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1年6月初,我市某单位鸡场2月龄雏鸡发生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亦高的急性传染病,给鸡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发病、诊断及防治情况报告如下:一、流行情况该鸡场1990年3月建场,距公路约一公里,周围无人居住,自然防疫条件较好。饲养近7000只鸡,其中产蛋鸡850只,20日龄雏鸡2400只,2月龄雏鸡3500只。发病者为2月龄雏鸡,该批鸡1991年4月4日从本地购进,品种为星杂579和京白鸡,购进3800只,成活3500只,成活率92%,4月25 日用鸡新城疫Ⅱ系苗滴鼻免疫。6月2日发病,当天死亡40多只,2—8日死鸡近千只,死亡率28.6%。该鸡场在鸡饲料中加有克球粉,发病后改加新诺明、青链霉素,对拉稀严重者用氯霉素治疗,效果不显,但产蛋鸡和20日龄雏鸡未发病。  相似文献   

2.
1992年4月20~5月30日,汝南县13个乡、镇及与汝南县交界的平玉县李屯、王岗、后刘、前岗、万冢等5个乡的农户和专业户的雏鸡爆发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势之猛、波及面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实属罕见。据不完全统计,发病雏鸡在200万只以上,发病率为30~100%,从品种看,艾维茵鸡为80~100%,罗曼鸡为70~100%,伊沙褐鸡为60~90%,郑州红鸡为40~80%,本地紫鸡为30~60%。发病日龄在40~70日龄、20~30日龄,20日龄以下的分别约占70%、20%和10%。单独患 IBD的占60%,混合感染鸡新城疫(ND)的占20%,混合感染大肠杆菌病或球虫病、巴氏杆菌病的占20%。  相似文献   

3.
1993年6~8月,刘庄店镇36个养鸡专业户饲养的37560只20~45日龄罗曼雏鸡,发病7512只,发病率为20%,死亡2441只,死亡率达6.5%,这些鸡群均接种过新城疫疫苗,送诊前,曾普遍用过抗菌药物治疗,未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冻干卵黄抗体和市售精制液体卵黄抗体分别以10羽份和3 mL超剂量肌肉注射各10只18日龄SPF雏鸡,观察14 d均安全。两种抗体以1羽份剂量分别肌肉注射各20只18日龄SPF雏鸡24 h后,用IBDV强毒TL株攻击,连续观察144 h,2个试验组分别有20/20、17/20的雏鸡健活,剖检没有发现法氏囊病变;二者分别以1羽份剂量连续2 d肌肉注射各20只18日龄已经被IBDV强毒TL株攻击12 h的SPF雏鸡,连续观察96 h,2个试验组有19/20、17/20的雏鸡健活,而预防和治疗试验中的阳性对照组中20只鸡均有法氏囊特征性病变发生(20/20),且死亡率在85%(17/20)以上,阴性对照组雏鸡均正常。  相似文献   

5.
齐齐哈尔市郊某些地区首次发生中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某些地区养鸡户和基地鸡场饲养的伊沙、AA、滨白等品种的中雏鸡于5月上句至6月中旬先后发病。饲养中雏鸡数量为18.2万只,发病16.2万只,死亡3.3万只,病死率为32.35%,鸡群发病率均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鸡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对雏鸡危害尤为严重。1993年7月,我站养殖场的乌骨鸡发生法氏囊病,死亡率40.7%,现报告如下。 基本情况 我站养殖场于1993年7月20日,引进乌骨鸡苗81只,后饲养至25日龄开始发病,一周内共死亡31只,经本站兽医诊  相似文献   

7.
<正>1发病情况某养鸡场的2000只蛋雏鸡出现石灰样腹泻,发病第3天死亡30多只,1~2天后迅速扩大到400多只,经过综合诊断确诊为传染性法氏囊病,采取了相应的防制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1发病情况及剖检症状某养殖户养蛋鸡2100只,在4月6日进鸡,4月25日开始发病,雏鸡群突然大批发病,2~3天内波及全群60%~70%的鸡,4月29日前来就诊。症状为病初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少,饮水增多,有些自啄肛门,排白色水样稀粪,重者脱水,卧地不起,极度虚弱、最后死亡。  相似文献   

9.
1985年6月,我县S鸡场和W鸡场相继发生一种鸡的急性传染病,经诊断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现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S场西赛斯雏鸡(1,715只)于47日龄时发病,一周后平息,共死亡655只,死亡率为38.19%;三黄鸡(1,579只)于28日龄时发病,一周后平息,病死鸡298只,死亡率为19.05%。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蓬菜市潮水镇店上村一养鹅户于1992年4月12日从外地引进麻阳白鹅雏210只,与20只本地雏鸡混养。4月27日,这20只鸡(32日龄)患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死亡16只。4月30日这批鹅(18日龄)开始发病,至5月2日发病100%,死亡88只.死亡率41.6%. 病鹅最初排出白色水样粪便,肛门红肿,食量减少,不爱动,全身不时震颤,定路摇晃.病后2~3天,排绿色带粘性泡沫粪便,极度脱水,严重者衰竭死亡.病、死鹅主要病变是肌肉脱水,胸肌和股肌有多处点状,斑状  相似文献   

11.
张远峰 《中国家禽》2002,24(10):20-22
鸡传染性法氏囊(简称IBD)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且对生产危害极大的免疫抑制性疾病.3~6周龄的雏鸡最易感染,且发病迅速,病情较重.另外,由于法氏囊发炎,使其免疫功能受到破坏,因而雏鸡经接种MD、ND等疫苗后不能产生理想的免疫反应,甚至免疫失败.据统计,IBD发病率一般为80%~95%,高的可达100%,死亡率为20%~35%.有的高达50%,呈尖峰式死亡曲线.  相似文献   

12.
正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养鸡生产的传染病。在自然条件下,本病只感染鸡,并且肉鸡较蛋鸡易感。传染性法氏囊病仅发生于2~15周的雏鸡,3~6周龄为发病高峰期。在临床上本病的典型特征是雏鸡群突然大批发病,2~3 d内可波及60%~70%  相似文献   

13.
1993年3月,酒泉市畜牧兽医站鸡场从地区种鸡场引进迪卡雏鸡2600只。该雏均于出壳24小时内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1周龄用中原某单位生产的鸡法氏囊弱毒苗饮水免疫,10日龄用兰州生物药品厂生产的鸡新城疫Ⅰ系苗滴鼻、点眼免疫。发病前雏鸡发育良好,成活率达96%(2496只)。1月龄时突然发病,次日下午开始死亡,第三日死亡达高峰,每天死亡近百只。本次疫情持续10天,发病率约为85%;死亡460只,死亡率为18.43%,致死率为21.90%。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除成年鸡以外,其他日龄段的鸡都可感染发病,主要发生于3~6周龄的鸡群,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1发病情况2011年8月10日,松山新区养鸡户刘某到我门诊求治,自述饲养的30日龄的2000只蛋鸡从8月4日开始发病,每天都出现20多只打蔫鸡,死亡4~6只,投服4天抗药物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15.
1发病症状2006年10月牡丹江市郊区某养鸡户饲养的1200只20日龄肉雏鸡突然发病,造成大批死亡,死亡373只,死亡率为31%。病鸡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嗜眠,食欲减退或废绝,羽毛蓬乱,腹泻,排白色或绿色水样稀便,污染肛门周围羽毛。病雏鸡行动迟缓,震颤,摇晃,步态不稳。常因失水下痢而死亡,死亡病雏鸡常有腹围增大和青紫颜色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IBD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以发病急、病程短、白色水样下痢和法氏囊损害为特征,现将我镇发生的一起雏鸡法氏囊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西芹某一个体养鸡户于2002年5月3日从上海某祖代鸡场购进1日龄美国海兰蛋鸡500羽,采用地面育雏,饲养至20日龄即2002年5月23日发病,至5月28日发病6天共死亡91羽,死亡率18.2%。发病前该场未接种过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发病期间对病鸡采取隔离、投喂抗生素、场地消毒等均无效。2临床症状发病呈急性经过,早期可见雏鸡啄肛,尔后下痢,排出白色水样…  相似文献   

17.
张北县张北镇某村饲养蛋鸡1000只,其中成年鸡400只,1~2月龄雏鸡600只。雏鸡7日龄时鸡Ⅳ系疫苗滴鼻;12日龄时,法氏囊三价苗部分点眼,部分滴鼻;25日龄时,Ⅳ系苗2倍量饮水;2月龄的鸡又用Ⅰ系冻干苗2倍量肌注,其他种类的疫苗均按免疫程度进行。8月初,先后有50多只雏鸡发病,死亡约30只,均为3~5周龄,病程约2~3天。怀疑为鸡白痢,有的农户用土霉素拌料,毫无效果,于是防疫员送到诊断室7只死雏,要求确诊。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诱发新城疫。现将病例分析情况报…  相似文献   

18.
2001年5月上旬,阳原县化稍营镇某个体养鸡户饲养的1200只海赛克斯蛋鸡在31日龄时有250只相继发病,2天内死亡150多只,病死率达60%,此时养殖户速来我处求治。根据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1.发病原因养殖户在雏鸡6~8日龄时没有搞首免,20~23日龄时也没搞二免,加之养殖户对免疫程序掌握不好,部分鸡只正处于该病潜伏期,促使本病加速传播,从而导致此病迅速发生。2.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独隅一边,呆立,全身羽毛蓬乱,食欲减退,躯体左右摇摆,肛门周围的羽毛被粪便污染,排白色水…  相似文献   

19.
石春军  于丹  周玉梅  孙冬梅 《吉林畜牧兽医》2011,32(11):15+17-15,17
2011年4月吉林省某养鸡场所饲养的2000只雏鸡,于30日龄时突然发病,40只雏鸡发病后3~5d死亡16只,又发现有50只雏鸡出现相似症状。户主已按免疫程序注射了新城疫、禽流感疫苗、饲喂抗生素治疗无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1发病情况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11年3月,武威市凉州区某鸡场饲养的8 000只21日龄鸡群突然大批发病,6 d内死亡260只。发病后3~4 d死亡达到高峰,平均每天死亡60多只。发病1周后,病死鸡数明显减少,迅速康复。根据临床经验和症状,怀疑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