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分调查是测树学的重要内容,林分蓄积量的测定,一直是许多林业工作者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许多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采用材积表、标准表等方法测定林分蓄积量,已成为经典。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在林业中应用的不断发展,采用郁闭度因子估测林...  相似文献   

2.
青海云杉是祁连山区的主要乡土树种,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面积大,是天祝乃至整个西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该树种主要优点是耐寒、耐旱、耐瘠薄、抗性强,可耐-30℃的极端低温;属侧根性树种,固土性能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强,  相似文献   

3.
油松在丘陵区造林,应选择在阴坡的中下部或厚层土立地;采用鱼鳞坑和水平沟整地,比不整地造林成活率分别提高19.6%和34.3%;整地时间应在造林前一年的雨季前;坐水造林成活率比对照提高21.6%;合格苗造林成活率比不合格苗提高47.3%。  相似文献   

4.
以往的研究已经阐述了生长过程表的编制方法、步骤,但对编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如曲线修正技术、混交林生长型划分方法、通用的各林分类型树种组成形式、参照林分平均胸径的确定和生长过程表实用性检验等应注意的关键技术却未做详细阐述,现就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方法及其效果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马尾松人工纯林为对象,分析其近自然化改造后森林质量变化和树种发育情况,为此类人工纯林的近自然化经营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方法 2007年在广西凭祥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对马尾松纯林开展近自然改造试验并设置样地20块,其中经营样地16块、对照样地4块;于2007年第一次全面调查获得本底数据之后,冬季执行目标树抚育择伐;2008年春执行6个阔叶树种4种组合的林下补植作业;2016年实施第二次目标树抚育伐;2007年后,每2年执行1次样地复测调查,共获取了7期数据。对7期监测数据的重要值指数、平均胸径和纯生长量等指标进行统计,从树种组成、林分结构、林分生长等方面对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结果 近自然化改造的马尾松人工纯林经过13 a后,林分逐步过渡到异龄复层混交林结构。林下补植的6个树种的重要值均处于前10名,林分中出现了安息香、油桐等树种的天然更新。近自然化改造的马尾松林的林木从5 cm起测径阶到55 cm径阶范围内均有分布,呈现出经营措施促进下快速形成混交异龄林格局的发展动态;而未作处理的对照林分依然呈同龄纯林的径级分布。就生长而言,近自然化改造林分生长量显著高于对照林分,并且林分生长量主要集中于较大径阶林木,实现了林分价值的显著提升。 结论 人工纯林近自然化改造中,调整树种组成是最关键的经营措施;扩大径级结构分布范围是针叶纯林近自然化改造的基本指标;近自然化改造显著提高了森林的生长量和蓄积量;同时促进了土壤微生物发育,改善了森林土壤和生态系统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6.
光皮桦,乔木,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酸性的砂壤土,耐干旱瘠薄,在火烧迹地常与其他喜光树种组成次生混交林。生长较快,深根性,萌芽性强,天然更新良好,是长江以南荒山造林树种。苗圃地中矮小、长势不良当年不能造林的苗木进行移植,培  相似文献   

7.
光皮桦,乔木,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酸性的砂壤土,耐干旱瘠薄,在火烧迹地常与其他喜光树种组成次生混交林。生长较快,深根性,萌芽性强,天然更新良好,是长江以南荒山造林树种。苗圃地中矮小、长势不良、当年不能造林的苗木进行移植,培育2年生苗用于造林。经过移栽,能增加苗木生长所需的营养面积,促进侧根、须根发育生长。苗木通过移植,主根较短,起苗不易伤根,栽植时间根易舒展。  相似文献   

8.
程长 《安徽林业科技》2009,(2):45-45,19
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杉木是主要的用材造林树种,随着林龄增长,部分杉木进入了主伐期,这些林分林木老化,生产力下降,急需更新采伐。上世纪,杉木采伐迹地更新树种主要以马尾松为主,经过十几年的培育,其林分生长不好,效益不佳。如何营造人工杉木二代林的问题是我们林业急于解决的课题。2001年,笔者对30公顷杉木采伐迹地,进行不同更新模型试验,并对其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进行了定期测定比较。  相似文献   

9.
杜仲(Eucommia ulmoides)属杜仲科落叶乔木,我国特有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是我国主要的经济林造林树种之一。但由于杜仲萌芽力强,侧枝发达,树干易弯曲、多头,生长慢,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管店林场自1992年以来开展杜仲截干造林试验,总结出了快速培养杜仲优良干形的栽培新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杜仲截干造林新技术,通过集约经营,对促进林分生长,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