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中美农产品关税为视角,采用全球贸易分析(GTAP)模型设置了3种不同的政策方案,深入探究了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加征关税的影响。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进口美国农产品的年均增长率为19.11%,加征关税将使得中国的GDP和贸易条件获得改善,虽然中美两国的社会福利都将下降,但是美国的下降幅度更大,且随关税的不断提高而增大。加征关税后,中国将会减少美国农产品的进口,促进自身产出增加,同时促进了相关农产品贸易市场的繁荣,美国农产品的产出和出口价格也会相应下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可以从社会福利、贸易、产出和出口价格等方面起到一定的反制作用。因此,本文认为,中国应以强硬的姿态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大力发展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2.
1对农业的积极影响我国的畜禽、水产、果菜和园艺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但由于我国不是世贸组织成员国,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出口商品采取贸易歧视政策,运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限制中国产品的出口。加入世贸组织后,可以运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更经济、更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中国的贸易对手也不敢轻易地对中国实行歧视性的贸易政策。1.1扩大中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乌拉圭回合谈判后,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关税削减幅度达37%以上,而鲜花、植物、蔬菜、油菜籽、谷物等农产品的关税减幅在40%以上,即使税率减幅较小的奶制品…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第九版GTAP数据库构建模拟方案,从关税削减的角度研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建成对中国宏观经济以及各类农产品贸易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RCEP有助于中国GDP和福利水平的增长、贸易条件的改善,受益程度在RCEP各国中排名居中,且随着关税削减幅度的增加,受益越显著;增加了大多数农产品的进出口规模,其中,中国果蔬产品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贸易创造效应比较明显,出口额显著增加,而植物纤维等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贸易创造效应较弱。此外,研究发现,贸易转移效应并不完全适用于RCEP的多边贸易协定,RCEP使得中国谷物和果蔬产品的进口从其成员转向了非成员。  相似文献   

4.
随着关税、配额、许可证等传统贸易保护措施的逐步削弱,在国际农产品、食品贸易中,SPS管理措施的作用正日益复杂化。面对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和日趋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如何利用、应对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SPS管理措施及关注成为各WTO成员扩大贸易的一大挑战,也是中国建立健全中国SPS管理体系急需思考的问题。作为世界农产品贸易强国,美国多年来形成的SPS管理体系、应对SPS关注的策略及其及时的工作效果总结评价等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了便于定量分析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市场准入议题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借用农业贸易政策模拟模型(ATPSM).对主要谈判方提出的农产品关税减让提案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定量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农产品关税减让之后,中国农产品的进口和出口格局均受到一定影响,全面把握农产品关税减让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充分准备、积极应对,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世界农业》1996,(12):3-4
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对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中国常驻FAO代表处为保护本国的农业,世界各国纷纷实施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致使国际农产品贸易的扭曲现象日趋严重,由此引起的贸易纠纷犹如潮涌。在此背景下,1986年开始的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第一次将农业包括在...  相似文献   

7.
基于局部均衡分析,从理论上关税配额政策的经济效应进行了讨论,并与关税、配额等进口限制措施进行了比较,认为虽然关税配额同时具有关税和配额的特点,但从根本上说它有关税的特征,对于WTO的农产品贸易谈判,关税配额是一个过渡性保护措施,进一步的贸易自由谈判将会从增加关税配额的配额的数量、降低配额外关税水平两方面对该措施进行约束,文中对我国的农产品保护和关税调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乳制品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乳制品关税的持续下降,中国乳制品贸易取得了迅猛发展。在分析中国乳制品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乳制品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市场监管以及开展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后,对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资》2008,(6):16-17
国际化肥贸易基本停滞 根据国际肥料协会的预测,2008年下半年国际的氮肥和磷肥价格将在高位运行,但会保持在一个平稳的态势,价格略有下降。但是这个预测是在中国高关税政策之前做出的,在中国限制了化肥出口之后,国际市场上就会有1000多万吨的化肥缺口。五月份以来,国际磷肥价格与氮肥价格都出现了明显的上涨,目前氮肥价格已升至650美元(吨价,下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国内外价差驱动下,中国棉花呈现进口激增与库存积压的局面,对国内棉花产业造成损害。而造成棉花产业困境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棉花产业竞争力不足、关税保护水平低,在国际棉价持续走低和国内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棉花贸易形势极为严峻。有必要通过提升产业基础竞争力、完善国内政策、加强国内支持、强化贸易救济和贸易补偿等方式来维护棉花产业安全。  相似文献   

11.
韦斌华 《广西农学报》2005,(2):50-53,63
2003年10月1日,中国和泰国正式实施两国间蔬菜及水果产品贸易的零关税。这是在《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方案下,中国和东盟为加速取消关税,以实现2010年建成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这一目标而在操作平台迈出的第一步。今后几年,中国和东盟将逐步削减600项农产品的关税,直至关税减为零。此后,零关税的范围还将覆盖中国和东盟之间几乎所有的贸易产品。  相似文献   

12.
韩国产业资源部所属的贸易委员会7月29日召开定期会议,最终决定不再延长对中国大蒜的保护性关税措施。 韩国贸易委员会当天下午举行会议,就韩国“农业协同会”提出的延长对中国大蒜保护性关税措施的申请进行了长达4个小时的讨论,最后结论是驳回“农协”的有关申请,不再实施对大蒜产业的有关调查。这意味着从明年起韩国对中国进口大蒜将实施普通关税。  相似文献   

13.
中美贸易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贸易之一,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随着两个高速发展的大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而愈演愈烈。2018年3月,根据"301调查"结果,美国正式宣布对中国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这成为中美贸易争端的导火索。在中美贸易结构中,农产品贸易是一个美国具有出口优势的重要的双边贸易领域,中美贸易争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农业和农业生产。主要针对中美贸易终端对中国农产品市场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走进农业部大楼,就能看见门厅中“关贸总协定”的宣传栏。在最高农事管理机构研究这件大事的时候,我们也选择几个问题,和农民朋友叙谈。什么是“入关”? “入关”,是我国加入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简称。关贸总协定是一个有关贸易政策的多边国际协定,它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非岐视和透明度为基本原则制定的。我国是创始缔约国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而中断联系40多年。协定从1948年生效以来,现在成员国已发展到103个,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占世界总贸易额的90%左右。我国于1986年提  相似文献   

15.
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席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一旦恢复,对热作农垦企业既带来机遇也带来冲击。为此必须进行超前研究,迎接挑战,避开冲击,抓住机遇,使热作农垦企业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一、我国恢复加入关贸总协定的必要性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地位,这是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人事。因它的“互惠、非歧视、关税保护、公平贸易、禁止数量限制和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我国政府调整化肥出口关税政策,由执行了多年的淡旺季关税转变为全年统一出口关税。据海关总署最新统计,一季度我国化肥出口量和出口额同比均增长80%。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2015年阿格斯FMB化肥亚洲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球的业内人士将目光聚焦在中国企业上,试图探寻新的合作模式、把握新的贸易趋势。我国化肥出口关税政策调整是否会对国内外化肥贸易产生重要的影响?新的政策下,贸易企业应如何应对这样的转变?《中国农资》记者针对这些问题采访了与会代表,对新的贸易形势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气候和农业生产条件方面存在较大的不同。农业生产资源禀赋的不同决定着双方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存在着较为广阔的空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关税水平的全面下降,双方间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本文通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来实证分析双方间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共存,但互补性更为明显。中国与东盟各国应继续降低农产品关税,切实减少非关税壁垒,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协定,推动双边农产品贸易良性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农业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桐 《世界农业》1999,(10):3-4
中国加入WTO谈判达13年之久,有可能在1999年内加入WTO。WTO是一个致力于“开放、公平、无扭曲竞争”的世界国际贸易组织,它的宗旨是市场准入,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反倾销,反补贴,贸易自由化,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是农产品国际贸易大国,加入WTO后,对农业的生产和贸易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一、中国是农产品国际贸易大国中国农产品出口金额,1995—1997年每年都在140多亿美元,1998年为138-63亿美元,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7-5%。中国农产品进口金额近4年来呈逐年减少的趋势,1995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资》2008,(6):24-25
<正>如果到时候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价格与中国的差不多,为什么不从中国进口呢?——瑞士亚梅洛巴有限公司化肥部经理岑伟政策让贸易企业损失惨重出台关税政策是从源头控制化肥的有效方法,包括国际上很多的货源地,都有相应的保护政策,所以,对于中国政府在4月份出台的出口关税上调100%,通过关税政策来控制化肥出口,以稳定粮食供应的做法,我们是可以理解。这也是控制通货膨胀的一个方法,中国如果不出台这样的政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即将加入WTO(世贸组织).WTO的宗旨是市场准入,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反倾销、反补贴,从而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经济一体化,实现资源有效配置.WTO以其法人地位制定市场运行规则,并对所有成员都具有法律约束力.中国加入WTO意味着中国经济将融入国际经济社会之中,今后要按国际通行的规则和做法操作.种子经济是我国农业经济的主体,有着特殊的地位和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迎接"入世"的挑战,加快种子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而又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