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5种诱导培养基和3种分化培养基对4个野生稻种与9个栽培稻品种组配的杂种后代进行花药培养,结果筛选出2种较好的诱导培养基:Ⅰ籼稻培养基,并以水稻蛋白300mg/l代替水解酪蛋白,甘氨酸2mg/l代替脯氨酸100mg/l;  相似文献   

2.
栽培稻和野生稻杂种花药培养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酯酶同工酶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后代的性状遗传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5.
普通野生稻抗褐稻虱基因导入栽培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普通野生稻所具有的特异广谱高抗褐稻虱基因,其抗源基因是受2对隐性基因控制,用高产优质栽培稻与之杂交、复交和回交,成功地将抗性基因导入到栽培稻中,通过花药培养,获得一批具有抗性的合成育种中间材料和一个优质高产新品系。  相似文献   

6.
对栽培稻02428与药用野生稻的原生质体融合再生植株pf9252,pf9279,pf92100进行酯酶和过氧化酶同工酶鉴定,其中pf252和pf9279的同工酶具有双亲的条带,表出现明显的杂合性,pf9279还出现新的酶带,表明它们的确是体细胞杂种,而且它们中包含的药用时取生稻的基因各不相同,而pf92100的酶谱与药用野生稻的酶谱基体相同,尚不能确定它是体细胞杂种。  相似文献   

7.
杂草稻、栽培稻及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30对SSR引物比较来自不同省区的12份杂草稻、34份栽培稻及36份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出121个等位变异,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变异数在2~6之间,平均为4.033个。杂草稻、栽培稻和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288 2、0.351 5和0.489 9,每个位点在杂草稻、栽培稻、野生稻中的等位基因数平均值分别为2.10、2.27、3.53,说明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最大。杂草稻与栽培稻之间的遗传距离(0.049 4)明显小于其与普通野生稻间的遗传距离(0.583 8),表明杂草稻与栽培稻亲缘关系较近,而与野生稻的亲缘关系较远,即杂草稻很可能起源于栽培稻的返祖退化。  相似文献   

8.
栽培稻、斑点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基因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栽培稻总DNA为探针,对栽培稻(AA)自身、斑点野生稻(BB)以及药用野生稻(CC)体细胞染色体进行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ISH),并以斑点野生稻总DNA为探针,对自身和药用野生稻体细胞染色体进行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以此研究A、B、C 3个基因组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A、B、C基因组之间都存在较高的同源性,其中AA与CC之间的信号最强,BB基因组与AA基因组次之,BB基因组与CC基因组的信号最弱.说明A、B、C 3个基因组之间的亲缘关系,A与C最近,B与C最远.  相似文献   

9.
普通野生稻和栽培稻叶片叶绿体性状超微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通野生稻(Oryza sativa L.f.spoalanca)和栽培稻(O.sativa L.)叶片的成熟叶绿体性状基本结构相似。普通野生稻叶片叶绿体体积较小,基粒数和基粒片层数少,基质密度低,但基质片层数较多,具有较多嗜锇体颗粒。栽培籼稻叶片成熟叶绿体积累大量的淀粉,且在叶绿体旁伴随着结构发育良好的线粒体和过氧化物体。普通野生稻直立类型具有类似的特征,而匍伏类型没有。这些现象说明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演变而来,也说明栽培籼稻与一年生直立类型野生稻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11.
野生稻和栽培稻的酯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凝胶电泳法,结合酶的显色,对26个水稻种和品种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获得9种酶谱类型。研究结果认为A1、A9、A10是基本酶带。亚洲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有密切的亲缘关系,栽培稻来源于普通野生稻。并可能是来源于E8-3、Oryza sativa f.Spontanea和O.rufipogon。  相似文献   

12.
对15个栽培稻和17个普通野生稻的19个性状进行了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是相互有联系的两大类群;源于相同地域分布的普通野生稻未必具有相近的亲缘;根据遗传距离的大小,聚为7个生态类型,遗传距离反映了类型间的亲缘关系,是选择杂交亲本的重要参数,对野生稻种资源的利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根据水稻基因组文库日本晴的基因组VDAC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分别扩增6种不同基因组的野生稻(BB、CC、BBCC及CCDD)和2种栽培稻(AA)的基因组DNA的VDAC基因片段.所有分别代表8个VDAC基因的8对引物中,除引物VDAC3外,其它7对引物均能扩增出预期大小的特异条带,其中一些片段是所有试验材料共有的,而另一些则具有明显的基因组或种的特异性.AA、BB、CC基因组均具有VDAC1、VDAC4、VDAC7和VDAC8引物的扩增位点,而DD基因组则不能确定.VDAC6的引物位点是AA基因组所特有.VDAC2引物的扩增位点存在于基因组AA、BB、DD,而CC基因组中则无此位点.而VDAC5则可区分同为CCDD的宽叶野生稻和高秆野生稻.栽培稻种与野生稻种基因组相比能扩增出更多的VDAC基因片段的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稻属中VDAC基因的起源及进化关系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小粒野生稻与栽培稻远缘杂交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份小粒野生稻和4份不同类型栽培稻为材料,探讨不同杂交方式、去雄和授粉方法对小粒野生稻与栽培稻杂种幼胚获得率的影响以及不同胚拯救技术(灭菌剂20%NaClO或0.1%HgCl2、接种材料、培养基种类和幼胚胚龄)对杂种幼胚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栽培稻作母本、小粒野生稻为父本,人工剪颖去雄,连续3d授粉的杂种幼胚获得率较高。取授粉后10~12d的幼胚,用0.1%HgCl2进行10min灭菌处理,以部分子房为培养材料,在1/4MS培养基上进行胚拯救,其杂种幼胚发芽率较高,并获得小粒野生稻与栽培稻的杂种植株,说明该方法在非AA基因组野生稻与栽培稻的杂交中可以应用,且方法简便易行、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5.
16.
委托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对D3代体细胞杂交代后代进行白叶枯病检测,获得67份高抗白叶枯病体细胞杂交材料,通过对D4代体细胞杂交材料人工白叶枯病接种和稻瘟病重发病区的田间自然诱发发病及大田种植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有86.6%的植株表现为抗白叶枯病,有16个株系统抗稻瘟病,有5个株系还存在分离现象,分离率为7.5%,有10个株系丰产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将野生稻耐旱特性转移到栽培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育出具有耐旱特性的水稻品种从而经济地利用水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试验旨在通过远缘杂交将野生稻Oryza meridionalis 和Oryza australiensis的耐旱特性转移到栽培稻Oryza Sativa.本试验用Oryza meridionalis花粉对Oryza sativa共2 419朵小花进行杂交授粉,并对杂交获得的18粒F1代未成熟种子进行胚胎拯救,最终仅有一粒F1种子发芽并发育成植株,并获得一粒F2代种子,其杂交率为0.46%,萌芽率为50%,F1代杂种的结实率为0.024%;用Oryza australiensis花粉对Oryza sativa共1 848朵小花进行杂交授粉,并对杂交获得的48粒F1代未成熟种子进行了胚胎拯救,有11粒F1种子发芽并发育成植株,全部不育,其杂交率为0.60%,萌芽率为31.1%.本试验还对F1代杂种的形态学和农艺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并就提高杂交率的方法及伪杂种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普通野生稻和亚洲栽培稻核基因组的RFLP分析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本研究通过对来自亚洲10个国家的122份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 Griff.,简称普野,下同)和76份亚洲栽培稻(O.sativa L.)的核DNA RFLP分析,探讨了中国普野与南亚、东南亚普野,普野与栽培稻以及籼粳之间的遗传分化关系。结果表明,籼粳分化是栽培稻核DNA遗传分化的主流。在核DNA分化上,中国普野可分为原始普野型,偏籼型和偏粳型;南亚普野只有原始普野型和偏籼型,没有偏粳型;东南亚普野有原始普野型和偏籼型,还可能有偏粳型。中国普野因地理分布不同,其遗传分化表现出多态性,江西东乡和湖南茶陵以及部分云南元江普野既不与籼稻聚在一起,又不与粳稻聚在一起,而独聚一类,其形态上亦比较原始,属于原始祖先型。广东、广西普野则表现为偏籼或偏粳。根据中国、南亚、东南亚普野的遗传分化关系,再次论证了中国和南亚(以印度为中心)是栽培稻起源演化的两个原始中心,并提出了籼粳演化应该是多途径的。  相似文献   

19.
栽培稻与药用野生稻体细胞杂种花粉败育过程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栽培稻与药用野生稻体细胞杂种花粉败育过程的观察*滕胜张雪琴颜秋生(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ObservationontheAbortiveProcessofPoleninSomaticHybridsBetweenOryzasativaL.a...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