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瑞安市地处浙江东南部,青绿饲料丰富,适宜奶牛饲养.2003年存栏奶牛3100头,在2004年上半年开展的全市奶牛结核病、"布病"监测中(下称"两病"监测),查出结核病阳性病例292头,"布病"阳性病例6头,分别占存栏牛数的9.4%和0.2%.为有效开展奶牛"两病"防治工作,已制定具体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江苏徐州地区奶牛布病、结核病的监测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平板、试管凝集及牛型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分别对奶牛布病、结核病进行监测。结果在监测的 1 1 996头乳牛中 ,布病阳性 91头 ,阳性率 0 76 % ,结核病阳性 1 74头 ,阳性率 1 45 %。通过监测结果 ,对两病发生的规律及防制进行了探讨 ,从而为两病的净化消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2002年特泥河牧场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筹集部分资金扶持职工饲养奶牛,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奶牛数量由原来的几千头迅速发展到1万多头,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由于多渠道私自引进奶牛带入布病、结核病,造成奶牛流产、人员发病,阻碍了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场领导决心采取措施净化奶牛布病、结核病。经过连续4年的不懈努力,我场2006年未检出阳性病牛,已彻底清除了奶牛布病、结核病的危害。现将具体经验与体会介绍如下:一、基本经验(一)由场领导牵头,组织畜牧科科长、兽医站站长和各生产队队长成立奶牛疫病控制、净化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和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牛结核r-干扰素ELISA试验分别对奶牛布病和结核病进行了检测,结果为:奶牛布病阳性率为3.26%;奶牛结核病阳性率为0.72%;结核菌素变态反应与牛结核r-干扰素ELISA试验阳性符合率为100%。  相似文献   

5.
2004年我站在对本县辖区内13个奶牛场(户)的138头奶牛例行春秋两季奶牛布病、结核病监测时发现:某场共有奶牛26头,春季连续2次监测,检出结核阳性病牛11头,疑似结核病牛6头,病牛占全群的73.9%,历年监测都能达到稳定控制的该场此时结核病疫情严重。为此,我站对该场奶牛的发病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并指导其有效控制了疫情。现将调查情况作如下汇报:  相似文献   

6.
采用试管凝集反应和《牛结核病提纯结核菌素变态反应操作规程》,对我县9094头上市奶牛进行了布病和结核病调查,结果表明,奶牛布病呈阴性,结核病阳性率平均为0.18%,其中奶牛场的阳性率为0.21%,散养奶牛中阳性率为0.11%。  相似文献   

7.
奶牛布氏杆菌病的检疫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布氏杆菌病(简称奶牛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对奶牛危害极大,我市经过多年检疫淘汰,达到了省“稳定控制区”标准。但2005年4月份,我市某奶牛场发现疑似病例,市畜牧中心迅速组织技术人员对该场饲养的71头奶牛全部进行布病血清学检疫,并采取隔离消毒、淘汰病牛等有效防制措施,控制了疫情发展,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共饲养奶牛71头,每年进行布病、结核病检疫,未发现阳性病牛。2004年7月份该场从周边省购进奶牛3头,购买时没有进行检疫,购进后也没有报检和隔离饲养,2004年10月发现饲养奶牛有消瘦,产奶量下降,怀孕母牛…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法初检,试管凝集实验复检的方法对盐城市某个感染了布病的奶牛场检测,通过对奶牛场108头奶牛布病的检测,结果发现阳性奶牛数为8头。在现有的检测方法和淘汰处理的基础上,结合改进现有的检测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和扑灭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瑞安市地处浙江省东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农业气候区,青绿饲料较为丰富,适宜奶牛饲养。2003年末存栏奶牛3100头,主要分布在飞云江中下游流域的6个乡镇。在2004年上半年开展的全市奶牛“两病”监测中,查出结核病阳性病例293头,“布病”阳性病例6头,阳性病例分别达到9.4%和0.2%。为有效开展奶牛“两病”防治工作,根据农业部2001—2005年“两病”防治规划要求,我们克服了阳性病例多、处置难度大,交易频繁、任务重的困  相似文献   

10.
喀什地区奶牛两病流行状况调查分析及防制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什地区牛存栏量达到82万余头,其中适龄奶牛有41万余头,占到牛存栏量的50%左右,每年奶牛产奶量达到14余万吨。多年来,喀什地区十分重视奶牛布病和结核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我国奶牛布病与结核病的发病情况与防控措施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为奶牛大国,2010全国奶牛优势区域的奶牛存栏数已超过1400万头,奶产量居世界第3,但单产只能排到世界第15,除品种和饲养管理等因素外,奶牛疾病也是制约我国奶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各种奶牛传染病中,布病(布鲁氏菌病)与结核病危害最为严重,且近年流行呈上升趋势,为稳步推进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现简述我国奶牛布病、结核病的危害及流行现状,并提出防控措施建议,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杭州市奶牛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检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结核病是农业部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 ,是人畜共患的慢性疾病。布氏杆菌主要侵犯人畜生殖系统和关节 ,诱发流产和降低繁殖率 ,严重影响奶牛业的发展和危害人体健康。为此 ,我们根据有关规定 ,于 2 0 0 0年 9月对杭州市郊 38个奶牛场 (户 )共 5792头奶牛开展了布病血清学调查及结核病的变态反应检测 ,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被检样品 对杭州市郊 1 3个规模养殖场 (存栏奶牛头数≥ 1 0 0头 )和 2 5家个体养殖户 (存栏奶牛头数 <1 0 0头 )共 5792头奶牛进行了奶牛结核病变态反应检查 ,并对其中 1 /4即 1 448头奶牛进行采…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奶牛布鲁氏菌病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甘肃省2000-2009年奶牛布病现状调查,全省共发病313头,发病数由4头上升到177头;检疫奶牛417 418头,阳性311头,阳性率0.075%,阳性率由0.01%上升到0.17%.结果表明:发病数量与感染率均呈上升趋势,局部疫情回升明显,存在较大的潜在威胁.对流行因素进行了分析,探索布病流行与防控工作的关系,提出了综合性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4.
1 人畜共患病防控面临的新形势 血防工作通过多年的努力,进入了由传播控制转向传播阻断的新时期. 1.1 结核、布病防控多年,形势依然严峻.奶牛的移动监管采用陈旧的检测方法导致假阳性偏多,加之奶牛养殖数量的增加,奶牛布病、结核病的有效防控,已成为目前我们面临的新问题. 1.2狂犬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5.
奶牛流产问题在奶牛养殖业中经常出现,造成奶牛流产的诸多原因中,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布病)导致的流产是奶牛流产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必须引起奶牛养殖户和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我站2004年经对15560头存栏奶牛,进行布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布病监测结果表明,个别被布病感染的小区奶牛的流产率高达13.1%,由于布病导致的流产占流产数的57.1%。1规模化小区奶牛流产情况的调查1)我县兽医站化验室对全县奶牛每年进行两次监测(包括布病和结核病)工作,经对每个奶牛小区的流产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奶牛监测中布病阴性的小区,奶牛流产率为…  相似文献   

16.
笔者用牛型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对5425头奶牛进行结核病监测检测,然后间隔42d对前者检测出的阳性牛或可疑牛再次进行结核病检测,比较前后两次的阳性牛或可疑牛符合率.结果显示,前次应用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共检测出结核病阳性牛或可疑牛共计142头;再次检测呈阳性或可疑的142头奶牛中,结果仍为阳性牛121头.结果表明,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假阳性率约为14.8%(21/142),建议用皮内变态反试验监测检测奶牛结核病时,对检测出的阳性牛开展1次复核,以提高结核病检测的准确性和降低养殖业主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扶风县奶牛结核病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西省扶风县2003年-2005年的589头奶牛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结核病阳性检出率平均为2.04%.分析认为检疫不严、忽视二、三类传染病防控、饲养管理不善等是引起扶风县奶牛结核病阳性检出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奶牛业蓬勃发展的时期要认真做好奶牛结核病的检测与综合防控工作,确保人畜安全和奶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所有的易感动物中奶牛的易感性最强。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和牛型结核杆菌都可以引起奶牛发病。随着奶牛养殖业的不断扩大 ,对奶牛结核病的检疫也更加重要。笔者近期对双城市2个奶牛场进行了结核病的检疫 ,现报告如下 :奶牛场1:奶牛存栏16头 ,犊牛9头 ,检出结核病阳性牛2头 ,可疑感染牛3头 ,其中包括1头犊牛 ,其余为健康牛。奶牛场2 :奶牛存栏数30头 ,犊牛12头 ,检出结核病阳性牛4头 ,可疑感染牛4头 ,其中包括2头犊牛 ,其余为健康牛。1检疫的方法和步骤1.1材料准备游标卡尺、注射器、…  相似文献   

19.
奶牛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近年来,杭州市对奶牛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加强检疫、建立奶牛户口管理制度和建立奶牛结核病隔离饲养场等综合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奶牛“二病”的发生,加快了牛群健康化步伐。现全市存栏奶牛14000多头,检出结核病阳性牛110头,阳性率为1%;检出布氏杆菌阳性牛15头,阳性率为1.5%,达到了牛群健康化标准。  相似文献   

20.
笔者等在2008年6月~2010年7月期间,对民和县10308头奶牛采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检出阳性病牛54头,阳性率0.524%;采用布鲁氏菌病试管凝集反应试验(SAT)检测奶牛10308头,查处阳性血清23份,阳性率为0.223%;采用虎红平板法和布鲁氏菌病试管凝集反应试验(SAT)试验,检测黄牛1267头、绵羊2351只,结果全部为阴性;布病采用细菌学试验检测奶牛流产胎儿20头份、绵羊测流产胎儿20头份,全部为阴性。从监测调查来看民和县奶牛存在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本文就"两病"监测调查、存在的隐患、问题和综合防治措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