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树枝条是蚕桑生产的副产物,一般作为柴火处理,经济价值极低。利用桑枝屑栽培食用菌可明显提高枝条的附加值,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有利于蚕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报道了利用桑枝屑栽培平菇的研究,结果表明,用桑枝屑替代部分栽培料培养平菇获得了成功,其发菌情况、子实体生长和平菇产量等与棉籽壳培养料为对照的基本相同,生物转化率达76.8%,处于较高水平,因此该方法可用于平菇的生产和开发。  相似文献   

2.
羿红  张惠珍 《中国蚕业》2004,25(3):75-76
近年来,食用菌生产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而在可供人工栽培的众多食用菌品种中,平菇曾被誉为食用菌的后起之秀.由于平菇具有适应性强、原料易得、方法简单、易于成功等特点,所以栽培平菇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因而平菇生产在我国发展迅速,尤其在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栽培平菇最常用的培养料是棉籽壳和杂木屑,鲜有利用桑枝屑栽培平菇的报道.而我国蚕区每年都产生大量桑枝条,绝大部分桑枝条被丢弃或当作薪柴,若能利用桑枝屑栽培平菇不仅能变废为宝,还能有效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促进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为此,我们开展了利用桑枝屑栽培平菇的技术探讨,并且取得了相当满意的结果,现将其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邛崃县蚕桑试验场的科技人员,本着“试验、应用、生产、效益”四结合的原则,利用蚕沙在桑园里繁殖平菇、香菇、木耳等食用菌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该场从1985~1988年的生产实践中,初步摸索到:1亩桑园年产叶1500~2000公斤,养蚕3张,产茧100余公斤,产值800多元,蚕沙500余公斤;年产鲜桑枝750~1000公斤,打碎后成  相似文献   

4.
这篇文章,值得一读。为了提高蚕桑综合经济效益,利用桑枝粉等为原料,培养食用菌,是一项投资小,取材容易,技术简便,效益高的一项生产。有条件的蚕桑“两户”可试行推广。蚕桑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是发挥蚕业经济优势的新途径。我们从1985年开始利用干桑枝粉碎后进行了银耳、黑木耳、平菇的栽培试验,初获成效。今春,我们又在河舒镇 3村11组蚕桑专业户陈泽勋家重复试验,获得了可喜成绩。现将情况叙述于后:  相似文献   

5.
周丽  王一 《中国蚕业》2023,(1):61-67
近年来,桑枝栽培食用菌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桑枝能够代替传统原料栽培多种食用菌,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分析了当前我国利用桑枝作为基质材料栽培食用菌的优势,围绕桑枝栽培食用菌的优质基质配方筛选、6大主要食用菌(香菇、黑木耳、平菇、金针菇、杏鲍菇、毛木耳)的桑枝栽培生产技术、桑枝栽培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关于桑枝栽培食用菌对桑枝活性物质富集作用方面进行了综合叙述,针对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存在的原料收集和粉碎难度高、菌种适应性差异大、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等问题,提出了通过加强合作提高桑枝收集、处理环节的机械化程度,加大对适应桑枝栽培食用菌菌种的驯化、引进及栽培基质中最优比例的筛选,加强桑枝栽培食用菌技术的集成研究及示范推广等发展建议,以期为桑枝栽培食用菌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推动桑枝栽培食用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 利用真菌能分解粗纤维的特性,使栽培食用菌培养料中的纤维发生分解和转化,提高其消化能和可消化率,再经过调解即制成为菌糠。本试验用棉壳、稻草、木屑三种菌糠饲料。为探讨菌糠的饲用价值,我们于1987~1988年在本所试验猪场进行了猪的饲喂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菌糖生产 1.1.1 棉壳菌糠以棉籽壳作为主要培养料栽培平菇(佛罗里达)。栽培料配方:棉籽壳50公斤,石膏粉1.5公斤,磷肥1公斤,石灰(块)0.75公斤,白糖0.5公斤,多菌灵50克(50%),永65~80公斤,生产工艺(略)。 1.1.2 稻草菌糠以稻草为主要培养料栽培凤尾菇。 1.1.3 木屑菌糠以阔叶木屑为主要培养料栽培香菇,其栽培料配方:干木屑50%棉籽壳25%,麦麸20%,石膏粉3%,白糖1%,磷肥1%,水50%~52%。经三次收菇后,选取菌丝洁白、料块较结实的食用菌下脚料,经太阳晒干(或烘干),粉碎成细糠状,即成菌糠饲料。  相似文献   

7.
桑枝栽培食用菌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叙述了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的主要种类及工艺,指出了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存在的原料资源分散、处理成本高、生产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缺乏人才和技术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大对菌种的开发研究、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业化程度、加强桑枝栽培食用菌技术的普及等加快发展桑枝生产食用菌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桑枝黑木耳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迁安市现有条桑面积4000hm2,每年生产桑条4.5万t,其中相当一部分作为柴烧掉。从2002年起引进了桑枝生产黑木耳的栽培技术,使条桑的综合利用上了一个新台阶。黑木耳素有“山珍”、“素中之荤”的美称。桑条是生产黑木耳的上等原料。桑树中含有多酚类、黄酮类、生物碱等特殊成分,培育的黑木耳具有降糖减酯、抑醇防癌、增强免疫力等功能,是21世纪的保健食品。桑枝黑木耳栽培效益较高,1kg桑枝可产黑木耳1.5~1.8kg,晾干木耳0.15~0.18kg;1hm2成龄桑园产干桑条5250kg,产干木耳945kg。1培养料的准备培养黑木耳的桑枝最好用存放一年以上的不发霉、…  相似文献   

9.
桑树因兼具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而在三峡库区大面积种植。为了使桑树在促进库区生态恢复的同时发挥提升传统蚕桑产业经济效益的作用,在分析桑枝营养成分含量的基础上,将养蚕生产中废弃的桑枝粉碎后作为基料,用于栽培食用菌秀珍菇和姬菇,并将菌渣制作有机肥。试验结果表明:桑枝屑干物中的粗蛋白、粗纤维质量分数分别达10.52%、51.43%,且各种营养成分均衡;用桑枝屑基料栽培的秀珍菇和姬菇的产量较稻草粉、棉籽壳基料分别提高87.2%、12.0%,85.9%、25.4%,生物学效率分别提高50.3、11.6,53.5、23.5个百分点,生产成本比稻草粉基料降低37.2%;用含桑枝屑的食用菌菌渣制作的有机肥符合国家有机肥质量标准。预测整个三峡库区如果利用桑枝生产食用菌每年可增加产值24.3~35.2亿元,初步认为建立的"桑枝-食用菌-有机肥"资源循环经营模式有利于提高三峡库区蚕桑产业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 为了开辟蚕桑综合利用新途径,提高桑园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我们利用夏伐桑枝屑配以蚕沙栽培食用菌,首先进行了平菇配方的筛选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桑枝木屑:夏伐鲜桑枝用伐条机截成长  相似文献   

11.
菌糠饲料,即用农作物的秸杆,秕壳等,按一定配方做成培养料来栽培平菇,柳菌,凤尾菇等食用菌,收取菌菇供人食用,余下的培养料,经过简易加工后,就成为品质较好的饲料即称之为菌糠饲料.菌糠饲料的优点是:1、原料来源丰富,制作方法简单。各种农作物的秸杆及农副产物均可用来做菌糠饲料的生产原料。2、生长食用菌的培养料,粗纤维分解达50%左右,木质素分解30%,家畜所需要的粗蛋白和  相似文献   

12.
利用桑枝小规模栽培食用菌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利用剪伐后的桑枝,经过机械加工成桑枝屑后根据食用菌生长所需营养及其生理特性要求,利用桑枝屑结合其他成分材料栽培桑枝屑食用菌,其中消毒灭菌的好坏是成功与否的关键。选择好食用菌品种及品种的搭配,才能满足市场要求从而增加桑枝屑栽培食用菌的经济效益。我们通过食用菌营养材料的配方筛选后,选定其中一组进行30万袋的小规模种植试验,以观察利用桑枝屑栽培食用菌的生长发育情况和经济效益。结果显示,所栽培的30万袋不同品种的食用菌,平均每袋产菇0.6834公斤、产值3.4元。  相似文献   

13.
为丰富桑枝平菇下游加工产业,拓宽桑枝平菇开发利用途径,研制桑枝平菇保健挂面。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桑枝平菇保健挂面的最佳配方为:桑枝平菇浆料添加量15%、海藻酸钠0.3%、食盐2%、水30~40 mL/100 g。  相似文献   

14.
桑枝是蚕茧生产中的大宗副产物。蚕桑产业是镇巴县的传统特色产业,利用桑枝木屑生产食用菌对提振蚕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桑枝副产物的利用价值,阐述镇巴县桑枝食用菌生产的开发潜力,探讨适合镇巴县的桑枝食用菌生产模式及发展策略,为镇巴县蚕桑产业多元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正> 随着蚕桑生产的不断发展,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的途径越来越多。桑枝经过加工处理。除可制单宁、人造绵、纤维板外,我们还根据桑枝所含的营养成份,并考虑到食用菌所需的营养成份,将桑枝粉碎,再加上一  相似文献   

16.
黄贤帅 《广西蚕业》2010,47(3):61-64
本文比较几种桑蚕产品(蚕茧、桑枝食用菌和果桑)的经济效益,并指出蚕茧、桑枝食用菌和果桑生产面临的问题,提出广西蚕茧生产提高效益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7.
菌糠是指栽培各种食用菌后剩下来的废料。一般每100公斤干培养料可得60多公斤废料,这些废料经适当加工即可作畜禽饲料或添加剂。 一、利用菌糠饲料的科学依据 培养食用菌的原料如玉米芯、稻草、棉籽壳等所含纤维素、木质素达50%~60%,有的还含有蜡质和硅细胞,作为饲料用,其适口性较差,多数畜禽体内都缺乏纤维酶,不能直接利用。而食用菌废料则具有较强的分解纤维素能力,还含有14%左右的蛋白质和丰富的维生素以及其它一些微量元素,其营养价值可与麦麸、玉米面相比,作物秸秆经菌分解后呈疏松多孔状,易于  相似文献   

18.
桑枝是传统的中药材,古医书记载:桑枝微苦、性平。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气浮肿,肌体风痒。桑枝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并含有天然生物碱野尻霉素(DNJ)及丰富的多酚、多糖和黄酮类物质,且无对食用菌有害的油脂、松脂、精油等物质。因此,利用桑枝作基质生产食用菌,就可以将桑枝中的营养和药用成分转化到食用菌中...  相似文献   

19.
一、利用桑枝蚕沙栽培食用菌的重要意义蚕桑生产是一项综合性的生产,除了所谓主产品蚕茧可供缫丝、织绸及作绢纺原料外,在生产过程中还有十余种副产物可以进行综合利用.如桑的副产物桑枝、桑根、桑皮、冬桑叶等可制人造棉、纸浆,人造丝、医药及生产食用菌;养蚕过程中的副产物蚕沙(包括蚕粪和残余叶)可提取干酪素、活性炭、叶绿素等;制种过程中的蚕蛹、蚕蛾可提取蛹油干酪素、酪氨酸、制蛾公酒等。我国是蚕丝古国,从古代起,劳动人民就开始在农业、医药等方面进行综合利用。现在农业、压药、食品、日用化工等方面都有日益广泛的利用,随着深度  相似文献   

20.
技术概述:适合中高干成林桑园套种。利用桑园桑树取代传统竹荪栽培荫棚或遮阳网,桑枝就地粉碎作为竹荪培养料,形成“桑园-桑枝-食用菌-桑园”增收增肥增效栽培模式。采用桑枝生料栽培,缩短了培养基的堆沤过程,节省劳动量和劳动工时;利用遮阳网弥补桑园因采叶后郁蔽度较低的问题,使其满足竹荪生长发育的场所要求;采用桑枝屑作竹荪的主要培养基料,使废弃的桑枝得到了充分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将竹荪直接套种在桑园中,培养基在为竹荪生长繁育提供营养之后,其残存料是桑园良好的有机肥,可大大改善桑园肥力。一种在叶用桑园中简易套种桑枝竹荪的栽培方法(ZL 2014 1 0007874.X)于2015年11月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