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茅盛浩 《食用菌》2004,26(3):34-35
白灵侧耳又名白灵菇,由于近年来市场价格较高吸引了不少食用菌栽培者。但是不少栽培过白灵菇的栽培者反映。种白灵菇不赚钱。不赚钱主要原因是白灵菇出菇率低.不能保证每个栽培袋都能出菇。在多年野外菇棚和工厂化可调温菇房内栽培白灵菇的生产实践中,我们也碰到过类似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摸索了一套白灵菇高出菇率栽培  相似文献   

2.
白灵菇原产北方,属中低温菌类。南方冬季气温较高,相对低温时段较短。但南方山区海拔高度差异很大,气温相差悬殊。因此南方引进白灵菇可以选择高海拔地区栽培。现将本县近几年引进栽培白灵菇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提出南方栽培白灵菇的适宜区域(以海拔高低为标准划分适宜区域)及其栽培技术要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白灵菇15号杂交菌株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白灵菇4号菌株和10号菌株为亲本,通过单孢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白灵菇15号杂交新菌株。白灵菇15号杂交新菌株的子实体呈手掌形,柄较短,产量较高,平均生物学效率达48.26%。  相似文献   

4.
周玲 《食用菌》2004,26(3):46-47
1 糟香白灵菇 口感细嫩、爽滑,醇香咸鲜,回味略甜。原料鲜白灵菇300g,醪糟汁100g,化鸡油50g,川盐、鸡精、水豆粉、高汤各适量。制作鲜白灵菇去蒂、洗净,切成片;炒锅内放化鸡油烧热,下白灵菇片,加川盐炒几下,加入高汤,醪糟汁,烧至入味时,放鸡精、水豆粉收汁,起锅即成。制作关键烧白灵菇的火不宜过旺;在勾水豆粉时,汤汁不宜过多,以二流芡为好。  相似文献   

5.
白灵菇在贮藏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白灵菇鲜品中糖、蛋白质、氨基酸、甘露醇等营养成分的舍量,及其在贮藏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白灵菇不仅营乔丰富,且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在白灵菇采后的贮藏过程中旺盛的氮、糖代谢是引起白灵菇失鲜、变质和腐败的原因,其中在贮藏前期以氮代谢为主,在贮藏后期以糖代谢为主。  相似文献   

6.
遵化市地处河北省中部、西邻京津,与天津市蓟县连片发展成了国内最大的白灵菇生产基地,日最高产鲜菇近千吨。实现了北方无公害白灵菇规范化高效栽培,2007年1月,《北方无公害白灵菇高效栽培技术规程》被列人唐山市地方标准和承德市地方标准。  相似文献   

7.
6个白灵菇菌株酯酶和过氧化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6个白灵菇菌株进行了酯酶(ES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白灵菇菌株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之间既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又各自具有本菌株的特有特征。②白灵菇菌株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比较稳定,是一项稳定的分子水平的重要指标,可以作为鉴定白灵菇种类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白灵菇栽培品种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用我国白灵菇的13株主栽品种和1株糙皮侧耳作为参照,按其特征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结果显示:13株白灵菇可分为4个大类。说明我国白灵菇主栽品种问遗传物质相似程度很高,表明现有栽培品种缺乏丰富的基因型,品种比较单一,市场上白灵菇命名的混乱情况,不仅有同种异名的情况,还有异名同种的现象,亟待整顿和规范。  相似文献   

9.
五种不同出菇地白灵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五种不同形式的出菇方式对白灵菇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对白灵菇的出菇早晚有较大影响,白灵菇的菇形、色泽、大小等外观表现不同处理间差异明显,不同处理间产量差别相差1倍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激素及其组合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同。并且存在着交互作用。激素通过提高白灵菇菌丝胞外酶的活力,促进其生长发育。激素处理能明显缩短白灵菇的发菌时间。  相似文献   

11.
白灵菇驯化栽培历史较短,生产中多种出菇方式并存,栽培经济效益差别很大。为此,笔者就近几年当地白灵菇生产中常用的6种出菇方式进行了对比试验,以筛选出适于我市出菇管理方式,提高白灵菇栽培的经济效益。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秦秀丽 《食用菌》2006,28(2):29-30
白灵菇是近年来北方地区发展较快的一种珍稀食用菌。但据笔者了解以及菇农的反映,由于栽培经验不足,技术要领掌握不好,导致代料栽培白灵菇的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影响了菇农的积极性。为此。笔者将几年来摸索玉米芯栽培白灵菇实践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北方园艺》2007,(11):208-208
白灵菇菌袋接受低温刺激、进入出菇阶段后,应加强显蕾阶段的管理,否则会因管理不当造成白灵菇菌袋上下乱显蕾,浪费营养,影响菇品商品性及产量。根据大量培养白灵菇的实践,特提出以下建议,仅供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14.
白灵菇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和温度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pH值和温度两种因素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试图求出最适宜白灵菇菌线生长的pH值和温度。研究中pH值为5,5.5,6,6.5,7,7.5,温度为22℃,23.5℃,25℃,26.5℃,28℃。试验结果以菌丝的日增长长度为统计指标进行两因素方差分析,再通过对菌丝增长长度的平均值进行多重比较,最后得出25℃是白灵菇菌丝生长的最佳温度,pH值5-7.5均适宜白灵菇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白灵菇富硒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2SeO3对白灵菇菌丝体、子实体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及白灵菇的富硒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的亚硒酸钠浓度为40mg/kg-80mg/kg时,对白灵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具体论述了白灵菇罐头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规范、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等,为促进我国白灵菇罐头产业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温白灵菇天山619菌株选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温白灵菇天山619菌株,是我所于2002年6月19日采集于我区阿魏滩上的野生白灵菇,驯化后该菌株最大的优点是无需低温刺激即可出菇,出菇温度范围为8—30℃,最适宜温度为23-26℃。有效地延伸了栽培白灵菇的季节,对提高栽培者的经济效益,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根据白灵菇和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相似的特点,我们同京郊区县合作单位进行了合作研究,总结出白灵菇和杏鲍菇共同的关键栽培技术要点,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9.
以白灵菇菌株TN01为试材,通过对白灵菇栽培特性、水分代谢以及降解酶活性等相关指标的测定,探究栽培料中添加新型γ-聚谷氨酸基复合保水剂对白灵菇生长中的影响,以期为γ-聚谷氨酸基保水剂在食用菌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添加γ-聚谷氨酸基复合保水剂不仅能促进白灵菇菌丝生长,缩短满袋时间与后熟期,使白灵菇的现蕾时间提前6~7 d;同时显著提高了平均单袋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与对照相比,添加γ-聚谷氨酸-壳聚糖、γ-聚谷氨酸-明胶复合保水剂后,平均单袋产量分别提高103%、79%,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02%、78%。且添加γ-聚谷氨酸-壳聚糖复合保水剂可显著降低菌袋污染率,达到0.38%。  相似文献   

20.
以白灵菇干制品和酸菜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制富含多种功效成分的白灵菇酸菜酸辣营养酱。最终,确定了白灵菇及酸菜的加工形状、白灵菇热烫的时间和温度、白灵菇及酸菜的大小、黄豆酱的添加量、白灵菇与酸菜的质量比。感官评分数据表明,最佳的生产工艺为:白灵菇、酸菜的加工形状为块状,白灵菇热烫温度为90℃、热烫时间为2 min,白灵菇、酸菜切块的大小为0.25 cm×0.25 cm×0.25 cm,黄豆酱的添加量为30%,白灵菇与酸菜的质量比为3∶1。在此工艺配方条件下能得到香味浓郁、口感较好、保健价值高的白灵菇酸菜酸辣营养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