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2010年3月,本公司研究所购进100只1日龄雏鸭,饲喂条件适宜,雏鸭精神状态良好,饮食粪便均正常,但在17日龄时突然有5只雏鸭相继死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鸭病毒性肝炎在我县部分养鸭户所饲养的3周龄以内雏鸭中发生,是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给我县的养鸭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2001年1月下旬,我县张某从余姚引进1日龄雏鸭4000只,7日龄时发病,第一天死亡281只,第二天死亡330只。后经确诊为鸭病毒性肝炎并发沙门氏杆菌病,经采取紧急治疗措施后,病情得到控制。2.临诊症状有的雏鸭不见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一般雏鸭发病初期表现精神委靡,羽毛松乱,缩颈呆立,眼半闭呈昏睡状。有的病鸭拉白色腥臭粪便,肛…  相似文献   

3.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各品种的鸭均可感染,但多发于1-3周龄的雏鸭,尤其对1周龄以内的雏鸭危害性最大,成年鸭亦可感染但不发病,而成为此病的传染来源。该病以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其特征。临诊表现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炎和出血。本病给养鸭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大大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1病例介绍某养鸭专业户于2010年4月份购进肉鸭3000只,4日龄前生长发育良好,但饲喂到5日龄,部分雏鸭陆续发病死亡。病鸭开始时症状不明显,后仰头踢腿,全身性抽搐,倒向一侧突然死亡,死后呈角弓反张,每天死亡几十只。发病后再饮水中加入几种抗生素都未见明显好转,于是禽主带病鸭和死鸭来我站就诊。  相似文献   

4.
叶土发 《中国家禽》2001,23(13):19-19
1发病情况 2001年1月31日、2月1日和2月3日,某养鸭专业户分别从我市三个孵化厂购进北京鸭雏鸭5000只、3200只、4300只,合计12500只,三批雏鸭未进行鸭病毒性肝炎活疫苗免疫,从2月11~12日起,三批雏鸭陆续发病,突然死亡.曾使用青霉素、庆大霉素注射、恩诺沙星饮水治疗无效.户主于2月19日带病死鸭11只及病重鸭2只来本站求诊,据了解三批雏鸭已死亡3820只,死亡率30.56%.  相似文献   

5.
路光 《中国家禽》1999,21(10):26-26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常发生于25日龄以内的雏鸭,死亡率高,给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鸭病毒性肝炎与其它疾病混合感染,很少见于报道。本文报道一起鸭病毒性肝炎与曲霉菌病混合感染的病例。1发病情况1999年4月13日,我县某农户从浙江省长兴市购进1日龄商品代樱桃谷鸭2000只,利用鱼塘水面饲养。在饲养场地上有一棵已经腐烂的老树桩,雏鸭经常成群的去采食腐烂的树桩木屑。4月18日突然死亡雏鸭4只,叨日夜间死亡28只。于ZIH取病鸭作兽医实验室诊断。ZIM床症状雏鸭突然发病、精神沉郁、呆滞、食欲减退或废绝。行…  相似文献   

6.
1988年春,某鸭场饲养的雏鸭,发生了一种传播迅速、发病急、死亡率高的传染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诊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发病情况:该鸭场于3月11日购进3320只樱桃谷鸭苗。进雏后,饲养管理正常,3月19日中午,突然大批发病,当日死亡92只,发病后第3天,死亡353只,是日为死亡高  相似文献   

7.
肉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急,传播迅速且死亡率高.自然条件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仅感染雏鸭,以10~ 15日龄雏鸭发病最多,死亡率可高达90%,给养鸭业带来了巨大损失.为让广大肉鸭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防患未然,对该病有个明确认识,笔者特将此病的发病及诊断情况总结如下,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急性传染病,发病急、来势猛,病期短、死亡多。我市部分养鸭专业户饲养的雏鸭在今年发生病毒性肝炎,笔者采用中药对7户3880只雏鸭进行防治,取得较好的效果,达到迅速控制病情,减少因疫病造成的死亡损失。用药的鸭群死亡损失控制在3.7%以内,对65只病鸭单独治疗试验,结果全部存活。一、发病情况市郊三个乡镇先后有7户专业户雏鸭发生病毒性肝炎,共计为3880只鸭,其中7—8日龄1030只,10日龄1350只,14日龄650只,21日龄250只,29日龄600只,以7—10日龄的鸭发病为多,同地饲养与同户饲养的成年鸭未见发病。鸭群发病有着共同的下列诱因:1.游水  相似文献   

9.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的传染病。其特点是肝脏肿大并有出血斑点。在新疫区,本病死亡率可达90%以上,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2011年8月20日,如皋市丁堰镇某养鸭专业户饲养的15日龄雏鸭2800只,因病死亡1000多只,曾注射鸭瘟抗血清无效。  相似文献   

10.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的传染病。其特点是肝脏肿大并有出血斑点。在新疫区,本病死亡率可达90%以上,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2011年8月20日,如皋市丁堰镇某养鸭专业户饲养的15日龄雏鸭2800只,因病死亡1000多只,曾注射鸭瘟抗血清无效。  相似文献   

11.
鸭病毒性肝炎(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可达90%以上),是严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流行的鸭肝炎病毒以1型DHV(DHV1)为主,以10日龄左右的雏鸭发病最多.在自然条件下,鸭病毒性肝炎只发生于雏鸭,常造成雏鸭短期内大批发病及死亡;成鸭亦可感染,但不表现症状而成为隐性带毒者,能给养鸭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2010年3月份,我单位购进100只1日龄雏鸭,饲喂条件适宜,雏鸭精神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3.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简称DVH)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对各品种的雏鸭均有易感性,主要感染5周龄以内的雏鸭,尤以2周龄以内的雏鸭最易感,表现为发病急、传播快、病程短、死亡率高,常在出现角弓反张症状后死亡,主要病变特征为肝脏肿大和出血。该病常给养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999年11月长沙市某鸭场饲养的1服500只雏番鸭突然发病,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番鸭病毒性肝炎。现就该病的情况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1999年11月长沙市某鸭场饲养的1 500只雏番…  相似文献   

14.
我镇肉鸭养殖户王某于2004年4月12日,进雏鸭1500只,饲养8日龄,突然发病,死亡13只。病鸭精神沉郁,呆立昏睡,有轻微的呼吸困难症状,死亡时有“角弓反张”症状,误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用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治疗后死亡185只,第二天前来我中心就诊治疗。  相似文献   

15.
鸭病毒性肝炎是25天龄内肉雏鸭最易感染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随着肉鸭养殖业的发展,集约化程度高、批量大,农户养殖环境条件差,饲养管理粗放,雏鸭病毒性肝炎继发大肠杆菌病的病例在临诊上比较多见,如处理不及时或不正确,死亡率极高,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报道一起典型的病例,供同仁和广大养鸭户参考。一、发病情况和临诊症状2000年5月16日, 我市某养鸭专业户从河南某种鸭场购进4 000羽北京肉鸭苗,利用水库网箱水面加棚圈饲养。肉鸭苗从3天龄开始发病,死亡急,当天死亡17只,第二天死亡178只,第三天死亡269只,5…  相似文献   

16.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主要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近几年,我区年饲养出栏樱桃谷肉鸭达500万只以上。随着饲养量的增加,雏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以5-15日龄较多,且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7日龄内的雏鸭死亡率可达95%,给肉鸭养殖户造成极大经济损失。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药结合方法,共诊治该病肉鸭127批(次)、26.48万只,治愈23.67万只,治愈率达89.4%,收到良好效果。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1临床症状该病主要表现为病程短、发病急、死亡快,往往在短时间内出现大批死亡。感…  相似文献   

17.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在自然条件下,鸭病毒性肝炎只发生于雏鸭,成鸭亦可感染,  相似文献   

18.
<正>鸭病毒性肝炎是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在新疫区,该病的死亡率很高,可达90%以上。1发病情况永修县一养鸭户反映其鸭场出现大量4日龄雏鸭死亡现象。经了解得知此雏鸭为同一批购入,购入后第2d就出现死亡现象,第3d达到700余只,第4d达1 000余只。雏鸭为突然发病,病程短促。  相似文献   

19.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3周龄以内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有3种血清型,即Ⅰ、Ⅱ、Ⅲ型,我国主要流行的是Ⅰ型.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在自然条件下,鸭病毒性肝炎只发生于雏鸭,3~25日龄的鸭最易感,发病率达100%.  相似文献   

20.
<正>鸭病毒性肝炎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高免血清或新型鸭肝炎病毒卵黄抗体治疗效果显著。可采用种鸭产蛋前一个月两次预防接种、提高雏鸭母源抗体水平的方法来抵抗该病的发生。饲养要全进全出。2015年3月16日,曲阜巿一肉鸭养殖户带着六只病死鸭来到兽医诊疗部。据养殖户说,3月5日进雏鸭5000只,15日有异常表现,死亡6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