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位于湖南省西南边陲的通道侗族自治县,是个以马尾松为主的天然次生林区。全县马尾松林占用材林面积的61.6%,蓄积量占用材林蓄积量的63.8%。现将这一古老树种在本地区的生长、利用等情况综合介绍如下: 分布范围和生长特点马尾松在通道县,水平分布遍及全境,垂重分布在海拔350—900米之间。总面积65407公顷中,幼林43673公顷,中林4487公顷,成林17247公顷;总蓄积量502.48万立方米中,幼林127.68万立方米,中林47.18万立方米,成林283.65万立方米。全县马尾松中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105.15立方米,为全国马尾松中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49.35立方米的2.13倍。成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164.4立方米,为全国马尾松成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111立方米的1.48倍,少数优良林分每公顷可达1500立方米以上。胸径26厘米以上的大径级马尾  相似文献   

2.
采用林分平均高和密度估计人工林蓄积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15年广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9次复查中人工林样地调查数据,按树种组(杉木、松树、桉树)建立林分每公顷蓄积量与林分平均高、林分密度(郁闭度、每公顷林木株数)二元非线性模型(不变参数和可变参数),用确定系数(R~2)和平均预估误差(MPE)等6个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价和检验。结果显示:全部12个模型的总相对误差(TRE)、平均系统误差(MSE)均小于15%,MPE均小于10%,表明采用林分平均高和密度估计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可变参数模型的参数的变动系数太大,不宜采用;3个树种组中,不论是不变参数模型还是可变参数模型,以平均高和每公顷林木株数构建的模型的R~2均大于由平均高和郁闭度构建的相应模型的R~2,而剩余标准差(SEE)、MPE则相反,说明每公顷林木株数对林分每公顷蓄积量变动的解释能力优于郁闭度。综合考虑6个统计指标和参数的稳定性,3个树种组的每公顷蓄积量的最优估计模型均为由每公顷林木株数、平均高构建的不变参数模型。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达彻奈斯糖槭试验林于1975年3月开始采割糖汁。这片试验林面积为26.5公顷,地处天然林南侧,未割过汁,整个林子长势很好,是Laurentides山鹿丘陵地区许多林子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个。槭树和黄桦混交林占试验区80%,槭树和山毛榉、黄桦混交林占20%。平均林龄60年,每公顷534株,槭树占商品材70%,平均直径20.3厘米,平均高20米,林分胸径断面积23.2米~2/公顷,商品材蓄积量每公顷149立方米。  相似文献   

4.
在林分蓄积量调查中,当取得林分平均每公顷断面积G、平均胸径和相应的平均树高后,一个常见于角规测树的计算林分每公顷蓄积量的错误做法是,根据从所采用的立木材积表中查出单株材积V(或相应的单株形高值hf),按以下二式计算林分平均每公顷蓄积量M M=G/g×V (1)  相似文献   

5.
角规蓄积量观测值经常偏低,从而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偏低原因何在?估计很多:下木遮蔽视线、观测部位偏高、角规缺口宽度(角规断面积常数)……。现将1977年农林部委托东北林学院举办的“全国伐区调查训练班”关于角规缺口宽度试验一例简报如下,供参考。试验区位于东北林学院凉水实验林场(黑龙江带岭)。试验小班面积30.3公顷,树种组成7红1云1冷1桦+水榆色杨,林分平均胸径32厘米,活立木每公顷蓄积量322米~3,林地地形平缓。试验选用两种缺口:1和2厘米(尺长均50厘米)。角规断面积常数分别为1和4(即每测一株断面积相应增加1和4米~2)。全小班  相似文献   

6.
<正> 一、森林资源基本情况吉林省永吉县是个半山区,面积为515.152公顷,林业用地面积为254.531公顷,有林地面积为182.054公顷,森林覆盖率36.6%;活立木总蓄积量1044.7万m~3,林分蓄积量967.6万m~3,年生长率5%;森林资源按权属国有林林业用地占49.5%,蓄积量68.2%,集体所有林业用地占50.5%,蓄积量占  相似文献   

7.
以林分平均高为辅助变量,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和形数分别为因变量,在以多个方程拟合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巨尾桉人工林分每公顷断面积和形数模型.从所收集的材料中选择3块林分断面积最大的标准地,计算提升系数,获得疏密度1.0的标准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模型,配合形数模型,按蓄积3要素计算疏密度1.0的林分每公顷蓄积量,据此编制了巨尾桉人工林标准表.该表经检验误差较小,精度较高,可在大面积森林资源清查中确定巨尾桉人工林的蓄积量.  相似文献   

8.
闽东地区木荷人工林标准表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标准地材料,以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为因变量,林分平均高为自变量,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多个方程,经分析对比选择合适的方程作为编制木荷人工林标准表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有约束条件的改进单纯形法建立疏密度1.0的标准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模型,配合形数模型,按蓄积三要素计算疏密度1.0的林分每公顷蓄积量,据此编制了木荷人工林标准表。可为森林资源清查确定木荷人工林的蓄积量和疏密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在连江县收集调查的232块湿地松人工林标准地,选择林分平均高和每公顷胸高断面积为辅助变量,林分每公顷蓄积量为因变量,应用模型推理法和逐步回归法建立林分求积式。用未参加建模的116块标准地对所建立的林分求积式作适用性检验,达到精度要求,在大面积森林资源蓄积量测定中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成过熟林资源的消长: 我局的天然用材成过熟林在一九七三年森林资源复查后面积为289758公顷,蓄积量为5269万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量的80%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为183立方米。一九八二年末资源统计时面积为191941公顷,蓄积量为3148万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的67.4%,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为164立方米,同一九七三年  相似文献   

11.
林地"一张图"是森林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平台,运用林分生长模型对林地"一张图"林分因子更新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昆明市第4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建立了24个树种(组)林分生长模型,通过模型链接实现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每公顷株数、每公顷蓄积和平均蓄积生长量的过程动态模拟。树高生长模型拟合优度R~2介于0.21~0.64之间,胸径生长模型拟合优度R~2介于0.37~0.78之间,蓄积生长模型拟合优度R~2介于0.44~0.92之间;林分生长模型反演昆明市有林地蓄积量预测值与观测值相差37万m~3,云南省蓄积平均生长率反演昆明市有林地蓄积量预测值与观测值相差291万m~3。建立的24个树种(组)林分生长模型,能满足林地"一张图"林分因子更新要求,能动态掌握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可为林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苏州光福木荷林林分特征及经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样地调查对苏州光福自然保护区木荷林的林分特征、直径分布和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木荷种群在林分乔木层中占绝对优势,并处于旺盛生长期.以Weibull分布拟合光福自然保护区木荷林乔木树种直径,发现Weibull分布均可以较好地描述光福木荷林主要乔木树种分布;偏度为偏左,峰度值为正.林分蓄积量67.211~246.088m3/hm2,其中木荷平均胸径6.473~11.480 cm,平均树高6.35~13.53m,蓄积量32.517~205.598 m3/hm2,占全林蓄积量的31.17%~99.87%.  相似文献   

13.
<正> 马尾松是谷城县主要用材造林树种之一。全县现有马尾松林面积506331亩,占全县森林总面积的39. 87%,立木蓄积量1176500m~3,占全县立木总蓄积量的76. 53%。但由于树种单一,林分生产力低,平均每亩蓄积仅2. 32m~3,且有很大一部分多年生马尾松纯林,是不成材的低价值林分。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是玉林市分布最广、面积和蓄积量最大的用材林树种。据1991年二类调查统计,全市现有马尾松林55022.1公顷,占全市有林面积的65.5%,蓄积量为134.7万m~3,占81.4%。由于过去马尾松经营比较粗放,形成了较大面积的稀疏低产林,全市约有2430.6公顷,占马尾松林面积的4.4%。如何改造这些稀疏低产林?玉林市的作法是: 1.调整林分结构,营造混交林。  相似文献   

15.
在树木分类上,全世界共有125种杨树,我国就有50多种,几乎占了一半。在栽植面积上,全世界杨树人工林面积总计400多万公顷。我国已达300多万公顷,超过了其他国家杨树人工林面积的总和。就木材生长速度而言,速生杨一般每年每公顷蓄积量达到9-15立方米,最高可达30-45立方米;一般5-10年可采伐,每公顷蓄积量150-240立方米,可出木材105-165立方米,而其他树种的用材林15-18年生每公顷蓄积量仅达45-75立方米。山东临沂地区6年生杨树每公顷蓄积量最高达293.55立方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18年内蒙古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区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86.95 m3,每公顷年均生长量2.80 m3,平均每公顷株数为1 093株,平均郁闭度为0.60,乔木林平均胸径为13.1 cm,平均树高11.7 m,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面积比例为34.69∶65.02∶0.29。经综合评价,质量"好"的森林面积占15.16%,质量"中"的森林面积占44.54%,质量"差"的森林面积占40.30%。全区森林总体质量有所提高,森林资源进入了质量提升的稳步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面临的挑战 --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林地生产力低,森林林分结构不合理,增长速度缓慢. 我省现有森林面积约5000万亩,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4.1%,林分平均每亩蓄积量2.36立方米,相当于全国林分平均水平的50.1%;树种单调,结构不合理;商品林多,生态公益林少,比例失衡.全省林木总蓄积量1亿多立方米,在区域分布上形成了"二头多、中间少"的格局,即山区多、平原多、丘陵区少.山区森林蓄积量占全省的55.9%,平原占22.6%,而江淮丘陵区占21.4%.全省人均拥有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我省所处的地理位置不相称,也与我省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徐州市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发展意杨种植,现已成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现有人工林总面积10万公顷,总蓄积量800万立方米,接近全市林木蓄积总量的80%。其中,林分面积5.3万公顷、蓄积312万立方米,四旁树蓄积468万立方米。林分面积中,幼龄林1.62万公顷、蓄积53.5万立方米,中  相似文献   

19.
在杉木、松树、桉树、一般阔叶树人工林中分别设置25-31块共110块30m×30m样地(分为9个10m×10m样方)进行每木调查,每块样地分别组合为100m~2、200m~2、300m~2、400m~2、600m~2和900m~26个不同面积的样地,分析了不同样地面积的林分平均直径()、平均高()、优势高(DH)、每公顷断面积(G)、每公顷株数(N)、每公顷蓄积量(M)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各个优势树种中,不同面积大小样地的、、G、N、M总平均值均十分接近,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相对相差均在8%以内(松树、桉树和一般阔叶树绝大部分在5%以内);随着样地面积的增大,DH呈增大的趋势,样地间各个林分参数的变动系数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不同面积大小样地林分参数值与900m~2样地相应参数值的平均相对偏差,随着样地面积的增大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当样地面积达到600m~2时,所有树种组的、、DH、G及桉树的N、M平均相对偏差均小于5%,杉木、松树和一般阔叶树的N、M偏差略大,但均小于8%;当样地面积逐渐增大时,其林分参数与900m~2样地相应参数偏差大的样地数量逐渐减少;不同面积大小样地的林木直径变动系数的总平均值十分接近,但随着样地面积增大,样地间的变化系数呈减小的趋势。根据以上结果,在采用抽样方法进行森林资源调查时,样地面积以300-600m~2为宜,在进行林分参数建模样地设置时,600m~2的样地即可足够。  相似文献   

20.
位于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保山县境内敢顶公社空广大队田头寨附近的黄楠园,生长着六十多亩全国少见、极为珍贵的楠木纯林,树种组成为4滇楠6景东楠,林分疏密度为0.6,平均高31米,平均胸径73厘米,最大胸径140厘米以上,每亩蓄积量55立方米(每公顷825立方米)。楠木是经济阶值极高的珍贵用材树种,树干高大端直,材质优良,是上等建筑及家具用材,其中滇楠是国家二类保护树种。但是,这样贵重的森林资源,现已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给国家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