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猪魏氏梭菌病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又称为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俗称仔猪红痢。被农业部列为多种动物共患的二类疫病。临诊上多以秋末冬初尤其是  相似文献   

2.
猪魏氏梭菌病又名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 ,俗称仔猪红痢[1] 。主要发生于 1周龄以内的新生仔猪 ,以泻出红色带血的稀粪为特征。该病病程短、死亡快、死亡率高 ,一旦流行会导致大批动物死亡。在规模化、集约化畜牧生产的今天 ,该病流行呈逐年扩大之势[2 ] ,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 ,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将临床工作中所遇病例的诊断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2 0 0 0年 7月 ,江苏某大型猪场的 2头 30日龄的仔猪突然发病 ,共济失调 ,狂躁 ,腹部臌气 ,体温升高。口鼻流白色泡沫 …  相似文献   

3.
猪魏氏梭菌病通常呈阶段性和季节性流行,尽管发病率较低,但可对养猪产业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本文在综述了猪魏氏梭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临床剖检和诊断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分享了猪魏氏梭菌病的防治措施,旨在为养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1 发病情况 2001年12月,广东某猪场有多窝10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突然发病,有的全窝发病,有的一窝内仅几头发病;发病急,病程短,有的哺乳猪来不及治疗就已经死亡。病程稍轻者,经大剂量的泰乐菌素、卡那霉素和青素等治疗,但疗效不显著。在该场114头10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中,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30%(35/114)和57%(20/35)。2 临床症状与剖检变化 发病仔猪排红褐色稀粪,其中含有少量灰白色坏死组织碎片,并有特殊的腥臭味,后肢粘满血样稀粪;有的病猪共济失调,呼吸困难,行走摇晃,  相似文献   

5.
6.
魏氏梭菌是生猪养殖环境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条件性致病菌,该种致病菌的致病性与猪群的身体抵抗能力有很大联系.自然条件下,魏氏梭菌抵抗能力普遍较差,一般的消毒剂均能够快速将其灭活处理.一般情况下,魏氏梭菌病在生猪养殖场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大多呈现零星发生的状态,但是一旦传播流行将会引发大面积的猪发病和死亡,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估...  相似文献   

7.
我院附近某猪场半月来肥猪舍陆续发生肥猪死亡现象,根据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及实验实诊断,确定为A型魏氏梭菌感染致死,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从4月5日至26日陆续有8头肥猪突然发病,很快死亡。体重均在70~95kg之间,特点基本上是发病急,死亡快。有的喂料时采食良好,大约几个小时以后,听到栏舍内有猪打架,饲养员迅速将其推出到栏外,测体温一般在41℃以上,呼吸急促,然后立即注射青、链霉素及安乃近,大约有30%的猪可治愈,死亡的猪腹部很快膨胀;有的当天采食良好,但第二天清晨扫栏时就发现猪已死亡,且…  相似文献   

8.
肖桂萍 《中国畜牧兽医》2008,35(11):143-144
猪魏氏梭菌病又叫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主要发生于仔猪,该病往往无任何先驱症状,突然发病死亡,以排出红色带血的稀粪,全身实质器官及消化道出血、小肠节段坏死为特征。该病病程短,死亡快,死亡率高。2006年2月,曲靖市富源县某养猪户所饲养猪出现以消  相似文献   

9.
猪魏氏梭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如  罗良群  张科雄 《养猪》2014,(1):105-105
魏氏梭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梭状杆菌,能产生芽孢,并能形成特殊荚膜,为专性厌氧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可见于土壤、污水、饲料、粪便及人畜胃肠道内,是一种可引起家畜发病死亡的条件性致病菌,可感染各种家畜,但以猪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0.
猪魏氏梭菌病又叫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俗称仔猪红痢,该病是由产气荚膜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各年龄段猪不分性别,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极高,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疾病,广大养殖户对该病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猪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或C型魏氏梭菌及其分泌的毒素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性疾病.魏氏梭菌是典型的条件性致病菌,广泛存在于人畜的粪便、污水、土壤等中.猪患病后主要表现为肠炎和全身症状,且发病迅速、病程短、死亡率高,养殖场一旦发病,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对症防治,则会对养殖场造成巨大损失.现通过阐述猪魏氏梭菌病的...  相似文献   

12.
猪魏氏梭菌病是临床常见的细菌病之一,主要由魏氏梭菌感染肠道而引起,病原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猪肠道中以条件致病菌的形式存在;感染猪主要表现肠炎和全身症状,病程短,死亡率高;长期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有效预防本病,加强管理、定期疫苗免疫可有效降低本病的发病率;治疗本病必须对症和对因同时用药,这样才能有效降低猪群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1发病情况2006年8月份通榆县某养猪专业户10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突然发病。发病急,病程短,有的哺乳猪来不及治疗就已经死亡。病程稍轻者,经大剂量的泰乐菌素、卡那霉素和青霉素等治疗,疗效不显著。共饲养85头哺乳仔猪,发病39头,发病率达45.8%,死亡22头,病死率为56.4%。  相似文献   

14.
猪魏氏梭菌病又名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俗称仔猪红痢。该病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传染病,各年龄段猪不分性别,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极高,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疾病。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5月初,从江县谷坪乡某养殖户饲养的育肥猪(体重25~30 kg)先后出现死亡,至送检时已死亡7头,死前未见临床症状,死亡后可见肛门出现脱肛,腹部胀气。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剖检病变观察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魏氏梭菌病。现将诊断情况报道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对养殖环境观察,该养殖户在一房屋的最下层采用地面圈养方式,圈舍通风不畅、潮湿,地面卫生  相似文献   

16.
延边州某养猪场发生急性致死性疾病,经实验室检测,鉴定为A型魏氏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 1 临床症状与剖检变化 猪膘情良好,尸僵完全,有的猪口鼻流出血样泡沫。病死猪肺气肿,表面有散在出血点和出血斑,气管和支气管内充满血凝块和含泡沫的液体;心冠脂肪有点状出血;颌下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均肿胀、出血;肝肿胀、质脆,表面有小出血点;胆囊充满胆汁;肾肿大,有出血点;胃肠粘膜严重脱落.呈弥漫性出血。小肠内容物呈咖啡色。  相似文献   

17.
1980年1~2月份在福州地区爆发了二起成年猪的一种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鼻、唇、耳壳和胸腹下等处呈红紫玫瑰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发病率为20~95%,死亡率占5~40%,从病死猪内脏中培养分离到一种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阳性粗短杆菌。经实验室诊断、血清中和试验,证明是由一种 C 群魏氏梭菌(Cl.perfringens)所引起  相似文献   

18.
2009年6月份以来,随着气温升高,我市瞿靖、大坝等镇个别生猪养殖场出现成年母猪不具任何临床症状突然死亡,笔者跟踪进行了诊断.经过解剖、镜检及生化试验鉴定,诊断为猪魏氏梭菌病.  相似文献   

19.
<正>2004年3月3日,北京市郊区某两个养牛专业户所养牛暴发一种以精神萎靡、食欲减少、人接近时异常兴奋、后腿发软和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猝死症,4天内死亡4头。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细菌培养、毒素测定,确诊为魏氏梭菌病。1饲养及存栏 该两个养牛专业户,地处半山坡,共饲养25头7月龄至4年的肉用牛。其中1户饲养16头,在山坡东侧放牧(10天前和它一起在东山坡放牧的1群羊曾发生过羊魏氏梭菌病)。另1户饲养9头肉牛,在西山坡放牧。2月26日,在东山  相似文献   

20.
2000年8月初,南阳市某大型规模化猪场一头商品肉猪猝死,经临床检验,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魏氏梭菌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