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焦丰宝 《茶业通报》2013,(3):137-139
安徽名茶众多,茶业是安徽省最具影响力的特色农业产业。2012年,安徽茶业发展迎来了政策的春天。省政府《关于加强茶叶品牌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意见》,把茶产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战略高度,对加快茶产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省委书记张宝顺深入岳西县走访,进茶叶加工车间,住茶乡农户家中,到茶园修剪茶树,对岳西茶业发展倍加关心。如何抓住机遇,做大做强茶产业,是茶区面临的重要任务。现就岳西实际,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宿松茶产业是带动贫困山区的农民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之一,当前却面临着生产标准化程度低,企业弱、小、散,产品结构单一,品牌建设滞后等系列问题。各相关各部门应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机遇,对茶产业发展进行关键性改革,以不断提升品质,把茶产业做大做强。本文是针对宿松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一、《意见》出台的背景。《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特色种养业扶贫工程实施意见等五个脱贫攻坚配套文件的通知》(皖政办[2016]16号)下发以后,各地对特色产业特别是茶产业扶贫工作较为重视,很多地方将茶产业作为推进山区农民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目前,做优做大做强我省茶产业仍有较大空间。2017年省"两会"代表建议、委员提案涉及茶产业的有近30件,省政协通过认真筛选,将"做大做强茶产业,助推我省山区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茶叶品牌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意见》皖政[2012]23号文件出台和“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专题报告会成功举办,标志着安徽从省政府层面开始推动徽茶崛起。  相似文献   

5.
霍山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全国茶叶生产重点县,秦汉时期开始茶叶的种植。“霍山黄芽”起源于唐朝,是久负盛名的历史名茶。笔者针对霍山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做强基地生产提升质量安全,培育壮大茶叶龙头企业,加强茶叶品牌宣传,发展茶业新业态等思路,以期促进霍山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茶业通报》2012,(4):150
日前,安徽省政府召开茶产业发展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建立机制,合力推进安徽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推进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今年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加强茶叶品牌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意  相似文献   

7.
2012年2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茶叶品牌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意见》(皖政[2012]23号),2013年4月省政府又在六安市召开全省茶产业发展工作会议,明确了茶产业发展目标任务: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茶叶一产产值在2011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10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十五"期末,为加快遵义农业结构调整,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百万亩茶园基地建设战略目标,"十一五"初相继出台《遵义市百万亩茶园基地建设规划》、《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百万亩茶叶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遵府办发[2006]96号)和《中共遵义市委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百万亩茶业工程的意见》(遵发[2007]10号)文件,每年财政拿出1000万元资金和整合涉农资金扶持茶产业的发展。在规划区,当地党委、政府也相继出台相关茶产业政策,整合资金扶持本地茶产业的发展。通过对"十一五"遵义茶产业在创业阶段的工作回顾和总结,经过对"十一五"遵义茶产业发展的思考,相信通过"十二五"不断的创新创优,更好更快做强黔北茶产业是一定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汉中茶产业与安徽的渊源;相较于安徽,汉中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及汉中茶产业从安徽茶产业发展中应学习借鉴的方面,提出了做大做强汉中茶产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茶业通报》2009,(4):161-161
2009年11月3日下午,“振兴安徽茶产业恳谈会”在合肥源牌国际酒店举行。会议由安徽省供销社主办,安徽茶叶行业协会协办。会上,大家围绕推进我省茶叶产业化,振兴我省茶产业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倡议,大家团结起来,凝心聚力,加强合作,抓住机遇,共同为振兴我省茶产业做贡献!  相似文献   

11.
顾公新 《茶业通报》2017,39(4):153-156
安徽省是全国重点产茶省之一,既是名优茶的重点产区,也是大宗红、绿茶主要出口省份。安徽省茶区大多分布在山区,茶产业是综合收益较高的特色产业之一,也是典型的山区经济,而一些茶区正是安徽省农村贫困人口集中的区域。创新茶产业发展,做强做大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正是带动贫困地区农户脱贫增收最直接。  相似文献   

12.
针对祁门红茶产业的发展,分析核心优势及其制约因素,提出采取立足生态、坚持创新等策略,做强做优祁红茶产业。  相似文献   

13.
自2011年初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十二五”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以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频繁视察调研省内主要茶叶产区的茶产业发展情况,走访企业和茶农户,并就全省和各地的茶产业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意见和建议,组织考察学习浙江、江苏、福建、云南等省的发展经验,明确表示要加大省级财政支持力度,尽快做大做强安徽的茶产业。  相似文献   

14.
张卫国 《贵州茶叶》2008,36(1):28-32
茶产业是贵州的传统优势产业。省委省政府对我省茶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在黔党发[2007]6号文件《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茶产业是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产业”“发展茶产业对于实施生态立省战略、促进生态建设、减少水土流失,构筑‘两江’上游生态屏障,有着重要的作用。”黔中地区地处贵州腹部,是展示贵州绿色生态旅游的重要窗口,发挥优势、着力打造黔中茶产业经济带,不仅能有效促进该地区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同时,还能有效提升贵州绿色生态游的窗口形象。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镇巴县茶产业的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镇巴县茶产业发展相关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茶业通报》2013,(3):136-136
2013年8月23日,安徽霍山茶叶电子商务工作推进会在霍山县茶业办会议室召开。会议邀请了上海佳速网络有限公司的电子商务专家做了专题辅导讲座,并就提出的茶叶网络销售的相关问题做了解答。全县40多家茶叶龙头企业负责人和茶叶经销商参加了会议,县委主要领导对会议的召开高度重视,并作出了重要指示。会议的召开将有力促进霍山县茶产业电子商务工作的开展,进而提高茶叶产品网络销售的数量和价格,扩大霍山茶叶的影响,提高茶产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大柘镇是遂昌县的第一产茶大镇和省级特色优势农产品(茶叶)强镇,为实现茶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转型中做大做强茶产业,本文结合日新月异的旅游业发展,把茶产业与旅游业两驾马车有效联姻,分别从"观"、"游"、"娱"、"购"、"乐"五方面叙述了大柘镇的具体做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江苏省茶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为进一步提高江苏省的茶产业发展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六安市地处大别山北麓,是安徽省重要产茶区之一。近年来,六安市全面贯彻落实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加快茶产业发展意见》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茶叶品牌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意见》的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茶农收入为核心,以提升质量效益为目标,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抓手,依靠科技进步,调整茶类结构,提高名优茶比重,实行品种良种化,生产标准化,产品优质化,品牌系列化,质量安全化,服务社会化和效益最佳化,促进了茶叶产业升级,加快了六安茶产业发展,茶叶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我市茶产业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叶莹 《茶业通报》2013,(4):185-187
本文立足徽茶产业以及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茶产业发展现状,结合石台县内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茶行业百强企业——安徽天方集团十四年来的发展历程和茶园建设,浅论茶产业升级实现机械化、标准化、工业化,解决良种茶园占有率低、农村劳动力短缺等一系列当代茶产业所面临的极其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