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为了丰富林下食用菌栽培品种和提高栽培效益,调查了祁连山东段林区野生食用菌资源,并研究了不同野生食用菌驯化栽培效果。结果表明:祁连山东段林区共有野生食用菌7科、13属、18种,驯化栽培后粉紫香蘑、野蘑菇、美味蘑菇和大肥蘑菇菌盖宽度分别为5~12、6~8、4~12、6~15 cm,菌柄长度分别为4~7、4~12、5~15、5~9 cm,产量分别为5.24、5.01、5.22、6.09 kg/m~2,以上菌种驯化栽培后因产量和效益较高,在实际生产中具有一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曹芹  杨虎翊 《中国林业》2011,(15):49-49
台蘑与河北张家口的"口蘑"齐名,是山西省五台山一带野生食用菌的统称,产于五台山的五座台上,品质优良、味道鲜美,被视为山珍。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台蘑资源十分丰富,在发展森林食品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对发展林区经济,构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开发利用林下资源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楚雄州地处滇中,境内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森林资源丰富,是多种生物的荟萃地。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发展林下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96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及林业部门以保护森林资源,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着力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使全州林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12年,全州实现林业总产值80.5亿元,其中林下经济产值37.14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46%。楚雄州是全国野生食用菌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已知境内有大型真菌540多种,且大部分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林区具有抗癌作用的野生食用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省森林辽阔,树种繁多,林区中野生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野生食用菌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无污染,还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其中一些种类对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经常食用对预防和治疗癌症有较好的疗效。从食用菌资源中挖掘抗癌药物是近年来各国医药工作者的研究方向之一。现将黑龙江省林区中常见的具有抗癌活性的食用菌的种类,识别特征,生境,介绍如下,供人们在野外采集中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商品价值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野生食用菌资源被过度采挖,其生长发育的环境遭到空前的破坏,致使野生食用菌产量逐年递减。因此,只有对野生食用菌资源进行保护和培育,才能保障野生食用菌资源的生长繁茂,使其成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一个新兴产业。现就如何保护、培育野生食用菌资源的问题谈谈我的看法。一、保护森林植被,创造适宜野生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合适的森林郁闭度和地被物的覆盖度,是各种野生食用菌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因此,必须充分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创造有利于野生食用菌生长的条件,以提高野生食用菌…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小陇山林区具有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其中以羊肚菌最为名贵,但野生资源产量少,市场需求大,价格高,为增加林区职工和群众收入,掌握羊肚菌的林下种植技术,通过在不同林分选择地块覆盖地膜进行越冬茬种植试验,并取得成功.从江洛林场野生羊肚菌分布调查、林下羊肚菌越冬茬种植林分选择,越冬茬种植各环节技术要点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湖南野生食用菌资源的概况及其分布状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当前湖南野生菌类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湖南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漫话林区野生食用菌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列出黑龙江省林区野生食用菌63属156种,在对黑龙江省林区野生食用菌生态习性及其用途有一定研究和了解的基础上,提出3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及优劣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生态结构、资源利用特点、操作便利性、副效应等方面分析了近年国内几种主要林下经济模式的优劣。林药模式基本上没有种间矛盾,但不适合大规模经营;林菌模式适应种类多且地域广,但对栽培区水源条件、交通条件要求较高;林禽模式宜根据不同禽种生态习性择地饲养和轮养,应特别注意解决污染和疫病问题;林草、畜模式宜将林下种草和动物圈养结合起来,防患面源污染和疫病,防止对林地土壤扰动太大;林虫(蜂)模式中适合发展的经济昆虫较多,应根据各地传统习惯和加工能力,分项发展;林花模式中,适合林下种植的花卉和荫生植物较多,这一模式相对而言,对林地的干扰较少,是自然界中自然存在的一类群落结构,合理性较好。以上各种经济模式各有特点,各见其长,均可供林权主发展林下经济时甄别选择。林下经济发展应遵循生态优先原则,注意群落种问关系的协调。林下经济物种不可生硬拼凑,本木倒置。各模式的推广应充分考虑气候、市场等地域特点。文章还介绍了一种菌根性食用菌模式。菌根性食用菌与多种树木有天然的共生关系,且多是市场俏销的种类。利用已经发展成熟的栽培技术提高林下菌根性食用菌栽培集约化程度,可实现多年持续高产、高效益,且对林地的人为干预最少,能很好地保护林地生物多样性。这是其它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认为菌根性食用菌模式是目前最能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前景良好的林下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国内外野生食用菌发展状况及伊春林区发展野生食用菌的优势和条件,论述了野生食用菌生长条件和采取的主要人工促进野生食用菌栽培措施,并对预期可达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伊春林区的林业已从传统林业向生态林业方向转变。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非林替代产业,特别是林区广大林改户发展林下经济,都迫切需要符合实际的经营项目与技术支持。伊春林区野生榛资源丰富,进行野生榛林改培,成本低,收入可观,是林区职工增加经营林地收益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菌根性食用菌为山林珍品,经济价值高。调查发现,祁连山北麓民乐县境内有野生白色块菌、乳牛肝菌、乳菇等多种菌根菌自然生长。两种乳牛肝菌无意识半人工栽培成功实例表明,当地适宜菌根性食用菌栽培。设想选用本地树种和真菌资源,在祁连山北麓营造食用菌林,开展菌根性食用菌的半人工栽培,林菌并举,以推进祁连山生态保护和当地乡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樊新军 《国土绿化》2006,(10):45-45
河北省曲周县小第八村以建设高标准的生态明园林村为载体,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基本建成了“村北林下食用菌区,村东苗圃区,村南经济林区,村西农田林网区,村中空心村绿化区,庭园长绿区”的六大功能区块。  相似文献   

14.
据资料报道,我国已知的食用菌约630多种,已进行人工栽培及正在驯化的种类只有50种左右,绝大多数的食用菌仍处于野生状态。但在这众多的野生食用菌当中,除有一部份可以进行人工栽培外,其他的野生食用菌,则因朵小质劣或因与高等植物共生(如松茸),在当今条件下尚难进行人工栽培。特别是林区野生食用菌的种类很多,而且发生量很大,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如果利用农闲期组织村民上山采集,不但可以满足城乡人民的需要,丰富人们的菜篮子,活跃市场经济,而且还可以出口创汇,增加人民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5.
林下栽培食用菌能够充分利用林地空间资源,获得优质食用菌农产品产出,是实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林下食用菌产业的积极意义为切入点,归纳论述了不同林分类型下食用菌的栽培情况和林下食用菌的主要栽培模式,列举了5种典型的林下栽培食用菌案例(黑木耳、大球盖菇、竹荪、灵芝、羊肚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林下食用菌栽培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的对策:(1)建立林下复合经营共同体;(2)加强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3)加强林下经济产业人才培养,促进林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4)出台扶持政策,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5)完善林下经济相关标准、导则的制定。综上结果,以期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兴安落叶松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主要组成树种,是大兴安岭林区重点生态公益林、一般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建设的主要树种,占森林总面积的59%,有效控制危害兴安落叶松主要害虫,对保护森林资源,大力开发林下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确保呼伦贝尔大草原和松嫩平原生态屏障的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木兰林区属冀北山区,环卫京津,林下蕴含丰富的山野资源。通过对山野资源现状的思考,指出木兰林管局山野资源存在提前采收,掠夺式经营、资源分散,资源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不高等几个问题。同时对木兰林区山野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出应全面调查、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多方联动、区域治理,重新整合资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构筑技术创新平台、利用木兰林区纯天然的生态优势,全力打造品牌、更新观念,合理开发利用,保护野生果菜资源和加大野生果菜产品的研发力度。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是指可供给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诸如香菇、滑菇、木耳、猴头等。辽宁省土地辽阔,气候多样,植被有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主要有落叶松、油松、红松、辽东柞、杨、柳、榆等树种,野生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为了适应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发掘利用森林真菌资源,为食用菌生产提供“食、药兼优”的新品种,从1998年开始对我省的沈阳、抚顺、丹东、阜新、朝阳等地的野生食用菌资源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在广泛采集标本的基础上,鉴定野生食用菌61种,隶属13科.27属.  相似文献   

19.
在浑河源林区的不同落叶松林型中,从大型野生食用菌种类、蕴藏量两个方面,进行系统调查,明确了落叶松林下主要野生大型食用菌在浑河源林区的生长环境,找出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经营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大兴安岭东部林区林下主要经济植物资源的实际情况出发,概括地总结了大兴安岭东部林区林下较为丰富的主要经济植物资源,并相应的提出了经营保护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