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手瓜是一种高产优质蔬菜,它营养丰富,对人体具有滋补保健功效。佛手瓜脆嫩可口,既可凉拌或热炒,也可做汤、腌渍和酱制。佛手瓜耐贮运,只要不冻,可放置至来年的“五一”。佛手瓜在果实生长旺期,生长很快,一夜间就能增重50克,整个挂果期仅需20天。佛手瓜产量...  相似文献   

2.
岳洪 《农村科技开发》2004,(1):16-16,10
佛手瓜别名梨瓜、合掌瓜、洋丝瓜、丰收瓜等,属葫芦科。佛手瓜属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生长旺盛,病虫害少,适合粗放栽培,即可食用实嫩梢,有可吃地下块根。佛手瓜的营养价值较高,味道鲜美,耐贮藏,是新兴发展起来的果菜。  相似文献   

3.
曾志伟 《云南农业》2014,(11):71-71
佛手瓜又名隼人瓜、安南瓜、寿瓜、洋瓜等,是一种葫芦科佛手瓜属植物,以云南、四川、福建栽培最广.佛手瓜除果实外,其嫩茎叶、卷须、地下块根均可做菜肴.云南种植的佛手瓜就是以采收其嫩茎叶,即佛手瓜尖为主.会泽县佛手瓜种植面积共约200 hm2余,所产佛手瓜尖远销贵州、四川、上海等地,已成为会泽河谷区种植的主要蔬菜.佛手瓜尖每亩年平均纯收入在1万~2.5万元,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
佛手瓜适应性强,抗病虫,易管理,产量高,耐贮存,品质佳,享有“绿色食品”的美誉。近几年来,沂源县委、县政府把佛手瓜生产作为全县重点产业来抓,领导非常重视,群众积极性高,同时注意搞好科技培训,销售服务等工作,全县佛手瓜生产发展迅速。1997年,全县共种植佛手瓜65万株,折合面积3.25万亩,总产量达0.8亿公斤,实现产值1亿元;1998年,种植5亩,预计产量可达1.5  相似文献   

5.
佛手瓜,又名洋丝瓜、合掌瓜、福寿瓜,其嫩梢称为龙须菜,在我国北方地区常作一年生蔬菜栽培。佛手瓜营养丰富,内含多种微量元素和人体不可缺少的多种维生素,其瓜和嫩梢均可食用,栽培管理比较简单,适应性广,且果实耐贮运,不易感染病虫害,很少使用农药,是一种典型的无公害保健蔬菜  相似文献   

6.
佛手瓜因适应性强、高产、耐贮运,且不需农药防病治虫,是名副其实的无公害蔬菜。因其营养丰富,被誉为超级蔬菜。目前,已从庭院种植发展到大田,由单作发展为与粮、菜、食用菌间作、套作等五种立体栽培形式。一、庭院立体栽培在庭院背风向阳处,4月下旬定植佛手瓜幼苗,就地搭高2米左右的棚架,7月下旬,瓜蔓即爬满架。架下可以种植速生蔬菜或从事养殖业。架上架下都有经济效益。二、春云豆套栽佛手瓜春云豆按当地常规播种,在云豆畦背上套栽佛手瓜苗,每亩25~30株。云豆  相似文献   

7.
佛手瓜是新丰县高产、优质、大面积生产的蔬菜.介绍了新丰佛手瓜的营养成分,归纳了新丰佛手瓜高钾低钠、富含硒元素、富含膳食纤维的营养特点及其功能,并指出新丰佛手瓜具有适于加工成系列保健食品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
佛手瓜高产栽培技术徐宏斌(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信阳464000)佛手瓜原产热带,具有耐热、喜湿、好水、耐肥、不耐低温的特点。瓜蔓分枝力强,病虫害少;生长期一般210—230天以上;瓜大,果多,每个瓜平均重250g左右,大的500g以上,每株结瓜400...  相似文献   

9.
<正>佛手瓜是一种多年生宿根草质藤本短日照植物,春夏生长,秋季开花结果,可以食用果实、嫩茎以及地下块茎等。佛手瓜喜温,不耐热、不耐寒,喜光且耐阴、耐旱、不耐湿,对土质要求不严格。佛手瓜苗(嫩茎)作为一种特种蔬菜,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传统栽培习惯采用高棚架疏植方法,采收迟,产量低(亩产1 200 kg左右),经济效益低。经过对照试验,采用矮棚架密植方法或爬地密植  相似文献   

10.
佛手瓜在山东鲁南地区引进推广20年,其适应性强、高产而耐贮运、不用农药防病治虫,是名副其实的无公害蔬菜。现介绍5种立体高效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1.
佛手瓜,别名合掌瓜、拳头瓜、万年瓜、洋丝瓜等,是葫芦科佛手瓜属中的栽培种,为蔓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作一、二年生或多年生栽培。起源于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岛一带,18世纪传入美国,后传入欧洲,大约19世纪传入中国。20世纪60年代在西南、华南等地栽培。由于佛手瓜的单株产量高,嫩瓜质脆味鲜,耐贮藏,病虫害较少,作为一种无公害蔬菜和适应消费者对蔬菜多样化的需求,其栽培地域不断扩大,在成都市的崇州市、大邑县的丘区被大量栽  相似文献   

12.
瓜类蔬菜中的佛手瓜是国内外市场普遍重视的一种营养保健蔬菜.这一珍稀蔬菜的最大优点是产量高、商品率高、耐贮运、供应期长,生长期间不需要喷施农药,果、嫩茎叶、卷须、块根都是好看又好吃的"放心菜".  相似文献   

13.
佛手瓜在河南地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病虫害少。食用价值高,耐贮藏,是冬春蔬菜淡季的主要特菜之一。  相似文献   

14.
佛手瓜又名合掌瓜、拳头瓜,属葫芦科.该瓜营养丰富,清脆可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一种很好的保健蔬菜,具有较高的食疗价值.佛手瓜只有土壤温度在5℃以下时,根才会枯死.因此,佛手瓜可以在冬暖大棚内安全越冬.不仅当年瓜可以全部成熟采收,产量剧增,而且来年春季还可收一季佛手瓜,产量和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5.
佛手瓜含热量低,含微量元素高,含钠量低,含钾量高,是很好的低热量和低钠食品.目前各地大面积种植的佛手瓜,既无病害,也很少有虫害,栽培中无需喷洒农药,故称为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佛手瓜原汁饮料是以7~8成熟的佛手瓜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原汁型天然饮料,成品呈浅黄绿色,为均匀多相系胶体,具有佛手瓜自然的清香味,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饮料佳品.  相似文献   

16.
佛手瓜的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佛手瓜,又名番橡瓜、合掌瓜。原产于墨西哥,系多年生宿根攀缘性蔬菜,在温带只能作1年生栽培。 佛手瓜营养丰富,含硒等微量元素,有特殊的保健作用,具有丰产性(每株采瓜150kg以上)、适应性、耐贮运(可贮存4~5个月)、病虫害少等特点,整个生育期不需要使用农药,是天然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17.
以佛手瓜鲜汁和鲜牛奶为主要原料,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生产佛手瓜酸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与筛选最佳发酵条件.试验表明,佛手瓜鲜汁用量40%(体积分数)、白砂糖添加量70g/L、接种量4%、发酵时间3 h的发酵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大豆花荚脱落严重影响大豆产量.据调查、花荚脱落率一般高达60%左右.佛手瓜及其栽培技术625000 四川农业大学冯盛德佛手瓜又名土耳其瓜.  相似文献   

19.
佛手瓜(Sechium edule)起源于墨西哥和中美洲,18世纪传入美国,后传到欧洲、非洲以及东南亚各国,大约在上世纪初传入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目前,佛手瓜栽培最多的是云南、四川、福建等西南和华南各省,已成为当地菜农庭院经济中的当家品种之一.华东各省亦已栽培利用,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一、开发利用价值1.可食性强佛手瓜果实实心,果肉质密而厚;瓜肉清脆鲜美、食用方法亦很多,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佐料可加工成甜、酸、辣、成等不同口味的菜肴.佛手瓜的嫩梢(嫩茎叶)亦可入厨,味美如芥蓝,台湾人形象地称之为“龙须菜”.此外,佛手瓜薯块状的根既可食用又可作为饲料或加工提取淀粉的原料.  相似文献   

20.
佛手瓜[Sechium edule (Jacq.) Swatz. ]又名长寿瓜、保健瓜、拳头瓜、手瓜、菜肴梨.它的果实倒卵形,果面有五条梭,似拳曲合抱双拳的佛手,故名.佛手瓜为葫芦科佛手瓜属多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原产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岛一带,19世纪传入中国.中国的云南、福建、浙江、广东、贵州、台湾、西藏、山东等省区都有栽培,辽宁省大连市也引种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