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郭传甲 《养猪》2005,(2):11-13
猪的杂交是指不同品种或不同品系间的交配,一般将品种间杂交生产的商品猪叫杂种猪,系间杂交生产的商品猪叫杂优猪。在商品猪生产中利用杂交提高生产水平、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1猪的杂交效应猪的杂交效应即杂种优势和遗传互补效应。1.1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不同种群杂交所生杂种,在生活力、生长势、生产性能等方面往往优于两个亲本种群的平均值的现象。杂种优势主要利用非加性基因的效应(即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显性效应是同一基因座位上两基因的特殊组合效应,上位效应是不同基因座位上基因间的互作效应)。目前以配合力作为研究杂种优势的…  相似文献   

2.
实行品种或品系间杂交,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增加经济收益的有效措施。从五十年代开始,国外采用多品种杂交的方法,选择和培育具有不同性能的高产品系、综合品系间的优点,生产商品“杂优猪”。近年来,国内也在开始做这方面的尝试。我省经过10年左右的杂交和培育杂种猪的实践,己经形  相似文献   

3.
<正>贵州省黎平县农业局猪场是集生猪养殖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和商品猪生产于一体的示范性生猪养殖场,承担起全县生猪杂交对比试验和养殖技术示范、推广,并向社会提供杂交仔猪和商品猪的育种生产任务。为加大和提高对贵州地方品系黎平花猪(即黔东大花猪,《黎平县畜牧业区划》称为黎平花猪)的开发与利用,本文通过以黎平花猪为杂交母本,分别以苏白、长白、杜洛克为杂交父本进行杂优组合,拟对黎平花猪的杂优选育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陈自峰 《猪业科学》2006,23(3):72-75
所谓二元杂交母猪,即长白公猪与大白母猪或者是大白公猪与长白母猪杂交所产生的一代杂种(长大或大长)母猪。如果再与杜洛克杂交,所生产的杜长大或杜大长叫三元杂交商品猪,由于二元杂交猪的父母属于国外引入品种,在饲养管理上有其独特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
刍议猪配套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传洲 《猪业科学》2005,22(11):58-59
《猪业在线》2005年第3期策划了关于“猪配套系”专题讨论,时未及至。拜读了各位专家之作后,颇受启发。故在此发颗“猪后炮”,以助余兴。以下是本人的主要观点,并力求赋予这些观点以个性。1配套系杂优猪“优”之缘由彭中镇教授在“试析配套系与猪配套系育种”一文中指出,猪配套系一词乃是国人根据hybridpigs(杂优猪)的生产模式转译之。可见,猪配套系实质乃商品猪生产杂交繁育体系。自专门化品系问世后,配套系也就随之形成。配套系生产的杂优猪之所以优,从遗传角度而言,理由有三:一是利用杂合子获得杂交优势效应,二是利用不同性状的基因间互…  相似文献   

6.
杂交,是我国乃至世界养猪业中普遍采用的提高养猪生产水平的有效手段。在很多国家,几乎所有的商品猪群都是杂种。猪杂交优势的利用应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个体杂种优势和亲本杂种优势。个体杂种优势指的是杂种仔猪本身所表现的在生活力和生长势等方面的优势;亲本杂种优势又包含了母本杂  相似文献   

7.
浙西地区的供港商品猪多以“长金”二元杂种猪为母本,杜洛克或大约克猪为父本的三元杂种猪,瘦肉率55%左右,一级率只有20%左右,而且性能不稳定。为了充分发挥我县大约克种猪资源的优势,提高其利用价值和商品猪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特在大约克种猪场进行了此项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试猪选择:选择经产(二胎)大约克母猪9头,经产(三胎)长金杂种母猪7头,杜洛克公猪2头,采用同期本交配种。从杜  相似文献   

8.
一、杂交育种的过去和现在杂交猪也叫杂优猪,是杂交品系间杂交而产生的商品肥育猪。它与品种间杂交产生的杂种猪不同。在养猪业生产中,较长时期采用品种间杂交生产杂种猪,利用杂种优势,公认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有效措施。随着育种科学技术的进展,逐步认识到,大多数品种在其培育过程中都是注意综合性状的选择,具体到每一个性状,就难以是最佳效果。品种又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个体间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用于杂  相似文献   

9.
1配套系杂优猪的优势 在商品猪的生产中,养殖者总是希望所饲养的商品猪在繁殖性状、肥育性状、胴体性状、肉质性状等各方面的表现都很优秀.其实这在现实中很难做到。不过配套系杂优猪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什么是配套系杂优猪呢?这还得从品种、品系和配套系说起。  相似文献   

10.
一、配套系杂优猪的优势 在商品猪的生产中,总是希望所饲养的商品猪在繁殖性状、肥育性状、胴体性状、肉质性状等各方面都很优秀,这在现实中很难做到。不过配套系杂优猪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什么是配套系杂优猪呢?这还得从品种、品系和配套系说起。 (一)一个品种可以分  相似文献   

11.
瘦肉型猪是指商品猪体重达90~110k时,屠宰后,胴体瘦肉率达55%以上的肉猪。如用杜洛克、大约克、长白公猪或瘦肉猪配套系的终端父本与长本、约本、约长、长约等二杂母猪或瘦肉型配套系的母猪配种,所产的商品猪(包括外二杂商品瘦肉猪)都叫瘦肉型肉猪。  相似文献   

12.
近20年来我国南方省市集约化瘦肉型商品猪场日异剧增,其主要饲养的繁殖母猪是洋二元杂种(即长白×大约克或大约克×长白杂交的后代)猪与杜洛克公猪杂交,生产出商品代杜长大或杜大长三元杂交猪  相似文献   

13.
猪瘦肉率受基因(品种)、营养水平、饲养方式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要提高瘦肉率,增加效益可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1饲养优良品种脂肪型猪或我国本地土种猪的瘦肉率一般为38% ̄45%。用杜洛克、长白或其他瘦肉型猪等杂交生产二元商品猪,瘦肉率可达55%;而用杜洛克、长白或其他瘦肉型猪改良生产的三元杂交商品猪(称洋三元),瘦肉率可达64%以上。对于一般农户,可用本地猪种和长白或大约克的杂交后代再和杜洛克种猪杂交,这样的猪只瘦肉率可达58% ̄61%,抗逆性比洋三元猪好,比较适合农户饲养。2营养调控2.1适当的营养水平根据猪的遗传潜能,按性别…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以来,世界上养猪业发达的国家,不是直接利用纯种生产商品猪,而是采用多元杂交与合成杂交,获得杂种优势,生产杂种猪作商品用。其中的四元杂交猪是广为推行的形式。所谓猪的四元杂交就是用2种不同的二元杂种公母猪进行交配以生产商品肉猪。由于商品代的父母本都是杂种,所以从理论上讲能充分利用个体、父本和母本的杂种优势。另外,四元杂交又比三元杂交能使商品代猪更好地利用互补性。这种杂交方式在商品猪生产中日益显示其优越性而被西欧、北美等广泛采用。 美国经过正反杂交试验,找出产仔多、耗料少、生长快的特优组合“杜…  相似文献   

15.
1饲养优良品种脂肪型猪或我国本地土种猪的瘦肉率一般为38%~DOI:10.3969/J.ISSN.1671-6027.2013.03.07145%。用杜洛克、长白或其他瘦肉型猪等杂交生产二元商品猪,瘦肉率可达55%;而用杜洛克、长白或其他瘦肉型猪改良生产的三元杂交商品猪(称洋三元),瘦肉率可达64%以上。对于一般农户,可用本地猪种和长白或大约克  相似文献   

16.
目前,生猪生产方式以二元和三元杂交为主.三元杂交猪以大约克和本地品种的杂交猪为母本,再以长白种公猪为第二父本杂交生产商品猪为多数;也有以长白和本地猪杂交猪为母本,再用大约克为第二父本生产商品猪的杂交组合方式.现在与1990年相比,商品猪的出栏天数由220天缩短到180天,育肥期平均日增重由604克提高到810克,饲料报酬由3.5:1提高到2.95:1,胴体瘦肉率由40%提高到63%.但在品种间的杂交生产中还存在着杂交乱配、无序化生产的问题.同时,本地纯种猪的数量锐减.  相似文献   

17.
特种野猪是以纯种野猪作父本、优良瘦肉型猪或本地猪作母本进行杂交,其杂交后代再与纯种野公猪进行回交而生产的一种杂种商品猪。1形态特征特种野猪初生时身上大多有纵向明显的深棕褐色带状条纹,在成长过程中带状条纹会逐渐消失,皮毛也逐渐变成灰棕灰黑色或黄褐色;耳小向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瘦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肉质也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提高商品猪瘦肉率及其肉质是当前研究的课题之一。用长大二元杂种猪做母本生产瘦肉型商品猪已在一些省市采用,利用地方良种猪做基础母本与外来瘦肉型猪进行四元杂交生产瘦肉型商品猪也在一些地方开始采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猪的屠宰体重、营养处理和杂交对胴体组织和器官生长的影响,瘦肉型猪攻关课题所属的生长发育课题组于1983到1985年研究了杜哈一代杂种猪不同体重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其适宜屠宰时期。据对杜哈一代杂种100头(公母各半)屠宰测定资料的统计分析,揭示出杜哈一代杂种间公猪(阉)和未阉母猪胴体组织和器官发育的特点,为商品猪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我国瘦肉猪生产中不能持续合理利用地方猪种的问题.以山东莱芜猪为例,提出一种能够持续利用地方品种猪的终端——轮回杂交繁育体系:该杂交体系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由莱芜猪、大约克、长白猪三品种组成的轮回杂交体系.用于繁育杂交母猪与终端公猪组成的终端杂交体优商品猪。并体系的利弊、运行中的相关交繁育体系具杂交母猪:二是系.用于生产杂从生产实践和理论角度分析了该杂交繁育对莱芜猪保种的影响以及繁育体系建立和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该终端——轮回杂有简便高效的特点,总体优于土洋品种猪多元经济杂交.繁殖性能和肉质等方面优于洋三元猪生产模式,并有利于地方猪种合理持续利用,适合在我国农村建立瘦肉猪繁育体系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