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王娟 《中国种业》2020,(5):53-57
为探明半干旱区全膜覆盖垄上微沟种植对土壤水分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以马铃薯品种陇薯10号为试材,采用全膜覆盖垄播和全膜覆盖垄上微沟播种植方式,研究了两种种植方式下种植密度分别为45000株/hm~2、52500株/hm~2、60000株/hm~2、67500株/hm~2时马铃薯生育期、生长指标、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全膜覆盖垄播和全膜覆盖垄上微沟播两种种植模式对马铃薯生育期、主茎数、分枝数、株高无明显影响。全膜覆盖垄上微沟播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全膜覆盖垄播6.5kg/hm~2·mm,产量比全膜覆盖垄播平均增产8.5%,两种种植模式下种植密度以60000株/h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常年播种马铃薯2000hm^2左右,占全镇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30%左右(复种指数1.9)。产品主要销往徐州、南京等地,成为该镇农民的主要经济支柱。随着市场农业的建立和发展.传统的种植习惯已越来越满足不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为此.从2002年开始.峄城区古邵镇政府与枣庄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管理办公室联合连续三年进行了“马铃薯、西瓜间套种植试验研究”(以纯作春、秋马铃薯作对照)改马铃薯春、秋两季作为春马铃薯-西瓜-秋马铃薯三作.改混杂退化种薯为阳畦脱毒种薯,改露地直播为春季地膜覆盖.春薯适当早播,秋薯适当晚播.西瓜露地晚播.淡季采收上市等技术措施.收到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新疆哈密地区马铃薯播种机在播种作业中易形成空穴这一问题,笔者对2BSL-2型马铃薯播种机的排种机构、开沟器、起垄覆土器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改进,使之能一次性顺利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盖等功能,确保排种装置在播种过程中的漏播、重播率符合作业要求,使整机性能更适合在哈密地区的土壤作业。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是指将田块翻耕栽培改为免耕栽培,改窝播薯种为摆放薯种,在收获时,改挖薯块为拣薯块的一项省工节本增效果栽培技术。针对解决马铃薯传统种植操作繁杂、费工、产量低的问题,2003年引进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进行了示范,初获成功,2004年秋在赤水市元厚镇扩大示范,面积达13.33hm^2。元厚镇邻靠习水县土城镇,距离赤水市城区54km^2,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机械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四师七十七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特殊的地理条件为发展马铃薯产业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但长期以来,马铃薯种植存在着播种、培土、收获进度与农时季节短的矛盾,特别是扩大种植面积后,劳动力不足问题更加突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马铃薯生产水平的提高.为解决这些问题,七十七团引进了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购置北京现代农装有限公司生产的两行1220型马铃薯播种机15台,171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3台,1520型马铃薯挖掘机7台,实现了0.13万hm2马铃薯的机械化种植.  相似文献   

6.
唐虹 《中国种业》2015,(10):68-69
适时播种和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是马铃薯种薯扩繁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技术环节,为探索马铃薯秋季配套繁育集成技术,选用费乌瑞它脱毒原原种薯进行播期、密度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播期9月11日、密度105000株/hm2时产量最高,达25983.30kg/hm2,为黔中地区秋季脱毒马铃薯原种繁育生产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闽东马铃薯生产发展较快,种植面积已从1990年的17300hm^2扩大到1999年的23300hm^2,单产也从1990年的9.68t/hm^2提高到1999年12.90t/hm^2,是闽东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之一。周宁县地处福建省东北部,海拔886m,年平均气温14.7℃,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适宜马铃薯生产发育,常年种植马铃薯2400hm^2,是闽东马铃薯主产区之一,马铃薯当家品种德友1号已种植多年,种植退化严重,抗性明显衰退,产量逐年降低。为了促进品种新换代,满足市场需求,1999年我们承担了福建省农业厅农业厅农技推广总站和福建农业大学薯类研究室的马铃薯品种引种试验课题,从北方引进冀张薯5号等8个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筛选适宜闽东生态种植的高产、抗病、优质的优良品种,产摸索其生育特性,为马铃薯生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半干旱地区马铃薯覆膜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以不同的种植方式和覆膜时期为处理,研究半干旱区不同种植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马铃薯使得产量和经济效益较其他种植模式分别提高9.0%~46.8%和9.20%~59.62%。  相似文献   

9.
密度、栽植方式与施氮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南方稻区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于2007--2008年在抚市镇进行了密度、栽植方式与施氮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高产栽培的各因素中,密度对产量影响最大,每畦种植行数次之,而氮肥用量影响较小,最优组合是密度种植4000穴/667m^2,采用垄栽,每畦种二行;氮肥每施纯氮10kg/667m^2。  相似文献   

10.
不同覆盖方式对冬闲稻田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冬闲稻田里以中薯3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稻草覆盖、摆播稻草+地膜覆盖、沟播稻草+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敞土等不同覆盖方式栽培马铃薯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冬闲稻田地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出苗最早,地膜覆盖和沟播稻草+地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出苗率最高;敞土栽培的马铃薯植株的株高显著低于覆盖栽培;摆播或沟播稻草+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稻草覆盖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次之,产量和商品薯率显著高于敞土栽培;摆播或沟播稻草+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效益最高,地膜覆盖和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效益次之,敞土栽培马铃薯的效益最低。  相似文献   

11.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选择良种 秋马铃薯宜选用优质、抗逆性强、休眠期短的高产品种,春季种植收获的早熟脱毒马铃薯如米拉、会-2号、费乌瑞它等。二、适期播种一般在“立秋”前后播种,如天气凉爽可适当早播,气温高时则迟播2-3天。若播种过迟,生育期太短,降低产量。  相似文献   

12.
采用随机区组对比试验方法,研究大西洋马铃薯品种在阿拉尔垦区的适应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播期及栽培管理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大西洋马铃薯品种在阿拉尔垦区表现出适应性强和产量高的特性,大西洋马铃薯品种生育期较短,仅为89 d,产量48 808.31 kg/hm~2,较对照高8 926.33kg/hm~2,增产达22.38%,种植纯收入达180 593.30元/hm~2,较对照增收35 705.38元/hm~2,该马铃薯品种适宜在阿拉尔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沟垄和覆膜连作种植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不同沟垄覆膜连作种植对马铃薯生长特征及品质影响的差异,以当地主栽品种‘新大坪’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平畦不覆膜(CK)、平畦覆膜(T1)、全膜双垄垄播(T2)、全膜双垄沟播(T3)、半膜沟垄垄播(T4)、半膜膜侧种植(T5)6种栽培模式连作种植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沟垄和覆膜栽培能显著促进连作马铃薯生长,且T3处理促进作用最大;并能显著提高连作马铃薯产量,增产幅度为1.5%~29.8%,其中T2处理产量最高。沟垄和覆膜处理马铃薯薯块氨基酸总量和还原糖含量较CK存在显著差异,其中CK的氨基酸总量最高,T4的还原糖含量最高;而薯块干物质、蛋白质及淀粉含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豆科植物土壤浸提液对马铃薯连作土壤酶活性和电导率影响的差异,以马铃薯品种‘新大坪’为试验材料,研究5种种植方式下3年连作田土壤浸提液和4年豆科植物土壤浸提液对马铃薯连作土壤酶活性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半膜沟播土壤电导率1:1处理的与对照相比降低16.70%,其他处理马铃薯连作土壤的电导率均升高;各处理的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均显著提高,其中1:1处理对平畦覆膜和半膜沟播的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均作用显著,对全膜垄播和全膜沟播的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有显著影响;1:2处理对半膜垄播连作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全膜垄播和全膜沟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5.
2018年在新疆兵团第六师奇台农场二分场对气吸式播种机(2MBQ-4/8)和传统机械式播种机(2MBJ-1/2)这2种不同类型机械的玉米精密播种情况进行了调研,旨在探讨不同播种机械及农机手播种水平对玉米精密播种的影响,以为提高奇台农场精密播种质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MBQ-4/8播种质量优于2MBJ-1/2播种机,2种机型之间的播深、窄行距、宽行距和株距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但2种播种机械都存在不同农机手播种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2MBQ-4/8播种机机手间在播深、宽行距、窄行距和株距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2MBJ-1/2机手间在播深、播量、宽行距和窄行距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为进一步提高玉米精密播种质量,建议使用2MBQ-4/8型及同类型播种机,同时加强农机手耕作技术和机具维护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16.
陈强 《种子》2009,28(9)
1 六盘水市马铃薯产业现状及远景目标 马铃薯既是我市的传统产业,也是我市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2003年开始实施马铃薯高产栽培示范项目,到2005年,全市马铃薯播面5.64万hm2,跃居全市粮食播面第二位,平均产量达1 007.8kg/667 m2,总产97.3万t.脱毒马铃薯推广面积达3.76万hm2,占全市马铃薯播面的66.7%.2008年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达10.07万hm2,产量达165.7万t.  相似文献   

17.
水稻收割后用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是一项农业新技术。该技术在免耕土表上播种,播后施肥再覆盖稻草,与常规种植方法相比,不仅成本低、用工少、免耕耙、省化肥,而且薯块较大、品质优良。2011年,江苏省滨海市三中港农业开发区建立220亩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示范区,亩产马铃薯2212千克,比常规种植方法增产1倍多。一、选择早熟优良品种水稻收获后,选用计划种植油菜的田块抢种秋马铃薯或春马铃薯。秋马铃薯生育期  相似文献   

18.
在早春采用塑料大棚种植马铃薯,可以比露地栽培提早两个月左右上市,不但能有效缓解春季蔬菜淡季,经济效益非常可观,而且对马铃薯也可以有效避免病虫为害,提高产量,保证品质。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铺膜播种机及其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节水、免耕的农艺要求,降低马铃薯种植成本,我们研制开发出2BSM-2型马铃薯铺膜播种机。该机与16.5kw轮式拖拉机配套,一次可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起垄、整形、铺管、铺膜及膜边覆土多道工序的联合作业。农十二师一○四团地处乌鲁木齐市郊,近年来依托城市,发展城郊特色  相似文献   

20.
孙志伟 《种子科技》2020,(7):38-38,40
马铃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其营养丰富,种植范围十分广泛。近些年来,马铃薯愈来愈受人们的青睐和追捧,市场的需求量非常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为了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种植技术的水平,进而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主要对马铃薯高产高效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希望能为马铃薯产业的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