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该文全面介绍了应用鱼眼镜头和拍摄全天空照片,然后利用hemiview冠层分析系统对照片进行分析,从而估测出林分郁闭度。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的摄影作品《火场先锋》获2015年"黄冕杯"八桂森林摄影比赛二等奖。作品拍摄了维都林场在平塘分场采伐迹地开展森林防火演练的场面,突出消防参训人员专业、专注、勇敢的操作精神状态,展示了独特的"森林防火"主题。2014年10月23日,维都林场在平塘分场采伐迹地开展森林防火演练。受场领导指派,笔者负责现场拍摄整个演练过程。拍摄设备比较简单,相机为Canon EOS 5D Mark II  相似文献   

3.
<正> 西德在森林调查中,已试用对样地进行地面全景摄影的象片。其作法是,在样地中心放一个三角架,在其上安装35毫米或70毫米的摄影机,然后对周围林木进行360°范围的摄影。在一个样地中心可拍摄1—3张象片(见照  相似文献   

4.
利用1∶5万地形图进行简单机械抽样时,估计的各类土地面积精度较低,当具备航空象片时,可进行不成图的分层抽样调查。本次试点有新旧两种象片,即以1969年拍摄的1∶5万航摄底片放大的1∶2.5万的象片(新象片)和1954年拍摄的1∶2.7万的航空象片(旧象片),两者工作方法相同,唯因航摄质量与航摄后现地变化程度不同,估测的各类  相似文献   

5.
西德从1951年开始使用航空象片研究林业,第一次航空摄影是美国空军进行的,以后由西德民航进行,个别由军队来承担。最近,他们对发展林业航空象片判读很积极。他们效仿美国的《距离观测法》拍摄。该法是借助能记录不同波长电磁幅射的高空传感器,通过400—800Hμ光谱带,利用热波摄影。  相似文献   

6.
利用1∶5万地形图进行简单机械抽样时,估计的各类土地面积精度较低,当具备航空象片时,可进行不成图的分层抽样调查。本次试点有新旧两种象片,即以1969年拍摄的1∶5万航摄底片放大的1∶2.5万的象片(新象片)和1954年拍摄的1∶2.7万的航空象片(旧象片),两者工作方法相同,唯因航摄质量与航摄后现地变化程度不同,估测的各类面积成数的精度有所不同。本方法的实质是,先在室内布置大量的象片样地进行分类判读,再从各层(类)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地进行现地验证,从而改正象片  相似文献   

7.
冠层结构是描述作物植被—环境界面的重要议题,半球图像法以其方便、廉价、省时、省力获得了众多学者的青睐,但半球图像法的发展受到鱼眼镜头畸变和图像处理技术的限制。文章以模拟鱼眼镜头的模型照片为研究对象,应用Image-pro plus图像处理软件,得出从原始图像提取目标的方法步骤,易于理解,方便操作。对照相法研究林冠结构的图像处理方面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森林冠层半球图像是由带有鱼眼镜头的数码相机在冠层的底部由下向上拍摄而成。对彩色的森林冠层半球图像,运用RGB彩色模型,通过对不同阈值的尝试,最终验证了在RGB彩色模型下的分割。本方法计算速度快,精度高,为研究森林冠层的生长状况,快速有效地获取叶面积指数及冠层孔隙度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笔者以数码影像技术和微距摄影技术为基础,以林业有害生物中具有代表性的昆虫为拍摄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数码摄影与传统胶片摄影的优缺点,数码微距摄影的器材选择。探讨了应用数码微距摄影技术建立全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模式化标本库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BOB 《绿色中国(A版)》2004,(21):44-49
洛克,英国摄影师,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用自己的黑白胶片为西藏留下了最原始的“圣地”印像。21世纪初,BOB重去 洛克当年的拍摄之路,试图用彩色胶片重现洛克当年的“绝版风景”。  相似文献   

11.
德诚(香港)贸易发展公司专门承接各类软硬PVC胶片印刷。该公司利用特殊处理方法,以机械化生产,将色彩印造在软硬PVC胶片上,具有美观耐用,不裉色、不会折断、防水等特蹼胶片厚度由0.3—0.76mm。原料均由  相似文献   

12.
航空象片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对于提高森林调查的精度和效率将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是以此为出发点,在伊春带岭区东北林学院凉水林场28林班进行了试验。该试验区面积为115.4公顷,高程为300—500米,林分类型为红松阔叶林和阔叶混交林。本次试验是利用1974年拍摄的比例尺1:10000的黑白红外片,借  相似文献   

13.
目前鱼眼鱼肠畅销日本,其原因主要是日本人民饮食结构变化,认为鱼眼鱼肠含有EPA和DITA脂肪酸,有助于大脑功能的发展,也能降低人体内胆固醇。日本人民望子成龙心切,畅销时间大部分在子女升学考试期间。去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摄影师们开始用胶片机和变焦镜头聚焦野生动物,以拍摄野生鸟类为主。他们多数活跃在鸟类比较集中的大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拍摄对象以鹭、天鹅、鹤类等大型鸟类为主。由于传统设备的制约,鸟类照片的清晰程度不能与现在的数码相机媲美,但在鸟类姿态和自然表现上却毫不逊色,代表了那个年代鸟类摄影的最高水准。2005年"鸟网"诞生,催生了一批又一批  相似文献   

15.
在利用航模飞机拍摄空中象片的方法与效果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出适合林区空中摄影用的航模飞机,并进行了实地试摄,取得了一定进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6.
对温地松种子进行对比射线方法检验,结果表明,其最佳x射线摄影衬比过程为:将种子在25℃下浸种24h,擦干种子表面水分后,置入40%KI溶液中处理5h,在流水中冲洗5~6min,置于70℃下干燥24h。使用SOⅡ胶片和HY—35型射线机时,拍摄条件为:电压20kV,电流4mA,曝光时间100s,焦片距25cm。由此认为,未被浸渗而胚和胚乳发育良好的种子具生活力,可用来估算种子的发芽能力。用上述衬比方法测定35份湿地松种子,其发芽能力与实际发芽率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17.
航空象片,是森林资源调查的重要工具,近年来,许多地方先后拍摄了不同比例尺的新航片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象片资料提供的信息,为林业生产提供一些科学数据,是航测部门值得研究的课题。近年来,应用数量化理论(1),在编制林木蓄积量表,用来估测蓄积方面,已经试用了几年,而且正在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8.
最爱凤蝶     
<正>最耀眼的蝴蝶,非凤蝶莫属开始拍蝶到如今,从胶片时代到数码时代,有20多年了。在我的蝴蝶图库里,凤蝶科有中国珍稀的宽尾凤蝶、绿带燕凤蝶、客纹凤蝶、尾纹凤蝶、斜纹绿凤蝶等,还有中国最大的金裳凤蝶,以及马哈凤蝶、褐斑凤蝶、银钩青凤蝶等蝶种,计有38种之多。最早吸引我的蝴蝶,是凤蝶。我第一张胶片拍摄的蝴蝶是柑橘凤蝶。9年前第一次参加贵州省级摄影比赛(生态题材),获奖的是包含燕凤蝶、巴黎翠凤蝶等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正> 航空象片50年代就开始应用于森林资源调查,但多数是独立的调查,即是说同一地区利用象片调查,尽管前后期象片拍摄时间不同,而调查资料没有有机联系。近年来有的学者利用成数抽样方法,在试验总体中按预先计算的样本单元数,布设成千上万个样点,在两期象片上的同一点上进行土地资源判读,然后统计各类土地的点数,按照一定的公式计算出各类土地成数的估计值及误差,并换算成面积,比较两期各类土地面积,可以得出各类土地面积  相似文献   

20.
苏联近五年来研制出一批较为完善的新机具和设备。ПТУ—59电视系统,可以从瞭望台上连续观测林区,并在电视荧光屏上监测半径为12—15公里刚起火的林分。该电视系统由电视摄影、指示火情的操纵台、瞄准装置、拍摄遥测信号解码器结构和电视监测装置等组成。瞄准装置可在水平面上转动360°拍摄,并沿垂直线在±30°范围内转动拍摄,指示烟云的准确度在±4°的范围内。为了在航空护林时对地面进行宣传,井在指挥地面进行灭火,研制出安装在A_H—2型飞机和M_H—2型直升飞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