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打印病的鱼臂鳍上方的体侧,鳞片松开脱落、浮肿,出现红斑严重的肌肉腐烂,露出骨骼,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好象打了一个红色的印记。  相似文献   

2.
腐皮病又称打印病,主要危害鲢鳙鱼,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草鱼出现此病尚没见报导。其症状为病鱼在水中游动缓慢,身体发白,尾鳍上半部分露出水面,有明显的红色斑块,病鱼不吃食,臀鳍上方至尾鳍有块状或大面积溃烂露出骨骼,鳞片脱落,鳃丝发白,鱼体极度消瘦,严重的眼球塌陷。  相似文献   

3.
打印病又称腐皮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病鱼肛门附近两侧,初期皮肤发炎,出现红斑,有时似脓包状,摸之有浮肿的感觉;随着病情的发展,鳞片脱落,肌肉腐烂,直至烂穿,露出骨骼和内脏。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周缘充血发红,状似打了一个红色印记。  相似文献   

4.
《内陆水产》1993,(4):28-28
打印病又称腐皮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病鱼肛门附近两侧,初期皮肤发炎,出现红斑,有时似脓胞状,摸之有浮肿感觉,随着病情的发展,鳞片脱落,肌肉腐烂,直至烂穿,露出骨骼和内脏。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周缘充血发红,状似打了一个红色印记。  相似文献   

5.
草亲鱼打印病是人们常见的一种鱼病,其症状;亲鱼肛门附近的两侧皮肤、肌肉发炎出现红斑;病灶形状有圆形、椭圆形,严重者有1—2方寸大小的鳞片脱落,肌肉充血发红。感染了此病的亲鱼食量减少,体质受到极大的影响。对此,过去我们采取多种治疗措施,但效果欠佳。1986年我们改用敌百虫、高锰酸钾合剂和漂白粉综合治疗草鱼打印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淡水白鲳保种越冬,经常发生腐皮病,其发病症状为:部分病鱼呆浮水面不动,反应迟钝,不怕惊吓,多数鱼在水面下拥挤成团,失去食欲。病鱼背鳍基部、腹部两例或尾柄处表皮发炎,鳞片脱落。随着病情的发展,发炎处肌内腐烂,严重的病灶呈锅底形小潭,露出骨骼。同时地水发出难闻的腥臭味。从个别病鱼呆浮于水面开始,1-2天后即出现大批死亡。一、病因分析淡水白鲳鳞细小,极易脱落,拉网、称量、运输等过程中操作不慎容易造成体表受伤。受伤后的鱼体,长期处于低水温下即20℃左右,体质不易恢复,伤口难以愈合,这就为水中致病菌的感染打开…  相似文献   

7.
草亲鱼打印病的防治前几年,我场草亲鱼曾经患过打印病,经综合防治已经痊愈,且产卵量不仅不低于未患病前,甚至大大超过以前。现将我们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症状1.草亲鱼的打印病类似鲢鳙鱼的打印病,但又不完全相似。病鱼腹部两侧,离尾鳍约5~10cm处,出现...  相似文献   

8.
田海军 《内陆水产》2004,29(5):31-31
[症状]病鱼皮肤出现红斑,紧接脱鳞,肌肉腐烂,严重时露出骨骼,病灶圆形。以成鱼为主要危害对象,若继发水霉病,死亡率很高。  相似文献   

9.
1 溃疡病 [症状] 病鱼皮肤出现红斑,紧接脱鳞,肌肉腐烂,严重时露出骨骼,病灶圆形。以成鱼为主要危害对象,若继发水霉病,死亡率很高。 [防治] 避免鱼体受伤。注射组织疫苗:取病鱼肝、脾、肾及无污染的病灶组织,以1:10加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10.
一九九二年四月二十四日,笔者在值下镇西口水产场下乡时,发现Ⅰ号塘的鲢、鳙亲鱼躯干部的后部和臀鳍上方两侧有不规则的园形或椭园形的红斑病灶,似红色印章,病灶处皮肤发炎。红肿,鳞片脱落,严重的肌肉腐烂,儿乎可见.内骨骼。根据此病情,我们诊断该塘的鲢、鳙亲鱼已患打印病。因而,我们采取内、外结合治疗方法,取得了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腐皮病又称打印病,主要危害鲢鳙鱼,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草鱼出现此病尚没见报导。我局养殖大队养殖场有草亲鱼156尾,1991年9月13日以前已死亡37尾。9月10日我们去看病,病鱼在水中游动缓慢,  相似文献   

12.
鳗鱼爱德华氏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德华氏病又称肝肾病,是我国鳗鱼生产中的常见病,也是鳗病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直接影响着养鳗单位的经济效益,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症状与诊断]病鱼一般潜伏在他的浅水区或让水面无力漂游,根据细菌侵害部位所表现的症状可分一为肝脏型、肾脏型、混合型。l、肝脏型病鱼初期外表无明显症状,解剖可见肝脏有一个或数个病灶,肝脏部分坏死,组织切片下,病灶区可见许多细菌菌落;肝区腹剖肌肉呈明显的炎症反应,严重的肌肉坏死造成溃疡穿孔,肝脏暴露在外,溃疡孔周围出现红色炎症带,体表常见点状出血,络部充血,消化管膜充血发红…  相似文献   

13.
尼罗罗非鱼溃烂病的病原研究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尼罗罗非鱼在上海郊区工厂化养殖中,较普遍发生一种溃烂病。症状是:病鱼充血溃烂,无特定部位,可遍及全身。鳞片脱落,肌肉外露,呈红色块状病灶,严重时可烂成洞穴形。轻者影响生长,重者死亡。当年越冬鱼种及亲鱼均有发生,尤其亲鱼感染此病,对生产危害更大。从1982年来,我们在上海市郊加定葑浜工厂化养鱼场的越冬鱼种及亲鱼上取材,对此病的病原进行了多次分离,分得几株毒力较强的致病细菌。以浸泡和涂抹法进行毒力感染,均获得较高的发病率,发病症状和自  相似文献   

14.
1 看鱼的活动1.1 看鱼的分布:生活正常的鱼,群游于水中,活动自如,反应敏捷,受惊即潜,常不易发现它们;有病的鱼离群独游或散乱浮游水面,或成团打转,常分布池边、排水口或下风处。1.2 看鱼的运动:生活正常的鱼,身体平衡,运动活泼;有病的鱼游动迟缓,反应痴呆,甚至伸手可捉,有的争游于水面挣扎,乱跳,或肚皮朝天,或尾巴上翘露出水面。当患有孢子虫病或鱼鳅等寄生虫病时,会在水面作持续的跳跃。1.3 看鱼的吃食:正常的鱼,食欲旺盛,投食后能很快聚向食场抢食,而且食量比较稳定;病鱼食欲减退,往往有吃食量突然减…  相似文献   

15.
鱼种培育的旺季。白头自嘴病对家养鱼苗和初期夏花鱼种均能造成严重的危害。尤以夏花草鱼最易发生。它是由一种粘球菌芎I起的。病鱼额部和嘴周围色素减退。呈现白头白嘴状(此症状病鱼拿出水面不易观察,在水中观察反而明显),病情严重的。在病灶部位发生溃烂。病鱼体瘦发黑.散游池岸水面四周。不久即出现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16.
<正>2009年7月28日,养殖户电话求诊:他养殖的100亩云斑突然出现了死亡现象,因当天上午有暴雨,笔者下午4时带着显微镜及水质化验器材赶到池塘。养殖户已非常着急,水面上零星地漂浮着一些病死鱼,病鱼死亡之前,或侧游或肚白向上,时而挣扎,时而静止,不一会就死掉了。1.目检:鳃丝发暗、肿胀,病鱼体表无异常现象。2.解剖:肝脏有的暗紫,有的黄白,部分肝区触摸  相似文献   

17.
八、打印病(腐皮病) (一)病状:病灶部位通常在肛门附近的两侧,少数在身体前部。最初皮肤发炎,出现红斑,随着病情的发展,鳞片脱落,肌肉腐烂,病灶呈圆形,周围充血发红,犹如打上一个红色印章或椭圆形。病鱼身体瘦弱,食欲减退,游动缓慢,终至衰竭而死。 (二)病原体:是点状气单胞杆菌点状亚种(Aeromonas punctata punctata)。 (三)危害和流行情况:此病危害大金鱼和红鲤,主要因操作不当,使鱼体受伤而感染致病菌。患病的多数是一  相似文献   

18.
1.选择催产亲鱼在选择雌亲鱼时.将鱼体膜部向上躺平,稍露出水面,若腹部膨大而柔软.特别在下腹部两侧略下垂,中线微凹,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微红稍突的鱼,即可催产。雄鱼选择的方法是:用手轻挤鱼下腹部两侧。生殖孔有乳白色浓厚的精液流出。且入水后很快散开的。即可催产用。  相似文献   

19.
打印病是由点状产气单胞杆菌所引起的一种细菌性鱼病。主要症状:病鱼肛门附近两侧肌肉腐烂,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充血,酷似打了一个红印记,故称打印病。此病不及时治疗,可以烂穿肌肉,露出骨胳和内脏而死亡。本病主要危害白鲢、花鲢的成鱼和亲鱼,草鱼、青鱼也时有发生,发病季节为5—8月。治疗:肌肉注射青霉素(将青霉素溶解于6ml灭菌用水中,按每公斤重注射青霉素5万单位计算)每天1次,连注4次。同时肌肉注射鱼腥草(公斤重注射1ml),每天1次,连注4次。外用红霉素软膏(患处用药棉将水吸干,再在患处涂上红霉素软膏),每天1次,连涂4次。笔者1990——1992年以来,用上述方法治疗病鱼75尾,成活73尾。  相似文献   

20.
<正> 1979年9月15日我们发现四口草亲鱼塘内85尾草亲鱼和25尾预备白鲢,患有不同程度的打印病。病鱼的尾柄及腹部两侧出现圆形和椭园形的红斑,好象在鱼体上盖了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