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痛,中兽医又叫伤水起卧、脾气病、姜牙痛。多数表现肠道的单纯性功能扰乱,且多发病于马、骡,驴发病较少。本病虽然死亡率较低,但如果贻误治疗,方不对症,容易继发肠变位或空、回肠嵌顿使其病情加重。因此笔者结合所试治的17例马骡顽固性冷痛,粗浅的谈谈治疗体会。1病因病理分析本病主要是因为受寒冷刺激,寒邪侵袭脾经,传于胃肠,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承阴盛阳衰致成其患。冷饮:由于在夏秋盛暑时节,挽车乘座,大汗伤津,久渴求饮,乘热空饮、暴饮,阴邪入肠伤脾阳而致;冷食:劳役之后乘机采食过多的冰冻草料;冷气:由于气候突…  相似文献   

2.
姜牙痛、脾气痛、伤水起卧都属冷痛,多表现为肠道单纯性功能扰乱,以肠壁平滑肌发生痉挛性收缩和明显的间歇性腹痛为特征,又叫痉挛疝。死亡率低,但如贻误治疗,方不对症,容易继发肠变位、空肠回肠嵌顿。1病因病理主要因受寒冷刺激,寒邪侵袭脾径,传于肠胃,清气不升...  相似文献   

3.
冷痛,中兽医又叫伤水起卧、脾气病、姜牙痛,多表现肠道的单纯性功能扰乱之征,多发病于马、骡,而驴发病较少见。本病虽然死亡率较低,但如果延误治疗,方不对症,容易继发肠变位或空、回肠嵌顿使病情加重。笔者就治疗17例谈谈其体会。1病因病理分析本病主要是因为受寒冷刺激,寒邪侵袭脾经,传于胃肠,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承阴盛阳衰致成其患。①冷饮:由于在夏秋盛暑时节,挽车乘座,大汗伤津,久渴求饮,乘热空饮,暴饮,阴邪入肠伤牌阳而致;②冷食:劳役之后乘机采食过多的冰冻草料;③冷气:由于气候突变,或年老体瘦,机体阳气不…  相似文献   

4.
运动法治马骡冷痛杨世明(甘肃省渭源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748200)冷痛是阴塞伤于脾胃,引起患畜肚腹疼痛起卧的一种病症,又名伤水起卧、肠痉挛。多因采食冰冻草料,或空腹饮冷水,阴冷伤于脾胃;或天气骤冷,阴塞之气伤于脾胃,凝聚于内,致使阴盛阳衰,气不升降,...  相似文献   

5.
马属动物冷痛,又名"肠痉挛",俗称"小肠着阴",由寒冷而致的急性阵发性腹痛疾病。可继发肠便秘、肠臌气等,加重病情,如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往往致死率都很高。笔者多年来采用中西兽医疗法治疗马属动物冷痛病有较好效果,20年来共接诊  相似文献   

6.
马属动物的冷痛症是一种胃肠痉挛疾病,常见于马、驴、骡等大家畜,是由于肠平滑肌发生痉挛性收缩所引起,并以明显的间歇性腹痛为特征的一种常见性真性疝痛病。中兽医中常常叫作冷痛、伤水起卧、冷水伤、姜牙病。本文主要通过对一例马属动物(驴)冷痛症的诊治,重点对此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临床症状进行阐述,并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防控措施,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冷痛,又叫伤水起卧,是阴寒伤于脾胃,寒气积于肠中,引起患畜发生腹痛起卧的一种病症。此类疾病多发生于骡马,其他家畜偶有发生,寒冬季节最为常见。1病因因气温骤降,或劳役后,饮冷水过多,或者采食霜草冻料而发生本病,且多发于脾胃虚弱的家畜。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脾阳不足,气机不畅,寒凝血滞,致腹中作痛。2症状突然发病,蹲腰摆尾,前蹄刨地,回头顾腹,腹痛剧烈,起卧打滚,肠鸣如雷,排粪带水,次多量少,耳鼻四肢具冷,口色  相似文献   

8.
冷痛现代医学名为痉挛症,当地群众称之为伤水起卧,主要病因是寒冷刺激,饲养管理不当所致,为气候骤变、汗后雨淋、役后暴饮,寒夜露宿、空腹饮冷太过,或吃了霜草、冰冻饲料,导致胃肠痉挛性收缩,呈现阵发性腹痛.患畜出现耳、鼻冰凉,腹疼不安,时起时卧,回头顾腹,四蹄刨地,肠鸣腹泻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继发便秘症、风气疝、肠变位、胃肠炎等疾病导致患畜死亡.  相似文献   

9.
骡马冷痛继发结症(结症初期)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不良后果。用橘皮散加减治疗此病18例,全部治愈,现报道如下。1病因内伤阴冷或外感风寒致使牲畜胃火微弱、脾运不化、气不升降,使聚集在一起的肠内容物后送缓慢而引起。2临床症状病畜耳鼻发凉,浑身发颤,口色青白,肠蠕动增加、肠音响亮,脉沉迟,直检可摸到不坚硬的粪球或结块。3治疗宜温中散寒,和血行气,解表利尿,方用橘皮散加减:枳壳25克、益智25克、青皮30克、陈皮30克、厚朴30克、当归25克、桂心30克、木通20克、甘草15克、槟榔18克、细辛10克、白芷25克、砂仁25克、茴香25克…  相似文献   

10.
冷痛是指伤水起卧、姜牙腹痛、脾气痛等一类疾病,多因外感风寒,内伤阴冷引起急性腹痛,一般预后良好。在临床上多以药物进行治疗,成本高,收效慢。本人经过实验,初步总结出了一套简便易行的快速针刺疗法,治疗19例病畜,治愈率达90%以上。方法:首先用针挑刺双侧姜牙穴5—6下,然后,用快速提插法针刺百会穴、双侧关元穴,病畜出现摇头摆尾动作,既可出针。  相似文献   

11.
冷痛又叫“伤水起卧”,民间叫“涨水”或“发水”,西医叫肠痉挛。是因寒冷刺激和饲养管理不善如气温突然下降,寒夜露宿、重役之后饮冷水或汗后被雨浇淋等引起肠平滑肌痉挛性收缩而发生的腹痛病。临床上以间歇性腹痛为特征,冷痛在养马较多的地区经常可见,是马的常见内科病之一。笔者获一验方,通过数例证明效果良好,请君不妨一试。验方组成:陈皮30g、茴香30g、肉桂30g、木香30g、当归25g、槟榔15g、苍术15g、白芷15g、细辛10g、干姜40g。用法:以上诸药共研为末,开水冲、候温加葱白3支,炒盐10g、醋120ml,同调灌服,并在三江、蹄头…  相似文献   

12.
冷痛症是耕牛受寒冷刺激后突然发生的一种腹痛性疾病。耕牛因长时期喂养失调,机体瘦弱,加上风寒夜露,寒湿侵袭,伤之于脾,脾传于胃,脾虚胃弱,不能化导,清气不升,浊气不降,阳气衰弱,阴气过盛,气机阻滞而导致气滞血凝,不通则痛而发生腹痛症状。1临床症状突然发病,耳鼻俱冷,四肢末端较冷,被毛逆立,全身颤抖,行走不稳,后躯摇摆,强行行走常跌跤,患畜顾视腹部,出现腹部疼痛感。体温偏低,食欲、反刍减少或废绝。2治疗方法江西生物药品厂生产的保健锭每次4~5粒内服,id3次,连服Zd即愈。3病例之一1988年11月我县新圩乡新圩…  相似文献   

13.
肠痉挛又称肠痛、痉挛疝、卡他性肠痛、卡他性肠痉挛,中兽医称冷痛,是肠管平滑肌痉挛性收缩所引起的腹痛病,临床上以肠音高朗及间歇性腹痛为特征,病程较短,及时治疗,容易治愈。文章就马属动物腹痛病的鉴别诊断治疗作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肠痉挛是肠平滑肌发生痉挛性收缩,并以明显的间歇性腹痛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真性疝痛。中兽医称冷痛、伤水起卧等。在家畜内科病尤其是疝痛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以马属家畜多发。该病与风雪侵袭、汗后淋雨、寒夜露宿、采食霜冻草料等寒冷因素有关。临床大部分病例是由不适宜的饮水所致,如重役、大汗、久渴之后立即暴饮冷水。致病因素(包括内因)的刺激,首先引起肠神经丛和肠粘膜下神经丛兴奋,反射性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  相似文献   

15.
<正>冷痛,是由于阴寒伤于脾胃,引起家畜腹中疼痛,连连起卧的一种病症,又称伤水起卧,西医称为肠痉挛。笔者共收治该病49例,治愈45例。今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1病因病机本病在《元亨疗马集》中有记载,属于冷  相似文献   

16.
大家畜冷痛又称脾气痛,其发病原因为外感风寒,内伤阴冷,如气候骤然变冷、久卧温地、空肠过饮冷水或过食冰冻饲料等。耳鼻俱凉,鼻出凉气,肚痛起卧,肌肉震颤,口腔滑利,大便稀薄,饮食停止。按中西药常规疗法,有时虽可凑效,但易复发,有的虽痛止但仍不食。近10年...  相似文献   

17.
冷痛西医称为肠痉挛,本病发病率高,占消化系统疾病的39%.是阴寒伤及脾胃,致使寒气积于肠中,寒凝而血滞,肠管呈不规律、无节律的收缩,引起家畜腹痛,多发寒冷季节,立冬—惊蛰为高发期.1 病因家畜机体受寒冷刺激,劳役或大汗后突被雨淋雪侵或饮冷水太过;寒夜露宿,受风雪侵袭,在舍内感受贼风;天气突变气温剧降;食草未饱饮冷水过多;久未吃盐突吃一次暴饮冷水或采食过多冰冻草料等,致使阴邪盛、阳气降,寒凝腹中气机不畅,临床出现腹痛,表现阵发性或剧烈性腹痛.  相似文献   

18.
<正>肠痉挛中兽医称为冷痛、伤水起卧、脾气痛,是因肠平滑肌痉挛性收缩而发生的腹痛病,以间歇腹痛为特征。本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以马骡较为常见,牛也有发生。笔者近几年诊治牛冷痛症13例,治愈12例,治愈率92.3%,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病因病机1.1外因引起肠痉挛的外部因素主要是受寒冷的刺激、饲养管理不良,如气温突然下降、寒夜露宿、风雪侵袭、重役之后立即暴饮冷水、久渴肠空过饮冷水,或汗后被雨浇淋以及采食霜草或冰冻、发霉、腐败的饲草料等。  相似文献   

19.
冬季天气寒冷,或牛只被雪淋,或使役过后饮冷水,或喂以冰冻、变质的草料时。都易发生冷痛症。牛患冷痛症不可拍。只要我们注意预防.是完全可以避免牛冷痛症发生的,即便牛发生了冷痛症。只要及时发现。对症治疗。一般不会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20.
马肠痉挛是因寒冷刺激、化学性刺激,肠平滑肌受到异常刺激发生痉挛性收缩的一种腹痛病。其临床特征是间歇性腹痛和肠音增强。中医称冷痛和伤水起卧。本病在马疾病中常多发,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容易继发其它病导致死亡,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了提高治愈率,减少养殖户损失,促进养马业的发展,笔者在诊疗过程中采用中西医对比治疗,结果表明,中医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医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