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未确知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水资源系统是一个具有未确知性特征的复杂大系统。在未确知测度空间基础上,构建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未确知测度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西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评价。通过单指标未确知测度、多指标综合测度计算以及指标定权等过程,实现对各分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综合评价与排序。实例研究表明,运用未确知测度模型进行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理论上是可行的,评价结果是可信的,这为信息不确定条件下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为理论,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出发,以综合节水、工业节水、农业节水、生活节水、生态节水及经济节水等6个方面为准则,构建了城市节水评价指标体系。以此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采用AHP和改进熵权法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郑州市城市节水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城市节水状况处于中等水平,需进一步加强节水力度,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3.
根据分解综合的思路,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城市节约用水系统进行了模拟,探讨了系统的内部反馈机制,并且对城市节约用水系统的边界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系统模拟的城市节水水平评价模型,并以武汉市为例.模型的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评价模型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盲数的水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质系统中多种不确定性共存或交叉存在的角度,将未确知数学中盲数理论应用于水质综合评价。在将污染指标实测值表示为盲数的基础上,构建了水质评价综合指数盲数模型和等级识别盲数可靠性模型。根据上述模型,可以得到水质综合指数各种可能取值区间及其相应的可信度水平,进而识别出待评水域水质等级。实例研究表明,所建模型对水质综合评价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用水效率综合评价是评估区域用水水平和节水成效的基础工作,对贯彻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科学评估区域用水效率水平、克服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构建了基于博弈论思想组合赋权的云模型,从综合、生活、工业和农业用水效率4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以金华市为研究对象,对其2018年用水效率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8年金华市全市和下辖9个县(市、区)的用水效率均处于"效率较高"状态,与物元分析法的评价结果相一致,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评价结果可为金华市推进国家节水型社会创新试点工作和相关规划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AHP-熵权法的农业节水技术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HP法和熵权法分别被广泛应用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综合评价中,AHP法注重主观经验,熵权法注重客观规律。为此,将两种方法相结合用于评价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综合效益,从经济、生态、社会3个效益维度构建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用MatLab软件计算由AHP-熵权法确定的综合权重值,应用线性加权法实现不同节水灌溉技术的综合效益测度。结果表明:评价中的3种节水灌溉技术综合效益测度值为膜下滴灌+暗管排水技术(0.665)膜下滴灌(0.566)传统漫灌技术(0. 324);膜下滴灌+暗管排水技术不仅增加玉米产量以及农民收入贡献率,而且有助于解决实验基地存在的干旱缺水、土壤盐碱化等生态环境问题;采用AHP-熵权法能够选出综合效益最佳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7.
威海市节水农业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沿海地区水资源紧缺的问题,结合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现状,以威海市为例对其进行了节水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的研究,构建了节水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优化了评价理论和方法。结果表明:威海市节水农业发展良好,所建立的评价体系、评价方法及评价模型科学合理。该研究为沿海缺水区节水农业的综合评价提供了可操作的技术,对正确实施节水农业工程的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北方工农业及城市供水日趋紧张,严重制约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农业是用水大户,水资源紧缺,灌区节水是发展方向。本文介绍的太原市晋祠灌区循环用水系统的形成与发展,是解决灌区用水供需矛盾的一项有效措施,是城市郊区农业灌溉节水的新途径。晋祠灌区循环用水系统特点是集泉水、汾河水、工业污水、排退水多种水源为一体,从而提高了水的重复用率,较好地完成了工业、农业、渔业多等目标供水。  相似文献   

9.
区域性节水灌溉发展水平评价是一个多层次、多指标和多因素的综合评判过程。多指标综合评价是将反映研究对象不同属性的多个指标的信息综合起来,得到评价结果,由此反映评价对象的节水灌溉发展水平。本项目建立了以逼近理想解法(TOPSIS)为基础的评价模型,构建汾河流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专题指标,选择了分属于专题指标的单项指标,应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单项指标权重,按照决策矩阵进行计算,得到相对贴进度即方案评价等级标准,并做出评价结果。结果表明:(1)本计算模型具有计算稳定性、可靠性。(2)汾河流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0.
针对以往节水灌溉综合效益评价中多采用简单的多指标综合评价的不足,运用熵权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基于熵权的物元可拓模型对灌区节水灌溉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分别从节水灌溉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入手,构建评价指标综合体系.并以吉安市的田南灌区、谷口灌区、银湾桥灌区和南车灌区共4个灌区为实例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银湾桥灌区的节水灌溉综合效益级别为“一般”,田南灌区的节水灌溉综合效益级别向“一般”级别转化,谷口灌区的节水灌溉综合效益级别向“较好”级别转化,而南车灌区的节水灌溉综合效益级别向“好”级别转化,采用灵敏度分析方法进一步验证评价结果的稳定,所得评价结果科学可靠.说明熵权物元分析法在节水灌溉综合效益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农田污水灌溉的危害研究进展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由于我国总体水资源不足,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灌溉用水不断被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所挤占,农业缺水日趋严重,不得不用大量的污水灌溉农田.国内外污水灌溉在规模上发展很快,由于污灌用水水质严重超标,并大多未经处理直接引用,其引发和加剧的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日趋严重.为了科学地进行农田污水灌溉,当务之急是提高工业污水循环利用率和增强生活节水意识,减少污水排放量,大力推行农田灌溉污水预处理技术;使用EM等生物技术净化水体,改善灌溉水质和农业生态环境;建立健全农田污水灌溉的规范化管理体系;加强对污水灌溉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污水多目标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城市污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核心在于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对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经济和水量双目标层次分析方法,建立城市污水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运用MatLab工具软件,进行模型的优化结果分析。以天津市2004年的水资源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实例研究,在污水回用量约束下,依据污水资源化利用率最大和产业用水经济效益最大的目标,建立模型并求解,获得污水优化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3.
城市生活用水考核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城市生活用水考核的指标体系。该考核体系分城市生活用水单元和城市总体生活用水两个类型,从生活用水、重复利用、排水、用水管理等4个方面对生活用水进行考核,从而全面的反映城市生活用水情况,对城市生活用水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促进节约用水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水质灌溉对土壤中重金属积累和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邯郸市5种水质灌区的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测定,结果发现:不同水质灌溉对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影响不同,基本表现为工业污水灌溉>混合污水灌溉>生活污水灌溉>中水灌溉>井水灌溉,无论何种水质灌溉,4种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趋势为Pb>Zn>Cu>Cd,分布趋势为表聚或低聚现象,土壤中4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分析表明,用中水灌溉是可行的,可以为邯郸市污水灌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再生水利用是目前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建设节水型城市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深圳特区内主要污水处理厂实地调查、数据收集,归纳总结了特区内当前再生水处理概况及再生水利用现状,从政策、价格等6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再生水推广利用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深圳市出台的节水政策,从近期(2010年前)和中远期(2020年前)城市发展规划的角度,提出了深圳特区市政园林系统再生水利用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中水工程处理方案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中水工程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灰色系统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中水工程处理工艺方案选择的灰色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即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理论对模糊综合评价法加以改进,从而可以得到一个既定量化又较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最后,对某城市生活小区中水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评价,选出了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作为一种较理想的处理工艺,其应用较广且运行情况较好,研究结果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The necessity for water and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inadequate sewage treatment have stimulated attempts to reuse domestic wastewater for diverse purposes, primarily for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This strategy has now become practical. The use of wastewater in small communities depends on a series of factors, such as community size, socio-economic aspects, relative location to other communities, and land availability for effluent reuse. Two main types of small and isolated communities can be identified. One has limited water supply and land resources, and its' main problems are associated with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disposal. The second has enough land for effluent reuse, but lacks the additional amounts needed for cultivation. The extra amounts of effluent can be obtained from an adjacent municipality of the first type which, for its part, needs to solve wastewater disposal problems.  相似文献   

18.
李树  魏建明 《农业工程》2011,1(4):52-56
该文描述了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中水处理设备的开发及其工艺流程、原理和电控系统,并介绍了该设备在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实践表明其完全能满足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的需要,处理后的出水水质指标CODcr、BOD5、SS等达到国家中水回用水质标准和杂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9.
循环泵运行故障分析及排除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循环供水系统具有节水、节能的优点,在污水处理、冷却水循环、供热系统等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介绍了曲阜市水利学院的供热系统的运行情况,通过分析其循环泵的故障成因及处理办法,说明了循环泵运行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