833μg/(g.min)和1.42 mg/L;25℃时两者为4.677μg/(g.min)和2.27 mg/L。大黄鱼鱼苗的瞬时耗氧率在其呼吸生理的某个时段出现特殊现象:当水中溶解氧下降至其浮头点和昏迷临界点之间时,瞬时耗氧率会在一个较短的时间范围内呈现跳跃式提升,这种现象在已有的鱼类耗氧率研究中从未出现过。此后的瞬时耗氧率急速下降至最低点,其呼吸类型可归属于逆向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