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棉花化学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棉花上主要应用的生长调节剂及其作用 1.1 营养型生长调节剂 使用营养型生长调节剂,可以补充作物营养,协调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与土地供肥之间的矛盾,促进作物营养平衡,满足作物营养需求.营养型生长调节剂多为广普性,即具有营养作用,又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1988—1989年的试验结果表明,覆盖棉田在初蕾期将下部3个果枝上的幼蕾去掉,每个果枝保留3个果节,打顶时比常规整枝多留2—3个果枝,提高成铃部位,对于防治铃病效果明显:处理单株烂铃数和烂铃率分别为0.03个和0.18%,对照分别为0.31个和1.79%;皮棉平均亩产处理为118.2公斤,对照为103.1公斤,增产幅度为7—22.8%。  相似文献   

4.
棉花化学调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棉花化学调控效果 ,并提出棉花系统化学调控技术体系的指导思想、应用原则、作用特点、体系内容及应用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正> 化学调控是利用人工合成激素对植物进行调节控制的生理过程。目前棉花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有矮壮素(CCC)、助壮素(Ptx 又名缩节胺或 DPC)、乙烯利、赤霉素及辅助棉田的除草剂等。利用这些激素对棉花合理调控,就能调配有效养分,促进有机物代谢,调节光合产物的运输,增加产量,提高纤维品质,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省工省时。现将化学调控技术在棉花生产上的  相似文献   

6.
在棉花生产中。通常将7月15日前所结的棉铃称为伏前桃。在6月上旬开始现蕾。6月底-7月初开花,7月15日前结成棉铃。但是到8月中、下旬后。这些伏前桃陆续成为“成熟铃”(棉铃已有55d以上).不需要棉株再提供养分也可以正常吐絮。而此时正值多发连续阴雨且高温的伏天,田间湿度较大.容易引起多种铃病病菌直接或间接地侵入棉铃。  相似文献   

7.
棉花化学调控整枝试验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省喀左县1995年棉花化学调控整枝试验为例,采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方法对正交试验12个处理进行定量评价,结果得出,结果处理A2B1,A2B4,A3B3为最优组合,应推广应用,以利提高棉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邵玲 《现代农业科技》2007,(12):120-120,122
在棉花的生育期全程化学调控,可以达到籽棉高产优质的目的。详细介绍了棉花化学调控的作用、体会、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为棉花化学调控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棉花成铃时,空分布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生产中棉铃的重量及其纤维品质存在时空上的差异,这是客观事实。抓好优质铃期的生产管理是提高棉花生产效益的关键途径。本文提出了一套定量分析优质铃群体结构的方法,其分析结果与实际生产管理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0.
棉花化学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棉花上主要应用的生长调节剂种类及作用,介绍了种子萌发出苗阶段、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的棉花化控技术及全程化控技术,以期为棉花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杨慧 《新农业》2004,(9):44-44
棉花进入结铃吐絮期常发生烂铃烂桃现象,一般田块烂铃烂桃率10%~15%,严重田块30%以上,常造成棉花减产和降低品质。引起烂铃烂桃的主要原因:一是施肥过量引起棉株生长过旺,荫蔽严重,抗病力下降而造成烂铃烂桃;二是花铃期雨水多、田间湿度大、排水不畅,造成病菌的滋  相似文献   

12.
13.
棉花化学调控的产量效应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2 ̄1996年每次用固定剂量的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棉花盛蕾至花铃期喷施1 ̄2次,5a产量结果经方差分析表明:群体产量效应与密度,单株产量,调控时期,次数等因素密切相关,由增产极显著,增产显著,平产,减产到减产显著,呈现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旋转回归设计所作的五因素试验测得的参数,建立了籽棉产量、皮棉产量、霜前籽棉产量等函数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筛选出兼顾高产、优质的综合农艺措施为:4月19日左右播种,亩植2600~3000株,追施纯氮10.8~11.5公斤,在盛花期亩喷缩节胺0.7~2.3克,去下部2~3个果枝的早蕾。信息反馈试验表明,在上述农艺措施取值区间平均亩产在91~105公斤,达到模型预报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棉花科学化控是提高棉花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对棉株喷施甲哌鎓(缩节胺)可调控棉株生长,使植株主茎节间缩短,株型紧凑,防止旺长,促进蕾、花发育,减少蕾铃脱落。本文根据2013年—2019年对148团棉花化调后植株长势情况的调查分析,总结出棉花品种新陆早45号化学调控技术,以期为棉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化学去早蕾控制红铃虫和烂铃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几年研究化学去早蕾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化学去早蕾控制红铃虫和烂铃的原因,化学去早蕾调节了棉花生育期,使棉花现蕾高峰期和易感青铃高峰期避开了红铃虫的产卵盛期。棉铃铃壳中棉酚含量提高,增加了红铃虫幼虫的死亡率,去早蕾棉株棉铃着生的果树层次和节位明显提高,改善了棉田光,湿条件,不利于烂铃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1991~1992年,采用三因素B-饱和最优回归设计,研究了麦套棉田应用调节安调控棉花株型的数学模型,筛选出每公顷皮棉产量大于1650公斤的调节安用量组合方案为:蕾期喷施12.3~22.05g/hm^2见花期喷施22.65~38.25g/hm^2,花铃果枝长度分别是36.0~41.3、31.1-37.0和25.0~29.2cm。  相似文献   

18.
棉花应用缩节安进行化学调控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家凤  王昊 《安徽农学通报》2007,14(16):218-218,238
本文论述了棉花应用缩节安进行化学控制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介绍棉花全程调控技术,通过各种技术措施,调节棉株果枝间距,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为种植户降低棉花生产成本、减轻农药中毒几率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一、烂铃病发生特点1.疫病是我国棉铃病中危害最重的病害,约占棉铃病害所致烂铃总数的60%以上。2.棉株下部1~3果枝成铃烂铃最多。3.多雨天气,棉田湿度大,烂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