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左中旗宝龙山镇嘎索克嘎查于2002年4月27日 ,从辽宁省辽中县某禽场引进的雏鹅中发生一种以精神沉郁、呼吸困难、腹泻、软颈或扭颈振颤神经症状为特征的传染病。尤以15日龄以内雏鹅发病和致死率最高 ,对养鹅产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1流行病学情况该嘎查于2002年4~5月 ,分三批先后引进辽宁省辽中县某禽场购雏鹅31000多只 ,分给40多个养鹅户饲养 ,其中购该雏鹅数量较多的苏哈日巴拉等三户共购雏鹅1697只。2002年5月20日应用无批准文号的Ⅱ联苗接种后 ,第三天 ,该三户雏鹅开始发病死亡 ,每天死亡40多只。…  相似文献   

2.
3.
2000年6月初,巢湖市居巢区黄麓镇某养殖场从合肥购回2000套一日龄种鹅,12日龄时鹅出现多只发病,发病后即注射抗小鹅瘟血清,同时饮水中加入氟哌酸等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疗效不明显,两天后病鹅开始死亡,10天后死亡达到高锋。之后死亡缓慢减少,病程持续20多天,共死亡鹅189只,死亡率9.45%,经临床诊断、病理解剖、实验室诊断、电镜观察确诊为鹅的副粘病毒病。  相似文献   

4.
5.
1997年扬州大学牧医学院王永坤教授等和华南农业大学辛朝安教授等分别在江苏省和广东省发现一种新的鹅病毒性传染病——鹅副粘病毒病。鹅副粘病毒为禽副粘病毒Ⅰ型,根据国际上规定三项判定新城疫毒力的标准,即最小致死量致死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和6周龄非免疫雏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等  相似文献   

6.
宝 应 县 鲁 垛 镇 陶 林 村 3户 养 鹅 专 业 户 , 共 饲 养 太 湖 鹅 1500只 , 于 39日 龄 左 右 先 后 发 生 了 以 整 个 消 化 道 粘 膜 结 痂 、 溃 疡 、 出 血 、 坏 死 为 特 点 的 急 性 传 染 病 。 根 据 发 病 情 况 、 临 诊 症 状 、 病 理 变 化 , 初 步 诊 断 为 鹅 副 粘 病 毒 病 , 采 用 鹅 副 粘 病 毒 病 疫 苗 紧 急 接 种 , 效 果 显 著 , 现 报 告 如 下 :   一 发 病 情 况   该 3户 养 鹅 户 99年 5月 25日 分 别 从 本 县 某 炕 坊 各 购 进 同 炕 苗 鹅 500只 , 在 同 一 水 域 以 放 牧 为 主 ,…  相似文献   

7.
鹅副粘病毒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9.
2005年6~7月份,在我们接诊雏鹅病例中,有7户(每户饲养雏鹅最少200只,最多3000只)的雏鹅发生一种发病快、死亡率高的传染病。经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及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为雏鹅副粘病毒病。  相似文献   

10.
1 病史我县张集乡某养鹅场,2000年3月28日从盐城某地购进苗鹅8 000只,12日龄注射了小鹅瘟血清,20日龄时存活率达98%.4月19日起陆续发生死亡,到5月6日死亡300多只,5月7日用氟哌酸拌料,青、链霉素肌肉注射,无治疗效果.5月9日来我站就诊.  相似文献   

11.
2002年秋冬,我县几个孵化场生产的苗鹅都几乎同时发生以初生雏拉稀,具有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一种传染病,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我县养鹅生产的健康发展。由于临床症状、解剖病变均不典型,虽多方请有关专家进行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12.
鹅副粘病毒病亦称鹅副粘病毒感染、鹅新城疫,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1病原鹅副粘病毒在分类上同鸡新城疫病毒,都属于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是一种有囊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颗粒大小不一,形态不整,表面有密集的纤突结构,病毒内部为囊膜包裹着螺旋对称的核衣壳。2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年龄的鹅均有易感性,年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最早2天出现症状,3天开始死亡,死亡高峰在感染后3~5天。鸡也可感染该病毒发病,其症状和病变与鹅类似,但鸭对本病不易感。3临床症状病鹅初期大多表…  相似文献   

13.
鹅副粘病毒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鹅副粘病毒是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在我国各水禽养殖密集地区都有发生。该病由鹅副粘病毒引起,以腹泻、流鼻涕和神经症状为特征,各种年龄鹅都容易感染发生,养殖户往往都将其误认为是小鹅瘟。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鹅都可发生。但以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一般鹅发病率30%、死亡率10%,而雏鹅死亡率高达100%。病鹅的肌体、内脏、排泄物和分泌物都是传染源,可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草地、用具和环境,经过健康鹅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或损伤的粘膜感染。污染的种蛋和炕坊是传染本病的重要环节,从疫区引进带毒的健康鹅,往往是发生本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据江山市畜牧兽医站动物门诊部统计,2000年度共诊治副粘病毒病鹅13212羽,平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各为27.5%及17.8%,15日龄以内的雏鹅死亡率可达100%。 1 流行病学该病由副粘病毒引起,四季均可发病,发病急,死亡快;病后3~6天为死亡高峰期,病程8~11天。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下降,耐过者可自然康复,但康复鹅生长缓慢;种鹅感染后产蛋量下降。 2 临床症状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常伴有甩头、咳嗽;拉黄白色稀粪;精神萎顿,行动迟缓,喜蹲地,体重迅速减轻。康复鹅,常有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 3 病理剖检全身皮下出血;肝肿大,有白色坏死点;脾肿大,表面呈红白相间;肺有出血斑;嗉囔与腺胃连接处有出血带;胰腺有出血或坏死灶;肠道粘膜层密布粟粒样或豌豆大的白色坏死灶。法氏囊、肾脏、泄殖腔粘膜无明显感观变化。 4 防治预防可用鹅副粘病毒灭活油乳菌或小鹅瘟+副粘病毒二联灭活苗。目前治疗尚无特效药物;用小鹅瘟+副粘病毒二联血清,或鹅副粘病毒卵黄抗体肌注,结合饮水中加强力霉素防止继发感染,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防疫消毒。  相似文献   

15.
1 疫病流行情况从 2 0 0 0年 3月起 ,在江苏省金湖县陆续发现鹅流行一种死亡率极高、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发病日龄最小的 12日龄 ,也有 15 0日龄以上的成年种鹅。日龄越小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据不完全统计 ,全县有 2 90群约 843 70多只鹅发病。死亡数达到 2 13 60多只 ,平均死亡率达 2 5 3 %。此外 ,与患鹅同时饲养的鸡也有感染发病及死亡发生。2 临床症状发病初期病鹅精神萎顿 ,行走无力 ,常蹲地不愿行走 ,少食。病鹅常伴有甩头 ,咳嗽 ,口淌粘液等呼吸道症状。排白色或灰白色的稀粪 ,随后稀粪中带有暗红色物质 ,后期变成水样绿色稀…  相似文献   

16.
鹅副粘病毒病在国内于 1 997年起已见报道 ,笔者在近 2年门诊中也有 2 2群典型病例 ,现将本病诊断与防治技术简介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  各种日龄鹅均可发生本病。鹅群感染日龄越小 ,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 ,最高可达1 0 0 %,且发病快 ,病程短。 1 1~ 1 5日龄雏鹅感染后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 90 %以上。以后随鹅群日龄增加 ,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 ,部分病鹅可逐渐康复 ,但生长滞后。2 临床症状  病鹅精神萎顿 ,流泪 ,有鼻液 ,粪便白色或青色水样 ,泻痢 ,食欲减少 ,饮欲增加 ;继之眼结膜充血潮红 ,头颈颤抖、呼吸困难 ;腿脚疲软、行动迟缓、…  相似文献   

17.
一、发病情况 2004年3月12日,我区某皖西白鹅良种繁殖场孵化一批1460只9日龄雏鹅,突然发病,死亡4~5只,此后死亡数逐日增加,病鹅萎靡不振,减食或不吃,拉稀,多数病雏有明显的扭颈、仰头、转圈等神经症状。鹅群先后用土霉素、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投料或饮水,均不见好转,病死现象仍然发生。笔者临诊时了解,该场种鹅群产蛋前曾注射过种用小鹅瘟疫苗(扬大生产)。据此,初诊为疑似雏鹅副粘病毒病。同时采取病料送扬州大学农学院进行病原检验。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症状 病鹅后期拉黄绿色稀类,少数有神经症状,占病鹅的3.0%~4.5%。病鹅死亡快。部分病鹅甩头,口腔内有粘液。2 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9.
鹅副粘病毒病是近一、二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病,病原为副粘病毒,通过一些临床病例的诊治,对该病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 我县周某2001年3月2日从扬州某地购进苗鹅2000羽,在未投食时已肌注了小鹅瘟血清,20日龄成活率为96%,3月24日陆续发生死亡,到4月14日死亡200多羽,在发病期间用过环丙沙星、0.5%海达、青链霉素肌注,均无治疗效果,4月15日到我站就诊。2 主要症状 经临床观察和询问户主,发现病鹅主要表现为零星发病,病程3-5d,口流粘液,精神萎顿,蹲地不起,拉白色、浅绿…  相似文献   

20.
杨雪林 《畜牧与兽医》2002,34(10):46-47
从 1998年 9月起 ,吴江市同里镇周围上百群产蛋鹅中有90 %的鹅群陆续发生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经诊断 ,该病为鹅副粘病毒病。下面将该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防治方法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统计门诊病例记录发现 ,该病在 97年就有零星发生 ,98年 9月起呈蔓延之势。病原主要侵袭鹅 ,周围鸡、鸭未见发病。从本次流行情况看 ,产蛋期鹅的发病率在 5 %~ 3 0 %之间 ,病死率则在 98%以上 ,本病特点发病急、死亡快、病程较短、最短在几小时内即死亡。2 临床症状病鹅精神沉郁 ,常浮在水面不动 ,有的则不愿下水 ,死前几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