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纳米SO42-/TiO2-(Ag、Fe)有机包覆研究表明,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SO42-/TiO2-(Ag、Fe)粒子进行有机包覆处理,能有效地增强无机TiO2基粒子在有机涂料体系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为光催化环保涂料的制备奠定基础。对复合纳米SO42-/TiO2-(Ag、Fe)光催化环保涂料的组成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光催化剂添加量为6%时适宜;在14 MPa、60℃下用孔径为0.4 mm的喷嘴对CO2含量为30%的复合SO42-/TiO2-(Ag、Fe)氟碳树脂涂料进行喷涂,喷涂过程有机物排放量降低了43.5%,所得涂膜对罗丹明-B降解速率常数为3.84× 10^-2S^-1,比用普通刷涂提高了17.8%。该涂膜还能将甲基橙、品红、苯酚等多种难降解的有机物彻底矿化,且经5次重复使用,光催化活性无明显下降,在可见光下反应140 min就能将罗丹明-B完全矿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得到太阳光下具有催化活性强,光响应范围宽的纳米光催化剂,将其用于复合纳米TiO2基环保涂料,使涂膜产生自洁和净化大气的功能.用不同工艺制备纳米SO42-/TiO2,用Ag,Fe对制备的纳米TiO2粒子进行共掺杂改性,得到纳米SO42-/TiO2-(Ag,Fe).通过光催化活性、XRD,FT-IR及DRS表征,表明用超临界CO2干燥制备的纳米SO4/TiO2具有超强酸性质,可有效提高纳米TiO2的光量子效率,光催化活性强;用Ag,Fe共掺杂,产生了协同效应,能使纳米TiO2光吸收范围扩展到可见光区. 相似文献
3.
4.
利用改进后的全球一般均衡环境模型(GTAP-E)及其6版非CO2类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模拟了中国非CO2类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及其政策意涵。结果显示,现阶段,中国是世界上非CO2类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2020年将会占到世界总排放的20%左右。其中,来自农业部门的非CO2类温室气体排放比重达到73%。未来10年,牛羊类、工业、服务行业的非CO2排放增速最快,且服务业的增速快于工业,并在2010年后超过工业排放。中国可以通过实施非CO2类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减轻二氧化碳减排的国际压力。虽然征收较高的碳税能够带来较高的非二氧化碳减排量,但是政策效率在高碳税和低碳税间差异不大。所以,在实施非二氧化碳减排碳税政策时,应该把碳税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44个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探明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用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对2013年44个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中穗粗(0.9874)、叶片数(0.9645)、穗长(0.9488)、株高(0.9465)、穗行数(0.9429)、百粒重(0.9244)、穗位(0.9088)、出籽率(0.8882)、秃尖(0.7381)等性状影响着玉米产量,其中,影响最大的主要性状是玉米的穗粗、叶片数和穗长,其次是株高和穗行数,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相对居中,相比较之下,穗位、出籽率和秃尖对产量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6.
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1个玉米单交种的6个数量性状与籽粒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单交种的产量与各产量性状关联度的大小顺序为:出籽率>行粒数>穗粗>百粒重>结实长>粒行数.目的是为高产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秋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秋玉米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经过对产量、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千粒重和出子率等10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对产量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是出子率(r=0.652)、穗长(r=0.588)和千粒重(r=0.434),其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穗粗、穗位高、株高、穗行数、生育期与产量关系呈正相关。因此,在性状选择时应高度重视出子率、穗长和千粒重,尽量选择较好的表现型,在生产季节允许前提下选择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同时要保证一定的穗粗、穗行数和株高,对穗位高、秃尖长可放宽选择尺度。 相似文献
8.
9.
10.
穗位叶的光合速率是影响玉米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而快速叶绿素荧光参数可动态高效的反映光合生理变化及能量传递情况,因此解析调控穗位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遗传基础对于开展玉米高光效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LDC-1×YS501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 RIL)群体,结合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在两个环境条件下对7个叶绿素荧光参数及5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QTL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定位。结果共检测到51个调控荧光参数的QTLs,这些QTLs在1、2、3、6、10号染色体的部分区段显著富集,且其中5个位点qET2-1、qET10-1、qPI10-1、qTC3-1和qEC2-1在两个环境下均能检测到;共检测到13个产量相关性状的QTLs,其中位于1号染色体上qER1-1与调控荧光参数PICS的位点qPI1-2区间重叠。本研究将为后续基因挖掘和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为探讨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大豆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黄淮海地区16 个品种12 点试验进行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分析,从而为黄淮海地区大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是单株粒重>分枝数>株高>生育日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主茎节数>底荚高度>百粒重。可见,对大豆新品种选育时,应优先考虑单株粒重,分枝数,株高和生育日数。 相似文献
14.
15.
秦巴山区玉米杂交组合主要性状与产量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杂交组合灰色评判原理与方法,对60个玉米组合的产量和9个产量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及综合评判,以明确不同玉米杂交组合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秦巴山区玉米杂交组合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排序为穗粗>百粒重>穗长>穗位高>穗行数>行粒数>出子率>株高>秃顶长。组合46综合性状最好(G=0.881),组合52次之(G=0.861),组合54综合性状最差(G=0.552),综合评判结果与杂交组合在生产实际中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揭示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以‘盛农玉6号’、‘LCBB18-12’、‘百隆玉303’、‘惠农单5号’和‘西抗18’5个玉米新组合为材料,用Excel和SPSSPRO在线统计分析平台对包括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单穗粒重、百粒重和产量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所考察的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依次为穗行数(0.85)、穗粗(0.846)、百粒重(0.845)、株高(0.843)、单穗粒重(0.839)、生育期(0.827)、穗长(0.817)、行粒数(0.812)、穗位高(0.812)、秃尖(0.59)。除秃尖以外的9个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均较大,关联系数在0.8以上,秃尖这一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相对较小,关联系数为0.59。由此可推断,穗行数、穗粗、百粒重、株高、单穗粒重、生育期、穗长、行粒数、穗位高是产量构成的主要因子。该结果为高产育种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将1999—2017年陕西省粮食产量划分为2个阶段,对2个时段的粮食产量10个影响因素进行动态分析,利用SAS统计软件实现灰色关联分析的数据处理,为提升陕西省粮食产能、增强粮食安全保障的主要途径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影响陕西省粮食产量的第一重要因素是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农村就业人数对粮食产量的影响逐渐增强;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势在必行,有较大提升空间。宏观层面上,自然因素仍是影响粮食产量的第一因素,科技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上升,最后是政策因素。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药化肥精准施用减量增效,推广粮食绿色生产方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19.
灰色关联分析在玉米成本收益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玉米成本收益中的问题,本文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玉米收益进行综合评价。在文中利用最优关联度和最劣关联度,从正反两个角度对玉米收益进行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为玉米成本收益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