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合丰202.是以转基因高抗棉铃虫的高产稳产新品系145系为母本、以冀棉20纯系206为父本.采用人工去雄授粉的强优势杂交棉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的特性。2006年参加冀中南中熟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冀中南中熟杂交棉品种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2.
江苏沿海地区是全国闻名的植棉老区。近年来,随着棉花简化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抗虫杂交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4年植棉大县射阳抗虫杂交棉面积达5.7万公顷,占全县植棉面积的96.2%,品种以中棉所29、鲁棉研15号、科棉1号为主,平均每公顷皮棉1635kg,为提高单产、增加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抗虫杂交棉推广应用也成为沿海棉区夺取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其栽培技术也因此倍受沿海棉区广大棉农所关注。因此,对射阳县大面积夺取抗虫杂交棉高产的栽培技术进行了多年实践和探讨。1适宜密度。抗虫杂交棉个体发育优势强、植株高大,宜等行种植。一般…  相似文献   

3.
苏杂3号地膜精播稀植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杂3号是江苏省农科院最新培育的抗虫杂交棉,生产上表现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势,在江苏省迅速推广.为探讨苏杂3号地膜精播稀植种植技术,解决常规育苗移栽用工多、管理繁、劳动强度大及常规地膜直播棉用种多、成本高等现实问题,实现抗虫杂交棉精播稀植、省工节本、高产优质目标,2007年在江苏省灌云县洋桥农场进行了苏杂3号地膜精播稀植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4.
抗虫杂交棉高效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南阳县杂交棉种植曾面积达到1万多公顷,占全县植棉面积的40%,增产15%~30%,但因缺乏强优势组合和制种产量低等,发展缓慢.随着科技的发展,抗虫杂交棉把抗虫性、丰产性与优质结合为一体,加之制种技术水平的提高,抗虫杂交棉将更有效地满足广大棉农"一优双高"的要求.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在于选育强优势组合和解决高产制种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抗虫杂交棉的推广应用,沿海棉区抗虫杂交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其配套栽培技术也日趋完善,产量、效益不断提高。沿海棉区植棉面积最大的射阳县,2004年植棉5.6万公顷,抗虫杂交棉5.2万公顷,占92.8%。每公顷平均产量1735kg,产值2.07万元,为沿海棉区棉花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进步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其高产配套栽培有关技术上一直有争议,需进一步商榷。1叶枝去留技术由于抗虫杂交棉个体优势强,叶枝生长势强,一般每个叶枝可结铃3~8个,多的可达10个以上,在特定的情况下较好地弥补了果枝上成铃不足,为夺取高产发挥重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抗虫杂交棉品种以其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势,在冀中南以地膜直播形式得以推广。但受种子售价高等因素限制,北方棉区仍未大面积种植。抗虫杂交棉品种在冀中南棉花育苗移栽示范应用中,  相似文献   

7.
选用杂交种棉花创高产张昂,杜国状,杨冠英安徽省界首市农业局236505李汉轩,韩民,房廷德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993年,选用强优势杂交棉中杂028,在安排33.3公顷杂交棉良繁基地的同时,又安排了1.6公顷高产示范样板田。经省农业厅及专家亲自测产验收,...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育种作为一种棉花育种途径,现在已被大多数育种者作为主要手段之一.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及管理水平的提高,棉花杂交优势的利用,日益被群众接受,在生产中得到了实际意义上的可行.尤其是目前,杂交棉适应了我国现阶段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利于实现套作的高产、高效.也正因为杂交棉的杂种优势明显,单株优势强,相应地也应有新的配套栽培技术和模式.  相似文献   

9.
杂交棉棉铃发育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杂种优势大幅度提高棉花产量已成为发展棉花生产的有效途径,国家把选育和推广杂交棉作为重要研究课题,对从根本上解决棉铃虫为害和提高植棉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使杂交棉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实现高产优质,提高经济效益,2003-2004年对杂交棉生育特性和营养代谢特征进行了探讨,以便为建立杂交棉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2002-2003年在河南省农业学校试验田进行。供试品种为杂交棉标杂A1、豫杂35F1、常规棉中棉所41(分别简称A、B、C)。试验地为潮土,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分别为67mg…  相似文献   

10.
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棉花单产的有效途径,合理密植又是杂交棉取得高产的重要因素.目前,随着各项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北疆早熟棉区已开始种植杂交棉,但多为外引杂交棉品种,生育期偏长.  相似文献   

11.
科学施肥是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试验旨在初步探讨氮、磷、钾对杂交棉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程度,提出相应的高产施肥方案,为杂交棉在大面积生产中采用何种施肥模式提供科学依据。1试验基本情况试验于1996年在宿州市顺河乡马场中学试验地进行,土壤...  相似文献   

12.
兆丰一号F1是湖南省安乡县经作站选育(原名AK9),湖南兆丰种业有限公司独家开发、经营的高产优质杂交棉新品种。2006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湘)审棉2006012。近几年,兆丰一号F1以其生长势旺、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等优点,逐渐成为南疆农一师垦区大面积推广的主栽杂交棉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杂交棉皮棉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互关系,以2016年湖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11个杂交棉品种为材料,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影响杂交棉皮棉产量的11个主要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衣分(ri=0.52)单株铃数(ri=0.49)铃重(ri=0.44)黄萎病抗性指数(ri=0.41)始果枝着生节位=霜前花率=比强度(ri=0.36)生育期(ri=0.32)枯萎病抗性指数(ri=0.31)马克隆值(ri=0.27)纤维长度(ri=0.26),说明对杂交棉皮棉产量影响最大因素为衣分,其次为单株铃数、铃重;影响较小的因素为纤维长度和马克隆值。在杂交棉组合的选育和高产栽培实践时,主攻方向为高衣分和结铃性强的品种,同时注重黄萎病抗性。  相似文献   

14.
以色列杂交棉后代研究初报杨伯祥侯光辉李迎春王小平四川绵阳市农科所621002以色列是世界棉花单产最高的国家之一。据报道,以色列杂交棉集早发、早熟、高产、优质于一体。结铃性强,纤维细长,纤维强度大等丰产、优质的经济性状在一般常规品种中是罕见的。国内有关...  相似文献   

15.
杂交棉的化学调控误区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棉已经在长江流域等棉区迅速普及,棉花的栽培也应随之发生变化,但不少棉农将常规棉的化调技术应用到杂交棉上.通过近几年杂交棉高产栽培的实践,笔者认为杂交棉的化调技术应根据杂交棉的生育特点而定.  相似文献   

16.
南疆杂交陆地棉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新疆兵团成功引种杂交陆地棉品种标杂A1以来,杂交棉在新疆兵团推广速度很快,棉花单产大幅提高,棉农植棉效益不断增加。杂交棉产量、品质、抗病性等综合性状好,已经被新疆兵团各植棉单位认可,兵团要实现“十一五”期间棉花公顷产皮棉突破3000kg的目标,发展杂交棉产业已势在必行。结合近几年南疆杂交陆地棉生产实践,总结出南疆棉区滴灌条件下杂交陆地棉高产栽培经验,以期为大田生产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棉花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也是世界上大面积种植杂交棉的国家之一。杂交棉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良特征特性,一般较常规品种增产15%左右,深受广大棉农的喜爱。杂交棉的制种方式也有很多种,例如人工去雄授粉法、指示性状利用法、化学杀雄法、二系法以及三系法,等等。目前,制种基地广泛采用的是传统的人工去雄授粉法。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杂交棉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河北省在杂交棉主要性状如杂种优势表现、高产生理基础、高优势组合筛选、制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 ,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棉奠定了坚实基础。针对河北杂交棉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对今后研究方向、重点、技术路线等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湖北棉区杂交棉“六定”目标设计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统一杂交棉生产技术标准,为湖北棉花高产创建设计了棉花栽培的六项目标参数,提出了六项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89团,2001年率先先从河南省农科院引进标杂A1杂交棉进行小区试种,以后连续几年进行标杂A1杂交棉的高产高效栽培试验,2005—2006年又连续刷新棉花高产记录,最高皮棉分别达到3624kg·hm-2和4129.5kg·hm-2,对西北棉区杂交棉的快速大面积推广起到了很好的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