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对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有重要意义,而有效供给的前提是农民真实表露对公共物品的偏好。关于公共物品及农村公共物品的需求表达研究,国外学界经历了两个理论演绎阶段,即间接表达的传统理论阶段,包括偏好显示与税收制度设计、居民流动性与地方公共物品供给、个人偏好表露与公共选择机制;直接表达的现代实证研究,包括或有估价法以及农村公共物品的需求表达,本文对此进行了梳理与回顾。同时,从需求表达现状及存在问题、表达不畅的原因和完善表达机制的对策研究等3个方面,整理了需求表达理论在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提升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水平与供给质量是促进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在论述韩国新村运动过程中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以社会资本为视角,深入分析韩国新村运动农户社会资本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发挥的作用,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提升关系网络、增加相互交流、加强集体行动、优化干群关系增强农户社会资本存量、完善农户公共物品需求表达机制、实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多元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3.
马骅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5):265-267
农村公共物品的满意度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发展和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焦点问题。使用2008年广东英德、鹤山两市实地调研所获得的微观调查数据,研究了农户对农村五大类公共物品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发现,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与农户的客观需求还存在相当程度的脱节现象,较高比例的农户对当地的公共物品的质量不满意,其中农户是否组织专人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和公共品投入后,是否有专人进行维护对于公共物品的满意度评价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提高农村公共物品提供过程中的公共监督,加强公共品的维护和管理应当成为下一步农村发展和建设工作中的重点与核心。  相似文献   

4.
提高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效率,至关重要的是要一改以往的供给主导型模式,回归需求主导。在公共物品的需求表露机制中,农户的主动接触是其直接参与政治的主要形式。通过对涵盖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环境等3大类11个子类的农村公共物品接触的Logit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湖北农户主动接触的最重要因素是政治效能感和家里有人常年在外打工,其次是加入农协或农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年收入及其平方项。但主流学派关于感知需求是所有模型中最显著的一致预测元的观点在该研究中未得到相应数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江苏常州农村的入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LOGIT模型估计农户对生产性公共产品农田水利设施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的需求意愿受受访者文化程度、有无特殊经历、家庭灌溉缴费、户均水田面积等变量的影响,与这些变量的相关性并不因地区发展水平不同而不同,而非农就业人数与农户需求的相关性在较发达的地区更为显著,家庭人均纯收入在较发达地区与农户需求显著相关,这为区分不同发展水平地区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影响因素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6.
农村公共物品分类的模糊性、供给主体和方式的多元性,以及农村公共物品需求的复杂性使得多指标的综合评价难以进行。灰色关联度评价作为一种有效的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客观、全面地考察农村公共物品评价的各项指标对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影响程度,从中找出影响其有效供给的主要因素。以福建省9个地级市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为例,通过灰色关联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有效供给农村公共物品提供依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市场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通过市场筹资渠道提供的公共产品对农户收入产生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通过构建生产模型和消费模型,分别从农户收入和农户效用(公共产品消费)两方面揭示农村公共产品市场化供给对农户福利的影响机制,并采用陕西5个县20个村400户农户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市场提供的公共产品对农户收入有显著的正面效应。因此,建议中央政府在加大对农村的公共投资力度的同时,乡镇政府应创造市场筹资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更多渠道,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筹资多元化。  相似文献   

8.
李乐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6001-16003
分析了我国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一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严重不足,具体表现在:农业基本设施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村饮水安全存在问题、农民存在“行路难”问题、农村医疗保健水平较低、农村公共文化薄弱、农民教育供给短缺;二是城市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与水平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具体表现在:农民工通过政府渠道就业少、遭到城市安居工移的隔离、难以得到城市社会保障。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失衡以及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导致新生代农民工面临被农村和城市双重边缘化危机。为了切实缓解新生代农民工被城乡双重边缘化问题,提出了完善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对策:一是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实现城乡公共物品均衡化;二是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三是以城市公共物品供给为先导,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是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关键之一,根据公共物品供给的相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作为自治组织的作用.对解决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江正平  刘晓伟  粱晓珂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634-17636,17685
从农村公共物品的界定和分类入手,分析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公共物品供给现状,显示出农村地区电力、通讯设施还未全面普及;文化教育设施严重落后;医疗和社会福利机构不足。指出了公共物品的合理供给模式:政府在投资资金量大、事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质量的公共物品供给上保持主导地位;小型的便于操作和供给的准公共物品和边缘化公共物品可以在政府的指导框架下,引入多元的供给主体。根据此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地方财政体系;积极鼓励农村广大村民参与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的积极性,使得供给具有针对性;极力打造农村公共物品的多元化供给体系,确保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已经成为制约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财政支农投入不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失衡等问题。通过建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增长相关性分析模型,验证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应该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关注农民对公共产品的真正需求,建立起完善的农村公共产品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公共物品理论,对粮食主产区农户参与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阐述了影响农户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因素,如家庭收入、家庭劳动人口数、决策者个人特征和耕地面积等。针对粮食主产区农户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列示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村的发展的制约,提出了转换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机制,增加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投入,转变政府的职能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1):239-241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农村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和障碍。从公共物品的概念界定及属性出发,初步探析了我国当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失衡现状,并从主客观因素深入分析了其内在形成机理,最后从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加大财政投入、改革现有的公共物品供给决策机制、引入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引导市场机制、构建农村公共物品多元化合作供给平台等方面,探讨了有效解决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户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缓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农户参与积极性不高、贡献度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利用18个省市的微观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农户参与村庄公共产品供给意愿的整体情况,探讨在区分不同类型村庄公共产品时,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愿意参与村庄交通设施、医疗设施和清洁能源设施供给的农户比例依次为70.4%、65.5%和64.9%,农户参与村庄公共产品供给的整体积极性还有待提高。不同地区农户参与村庄公共产品供给的意愿有明显差异,东部地区农户参与意愿低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在社会资本不同维度中,社会信任、社会网络和社会参与对农户参与村庄交通设施、医疗设施和清洁能源设施供给意愿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性别、是否为村干部和心理认知程度对农户的参与意愿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村庄特征和村庄公共产品供给现状是影响农户选择参与哪一种类型村庄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出要重视政策引导与非正式制度对农户参与供给的积极作用,大力培育建设农户不同维度社会资本,根据村庄发展程度与实际发展需求,合理安排村庄公共产品供给次序。  相似文献   

16.
刘帅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186-10187
基于公共物品理论,对粮食主产区农户参与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阐述了影响农户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因素,如家庭收入、家庭劳动人口数、决策者个人特征和耕地面积等.针对粮食主产区农户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博弈理论,考察了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三个利益主体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博弈关系,并提出了有效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把握江苏农村公共投资现状基础上,通过个案调查对农村居民公共物品需求进行考察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笔者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公共物品需求明显表现出“生产第一、生活第二”规律,不同类型农村居民对公共投资的期望不存在显著差异;虽多数农村居民认识到“投资非农产业收益较高”,但多数农村居民仍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对农业生产公共物品的政府投资抱很大期望;农村居民对公共物品的期望排序与宏观层面农村公共投资收益率大小次序基本一致,农村居民急需的公共物品也是政府投资收益率较高的公共项目。  相似文献   

19.
农村商业银行设立和发展农村小微金融便利店,有助于满足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基于此背景,依据对浙江省台州市农户的调查情况,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对农村小微金融便利店满足农户金融服务需求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决策便利程度、渠道便利程度、交易便利程度与农户金融需求满足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与农户金融需求满足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对此,从农户和银行两个层面提出建议,以期对金融便利店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许家军 《甘肃农业》2011,(5):13-14,20
广西农村公共物品部门的固定投资对农民消费需求有很强的拉动作用;广西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及供给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促进农村消费增长,要创新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机制,改善财政支农规模和结构,明确公共投资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