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疆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在新疆灌区实行“三改”,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以推行“供水到户”为切入点的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和灌区的水价改革,大大促进节约用水,提高供水保证率和供水质量,逐步形成符合新疆区情的水价机制,为灌区良性运行和灌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供水保障。  相似文献   

2.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湖北省大型灌区概况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 ,洞庭湖之北 ,介于东径 10 8°31′至116°10′ ,北纬 2 9°0 5′至 33°2 0′之间。全省国土面积 18.5 9万km2(折算 2 7885万亩 ) ,其中山地占 5 2 .4% ,丘陵占 2 6 % ,平原占2 1.6 %。东、北、西三面环山 ,地势较高 ,中南部是江汉平原 ,地势较低。除桐柏、大别山区共有 14 0 0km2 属淮河流域外 ,其余均属长江流域。全省 31处大型灌区西起宜昌、丹江 ,东至浠水、蕲春 ,横贯南北 ,遍布于广大平原和丘陵岗地 ,跨 45个县市区 ,面积 480 .4万hm2 ( 5 70 6 .7万亩 ) ,总人口 170 4.78万人 ,总耕…  相似文献   

3.
搞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 建设高标准节水灌溉示范区陈雷(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北京市100761)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的指示,国家计委农村经济司、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和农村水利司共同召开座谈会,对高标准节水灌溉...  相似文献   

4.
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目前中型灌区的渠系防渗差、渗漏大、附属建筑物配套也不完善、水利用系数普遍较低、实际灌溉面积远达不到设计灌溉面积,干旱缺水现象较严重。通过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保证农业灌溉,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条件,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5.
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对淠史杭灌区自然条件,灌区状况,工程情况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初步分析,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重要举措之一,湖北省漳河灌区通过持续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项目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灌区内工程设施得到改善,抗灾减灾效益突出,节水效益显著增加,输配水能力和用水效率大幅度提高,供用水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水价改革稳步推进,灌区末级渠系试点建设积极开展,灌区环境得到美化,工业、生活供水安全得到切实保障,灌区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工程建设与管理明显规范,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本灌区开展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灌区建设与管理新思路,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在系统总结位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实践情况的基础上,对位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综合效益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位山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综合效益主要表现为节水效果明显,经济效益巨大,有利于社会稳定,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建管改革,推动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8.
在1998~2005年期间,国家分年度、分阶段对宝鸡峡灌区干支渠和建筑物等实施了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随着各年度工程的竣工投运,灌区工程设施面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观,工程减灾效益、经济效益、节水效益和生态效益等逐步显现.经跟踪调查和运行测试,灌区工程维护费和事故赔偿费不断减少,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灌溉用水率和节水量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灌区缺水状况,促进了灌区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白沙灌区自然地理条件、灌区工程状况和管理情况的初步分析 ,在灌区与工业用水出现矛盾时 ,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的整体思路  相似文献   

10.
宁夏引黄灌区历史悠久,是我国大型灌区之一。自实施宁夏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以来,灌区骨干工程安全状况有了较大改善,渠道综合调控能力不断增强,灌区节水意识进一步提高。良田渠灌域是青铜峡河西灌区的组成部分,通过渠道砌护及建筑物新建、维修等改造工程措施,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减少引黄水量,完善渠道防洪体系,为渠道提供安全的行水条件。对灌区经济持续发展和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对改善渠道沿线生态环境和城市美化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适宜性模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节水灌溉工程决策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投资规模和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传统的以定量因素为主的“技术—经济”评价准则,着重于技术目标与经济目标之间的平衡和协调,由于实际工程不仅涉及许多定量指标,也涉及大量定性指标,且各指标之间往往不可公度,使得传统方法不能完全满足工程决策的更高要求。以工程模糊集理论和熵—信息理论为指导,构建了节水灌溉工程系统模糊综合评价熵权数学模型,并结合河南省长葛市实际,对模型及求解方法进行了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水资源短缺,而农业用水量大,水利用率低,严重制约当地农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状况,提出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加快技术进步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和完善灌溉管理体制,对现有灌区进行技术改造,是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确保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改善生态环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水利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10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深受广大灌区人民的拥护.通过这些年来的实践,认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要注重改革,以改造促改革;要注重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增大节水改造的科技含量;要注重灌区水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注重改造中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当前发展节水灌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九五”以来,节水灌溉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紧缺的局面,为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恢复和建设良好生态系统,促进农村水利现代化、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节水灌溉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发展节水灌溉必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手段,共同推进,最后提出了当前发展节水灌溉应重点做好的有关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不同节水灌溉技术的节水机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甘肃省特殊自然地理条件,对于喷灌、滴灌、渗灌及波涌灌几种方式下,小麦和玉米两种作物的灌溉节水机理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节水灌溉方式下这两种作物的节水性和生育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在降雨、灌溉水量和前期土壤特性一定的情况下,在喷灌、滴灌、渗灌及波涌灌几种节水灌溉技术中,渗灌的节水性最好,依次为滴灌、喷灌、波涌灌。小麦和玉米在渗灌条件下产量比滴灌、喷灌和波涌灌都高,小麦渗灌产量比滴灌增加7.6%,比喷灌增加13.1%,比波涌灌增加22.4%。玉米渗灌产量比滴灌增加1.3%.比喷道增加6.3%。  相似文献   

16.
节水高产控制灌溉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控制灌溉具有明显的节水、高产效果。水稻控制灌溉可节水50%,增产10%;大面积推广运用可节水3000m3/hm2,增产750ks/hm2。小麦控制灌溉可节水65%,增产20%;大面积运用可节水2500m3/hm2,增产1000kg/hm2。水稻控制灌溉灌溉水的生产效率为2.85kg/m3;小麦为7kg/m3。该技术投资少,方法简单,易操作。分析了水稻、冬小麦控制灌溉的作物需水量的试验数据,提出了其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7.
漳河灌区节水灌溉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越来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发展节水灌溉已经成为灌区越来越重要的任务。自改革开放以来,漳河灌区灌溉用水量有了大幅度下降,而农业生产总产量却有所上升。灌区通过节水灌溉,使得灌溉水分生产率不断提高,在保证农业生产总产量稳步提高的前提下节约灌溉用水。与此同时,将所节约的农业灌溉用水转移到如发电、城镇供水、工业用水等非农业用水部门,从而大大提高了单方水利用效益。这是我国开展节水灌溉较为成功的典范。通过研究漳河灌区节水灌溉的影响,寻求大型灌区真实节水的途径,使得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  相似文献   

18.
宁夏节水型灌区载体建设及考核标准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夏是我国第一个省级节水型社会试点省市,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90%以上,灌区单元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其节水措施将直接影响到该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效果。在对宁夏灌区用水特点调研基础上,参考国内相关成果,初步制订了宁夏节水型灌区建设及考核标准,为宁夏节水型灌区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在大范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节水灌溉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对体系所包含的主要方面,包括有限水资源时空合理配置、涵养水源,在输、配、灌、耗各个环节减少无益水量损失,提高水的利用率和供水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系统的措施和实施技术。并在较大范围内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