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几年来,纯白金针菇在国际市场行情看好,鲜菇,盐渍菇的出口量每年成倍增长;国内市场由于白金针菇易保藏,美观,口感好也很受消费者欢迎,从而刺激了生产的发展。在我们衢州地区,黄色金针菇已基本被纯白金针菇取代。但由于受技术,产量影响,各地发展很不平衡。  相似文献   

2.
《吉林蔬菜》2019,(2):47-47
1催蕾1.1 "再生法"出菇将发满菌的金针菇栽培袋移至培养架的顶层或搬入栽培室进行搔菌,可直接诱导原基分化。催蕾阶段,菇房温度最好能控制在13~14℃,给予弱光照和通风。当鱼籽般菇蕾布满料面时,将棉塞、套环拔除,打开袋口,把塑料袋口向外折起卷至离料面2~3厘米处,袋口不能盖湿布或报纸,开袋后加强通风,使菇逐渐失水枯萎变深黄色或浅褐色,然后再从干枯的菌柄上形成新的菇蕾丛。  相似文献   

3.
1催蕾
  1.1“再生法”出菇
  将发满菌的金针菇栽培袋移至培养架的顶层或搬入栽培室进行搔菌,可直接诱导原基分化。催蕾阶段,菇房温度最好能控制在13~14益,给予弱光照和通风。当鱼籽般菇蕾布满料面时,将棉塞、套环拔除,打开袋口,把塑料袋口向外折起卷至离料面2~3厘米处,袋口不能盖湿布或报纸,开袋后加强通风,使针尖菇逐渐失水枯萎变深黄色或浅褐色,然后再从干枯的菌柄上形成新的菇蕾丛。枯萎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在原来的培养室内进行栽培的,把翻折后的栽培袋直接置于培养架的顶层;二是在室内放置旋转式电风扇,采用机械吹风的方法加快菌柄枯萎速度;三是放在通风较好的房间,把门窗打开,让之形成对流,逐渐使其枯萎。开袋后,机械吹风或风量大的地方枯萎速度快,1~2天后,原有的纤细菇柄就干枯变色,但要注意风量不可太大,针尖菇若剧烈枯萎的话,容易枯死,再生效果差。最好是微风吹干,一般2天就能逐渐枯萎,气温低的地区需3~4天。要注意这个阶段栽培房内的空气相对湿度不可太高,若超过90%,仅仅针尖菇的尖端部分萎缩,一旦停止吹风,又开始继续恢复生长,无法提高产量。原基枯萎的空气相对湿度以75%~80%为宜。同时要掌握好原基枯萎的程度,这是再生法成功与否的关键。适宜枯萎程度的简单判断方法是:菌柄没有完全发软,用手触摸菌柄,有轻微的硬实感即可。菇蕾枯萎后,将置于床架顶层的栽培袋搬回最底层床架,在底层的地面上洒水,利用底层、地面相对湿度较高的条件,让枯萎后的菌柄上再生出密集的菇蕾丛,或者在栽培袋上面覆盖上湿布,让栽培用培养基表面菌柄与布块之间形成一个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小气候,使接近枯萎的菌柄吸湿恢复,利用菌柄具有再生侧枝能力的特性,诱导长出第二次菇蕾。一般经过2天后,在栽培袋的原枯萎菌柄上又重新形成新的、整齐、密集的菇蕾。  相似文献   

4.
毛小伟  陈小平 《食用菌》2012,(2):22+41-22,41
对2010年底分离金针菇F21—2的各试管菌株,以上一年度保存的菌株为对照,进行出菇试验。以菌丝长势、生长量、菌袋污染率、出菇整齐度、子实体性状、产量等为指标,筛选出优质菌株,供下一年度的菌种生产及栽培使用,并提出了出菇试验一些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出菇生产场地困难,我们从1993年开始进行金针菇室外大棚出菇管理技术的研究并获得成功,经过几年的推广和应用,从原来500万袋增至1997年全县1800万袋规模.现将金针菇室外大棚出菇管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国食用菌生产已进入了规模化、工厂化的新阶段.深圳威可实业有限公司设计的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生产,已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生产体系.本文就工厂化生产金针菇的出菇管理技术作一简介,供同行参考.工厂化生产金针菇,应采用短袋栽培,一次性出菇.当菌丝长满培养基后,就要及时调节温度、湿度、空气、光线等因子,让其转入出菇阶段.出菇管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相似文献   

7.
任贵华  任立新 《食用菌》1994,16(2):34-34
金针菇子实体生长期的水分管理是高产优质的关键。近年来,我们摸索出“保、降、促、补、浸”的水分管理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分述如下: (一)保菌丝发到袋底后,表面见吐黄水,立即开袋搔菌,扒去老菌皮,盖湿报纸或塑料薄膜保湿催蕾。覆盖湿报纸的喷水应少量多次(每天3~4次),以保持报纸湿润为宜;覆盖塑料薄膜的,可向地面、空间和墙壁上喷水,保持空气湿度在90%左右。为了保证菇蕾正常发生,此期每天开窗通风30分钟,室温控制在10  相似文献   

8.
吴琼峰  詹位梨 《食用菌》2010,32(4):46-47
金针菇属木腐生、低温、恒湿结实性菌类。 金针菇的栽培主要有季节性栽培与设施栽培两种方式;季节性栽培是利用自然气候(低温)条件,以一家一户栽培方式为主,主要产区分布在河北、河南、浙江、四川等地。设施栽培即工厂化周年性栽培是通过人为控制和调节温度、湿度、光照、通风条件,使之适合金针菇各阶段生长发育所需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金针菇栽培专题讲座专家黄良水高级农艺师,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专业,现任浙江省常山县食用菌办公室副主任、常山县天乐食用菌研究所所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致力于金针菇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由他组织实施的"金针菇商品化生产推广应用"项目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金针菇高产栽培及其加工技术开发"项目荣获国家星火科技三等奖,"猴头菇(金针菇)——秀珍菇周年栽培技术研究"项目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撰编《中国金针菇生产》等著作3部,发表论文25篇;被授予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0.
陈绍军 《食用菌》2003,25(3):34-34
金针菇套袋出菇技术,近年来在四川已被广泛采用,尤其是两头套袋卧式出菇技术更为普遍。它有效解决了因条件有限而难以总体控制CO_2浓度的技术难题,为金针菇的优质高产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现将其种植技术介绍如下:1 菌种的选择 几乎所有的栽培品种(白色、黄色)均可采用该技术获得优质、高产,种植较为普遍的有杂交19号、金12  相似文献   

11.
12.
13.
金针菇地沟栽培两头出菇技术,近年来已在河北省各地推广。利用地沟作为栽培设施,造价低廉,管理方便,适于农家使用,采取袋式堆积排放两头出菇,空间利用率高,山菇面大,产量高,生物学效率在100%以上,且头潮优质菇多,商品率高,比一般栽培方法,提高了经济效益。现总结介绍如下: 一、地沟建造:选择地势高燥、开旷、地下水位较低,有水源,土质以壤土或粘土的庭院或村旁的空间地。挖沟长15米,宽3.8米、高2米,沟内设置3排床架,中间1排床架比两边的高10厘米左右,用数根粗竹竿连接3排床架,搭成弓形棚,棚顶盖上塑料薄膜和麦秸、玉米秸,以保温、保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金针菇生产发展较快,一般都采用塑料袋栽培。为了提高袋产量,笔者在支持农业户的家庭栽培过程中,对出过三潮菇的菌袋采用调头出菇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金针菇栽培历来是采用竖袋(瓶)出菇管理,笔者根据金针菇在适宜的CO_2浓度环境条件下,具有很强的向光性这个特点,于1985年开始进行了墙式袋栽出菇试验,获得了成功,现将具体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几年来,我县金针菇生产发展很快,但存在产量低、效率差等问题。为探索金针菇栽培新技术,笔者1993年在本县卧龙罐头厂食用菌场投料40000kg,装袋66000袋进行双向出菇尝试,取得了规模化栽培金针菇的好收成。现总结如下。 (一)供试菌种 金针菇杂19,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母种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0.2%,水1000ml,pH6.5,装管1.1kg/cm~2灭菌30分钟,放斜面备用。原种为麦粒菌种,50kg麦粒加水浸泡12小时,煮至无硬心,捞出晾干加1%白糖,用500g罐头瓶,装麦粒至瓶肩,于1.5kg/cm~2压力灭菌2小时,降温后接种。小麦应选无虫蛀,无破损籽粒饱满为好。  相似文献   

17.
18.
金针菇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我国种植地区广。 金针菇袋式老法栽培是一头出菇种植,不能充分利用空间,产量低。新法两头出菇产量高,效益好,成  相似文献   

19.
两段出菇也叫覆土栽培,它作为一项增产措施,在平菇栽培中已广泛应用,并收到良好的效果。有关金针菇的覆土栽培,目前尚未见有报道。本试验就覆土栽培对金针菇增产作用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材料 ①菌种:杂交19,引自南阳农校菌种室。②培养基: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原种采用麦粒培养基;培养料为棉杂质98%,石灰2%。 (二)试验方法 母种和原种均按常规方法进行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发满菌丝后备用。栽培料投料50kg,按上述配方调含水量为65%,装入12×50cm聚乙烯袋中,每袋装干料500g,每袋打4个接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袋栽金针菇在南平市发展很快,现已成为乡村农民的一条致富门路.由于金针菇栽培管理要求较高,特别是子实体发育对水分要求十分敏感,此期的水分管理是取得高产优质的关键.现将笔者几年来摸索出来的按子实体生长的不同时期和出菇潮次采取"保、降、促、补、浸"的水分管理方法,与同行们进行交流.(一)保当菌丝发到袋底后,立即开袋搔菌,耙去老菌皮,盖湿报纸或地膜进行保湿催蕾.用报纸覆盖的,喷水应少量多次(每天3~4次),以保持报纸湿润为宜;用地膜盖的,可向地面和空间喷水,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