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杉木控制授粉子代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杉木68个杂交组合7-10年生试验林的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高于父本和母本的自由授粉子代平均值的组合比例总体上在50%左右;3个生长性状的正向超亲、负向超亲以及介于双亲之间的组合比例,各测定林间差异很大,总体上来看,树高正向超亲略占优势,胸径及材积负向超亲略占优势;树高、胸径、材积的杂种优势分别为-37.5%-14.3%、-39.4%-17.2%和-58.6%-74.1%,材积杂种优势变幅明显大于树高及胸径,3个生长性状各杂种优势区间的组合比例呈正态分布,树高、胸径杂种优势大于10%组合比例分别占8.8%和5.9%,材积杂种优势在30%-60%、60%以上组合比例分别为5.9%和2.9%;通过人工育种培育具有超双亲优势的组合是可行的,在地理间隔较远的优良种源间,或在外省优良种源与本省种源间选择交配亲本,易培育出具有超双亲优势的组合。  相似文献   

2.
蓖麻为我国适应性非常广的经济作物,其产量与形态结构之间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本文在充分借鉴在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经济作物其形态结构与产量之间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对蓖麻从品种特性、生境状况、干物质分配、栽培措施等方面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蓖麻形态结构与产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向、内容和路线。  相似文献   

3.
蓖麻是重要的工业油料作物,随着工业的发展,显得日趋重要.要提高蓖麻产量,首先应选育高产品种.本文试图通过对7个蓖麻品系(品种)的遗传型相关和遗传型通径分析,明确各个性状对产量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油茶无性系及其半同胞子代、自交子代和杂交子代4种不同群体的产量结构、产量频率分布、产量构成等产量性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探索4种群体及其优良林分的结实特性和产量规律,为油茶杂交子代,优良家系和无性系等良种的生产应用和栽培技术、以及进一步开展杂交和选择育种研究积累了必要的技术和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开展马尾松子代生长杂种优势与亲本配合力、遗传距离的相关性研究,以根据子代的预测结果对马尾松杂交育种亲本进行科学选配。【方法】利用设置在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的2份马尾松第3代6×6半双列杂交材料,分析子代生长性状的杂种优势和亲本配合力,并利用SSR标记分析杂交亲本间的遗传距离,探究子代生长性状杂种优势与亲本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遗传距离(GD)的相关关系。【结果】2份马尾松试验材料树高、胸径和材积指数的表型值与杂种优势在不同杂交组合间差异较大,除半双列Ⅱ胸径一般配合力(GCA)外,其余生长性状配合力在杂交组合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除半双列Ⅱ的胸径外,其余马尾松生长性状均是以加性基因效应控制为主。各生长性状家系遗传力(h_f~2)水平较高,为0.884~0.966,受较强的遗传控制。2份试验材料中12个亲本的Nei’s基因多样度指数和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01 2和0.467 8,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不同亲本间GD为0.142 1~0.351 6。相关性分析发现,多数马尾松子代生长性状表型值及其杂种优势与GCA、SCA、GD(≤0.351 6)呈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亲本GCA中,亲本一般配合力之和(GCA_(P1+P2))对子代表型值和杂种优势的预测能力最强,父本一般配合力(GCA_(P2))次之,而母本一般配合力(GCAP1)预测能力最差。亲本GCA_(P1+P2)、SCA、GD中,GCA_(P1+P2)对马尾松子代生长性状表型值的预测能力最强,SCA对马尾松子代生长性状杂种优势的预测能力最强,而GD对子代生长性状表型值和杂种优势的预测能力普遍弱于GCA_(P1+P2)和SCA。回归分析发现,2份试验材料中,除半双列Ⅱ的GCA_(P1+P2)外,其余GCA_(P1+P2)、SCA、GD(≤0.351 6)与子代材积指数的杂种优势均呈较显著的线性相关。【结论】GCA_(P1+P2)、SCA以及较低水平的GD与马尾松子代生长性状表型值和杂种优势的相关性较高,可以利用亲本配合力和一定水平的遗传距离对马尾松子代生长性状表型值和杂种优势进行有效预测,进而提高马尾松亲本选配效率及杂种优势的有效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7.
这篇文章介绍了11张解答半同胞子代设计分析的图表。完全随机设计和随机完全区组设计一样,家系数目和试验规模由误差水平和试验显著性所决定。试验结束后遗传力的估计值能够从 F 比率计算出来。亦介绍了个体遗传力与家系遗传力的换算。  相似文献   

8.
<正> 优树表型选择后,为了进一步测定被选优树遗传品质的优劣和遗传增益的多少,按常规的方法需进行子代测定,这项工作一般需要林木1/2轮伐期的时间,才能对其优良性状进行比较可靠的鉴定。近几年来,有人根据分析同功酶酶谱可以对不同基因的存在和表达进行识别的原理,试图找出一种生化上快速测定的方法,使成果能够早日在生产上得到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油茶选优是根据表型性状进行的,而这些性状能否传递给后代?传递的能力有多大?各性状之间相关程度如何?如直接用优树种子育苗造林,能否增产?一般要通过子代鉴定。为此,我们于一九七三年开展了油茶优树子代育苗造林试验。  相似文献   

10.
蓖麻的贡献     
蓖麻的种子含油量很高,平均为45%左右,榨出的油在零下8—10℃的低温和500—600℃的高温下不会凝固和变质,是一种很好的机械润滑油;蓖麻子油还可作  相似文献   

11.
枫香子代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自 2 0世纪 40年代以来 ,世界上许多国家注重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的培育 (方乐金 ,2 0 0 0 )。由于阔叶树的生产效益及产量不及针叶树 ,故许多国家在人工林发展初期 ,均把针叶树作为发展重点 ,中国亦不例外 ,如南方杉木、马尾松等一些针叶树种占总造林面积的 80 %以上 (方乐金 ,2 0 0 0 )。大规模的针叶树替代了物种丰富的天然林群落 ,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失衡 ,物种多样性降低 ,森林病虫害频频发生 ,人工更新难度加大等问题日益显露。同时 ,针叶树林产品相对过剩与阔叶树林产品不足 ,严重制约了林业自身的经济效益 (方乐金 ,2 0 0 0 ;施季森等 ,1…  相似文献   

12.
湿地松单亲子代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自4个省份,5个引种群体的30个优树单亲子代测定15年结果表明:参试家系在材积、胸径和对褐斑病感病性上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差异。其中福建南屿家系群体生长快.树皮薄,侧枝数多;江苏和南京家系生长最差;江西家系平均抗褐斑病能力最强。通过多重比较,初步筛选出FJNY—003.JXJA—077,AHJX—001和JXJA—087等4个家系,它们材积平均生长比CK快38.4%,平均遗传增益为17.06%;胸径平均遗传增益为5.12%,感病性降低5.43%。文中对性状间相关及其遗传参数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农桐间作光和作物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项研究应用常规方法探讨了农桐间作光分布和农作物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光照条件是农桐间作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子;在一定的范围内,间作地光照强度越大农作物产量越高,5×40米农桐间作地,距树行15米处,光照条件和作物产量均与对照区农田接近;相对光强0.6和0.9分别是间作区小麦、玉米增减产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14.
以湖南省城步2代马尾松种子园人工控制授粉的全同胞家系和全同胞家系的母本与父本的自由授粉半同胞家系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马尾松2代种子园家系苗期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结果表明:马尾松2代种子园家系间地径、苗高的差异均达极显著,其中地径变幅为0.215 7~0.428 8 cm,苗高变幅为13.425 9~35.568 9 cm。全同胞家系的地径、苗高与其母本的地径、苗高均呈现正相关,其中全同胞家系地径与其母本地径的相关系为0.831,为极显著相关,其它均未达显著水平。在4个杂交组合中,2个一般配合力(GCA)较高的亲本杂交后代81×8的地径均值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均最大,分别为0.428 8 cm和0.024;2个一般配合力较高的亲本杂交后代10×37的苗高均值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并不是最大的,而81×8组合的苗高均值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均是最大的,分别为35.375 0 cm和3.193 4。不同组合间的杂种优势差异很大,其中地径的杂种优的变幅为-16.55%~19.41%,苗高杂种优的变幅为-46.44%~11.84%。  相似文献   

15.
山楂品种和树形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楂Crategus Pinnaitfida Bunge又称红果或山里红,是安阳市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但由于过去缺乏科学的栽植与管理,品种混杂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一些好的品种其优良特性未能充分发挥出来。近几年我们筛选了5个主栽品种,进行了不同品种、不同树形与产量相关关系的研究,探讨适合安阳市和豫北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和最佳树形。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林州市采桑乡,东径114°26′,北纬36°02′,立地为浅山丘陵区,褐壤土,有机质含量0.87×10~(-2),pH值7.5;年平均气温12.7℃;年平均降水量550.7毫米,多集中在7~8月份;4~6月份干旱少雨;无霜期192天。2 试验内容和方法 参试品种有豫北红、大金星、敞口、林红和小棉球(作对照);树形采用,圆柱(锥)形,两层开心形,疏散分层形。试验园于1988年定植,密度3×4米。3 结果分析 参试品种,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整形修剪形式。1993年对6年生树进行了产量调查作统计分析。每个品种分别3个不同树形布点各抽取4个样方,每个样方为1亩。现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经过20多年观测得知,以日本落叶松为亲本分别与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欧洲落叶松、华北落叶松杂交都有杂种生长优势,且苗期、早期(10年生幼树)优势表现明显;杂种生长优势是变动的,随着林龄增长杂种优势逐渐缓慢递减;部分杂种组合在16~21年生时,其生长低于母本日本落叶松,但仍然高于父本长白、兴安、欧洲、华北落叶松。杂种优势的高低、延续时间的长短与亲本选用、组合搭配、杂种生长节律及立地环境都有关系,且一般母本作用大;准确选用亲本,杂交效果会更好;利用杂种生长优势的最好形式是建立杂交种子园,杂交种子园杂种出现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亲本雌雄花期的同步程度;选择无亲缘关系的杂种第一代优树通过嫁接建立杂种落叶松种子园是生产大量优良杂种的好形式。  相似文献   

17.
研究马尾松生长性状的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及其相关性,目的是为马尾松二代种子园进一步遗传改良及高世代种子园营建提供基础数据。以湖南省城步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测交系交配设计的10个单亲家系、14个双亲家系为材料,对其进行每木调查及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种子园6年生子代测定林不同杂交组合间树高、胸径、材积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或显著。2个测交设计中,只有第Ⅱ设计中父本间树高、胸径、材积、活枝轮数和母本间胸径GCA效应值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或显著。第Ⅰ设计杂交组合间树高、胸径、材积的SCA效应值差异均达极显著,第Ⅱ设计杂交组合间树高的SCA效应值差异达显著。2个设计中,杂种优势在5%以上的组合与性状在第Ⅰ设计中占53.1%,在第Ⅱ设计中占29.2%,平均达41.15%。材积与树高、胸径、活枝轮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下三轮活枝数呈显著负相关;树高与胸径、活枝轮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胸径与活枝轮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下三轮活枝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活枝轮数与下三轮活枝数呈极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在马尾松速生用材优良家系选择时,在优先选择树高、胸径速生的同时,活枝轮数多和下三轮活枝数少也是重要的选择标准,对活枝轮数、下三轮活枝数的选择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研究马尾松材性性状的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目的是为马尾松二代种子园进一步遗传改良和纸浆材专营种子园及高世代种子园营建提供基础数据。以湖南省城步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测交系交配设计的10个单亲家系、14个双亲家系为材料,对其基本密度、纤维长、纤维宽、纤维长宽比、纤维素含量、纵向线干缩率等材性性状进行遗传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单亲家系间木材纤维长的差异显著,纤维长宽比的差异极显著,其它差异均不显著;不同杂交组合间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的差异均达显著,纤维长宽比的差异极显著,其它差异均不显著。2个测交设计中母本间纤维长的GCA效应值以及第Ⅱ设计中母本间纤维长宽比的GCA效应值的差异均达显著,第Ⅰ设计中母本间纤维长宽比的GCA效应值的差异达极显著,其它差异均不显著。第Ⅱ设计杂交组合间纤维长、纤维长宽比的SCA效应值差异均达显著,其它差异均不显著。14个杂交组合中木材基本密度杂种优势在5%以上的组合仅1个,纤维长、纤维长宽比杂种优势在5%以上的组合均为2个。各相应设计中木材基本密度和木材纤维长的杂种优势最强的组合,其SCA效应不一定是最好的;由2个GCA效应值最高的亲本组配的杂交组合,其杂种优势也未必是最强的。纤维素含量与纤维宽、纵向线干缩率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基本密度、纤维长、纤维长宽比均呈不显著正相关;纤维素含量与纤维形状(长宽比)的正相关相对最强烈。基本密度与纤维长、纤维宽、纤维长宽比、纵向线干缩率均呈不显著负相关。以上结果说明对母本纤维长、纤维长宽比GCA和杂交组合纤维长、纤维长宽比SCA的选择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子代测定材料的分析,认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单株选择和群体选择效果相同。一般配合力高的优树,其子代中浓密型比例相应增大。子代增产原因,是子代中优良类型增加的结果。选用子代优良类型比例大且稳定的优树作亲本,可提高子代中优良类型比例。采用适当的良种繁育制度,将使林分中所有植株在间伐后都是优良的类型,可使产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以12个鹅掌楸种间杂交组合子代及其亲本自由授粉子代为材料,在分析各子代苗期生长性状及杂种优势表现的基础上,利用SSR分子标记检测鹅掌楸交配亲本的遗传距离以及杂交组合子代的杂合度,进而分析鹅掌楸苗期生长性状杂种优势与亲本遗传距离及子代杂合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鹅掌楸亲本遗传距离及子代杂合度与苗期生长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表明二者可能并非鹅掌楸杂种优势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