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提高鱼苗下塘的成活率,根据各地养鱼苗的先进经验,必须恪守以下十个原则 一、清塘消毒:其方法有二:1.干塘法、放于或抽干塘水,每平方米塘底施用生石灰0.11kg,施后一天灌水;2.带水法,每立方米塘水施用生石灰0.22kg。施用生石灰的方法:将生石灰溶于水化浆趁热全塘均匀泼洒,待生石灰毒性消失后,再放鱼。检查生石灰毒性是否消失,方法有三:1.测验塘水pH值,若pH值降至9以下,说明生石灰毒性消失;2.观察塘水中有无水蚤,若有水蚤说明生石灰毒性消失;3.把几十条鱼苗放入塘水中安装好的捆箱内试养,…  相似文献   

2.
北方地区鱼苗下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培育出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成活率高、适应生产发展需要的鱼苗,在北方地区除选择优质的苗种外,鱼苗下塘技术尤为重要。经笔者多年的实践,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养鱼事业迅速发展,苗种培育成为关键性因素之一,然有些养鱼户对鱼苗何时下塘往往掌握不好,不但影响鱼苗的生长,而且也降低了鱼苗的成活率。肥水下塘的生物学原理是浮游生物发育规律和鱼类在个体发育中食转化规律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蟹苗下塘注意如下几点:1.检查清塘药物毒性是否完全消失,可用透明玻璃杯放塘水一杯,如发现水中有浮游动物游动,则说明药物毒性已消失。2.蟹苗喜栖息于水草丛中,可在池中均匀选点,移植些水葫芦、水浮莲、或水花生等水生植物作隐蔽物,供蟹苗栖息。这样,在投放蟹苗时,可以把蟹苗直接分散于隐蔽物附近,防止蟹苗大量投放,相互积压,影响其成活率。3.清塘后到放养蟹苗前,池塘中还可能有蛙卵、用则、水生昆虫等敌害,应用密眼网拉l~2遍清除。4.每个塘要放养同一批的蟹苗,以免弱肉强食,影响其成活率。5.经长途运输的蟹苗,放养…  相似文献   

5.
每年清明前后,当水温回升,稳定在18℃以上时,开始放养罗非鱼鱼苗。吉富罗非鱼每亩投苗量以1200-1500尾为宜,奥尼罗非鱼以1500-1800尾为宜,同时混养鲢、鳙鱼种各40-70尾,以控制水质。罗非鱼鱼苗下塘是鱼苗培育过程中提高苗种成活率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因此养殖者在鱼苗下塘时需格外注意。本文将罗非鱼鱼苗下塘技术要点归纳为十二个方面,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冬春下塘 常言道:冬入鱼苗长三分。由于冬季至初春时节,鱼苗壮、鳞片紧,适应力强,加之水温低,损伤小,此时下塘能较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是放苗的黄金时期,不但成活率是1年四季中最高的,还极有利于来年生产。 二、壮苗下塘 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游动活泼的良种鱼苗下塘,方可提高成活率。 三、安全下塘 鱼苗下塘前必须严格检查清塘药物是否已经彻底失效。可先试放几十尾鱼苗入塘内的网箱,观察1昼夜,看鱼苗活动、浮头情况有无异常,如出现  相似文献   

7.
韩素芹 《淡水渔业》2003,33(6):22-22
一、冬春下塘。常言道 :冬入鱼苗长三分。由于冬季至初春时节 ,鱼苗壮、鳞片紧 ,适应力强 ,加之水温低、损伤小 ,此时下塘能较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是放苗的黄金时期 ,不但成活率是一年四季中最高的 ,还极有利于来年生产。二、壮苗下塘。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游动活泼的良种鱼苗下塘 ,可提高成活率。三、安全下塘。鱼苗下塘前必须严格检查清塘药物是否已经彻底失消 ,可先试放几十尾鱼苗入塘内的网箱 ,观察一昼夜 ,看鱼苗活动、游动情况有无异常 ,如出现焦燥不安、浮头挣扎、四处串游现象 ,说明清塘药物还有残留 ,应待其药效完全消失后方…  相似文献   

8.
<正> 1 清塘消毒 用生石灰等药物清塘,以杀死野杂鱼和敌害生物,提高鱼苗的成活率。清塘后,在鱼苗下塘前7d施基肥,用发酵后的鸡粪3000~4500kg/hm~2。一般施肥后5~7d,轮虫到达高峰期。2 掌握好下塘时间 鱼苗下塘时的适口饵料—轮虫,对鱼苗的成活率有很大影响。因此,轮虫繁殖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培育出健壮的夏花鱼苗,在鱼苗下塘时应注意如下几个关键因素:1.注意鱼苗是否能独立生活:鱼苗只有鳔充气(出现腰点)、自由平游,能摄食外界食物时方可下塘,这一点鱼苗生产单位应把好关,过早下塘容易造成大批死亡。2.注意鱼苗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塑料袋充氧密闭运输的鱼苗,体内往往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特别是长途运输的鱼苗,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很高,造成鱼苗处于麻醉状态甚至昏迷死亡。肉眼观察,塑料袋内大多沉底打团,如将这种鱼苗直接下塘,成活率极低。因此,凡是运输鱼苗,必须先放在鱼苗箱中暂养。…  相似文献   

10.
鱼苗由于身体纤弱.鱼苗下塘时对天气、水温、水质、敌害及放养时的操作等要求比较严格,养殖者稍微疏忽,轻则造成鱼苗不同程度的死亡,重则整个养殖过程失败。在此将鱼苗下塘技术要点概括为十个方面。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为了让鱼苗下塔后就能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适口天然饵料,必须先将鱼苗培育他的水质培育肥。这种方法以前称为肥水下塘。比不施肥的清水下塘效果好的多。由于水质肥、饵料生物多、鱼苗生长快、成活率高,要做到鱼苗在轮虫高峰期下塘,首先要了解鱼苗池中浮游生物的变化规律。当水温20-25℃,用生石灰清塘后水中浮游生物的出现顺序见下表:从上表可见,鱼苗下塘应选择在清塘后的7-10天,此时鱼苗下塘正值轮虫高峰期。但生产上无法根据清塘日期来要求鱼苗何时下塘,而且天然轮虫数不多,不够鱼苗吃。因此,人为施肥创造铃虫繁殖高峰期才能为…  相似文献   

13.
一、鱼苗运输前的准备1.制定运鱼计划。在鱼苗运输前,尤其是长距离运输,事先要制定详尽的运输计划,包括运输容器、交通工具、人员组织以及中途换水等事项,若是托运,还需算好运抵时间,以便通知接货人准时接货。  相似文献   

14.
<正> 近来与养鱼户交谈,时常听到他们反映鱼苗下塘成活率低,投放不几天就大批死亡,养殖效果不佳等情况,根据自己的养殖体会和所见所闻,笔者就鱼苗下塘前应注意的事项谈以下几点看法,供养鱼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一些地方鱼苗鱼种培育成活率低,且规格不整齐,以致鱼种供应无保障,作者从事鱼苗鱼种生产30余年,现将鱼苗鱼种培育的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彻底清塘消毒即鱼苗下池前10d用消毒药物彻底杀灭培育池中的病原生物和野杂鱼,一般常用生石灰80~100kg/6...  相似文献   

16.
鱼苗下塘是鱼苗培育提高成活率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鱼苗由于身体纤弱,对天气、水温、水质、敌害消除及放养时的操作等要求严格,养鱼者稍微疏忽,轻则造成鱼苗不同程度的死亡,重则导致养殖失败。现将鱼苗下塘技术要点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鱼苗下塘是养鱼的关键环节。不少养鱼户因忽视水温、水质、气候和放养时的操作细节,轻则造成鱼苗不同程度的死亡,重则放养失败,经济损失较大。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引起注意。一、鱼苗下塘前要检查清塘药物的毒性是否消失.如果清塘药物的毒性未完全消失,就会造成鱼苗中毒死亡.只有当清塘药物的毒性完全消失后,鱼苗才能下塘。检查的具体方法是:1.将50~60尾鱼苗放入池塘内的网箱中(也可用脸盆取池水一盆,放人20~30尾鱼苗)养12~24小时,观察鱼苗的活动情况。如果鱼苗活动正常,即可放养鱼苗。2.测定池水酸碱度。生石灰清塘后.池…  相似文献   

18.
王烈华 《科学养鱼》2006,(10):12-12
将孵化用沙按要求堆积在室内进行甲鱼苗人工孵化,既可进行多达数万只苗的孵化,也可进行数十数百只苗的孵化,规模可大可小;同时不需固定设施投入,经济实用、便于管理、操作简单、孵化率高。据笔者试验,这种方法孵化甲鱼出壳率达95%以上。有关注意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19.
提高团头鲂孵化出苗率及鱼苗下塘成活率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团头鲂孵化出苗率及鱼苗下塘成活率的技术要点柯鸿文(上海市水产研究所,200433)团头鲂是一种优良的淡水鱼类,自1964年被推广养殖以来,逐步成为池塘放养的主要对象之一,其产量比例不断上升。上海水产品消费市场对团头妨一直比较欢迎,郊县养殖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20.
关于鱼苗下塘时池水水质生物指标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永函 《淡水渔业》1978,(1):13-19,15
鱼苗下塘时池水水质的优劣,不仅影响到鱼苗培育前期的生长速度,而且对于整个培育期的生长和出塘率都有重要作用。池水水质范畴十分广泛,其中生物指标是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可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这样的指标。至于为达到这一指标应该采取一哪些相应的措施,更是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几年来在辽宁省金州、庄河等地渔场所进行的一些试验,着重探索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